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间、仪式、声景:羌族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文化承续新径
1
作者
宋美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影视作品在承续羌族传统文化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境、画与音的建构,实现了羌族传统音乐与影视艺术的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地域性物理空间被转化为富含文化内涵的艺术空间;虚实互动的手法运用使作品的传播更具仪式感;而...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影视作品在承续羌族传统文化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境、画与音的建构,实现了羌族传统音乐与影视艺术的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地域性物理空间被转化为富含文化内涵的艺术空间;虚实互动的手法运用使作品的传播更具仪式感;而羌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影视声音的设计结合,无疑让其作品深刻诠释了羌族民族声景独特的美学价值。所以,“空间-仪式-声景”成为推动羌族文化在现代媒介语境中有效承续与创新表达的传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影视音乐
空间重构
仪式转化
声景美学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蛟龙行动》:“临场”叙事的新探索及其“沉浸-介入”美学
2
作者
何其微
刘昭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本文采用声景分析、文本分析与叙事分析的方法,从技术史视角将《蛟龙行动》放置于以往新主流大片视听呈现、工业制作、叙事建构的序列之中进行分析,尝试发现《蛟龙行动》相对于以往新主流大片的独特之处与工业制作上的可借鉴之处。本文...
本文采用声景分析、文本分析与叙事分析的方法,从技术史视角将《蛟龙行动》放置于以往新主流大片视听呈现、工业制作、叙事建构的序列之中进行分析,尝试发现《蛟龙行动》相对于以往新主流大片的独特之处与工业制作上的可借鉴之处。本文发现,相对于以往新主流大片而言,《蛟龙行动》尤为关注营造“临场感”与“沉浸-介入”感。这种临场与沉浸介入,通过该片工业精细化制作下的视听具身感搭建、“声景-画面”的互动叙事建构来完成。这种“时空沉浸性世界”的建构,不仅使该片在视听上具有超越常规新主流大片的“临场美学”特征,更起到了场景辅助的“叙事性引导”效用,且在临场体验营造中对主流价值与主流观念、家国情感等理念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蛟龙行动》的工业化制作与临场美学建构思路,为未来同类作品生产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行动》
临场叙事
身体介入叙事
声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仪式、声景:羌族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文化承续新径
1
作者
宋美仪
机构
澳门城市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文摘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影视作品在承续羌族传统文化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境、画与音的建构,实现了羌族传统音乐与影视艺术的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地域性物理空间被转化为富含文化内涵的艺术空间;虚实互动的手法运用使作品的传播更具仪式感;而羌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影视声音的设计结合,无疑让其作品深刻诠释了羌族民族声景独特的美学价值。所以,“空间-仪式-声景”成为推动羌族文化在现代媒介语境中有效承续与创新表达的传承模式。
关键词
羌族影视音乐
空间重构
仪式转化
声景美学
文化传承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蛟龙行动》:“临场”叙事的新探索及其“沉浸-介入”美学
2
作者
何其微
刘昭辰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会科学攻关计划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赋能中国AI动画微短剧发展新路径研究”(编号:2024QN082)
2025年度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AI技术在动画微短剧制作中的创新路径研究”(编号:2025C2503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采用声景分析、文本分析与叙事分析的方法,从技术史视角将《蛟龙行动》放置于以往新主流大片视听呈现、工业制作、叙事建构的序列之中进行分析,尝试发现《蛟龙行动》相对于以往新主流大片的独特之处与工业制作上的可借鉴之处。本文发现,相对于以往新主流大片而言,《蛟龙行动》尤为关注营造“临场感”与“沉浸-介入”感。这种临场与沉浸介入,通过该片工业精细化制作下的视听具身感搭建、“声景-画面”的互动叙事建构来完成。这种“时空沉浸性世界”的建构,不仅使该片在视听上具有超越常规新主流大片的“临场美学”特征,更起到了场景辅助的“叙事性引导”效用,且在临场体验营造中对主流价值与主流观念、家国情感等理念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蛟龙行动》的工业化制作与临场美学建构思路,为未来同类作品生产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蛟龙行动》
临场叙事
身体介入叙事
声景美学
分类号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间、仪式、声景:羌族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文化承续新径
宋美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蛟龙行动》:“临场”叙事的新探索及其“沉浸-介入”美学
何其微
刘昭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