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新变——兼及谢灵运文学史地位之失落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共12页
《宋书·谢灵运传论》总结自生民以来文学情声、情辞审美的演进,在期待融通情、辞、声三维审美之新范式视野的基础上提出声律审美主张。永明体诗人以四声制韵,既是为实现诗的"易读诵",也蕴含着对复现生民内心音感的追求,... 《宋书·谢灵运传论》总结自生民以来文学情声、情辞审美的演进,在期待融通情、辞、声三维审美之新范式视野的基础上提出声律审美主张。永明体诗人以四声制韵,既是为实现诗的"易读诵",也蕴含着对复现生民内心音感的追求,是"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士族审美观在诗歌审美上的体现。这种审美自觉,既有着传统诵诗的审美积淀,也有此期佛教经声的影响;其所依托之声韵学知识,既有经学音训之启示,又有其时南北不同语音交流及佛教审音学的催化,具有新旧文化兼容的品格,能够整合魏晋以来旧族与南朝新兴士族的审美需求与知识积累。他们共同推出富有生命力的永明体,在入唐后发展成势压古诗的近体审美典范,导致谢灵运文学史地位之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律审美 《谢灵运传论》 沈约 王融 谢灵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