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蒲欢 吴蓉 +3 位作者 徐光 姚明华 赵丽霞 刘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RADS分类诊断的结果、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并进行分级矫正后诊断的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BI-RADS分类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63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31.1%、正确率为59.0%。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40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0.0%、正确率为85.9%。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8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6,P<0.001)。结论 BI-RADS分类联合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纯BI-RADS分类,不降低灵敏度而提高特异度和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导管 乳腺 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技术 BI-RADS分类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tect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雅倩 曹春莉 +4 位作者 马金梅 李文肖 徐泽林 成静 李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9-2155,2171,共8页
背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亟需无创、准确的方法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S-Detect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分析能力,结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 背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亟需无创、准确的方法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S-Detect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分析能力,结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的精准量化评估,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提供了新的可能。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超声的人工智能S-Detect联合VTIQ技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2024年2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的14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66个肿块)资料,依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转移者(n=61)与未转移者(n=105)。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VTIQ及S-Detect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观察指标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边界(OR=0.619,95%CI=0.540~0.693)、边缘(OR=0.563,95%CI=0.484~0.640)、钙化(OR=0.559,95%CI=0.480~0.636)、纵横比(OR=0.540,95%CI=0.461~0.617)及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OR=0.794,95%CI=0.725~0.853)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依此构建Logistic方程:Logistic(P)=-14.293+1.664×边界+1.315×边缘+1.757×钙化+1.341×纵横比+1.196×血流分级+0.736×SWV最大值(SWVmax)-3.942×SWV中间值(SWVcentre)+0.710×SWVmean。该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95%CI=0.847~0.943),均大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AUC(P<0.05),且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值均大于常规超声(AUC=0.605,95%CI=0.526~0.680)、S-Detect(AUC=0.672,95%CI=0.595~0.743)以及VTIQ(AUC=0.794,95%CI=0.725~0.853)各独立预测模型的AUC(P<0.05),该联合预测模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32,P<0.05)。结论基于常规超声的S-Detect联合VTIQ技术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常规超 S-Detect智能辅助诊断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指标及超声图像特征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若兰 洪晓芳 +4 位作者 韩伟 张舒悦 胡玉娟 梁伟翔 刘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图像特征及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并分析VTIQ定量指标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类型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图像特征及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并分析VTIQ定量指标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类型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病变女性患者110例,共112个病变。术前行二维超声及VTIQ检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超声图像特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记录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亚型。以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及分子分型为因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剪切波速度最小值(SWVmin)、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MVmean)定量参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中肿块边缘、形态、高回声晕、钙化、后方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血流分级、VTIQ图像类型及SWVmax、SWVmean、SWVmin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Luminal A型不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钙化,VTIQ图像以边缘型为主,SWVmax及SWVmean明显低于非Luminal型(P<0.05)。Her-2过表达型较Luminal A型更易出现钙化,其中SWVmax明显高于Luminal A型,SWVmin明显低于Luminal B型(P均<0.05)。三阴型乳腺癌后方易出现回声增强,VTIQ图像以中央型多见,其中SWVmin明显低于Luminal B型(P<0.05)。VTIQ定量、VTIQ定量联合图像类型、VTIQ定量联合图像类型及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在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诊断效能均逐级提高。结论:VTIQ技术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较单一VTIQ技术均有提高,为临床术前无创评估乳腺肿瘤性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二维超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毛锋 徐辉雄 +6 位作者 张盛敏 张一峰 伯小皖 李小龙 李丹丹 刘博姬 徐军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585-2590,共6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9例,共109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9例,共109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甲状腺超声检查和VTIQ检查,并按照2015年ATA指南进行分组。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应用VTIQ检查、ATA指南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结果 109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65个,恶性结节44个。良恶性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亚性结节内部成分、回声、边缘、钙化、纵横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结节剪切波速度(SW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低于恶性结节(P<0.001);良恶性结节2015年ATA指南分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95%CI(0.758,0.911)〕、0.841〔95%CI(0.763,0.919)〕和0.861〔95%CI(0.790,0.933)〕,诊断界值分别为3.26、2.54、2.92 m/s。以SWS平均值2.92 m/s为诊断界值时,其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79.5%(35/44)、83.1%(54/65)和81.7%(89/109)。以极低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低度可疑恶性组及以上(包括未描述组)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其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97.7%(43/44)、40.0%(26/65)和63.3%(69/109),AUC为0.689〔95%CI(0.591,0.786)〕。将极低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高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低度、中度可疑恶性组及未描述组则根据SWS平均值<2.92 m/s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SWS平均值≥2.92 m/s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97.7%(43/44)、80.0%(52/65)、87.2%(95/109),AUC为0.889〔95%CI(0.824,0.954)〕。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与单独应用2015年ATA指南相同,而特异度和正确率均升高(P<0.001)。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较单独应用VTIQ技术升高(P=0.008),而特异度和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7,P=0.210)。结论 VTIQ技术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联合2015年ATA指南后较单独应用2015年ATA指南能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正确率,同时不降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剪切波弹性成像 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tect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在乳腺肿块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梦涵 贺芳 肖际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超声作为乳腺病变诊断的常用方法,具有实时、安全等优势,但存在一定的操作者依赖性。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与超声深度结合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的智能化和精准化,避免出现超声医师因主观因素带来的诊断误差。本研究旨在探... 目的:超声作为乳腺病变诊断的常用方法,具有实时、安全等优势,但存在一定的操作者依赖性。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与超声深度结合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的智能化和精准化,避免出现超声医师因主观因素带来的诊断误差。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S-detect系统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irtual touch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在常规超声(conventional ultrasound,CUS)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US、S-detect及VTIQ对108个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并对比分析S-detect应用于CUS(CUS+S-detect)、VTIQ应用于CUS(CUS+VTIQ)以及S-detect联合VTIQ应用于CUS(CUS+S-detect+VTIQ)的诊断效能。从收集的乳腺肿块图像中随机抽取50个,由2名不同年资的医师(分别有2年及8年经验),分别应用S-detect联合VTIQ,对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比较不同年资医师应用S-detect联合VTIQ之间以及同一医师内部诊断的一致性。结果:CUS、S-detect及VTIQ 3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US、CUS+S-detect、CUS+VTIQ、CUS+S-detect+VTIQ的灵敏度分别为78.57%、92.86%、69.05%、95.24%;特异度分别为69.70%、78.79%、87.88%、92.42%;准确度分别为73.15%、84.26%、80.56%、93.5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0.86、0.79、0.94。CUS+S-detect的诊断准确度高于CUS(P<0.05);CUS+VTIQ的诊断特异度高于CUS(P<0.05);CUS+S-detect+VTIQ三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度和AUC均高于S-detect或VTIQ单独应用于CUS(均P<0.05)。高年资医师CUS、低年资医师CUS、高年资医师CUS+S-detect+VTIQ、低年资医师CUS+S-detect+VTIQ分别诊断随机抽选的50个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时,其灵敏度分别为60.00%、80.00%、72.73%、90.00%;特异度分别为66.67%、76.67%、80.00%、81.25%;准确度分别为64.00%、78.00%、80.00%、88.00%;AUC分别为0.63、0.78、0.88、0.80。与低年资医师CUS相比,低年资医师CUS+S-detect+VTIQ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P<0.05)。低年资医师在2次不同时间联合应用S-detect和VTIQ于CUS诊断乳腺肿块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0)。结论:S-detect联合VTIQ应用于CUS时,可克服单独应用的不足,尤其能有效提高低年资医师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etect技术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乳腺肿块 人工智能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鉴别诊断不同大小乳腺结节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荣 王兴田 +2 位作者 刘洁 王玉乔 鹿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不同大小良恶性实性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7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193个实性结节,根据结节最大径将其分为≤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行VTIQ成像检...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不同大小良恶性实性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7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193个实性结节,根据结节最大径将其分为≤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行VTIQ成像检查,获得结节内部的平均剪切波速度(SWVmean)。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SWVmean诊断乳腺不同大小实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193个结节中,良性101个、恶性92个;良性结节中61.39%(62/101)为纤维腺瘤,恶性结节中80.43%(74/92)为浸润性导管癌。3组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良恶性结节间SWV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mean诊断≤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5%CI(0.64,0.90)]、0.88[95%CI(0.79,0.97)]及0.92[95%CI(0.84,1.00)],截断值为3.93 m/s、4.16 m/s和4.60 m/s,敏感度分别为69.23%、90.90%和90.91%,特异度分别为82.86%、77.14%和87.10%,准确率分别为77.05%、83.82%、89.06%。SWV_(mean)对≤10 mm与≥20 mm乳腺良恶性结节的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92,P=0.046),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实性结节具有一定价值,SWV_(mean)对≥20 mm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10 mm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评价正常成人睾丸生精功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邝斌 李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测量正常成人睾丸剪切波速度(SWV),分析影响睾丸弹性硬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其评价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的价值。方法招募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行睾丸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睾丸体积。以VTIQ技术测量...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测量正常成人睾丸剪切波速度(SWV),分析影响睾丸弹性硬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其评价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的价值。方法招募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行睾丸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睾丸体积。以VTIQ技术测量双侧睾丸上极、中份、下极的SWV,比较双侧睾丸、不同年龄组睾丸SWV差异,并与年龄、睾丸体积和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左右侧睾丸SWV均为(1.23±0.18)m/s,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6,P=0.710)。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与51~60岁组间双侧睾丸SWV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睾丸SWV与年龄呈正相关(r=0.454,P<0.001),与睾丸体积、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密度分别呈负相关(r=-0.649、-0.668、-0.675,P均<0.001)。结论 VTIQ技术可定量测量睾丸组织硬度,有望用于初步评估睾丸生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精子发生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技术联合ACR TI-RADS分类对不同直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文 朱绘绘 +1 位作者 刘海珍 邰振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颁布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颁布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不同直径(diameter,D)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华东疗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2例患者共137个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和VTIQ图像资料,所有结节按ACR TI-RADS分类进行评分。结节根据最大直径分为D≤10 mm组和D>10 mm组。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结节ACR TI-RADS分类与VTIQ技术之间的相关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生成ACR TI-RADS分类联合VTIQ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预测概率模型,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VTIQ技术、ACR TI-RADS分类以及两者联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在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上,VTIQ技术与ACR TI-RADS分类呈中度相关(D>10 mm组:r=0.656,P<0.001;D≤10 mm组:r=0.615,P<0.001)。ACR TI-RADS分类、VTIQ技术和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19、0.889(D>10 mm组)和0.802、0.807、0.827(D≤10 mm组)。结论VTIQ技术联合ACR TI-RADS分类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无论是单独应用VTIQ技术、ACRTI-RADS分类,还是两者的联合应用,诊断效能在D>10 mm组均稍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 TI-RADS分类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颖 卜惠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irtual toug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和声触诊...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irtual toug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和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irtual tough tissues imaging,VTI)检测327例受检者的胆囊壁,比较取样区胆囊壁的横向剪切波速度即声触诊组织量化值(VTQ)及VTI图像特征。结果:正常胆囊壁、良性增厚胆囊壁与壁厚型胆囊癌胆囊壁的VTI图像有明显差异,VTQ测值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最佳诊断界值,当剪切波速度≥2.65 m/s时,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0%、93.7%。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可以无创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辐射力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 触诊组织定性成像 胆囊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RADS分级、超声弹性应变率及VTQ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蕾 叶磊 隋秀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评估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TIRADS)分级、超声弹性应变率(SR)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3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8例,术前对所有甲状腺结节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评估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TIRADS)分级、超声弹性应变率(SR)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3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8例,术前对所有甲状腺结节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用TI-RADS分级;以同侧胸锁乳突肌为参照物测量甲状腺结节的SR值;进行VTQ分析并记录甲状腺结节的剪切波速度。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ADS、SR值及VTQ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TI-RADS分级、SR值及VT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7、0.92。结论 VTQ技术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应变率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