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伪图像生成的精准侧扫描声呐图像分类
1
作者 徐涛 王朋帅 +3 位作者 郭文涛 蔡磊 郑建锋 陈亚晨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630-2648,共19页
针对现有侧扫描声呐图像分类网络因高质量侧扫描声呐训练样本严重不足,导致对独立于训练样本以外的特定目标分类任务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削弱和图像块的高质量伪侧扫描声呐图像生成方法。首先,构建针对光学内容图像颜... 针对现有侧扫描声呐图像分类网络因高质量侧扫描声呐训练样本严重不足,导致对独立于训练样本以外的特定目标分类任务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削弱和图像块的高质量伪侧扫描声呐图像生成方法。首先,构建针对光学内容图像颜色、纹理等与声学图像非关联信息的特征削弱模块,通过淡化光学内容图像特定领域的特征,实现伪图像目标特征与声学图像特征更加相似的目的;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块的风格迁移伪图像生成方法,实现光学内容特征与声学风格特征的有效融合,生成兼具光学内容特征的原始伪侧扫描声呐图像;最终,引入快速引导滤波模块,对原始伪侧扫描声呐图像做增强引导,生成更接近真实水声成像环境的高质量伪侧扫描声呐图像。然后,利用大量生成的高质量伪图像扩充分类网络的训练样本,提升对真实水下环境中侧扫描声呐图像分类任务的准确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各项风格化评价指标平均值均表现最优,相较次优方法,风格损失、LPIPS、内容损失、SSIM四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获得了31.60%,3.52%,15.18%,17.55%的性能增益。在灰度KLSG数据集上,分类任务的全局精度和平均精度分别达到86.35%和7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图像 特征削弱 风格迁移 图像生成 零样本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水平机械扫描式声呐图像的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数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家祯 孙佳龙 +7 位作者 黄小华 朱国豪 陶启友 袁太平 李根 庞国良 胡昱 栗铭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5,共13页
为准确估算海水养殖网箱中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数量,基于高频水平机械扫描式声呐和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海水网箱鱼群数量的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微分水层并逐层聚类的方式以实现计数,主要包括鱼群识别计数、鱼群聚类和... 为准确估算海水养殖网箱中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数量,基于高频水平机械扫描式声呐和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海水网箱鱼群数量的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微分水层并逐层聚类的方式以实现计数,主要包括鱼群识别计数、鱼群聚类和鱼群数量拟合3部分。首先,使用高频水平机械扫描式声呐对海水网箱进行螺旋式的检测,获取鱼群图像信息并标注图像以构建改进的CS-YOLOv8s的训练数据集,然后训练CS-YOLOv8s模型以识别图像中的鱼类位置信息;其次,以40 cm水深间距划分网箱作为水层,对每个水层的识别坐标数据使用DBSCAN方法进行聚类处理,生成每个水层的鱼群数量数据;最后,将每个水层的数量数据与网箱中已知的鱼群数量进行拟合,构建鱼群数量拟合模型。结果表明,在海水网箱定量实验中,该方法对卵形鲳鲹数量的估算精度达到87.14%,能够较好地实现卵形鲳鲹的数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网箱 卵形鲳鲹 鱼群数量 高频水平机械扫描 DBSCAN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声呐系统应用于沉井测量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王嘉伟 尤相骏 +2 位作者 杨朝禹 王张江尧 沈蔚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79,共5页
现代城市重大工程勘测和地下排水管网调查中,大型污水沉井测量是一项重要且有困难的工作。传统的蛙人下井探摸方式,因其危险系数高、测量误差较大而逐渐被高精度声呐探测系统代替。为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大型污水沉井测量,本文开发了... 现代城市重大工程勘测和地下排水管网调查中,大型污水沉井测量是一项重要且有困难的工作。传统的蛙人下井探摸方式,因其危险系数高、测量误差较大而逐渐被高精度声呐探测系统代替。为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大型污水沉井测量,本文开发了一套多波束声呐沉井测量系统,并将其与双轴扫描声呐测量系统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多波束声呐测量系统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外业测量效率高、获得点云密度高,能够快速获取蓄水沉井的井室和进出水口三维形态。随着技术的进步,声呐测量系统将成为管道、沉井、空洞区等城市地下蓄水空间测量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测量 多波束 双轴扫描 三维点云 精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定位噪声对全景扫描声呐干扰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先忠 许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1-1034,1064,共5页
在浅海的工作环境下,船舶或海上作业平台的动力定位噪声严重地干扰全景扫描声呐的声图。目前的各种干扰抵消技术实际效果不理想,动力定位状态下其对全景扫描声呐的信号检测能力提高有限。本文提出通过收放全景扫描声呐的铠装电缆恢复被... 在浅海的工作环境下,船舶或海上作业平台的动力定位噪声严重地干扰全景扫描声呐的声图。目前的各种干扰抵消技术实际效果不理想,动力定位状态下其对全景扫描声呐的信号检测能力提高有限。本文提出通过收放全景扫描声呐的铠装电缆恢复被掩盖了的目标信号的方法,计算了动力定位螺旋桨噪声干扰的直达波和海底反射波到达接收阵的入射角;仿真分析了接收阵入水深度对螺旋桨噪声干扰的直达波和多途影响,以及引起的盲区方位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可提高全景扫描声呐的探测能力,为全景扫描声呐设计者采取相应的信号处理算法来抑制动力定位噪声的干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扫描 动力定位 螺旋浆噪 干扰 接收阵 铠装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和圆外切线斜率拟合的埋地排水管道声呐点云去噪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俊豪 李琛 +2 位作者 王蓉 刘文黎 周星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针对环扫声呐扫描结果受到排水管道内混合水声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声呐扫描点云数据去噪的方法:在环扫声呐扫描得到的三维点云数据基础上,通过密度聚类优化算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噪声,然后采用类圆外切线斜率拟合的方式,识别出管道内壁... 针对环扫声呐扫描结果受到排水管道内混合水声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声呐扫描点云数据去噪的方法:在环扫声呐扫描得到的三维点云数据基础上,通过密度聚类优化算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噪声,然后采用类圆外切线斜率拟合的方式,识别出管道内壁界限和淤泥淤积线,最终得出包含排水管道内壁界限和淤积线特征的模型。为验证有效性,以武汉市某排水管道为例进行分析,基于现场采集的98万个点云坐标进行数据去噪和特征提取,结果表明:采用密度聚类优化算法进行点云数据初筛后,通过圆外切线斜率拟合算法能有效识别出排水管道内壁界限和淤积线,拟合半径均方误差0.0071 m,相较于单一密度聚类算法拟合精度更高,去噪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声呐扫描 点云数据 去噪 排水管道 密度聚类 类圆拟合 管道特征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声呐点云的河口水闸水下结构安全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冯露 李艳 +1 位作者 席思远 郑晓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河口水闸水下结构安全对于水闸工程、整个河道,以及周边居民地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低可视度的水体环境中,采用传统人工潜水探摸方式进行水下结构安全检测效率低下。为提高效率,三维扫描声呐逐步应用于相关水下结构的安全检测中。本文... 河口水闸水下结构安全对于水闸工程、整个河道,以及周边居民地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低可视度的水体环境中,采用传统人工潜水探摸方式进行水下结构安全检测效率低下。为提高效率,三维扫描声呐逐步应用于相关水下结构的安全检测中。本文以BlueView BV5000型三维扫描声呐系统在苏州河河口水闸水下结构的实测数据为基础,经滤波、测站拼接等处理过程,利用所得三维声呐点云对该水闸的水下结构进行安全评估。采用人工探摸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维扫描声呐在水下结构安全评估中具有优越性,可为后续运维保障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扫描 点云 水下结构 安全评估 河口水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西部浅海区活牡蛎礁调查结果及资源保护建议 被引量:11
7
作者 范昌福 裴艳东 +3 位作者 田立柱 王福 刘志广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7,共8页
采用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单波束水深测量多种物探仪器联机,同步调查天津大神堂浅海区的水下活牡蛎礁资源,为合理保护活牡蛎礁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活牡蛎资源由3个分散礁体组成,总面积仅约3km^2,礁体最大厚度1.2m,... 采用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单波束水深测量多种物探仪器联机,同步调查天津大神堂浅海区的水下活牡蛎礁资源,为合理保护活牡蛎礁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活牡蛎资源由3个分散礁体组成,总面积仅约3km^2,礁体最大厚度1.2m,平均厚度0.6m;调查区海底地形平坦,水深介于3.4-5.6m之间,因受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仅在有礁体发育的局部范围内有高程约1m的起伏波动。为了生态资源的完整,必须对现存的活牡蛎礁体进行保护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牡蛎礁 资源保护 浅地层剖面 旁侧声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近平台段海底管线电缆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崇明 张彦昌 隋海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80-282,286,共4页
随着海上石油平台建设增多,海上施工对海底管线和电缆的位置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物探调查方法对近平台段海底管缆的定位精度已不能满足要求,继续寻找新的高精度定位方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超短基线水下定位系统和... 随着海上石油平台建设增多,海上施工对海底管线和电缆的位置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物探调查方法对近平台段海底管缆的定位精度已不能满足要求,继续寻找新的高精度定位方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超短基线水下定位系统和机械式扫描声呐两种不同的作业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定位精度的问题。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两种互补的工作方式,必将极大地提高海底管缆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调查 超短基线 扫描 图像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