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配合彩色多普勒在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凤霞 周盾 +1 位作者 孙丽丽 陈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8期72-73,共2页
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ISB)是一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新技术,通过获取组织射频信号并加以分析处理,从而定量分析组织特征。它检测的是直径小于波长的微小粒子的散射信号.蕴藏了丰富的组织微细结构所... 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ISB)是一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新技术,通过获取组织射频信号并加以分析处理,从而定量分析组织特征。它检测的是直径小于波长的微小粒子的散射信号.蕴藏了丰富的组织微细结构所产生的信息.目的在于协助研究者将超声图像中的亮度(强度)进行定量化 。声学密度技术(acoustic densitometry,AD)是以背向散射积分为基础的超声组织定量方法。国内外已有关于ISB技术在心肌疾病的心肌组织学特征的定量研究。关于ISB技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应用也可见报道囱。但是对于其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肾脏病理的关系少见报道。本研究采用AD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肾病组织学及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以获取肾病早期声学密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定量信息。并与肾活检病理资料比较.以获取肾脏疾病无创性早期诊断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彩色多普勒 早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声学密度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 高东梅 +1 位作者 宋军 焦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8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D技术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心尖左室两腔心切面中间段、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心肌的背向散射...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D技术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心尖左室两腔心切面中间段、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心肌的背向散射值进行测量,按不同节段分别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AII%(平均图像强度百分比)、SDI(标准偏移)及PPI(心动周期变化幅度)值。结果:病例组的AII%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PI值明显减低(P<0.05),SD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病变,协助判断心肌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叶炳华 管耘园 +2 位作者 卢辉和 吴红萍 盛臻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V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CAR)或美托洛尔(MET)治疗6个月...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V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CAR)或美托洛尔(MET)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血糖、血清hsCRP,并通过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学密度定量(AD)值及VP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斑块AD值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但以CAR组更显著(t=5.8517,P〈0.01);治疗后CAR组与MET组VP数量分别减少19个和9个(χ2=4.1745,P〈0.05);两组血清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以CAR组更显著(t=7.6481,P〈0.01);治疗前后血糖、心牢、血压变化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斑块AD值与hsCRP呈负相关(r=-0.6934,P〈0.01)。结论CAR比MET有更强的稳定斑块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CAR除B受体阻断作用外还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卡维地洛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