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学指数监测北京小龙门林区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凯 陈功 张雁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7-613,共7页
基于被动声学监测(PAM)收集到的声学数据,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6种常用声学指数对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龙门林区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指示性能.结果表明:声学复杂性指数(ACI)、生物声学指数(BI)、声学多样性指数(ADI)、声学均... 基于被动声学监测(PAM)收集到的声学数据,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6种常用声学指数对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龙门林区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指示性能.结果表明:声学复杂性指数(ACI)、生物声学指数(BI)、声学多样性指数(ADI)、声学均匀度指数(AEI)等4种声学指数与繁殖期内鸟类多样性的相关性较高;与鸟类物种数的相关系数ρ>0.3,与鸣唱量的相关系数ρ>0.4;显著性水平P<0.01;相关性趋势表明声音多样性及强度与鸟类多样性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证实了声学指数能够有效反映小龙门林区的鸟类多样性,肯定了声学指数作为一种快速评估手段对鸟类多样性的监测效果,并在录音点位数量与录音时长的选择上为同类型的声学研究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声学指数 被动声学监测 声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声学指标评估暗针叶林鸣禽围攻事件中的鸣声特征
2
作者 王江月 田佳 +4 位作者 周正暘 马晓昀 龙玉 王戎疆 李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利用鸣声播放实验,并结合自动录音技术,综合使用多种声学指数,探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鸣禽在围攻事件中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021年夏季,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云杉暗针叶林中分别播放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 利用鸣声播放实验,并结合自动录音技术,综合使用多种声学指数,探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鸣禽在围攻事件中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021年夏季,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云杉暗针叶林中分别播放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鸣声和暗绿柳莺(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报警鸣叫来引发鸣禽围攻,使用自动录音设备记录播放期间及播放前后在实验位点上自由活动的森林鸣禽的鸣声。设置12个位点,每个位点进行领鸺鹠和暗绿柳莺播放实验各一次。24次实验共记录到分属3目17科的28种鸟类参与围攻行为,实验录音总有效时长为1057分钟。对围攻行为的观察和对录音记录的声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1)领鸺鹠鸣声和柳莺报警鸣叫都可以有效地引发鸣禽的围攻行为,柳莺类与山雀类鸣禽是参与围攻的主体;2)两种鸣声播放期间,森林鸣禽的鸣声声强均显著高于播放前(领鸺鹠鸣声实验SPLavg=-31.02±4.87 dB(播放期间),SPLavg=-42.74±4.68 dB(播放前空白段),p=0.001;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回放实验SPLavg=-33.26±4.05 dB(播放期间),SPLavg=-46.38±4.54 dB(播放前空白段),p=0.001),鸣声复杂度均显著低于播放前(领鸺鹠鸣声实验H=0.76±0.02(播放期间),H=0.80±0.03(播放前空白段),p=0.001;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回放实验H=0.77±0.02(播放期间),H=0.82±0.02(播放前空白段),p=0.001);3)播放领鸺鹠鸣声或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并未引发声学指数变化程度的显著不同。研究结果从声学层面为鸟类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大范围的声景监测数据提供新的行为学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录音技术 声学指数 鸟类围攻行为 鸣声播放实验 森林鸣禽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袋公园植被结构对声景观评价的影响
3
作者 黄晗春 孔繁花 +4 位作者 尹海伟 卢剑 刘宏庆 阳少奇 李振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81-4696,共16页
明确植被结构对声景观的影响有利于应用植被群落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声景质量。然而,缺乏植被结构对客观声环境和主观声景感知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以南京市某口袋公园为例,利用手持激光雷达获取公园内植被点云数据,构建植被三维结构指标;录... 明确植被结构对声景观的影响有利于应用植被群落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声景质量。然而,缺乏植被结构对客观声环境和主观声景感知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以南京市某口袋公园为例,利用手持激光雷达获取公园内植被点云数据,构建植被三维结构指标;录制公园内环境声音频计算相关声学指标并开展声舒适度评价,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声学指数与声舒适度之间的主客观关系;最后,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利用相对重要性和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分析探究公园植被结构对客观声学指标和主观声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公园声舒适度范围为0.45—6.80,空间异质性较强;(2)在植被结构方面,叶面积指数(LAI)、郁闭度(Dc)、树干体积(V_t)和冠层高度(H)对客观声环境和主观声舒适度的改善均具有正向作用;(3)更丰富的植被结构能够通过削弱交通噪声和引入自然声从而改善客观声环境,进而提升主观声舒适度。研究系统厘清了口袋公园植被结构对声环境与声景观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了可以通过优化植被结构提升客观声环境进而间接提升声舒适度,研究结果可为口袋公园的植被空间格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改善公园声景观及提升公众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公园 声景观 植被结构 声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