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触诊组织量化和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渊 江泉 +3 位作者 陈剑 张云霄 何竹 顾晓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中弹性超声评分为1~3分者占为68.09%(32/47),恶性肿瘤中弹性超声4~5分者占82.05%(32/39)。乳腺良、恶性肿瘤的VTQ速度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弹性超声、VTQ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达91.86%。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军 袁美芹 +3 位作者 成静 杜婷婷 王甲嘉 芦桂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VTQ技术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2D-US、UE、SWV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D-US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2.35%(126/153),特异度为71.67%(43/60),准确率为79.34%(169/213)。UE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27%(132/153),特异度为73.33%(44/60),准确率为82.63%(176/213)。良性及恶性结节的SWV别为(3.09±1.26)m/s、(6.83±2.18)m/s(P<0.05);以3.59m/s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截断值,VTQ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93%(133/153),特异度为76.67%(46/60),准确率为84.04%(179/213)。2D-US、UE、SWV诊断乳腺IDC的AUC分别为0.811、0.843、0.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UE及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结节及乳腺IDC,UE优于2DUS,VTQ可获得客观的量化指标,重复性好,优于UE和2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声触诊组织定性弹性成像诊断肝局灶性病变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艺 王燕 +3 位作者 曾敏霞 栾艳艳 常婷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与声触诊定性弹性成像(VTI)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二者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对44例肝结节患者(共54个结节)分别进行RTE及VTI检查。对弹性图像分别进行评分,并评价结节硬度。对照临床诊断结果,分别计...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与声触诊定性弹性成像(VTI)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二者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对44例肝结节患者(共54个结节)分别进行RTE及VTI检查。对弹性图像分别进行评分,并评价结节硬度。对照临床诊断结果,分别计算RTE和VT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 RTE诊断肝脏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27/33)、71.43%(15/21)、77.78%(42/54)、81.82%(27/33)、71.43%(15/21),VTI分别为72.73%(24/33)、71.43%(15/21)、72.22%(39/54)、80.00%(24/30)、62.50%(15/24)。RTE和VT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和0.722(Z=0.45,P=0.3264),两种弹性成像方法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RTE和VTI对同一病灶的诊断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RTE与VTI对肝内良恶性局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弹性成像定量技术及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芳欣 郑慧 王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定量技术(VTIQ)及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诊断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常规超声(US)拟诊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图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US、VTIQ、CEUS及VTIQ联...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定量技术(VTIQ)及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诊断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常规超声(US)拟诊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图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US、VTIQ、CEUS及VTIQ联合CEUS对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85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良性46例,恶性39例;乳腺非肿块型良性病变内部剪切波速度值(SWV值)及SWV比值明显低于恶性病变[(3. 43±0. 59) m/s vs(4. 76±0. 95) m/s、(1. 73±0. 43) vs(2. 67±0. 77)];VTIQ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6. 9%、80. 4%、78. 8%;乳腺非肿块型恶性病变CEUS多表现为高增强,与周围腺体组织相比造影剂快进快出,多为不均匀性增强,病变边缘或者内部有造影增强血管;CE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9. 5%、80. 4%、80. 0%。VTIQ联合CE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 7%、93. 5%、91. 8%,联合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独使用CEUS或者VTIQ(P <0. 05),CEUS及VTIQ诊断价值均显著高于US(P <0. 05)。结论 CEUS、VTIQ在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VTIQ联合CEUS优势互补,可获取病变较全面的诊断信息,提高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弹性成像定量技术 造影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弹性成像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剑 吴曼丽 +5 位作者 王青娟 王进芬 张敏 彭翔 姚小虹 郑荣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4-648,共5页
【目的】将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检测肝脏硬度进行比较,为STE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STE和2D-SWE技术,对43例健康志愿者和63例肝硬化患者行肝硬度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技术的检测成功率、... 【目的】将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检测肝脏硬度进行比较,为STE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STE和2D-SWE技术,对43例健康志愿者和63例肝硬化患者行肝硬度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技术的检测成功率、操作者内重复性、测值相关性和测值差异。【结果】肝脏STE、2D-SWE检测成功率分别为100%(106/106)、96.2%(102/106)(χ^2=2.320,P=0.128),4例2D-SWE检测失败的均为肝硬化患者。在健康组STE测值高于2D-SWE[5.83(5.30~6.37)kPa vs 5.00(4.80~5.20)kPa,Z=4.419,P<0.001]、肝硬化组低于2D-SWE[15.82(11.71~25.02)kPa vs 18.50(11.95~29.93)kPa,Z=-2.981,P=0.003]。STE和2D-SWE两种技术的测值相关系数为0.896(95%CI:0.849~0.928,P<0.001)。【结论】STE检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尤其在肝硬化患者穿透性好、与2D-SWE比较更具优势;STE测值与2D-SWE不直接等同,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弹性成像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肝脏硬度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评估正常人群冈上肌腱弹性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伟文 何燕妮 +2 位作者 李素淑 周美君 刘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9-1553,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IQ)评估正常人冈上肌腱弹性变化的价值。方法对120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及VTIQ检查,根据年龄将其分为组1(20~39岁)、组2(40~59岁)及组3(≥60岁)。测量冈上肌腱最大厚度及其浅层、深层剪切波速度(SW...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IQ)评估正常人冈上肌腱弹性变化的价值。方法对120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及VTIQ检查,根据年龄将其分为组1(20~39岁)、组2(40~59岁)及组3(≥60岁)。测量冈上肌腱最大厚度及其浅层、深层剪切波速度(SWV),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及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及浅层与深层SWV值的差异。结果同一性别内优势手侧与非优势手侧、不同性别间非优势手侧及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3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均大于组1及组2(P均<0.05),组1与组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组内优势手侧与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浅层、深层SW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组组内优势手侧冈上肌腱浅层、深层SWV值与非优势手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深层SWV值大于浅层(P均<0.05)。组3男性冈上肌腱浅层及深层SWV均高于女性(P均<0.05),其余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肌腱退行性变时,不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厚度增加,在力学特征上还可表现为肌腱软化。VTIQ可间接评价冈上肌腱弹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 肌腱 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弹性成像评估肾淀粉样变性患者肾实质硬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世奇 黄彦栋 +3 位作者 何海燕 卢静 杜鹃 黄禾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利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检测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肾实质硬度是否发生改变,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8例病理活检证实的肾淀粉样变性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左肾中部实质STE检测,比较两组的左肾中部实质... 目的利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检测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肾实质硬度是否发生改变,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8例病理活检证实的肾淀粉样变性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左肾中部实质STE检测,比较两组的左肾中部实质STE值,并分析STE值对淀粉样变性患者肾脏受累的潜在评估价值。结果肾淀粉样变性组左肾中部实质STE值为(12.55±4.10)kPa,健康对照组为(7.76±1.4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2,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分析显示,STE值与肾淀粉样变性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OR=2.58,95%CI 1.48~4.50,P=0.001)。结论STE值可作为淀粉样变性肾脏受累的有效评价指标,对于该类患者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触诊弹性成像 淀粉样变性 肾实质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弹性成像在评估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短期疗效中的应用
8
作者 夏晗 陈媛娴 +3 位作者 王荣 鹿皎 王兴田 徐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在评估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CS)短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BCS的患者30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19例、B级8例、C级3例,患者术及前术...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在评估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CS)短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BCS的患者30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19例、B级8例、C级3例,患者术及前术后均接受STE检查,评价STE检测可重复性,对比肝、脾硬度值在不同肝功能组及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治疗,术前不同肝功能分组(A~C级)的肝硬度值[(11.53±2.18)kPa比(22.16±6.23)kPa比(36.16±4.67)kPa]、脾硬度值[(19.01±4.81)kPa比(27.76±9.84)kPa比(28.46±13.51)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3、4.84,P均<0.05)。肝、脾硬度平均值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0.904、0.466,P均<0.01)。术前及术后肝硬度值[(16.83±8.89)kPa比(12.69±6.09)kPa]、脾硬度值[(22.19±8.27)kPa比(15.97±5.41)kPa]、HVPG[(13.03±4.54)mmHg比(6.23±3.10)mmHg]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5、7.833、16.445,P均<0.001)。术前术后肝、脾硬度差值与HVPG差值呈正相关(r=0.561、0.578,P均<0.001)。结论使用STE进行肝、脾硬度检测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具有较好相关性,且对门静脉压力变化较敏感,操作可重复性较好,在评估BCS患者短期疗效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触诊弹性成像 肝脏硬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毛锋 徐辉雄 +6 位作者 张盛敏 张一峰 伯小皖 李小龙 李丹丹 刘博姬 徐军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585-2590,共6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9例,共109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9例,共109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甲状腺超声检查和VTIQ检查,并按照2015年ATA指南进行分组。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应用VTIQ检查、ATA指南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结果 109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65个,恶性结节44个。良恶性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亚性结节内部成分、回声、边缘、钙化、纵横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结节剪切波速度(SW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低于恶性结节(P<0.001);良恶性结节2015年ATA指南分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95%CI(0.758,0.911)〕、0.841〔95%CI(0.763,0.919)〕和0.861〔95%CI(0.790,0.933)〕,诊断界值分别为3.26、2.54、2.92 m/s。以SWS平均值2.92 m/s为诊断界值时,其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79.5%(35/44)、83.1%(54/65)和81.7%(89/109)。以极低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低度可疑恶性组及以上(包括未描述组)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其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97.7%(43/44)、40.0%(26/65)和63.3%(69/109),AUC为0.689〔95%CI(0.591,0.786)〕。将极低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高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低度、中度可疑恶性组及未描述组则根据SWS平均值<2.92 m/s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SWS平均值≥2.92 m/s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97.7%(43/44)、80.0%(52/65)、87.2%(95/109),AUC为0.889〔95%CI(0.824,0.954)〕。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与单独应用2015年ATA指南相同,而特异度和正确率均升高(P<0.001)。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较单独应用VTIQ技术升高(P=0.008),而特异度和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7,P=0.210)。结论 VTIQ技术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联合2015年ATA指南后较单独应用2015年ATA指南能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正确率,同时不降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 剪切波弹性成像 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疾病 被引量:20
10
作者 欧冰 智慧 +1 位作者 杨海云 罗葆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与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病变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SR值;进一步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病灶的VTQ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与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病变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SR值;进一步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病灶的VTQ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VTQ值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为6.64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61%(19/23)、100%(103/103)和96.83%(122/126)。SR比值法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二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技术可用于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其诊断价值与SR比值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 触诊组织量化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测量剪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龙 袁建军 +4 位作者 王绮 吴刚 郭文清 王文伟 赵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频率探头、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剪切波速度(SWV)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利用弹性成像模型,使用凸阵探头测量SWV时,取样线角度取0°、1°~15°、16°~30°、31°~45°,感兴趣区深度取1...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频率探头、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剪切波速度(SWV)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利用弹性成像模型,使用凸阵探头测量SWV时,取样线角度取0°、1°~15°、16°~30°、31°~45°,感兴趣区深度取1 cm、2 cm、3 cm、4 cm、5 cm、6 cm、7 cm、8 cm;使用线阵探头时,感兴趣区深度取1 cm、2 cm、3 cm、4 cm,对SWV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探头测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感兴趣区深度增加,凸阵探头测值由高估转变为低估,线阵探头测值则始终表现为低估。使用凸阵探头时,深度和角度对SWV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85.87、35.96,P〈0.01),且两者影响具有交互作用(F=17.63,P〈0.01);取样线角度〈15°时,角度对测值影响较小,4 cm深度测值最接近标准值,5 cm时偏差最大。使用线阵探头时,深度对测值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 cm时,测值最接近标准值,4 cm时偏差最大。结论探头频率、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均对SWV有影响。使用凸阵探头时,以取样线不超过15°、深度4 cm时测值较准确;使用线阵探头时,深度1 cm时测值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剪切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在甲状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蕊君 李凤华 +2 位作者 王燕 李红丽 王筱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4-869,共6页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中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的弹性图分级法和面积比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194个实性结节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EI)和VTI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中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的弹性图分级法和面积比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194个实性结节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EI)和VTI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研究VTI弹性图分级、面积比和超声EI弹性图评分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及诊断表现。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甲状腺癌)的VTI弹性图分级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01);且恶性结节的VTI面积比显著大于良性结节(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TI弹性图分级法的最佳阈值为Ⅳ级;面积比的最佳阈值为1.05;VTI弹性图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超声EI弹性图评分法和VTI面积比(P<0.05)。结论 VTI弹性图分级法和面积比可为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有用信息,且VTI弹性图分级法的诊断价值高于超声EI弹性图评分法和VTI面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成像 辐射力脉冲成像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估肝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不同时期肝脏弹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沁园 姜伟 +3 位作者 冯程 赵宁波 王新发 董常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无创性监测肝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不同时期肝脏弹性的价值。方法收集73例肝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时间分为早期组(25例)和中长期组(48例),同时选取3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无创性监测肝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不同时期肝脏弹性的价值。方法收集73例肝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时间分为早期组(25例)和中长期组(48例),同时选取3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超声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肝脏和脾脏弹性成像指标,并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期组的各项超声指标和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长期组的各项超声指标升高,GG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早期组比较,中长期组的肝脏右斜径和ALT、GGT、AL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期组和中长期组肝脏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值、声触诊弹性测量(STQ)值与脾脏STE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早期组比较,中长期组的肝脏和脾脏弹性成像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肝脏弹性成像指标与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GGT呈弱相关性,与ALP呈强相关性。脾脏STE值与ALP呈弱相关性。肝脏STE值与肝脏STQ值呈强相关性,肝脏STE值、STQ值与脾脏STE值均呈弱相关性。结论肝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不同时期的肝脏弹性特征不同,持续监测肝脏弹性可能为肝移植术后随访提供全新的无创性监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触诊弹性成像(ste) 触诊弹性测量(STQ)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总胆红素 Γ-谷氨酰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2
14
作者 贾红靖 徐晓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8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共100个结节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采用常规超声半定量评分法判断结...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8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共100个结节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采用常规超声半定量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ARFI成像获取病灶的VTI面积比、剪切波速度(SWV)及SWV比值;采用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VTI面积比、SWV和SWV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超声半定量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0%、53.33%、94.29%;良、恶性病灶平均VTI面积比分别为1.11±0.12、1.65±0.35(t=11.524,P<0.01),平均SWV分别为(1.84±1.00)m/s、(4.93±2.94)m/s(t=7.840,P<0.001),平均SWV比值分别为1.07±0.44、2.81±1.72(t=7.910,P<0.001);ROC曲线得出常规超声、VTI面积比、SWV、SWV比值的AUC分别为0.889、0.948、0.933、0.896,VTI面积比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3.33%、88.57%,SWV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90.00%、87.14%,SWV比值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70.00%、95.71%。结论ARFI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高诊断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成像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肝纤维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争捷 常建东 +4 位作者 王卫民 陈洁 张力 张艳平 许梅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0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判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收集311例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分为A组(S1期,161例)、B组(S2期,66例)、C组(S3期,39例)、D组(S4期,45例);另选100名健康志... 目的探讨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判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收集311例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分为A组(S1期,161例)、B组(S2期,66例)、C组(S3期,39例)、D组(S4期,45例);另选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肝脏超声弹性成像VTQ值。结果 A、B、C、D组及对照组VTQ值分别为(1.41±0.24)m/s、(1.66±0.42)m/s、(2.01±0.60)m/s、(2.44±0.81)m/s、(1.06±0.17)m/s,A、B、C、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当VTQ阈值为1.20、1.51、1.60、1.93m/s时,诊断S1期、S2期、S3期及S4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40%、84.02%、93.30%,73.32%、73.91%、79.54%,82.12%、73.11%、84.58%和73.29%、85.33%、85.41%。结论肝脏超声弹性成像VTQ值为判断肝纤维化分期较为准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 被引量:11
16
作者 魏凌琳 叶真 徐秋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5-1349,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Q技术对9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96个病灶及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测,获取病灶及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值。结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SWV值的组...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Q技术对9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96个病灶及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测,获取病灶及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值。结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SWV值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71。恶性病变组SWV值最大,良性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P<0.05),以SWV=1.96m/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91.68%,98.41%,80.02%,89.62%和96.57%;血管瘤与肝硬化结节及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细胞癌(HCC)与肝转移癌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恶性病变组周围肝实质SWV值大于良性组及正常组(P<0.05),良性组略大于正常组(P>0.05);血管瘤、FNH病种间和肝转移癌、HCC、肝硬化结节及胆管细胞癌(CCC)病种间的周围肝实质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可定量反映不同类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硬度,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触诊组织量化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测量牛离体肝脏剪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龙 袁建军 +3 位作者 王绮 吴刚 马桂英 郭文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牛离体肝脏剪切波速度测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使用牛离体肝脏,在取样线偏离中线0°~15°、15°~30°以及30°~45°条件下,分别将感兴趣区置于肝包膜下1cm、2cm、3cm、4cm... 目的探讨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牛离体肝脏剪切波速度测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使用牛离体肝脏,在取样线偏离中线0°~15°、15°~30°以及30°~45°条件下,分别将感兴趣区置于肝包膜下1cm、2cm、3cm、4cm、5cm处,测量剪切波速度,比较不同角度和深度下剪切波速度的差异。结果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剪切波速度均有明显影响(F=21.53、18.26,P<0.01),且二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在0°~15°间各深度组剪切波速度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深度增加,测值重复性具有变差的趋势;取样线在15°~30°间以及30°~45°时,部分深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测量剪切波速度均有影响,取样线偏离中线不超过15°、深度不超过5cm时,剪切波速度测值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风霞 李萍 +2 位作者 杨雪 初旭 王宏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共143个肝脏病灶及周围肝实质的VTQ检查资料。测量病灶及同等深度周围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并计算两者比值(R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共143个肝脏病灶及周围肝实质的VTQ检查资料。测量病灶及同等深度周围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并计算两者比值(R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病灶SWV值及R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143个病灶中,恶性病灶63个,良性病灶80个。恶性病灶SWV值[(2.81±0.71)m/s]高于良性病灶[(1.57±0.55)m/s,P<0.05]。恶性病灶SWV值高于周围肝实质[(1.93±0.46)m/s,P<0.05],良性病灶与周围肝实质SWV值[(1.43±0.4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R值(1.49±0.42)高于良性病灶(1.13±0.34,P<0.05)。以病灶SWV值及R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77。以SWV 2.23m/s为最佳截断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89.1%;以R值1.22为最佳截断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5%、68.5%。结论通过VTQ技术获得病灶SWV值及R值均可较准确地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且SWV值优于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定量 剪切波速度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IgA肾病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皮质厚度、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及VTQ超声[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检查。分析常规超声与VTQ指标间,以及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Lee分级、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肾小管萎缩(tubular atrophy,TA)以及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的相关性。结果 IgAN患者肾脏常规超声指标与其VTQ结果、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VTQ测定的SWV与CKD分期(r=-0.382,P=0.045)、Lee分级(r=-0.407,P=0.031)及IF(r=-0.397,P=0.036)呈负相关,与GSI和TA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VTQ技术测定的肾皮质SWV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存在相关性,这一新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IGA肾病 弹性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肾-脾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肾活检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在相同体位下,使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患者的左肾皮质及同一深度脾脏实质的组织弹性,各测...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肾活检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在相同体位下,使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患者的左肾皮质及同一深度脾脏实质的组织弹性,各测量15次。计算每例患者肾脏弹性测值的变异系数,并与脾脏测值对比,分析测量次数、测量深度、慢性肾病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对肾脏弹性测值变异度水平的影响。结果测量次数的增加不能减低肾脏及脾脏的测值变异系数(P>0.05),但是可以增加测量均值的稳定性(P=0.000)。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呈正相关(r=0.370,P=0.003),而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慢性肾病分期及病理诊断与肾脏测值变异系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肾组织弹性时,需要在方法学上建立更为细致而统一的规范,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慢性肾病 弹性成像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