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全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广林 陈心昭 +1 位作者 陈剑 毕传兴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5,129,共7页
简单地回顾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全息术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历史。对声全息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声全息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就近场声全息技术(NAH)中常用的各类重建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声全息数据的各类采集方法、特点及声全息成像的... 简单地回顾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全息术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历史。对声全息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声全息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就近场声全息技术(NAH)中常用的各类重建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声全息数据的各类采集方法、特点及声全息成像的分辨率、各类声场全息图像的表达方法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基于声压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技术和基于声强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技术(BAHIM)的研究现状,从而指出了这两种近场声全息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NAH及BAHIM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全息技术 技术特点 技术分类 全息成像 声压测量 近场声全息 全息图像 声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面内声全息技术在声源识别与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卫兵 陈剑 +1 位作者 于飞 陈心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介绍了柱面内声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算法实现和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的形式研究了该技术在柱形声源内辐射声场的重建,柱形声源的识别和定位过程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的结果表... 介绍了柱面内声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算法实现和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的形式研究了该技术在柱形声源内辐射声场的重建,柱形声源的识别和定位过程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柱面内声全息技术在柱形声源内辐射声场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全息技术 声源识别 面内 应用 辐射声场 基本原理 数据采集 关键技术 算法实现 数值仿真 定位过程 柱形 准确性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波束形成和球面谐波逼近法的复合声全息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海平 田湘林 谷高全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597-600,共4页
水下航行器的噪声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安全,为了有效抑制水下航行器的声学亮点,首先需要找到其声学亮点并了解其辐射噪声的水平。由于水下航行器在航行过程中其姿态不能精确控制,不能在其近场布置传声器,不满足近场声全息的应用条件,为... 水下航行器的噪声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安全,为了有效抑制水下航行器的声学亮点,首先需要找到其声学亮点并了解其辐射噪声的水平。由于水下航行器在航行过程中其姿态不能精确控制,不能在其近场布置传声器,不满足近场声全息的应用条件,为此提出一种联合波束形成和球面谐波逼近法的复合声全息技术,首先利用传声器阵列获取声场的声压信息,采用波束形成法定位声源,然后利用球面谐波逼近法重构声场从而可实现声学亮点定位。采用两个脉动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和理论声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复合声全息技术能较为准确的对辐射体进行声场重构,由于采用波束形成法进行前处理,使得声场重构中需要的传声器数量减少,可提高实际工程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FNIP波束形成 球面谐波逼近法 声全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声全息技术的发动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守健 万里翔 +3 位作者 杨明亮 高思奇 苏瑞强 丁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3期203-206,215,共5页
针对某型3缸汽油发动机运用声全息技术进行发动机噪声源识别。首先在台架上对发动机进行1m声压级瞬态测试,由此确认进气侧的噪声辐射最大。然后在进气侧进行声全息试验,通过分析声压云图和噪声频谱,识别出该发动机进气侧的主要噪声源位... 针对某型3缸汽油发动机运用声全息技术进行发动机噪声源识别。首先在台架上对发动机进行1m声压级瞬态测试,由此确认进气侧的噪声辐射最大。然后在进气侧进行声全息试验,通过分析声压云图和噪声频谱,识别出该发动机进气侧的主要噪声源位于发电机处,噪声峰值频带为1 000 Hz^2 500 Hz。为了确定噪声源具体位置,结合近场声压法和表面振动法,在声全息识别出的主要噪声源位置进行补测试验,发现发电机的振动和近场噪声峰值频带均与1 000 Hz^2 500 Hz重合,由此可以确定该发动机进气侧的主要噪声源是发电机。综合运用声全息技术和传统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对发动机进行噪声源识别试验,不仅可以提高传统识别方法的效率,还可以弥补声全息技术精度不高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发动机噪声 声全息技术 近场声压法 表面振动法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空间近场声全息技术的等效源配置研究
5
作者 景文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8-243,共6页
当振动体位于某边界面上方时,通常可采用半空间近场声全息技术重构三维空间声场,以便考虑该边界面反射作用对声场的影响。其中,基于等效源法的半空间近场声全息技术将反射声视为由一系列位于边界面下方的等效源辐射所得,采用自由空间传... 当振动体位于某边界面上方时,通常可采用半空间近场声全息技术重构三维空间声场,以便考虑该边界面反射作用对声场的影响。其中,基于等效源法的半空间近场声全息技术将反射声视为由一系列位于边界面下方的等效源辐射所得,采用自由空间传递函数即可实现半空间声场重建,原理简单,计算方便,但该方法计算精度严重依赖于等效源配置。如果等效源配置不合理,重建精度很低,甚至重建失效。而目前的等效源配置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由声场。以探索适用于半空间声场的等效源配置方法为目标,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和分析,寻找合适的等效源配置方案,最终获得更高更稳定的半空间声场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近场声全息技术 半空间声场 等效源法 等效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容近场声全息和声学聚焦境的组合阵列技术简介
6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技术简介 阵列 聚焦 声学 空间分辨率 兼容 声全息技术 噪声源 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容近场声全息和声学聚焦境的组合阵列技术简介
7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阵列技术 和声学 聚焦 空间分辨率 兼容 声全息技术 噪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面上基于声强测量复声压重构的离散算法与仿真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晓东 陆益民 +1 位作者 陈心昭 李志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5-320,共6页
阐述了近场声全息技术(NAH)的基本原理,对基于声强测量的全息平面上复声压重构的方法(BAHIM)进行了详细的推导与分析,并推导了BAHIM法在有限空间范围上的离散表达式,以及它与有限离散傅氏变换DFT之间的关系,为采用FFT方法实现全息平面... 阐述了近场声全息技术(NAH)的基本原理,对基于声强测量的全息平面上复声压重构的方法(BAHIM)进行了详细的推导与分析,并推导了BAHIM法在有限空间范围上的离散表达式,以及它与有限离散傅氏变换DFT之间的关系,为采用FFT方法实现全息平面上的复声压重构提供了依据。根据所推公式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并以点源为对象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推的离散算法可得到准确的相位重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技术 NAH 声强测量 复声压重构 离散算法 仿真 BAHIM 有限离散傅氏变换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质点振速传感器灵敏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景文倩 吴华伟 +1 位作者 聂金泉 丁华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2,219,共5页
一种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质点振速传感器灵敏度测量方法,在没有任何特殊声源或声学设备的前提下,通过测量或重建声场中的声压和法向质点振速来计算声阻抗,实现质点振速传感器的灵敏度测量。将该方法扩展至三维质点振速传感器的灵敏度测... 一种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质点振速传感器灵敏度测量方法,在没有任何特殊声源或声学设备的前提下,通过测量或重建声场中的声压和法向质点振速来计算声阻抗,实现质点振速传感器的灵敏度测量。将该方法扩展至三维质点振速传感器的灵敏度测量,在测量或重建法向质点振速的同时,也测量或重建切向质点振速,实现三维声阻抗的估算,从而同时测量计算3个方向质点振速传感器的灵敏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点振速传感器 灵敏度 近场声全息技术 声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彪 申立中 +1 位作者 毕玉华 彭国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1,76,共6页
基于近场声全息(NAH)技术及空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开发了柴油机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对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模块、NAH模块、仿真程式模块进行了分析;通过已知声源进行仿真模型校正,该系统具有对噪声进行频域... 基于近场声全息(NAH)技术及空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开发了柴油机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对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模块、NAH模块、仿真程式模块进行了分析;通过已知声源进行仿真模型校正,该系统具有对噪声进行频域分析及识别的功能。该文以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为测试对象,在次推力侧主要对1800r/min、3000r/min两转速工况进行了测试及声压级分析;对主推力侧、发动机前端寻找最大声压级。结果表明:系统仿真时能准确识别已知声源信号;1800r/min工况下,噪声幅值较大区域主要有:油底壳、带轮端、发电机与带轮端相接处等。3000r/min工况下,在气缸盖罩、带轮端、下缸体等位置产生了较大噪声;主推力侧、发动机前端都在高转速3600r/min,1410-2820Hz频段内出现最大声压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声压级 虚拟仪器 声源识别 近场声全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