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差动模式的双模态超声波电机驱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从裕 余晓芬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双模态超声波电机(USM)在研制的小波差动控制下,提高了双模态USM的低速运行性能,并使双模态USM的驱动分辨率达到了纳米量级。小波差动控制的机理是通过改变双模态USM驱动头的运行轨迹来实现双模态USM的微纳驱动,以及通过控制小波驱动元... 双模态超声波电机(USM)在研制的小波差动控制下,提高了双模态USM的低速运行性能,并使双模态USM的驱动分辨率达到了纳米量级。小波差动控制的机理是通过改变双模态USM驱动头的运行轨迹来实现双模态USM的微纳驱动,以及通过控制小波驱动元的触发频率以获取所需的双模态USM步进速度。本文以试验的方式,探讨了双模态USM驱动模型,给出了在小波差动控制下的双模态USM位移驱动特性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声波电机 小波驱动元 差动控制 运行轨迹 驱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结构声振耦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宁少武 史治宇 +2 位作者 张杰 王琪 李疆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1-159,共9页
为了研究夹层结构的声振耦合特性,提出了夹层声场的声波导模态展开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声波导模态展开方法的弱耦合形式,波导边界分别研究了绝对软边界和绝对硬边界两种形式,与结构模态展开方法和声腔模态展开方法及其弱耦合形式作对... 为了研究夹层结构的声振耦合特性,提出了夹层声场的声波导模态展开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声波导模态展开方法的弱耦合形式,波导边界分别研究了绝对软边界和绝对硬边界两种形式,与结构模态展开方法和声腔模态展开方法及其弱耦合形式作对比,分析了声模态和声波导模态阶数对传声损失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夹层边界条件下夹层结构的声振耦合特性和夹层声场声压的分布情况。计算表明,需要的声波导模态阶数和声腔模态阶数由计算频率段的最高频率决定,最高频率越大,需要的声波导模态阶数和声腔模态阶数也越多;夹层结构的声振耦合特性是结构振动模态和声腔模态综合作用的结果,"梁-空气-梁"共振、驻波共振以及结构共振都会使得结构的隔声性能下降;夹层边界对结构的声振耦合特型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夹层声场处理方法对于相同的物理现象得到的夹层声场分布不完全相同,从声场分布的特点可以反映所发生物理现象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板结构 结构模态 模态 声波模态 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结构中夹层声场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宁少武 史治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60-167,共8页
以二维双层弹性梁为例研究夹层声场的处理方法,从不同的物理视角,提出了夹层结构中夹层声场的横向声模态展开方法和声波导模态展开方法,并与夹层声场采用结构模态展开形式和声腔纯模态展开形式时的传声性能作对比。运用四种夹层处理方... 以二维双层弹性梁为例研究夹层声场的处理方法,从不同的物理视角,提出了夹层结构中夹层声场的横向声模态展开方法和声波导模态展开方法,并与夹层声场采用结构模态展开形式和声腔纯模态展开形式时的传声性能作对比。运用四种夹层处理方法计算了不同参数组合形式结构的传声损失。计算表明:夹层的横向声模态函数展开方法与结构模态展开方法在计算结构传声损失上是等价的;声波导模态函数展开方法在计算结构传声损失上与声腔模态展开方法是等价的;结构的传声损失曲线中的隔声低谷由结构共振、‘梁-空气-梁’共振以及驻波共振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四种计算方法可以反映结构共振、‘梁-空气-梁’共振以及垂直与结构表面方向的驻波共振对结构传声损失的影响,除此而外,夹层的声模态展开形式和声波导模态展开还反映了平行于结构表面方向的驻波共振和其余的声模态对结构隔声性能的影响,因此在其对应的传声损失曲线中有更多的隔声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板结构 结构模态 模态 声波模态 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声学激励在变工况环境下排水管道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易笃政 冯早 朱雪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59-267,共9页
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变工况环境下排水管道的堵塞检测仿真模型,研究声波在圆柱形管道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管道内水位变化对声波在管腔中传播模态的影响。分析声波传递过程声波能量的变化并与试验采集的声波信号进行对比,验证声波模态分析... 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变工况环境下排水管道的堵塞检测仿真模型,研究声波在圆柱形管道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管道内水位变化对声波在管腔中传播模态的影响。分析声波传递过程声波能量的变化并与试验采集的声波信号进行对比,验证声波模态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并确定声波对管道内空间结构以及管壁上路径变化处的敏感频段,对带旁支的三通配件的管道模拟管内不同程度堵塞并分析其声波模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内水位填充率D的上升,增加声波传递过程能量损耗,高阶模态的声波衰减尤为明显且声波出现分裂模态;采用10 kHz以下具有较低频率的正弦变频激励信号能够同时实现管道内空间结构改变(堵塞物)和管壁上路径变化(三通件)处的有效检测,可通过测量声压信号的传递轨迹和幅值变化实现对管道状态的识别,堵塞物相对于管道截面高度的占比、堵塞物数量和位置是影响声波传递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声波模态 低频声学激励 水位填充率 管道堵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