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机制——以壮族武术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庆彬
徐世军
+1 位作者
王晓晨
成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0,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以壮族武术为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机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基本路径是﹕澄明基本价值,强化文化认同;梳理历史源流,唤起文化自觉;...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以壮族武术为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机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基本路径是﹕澄明基本价值,强化文化认同;梳理历史源流,唤起文化自觉;积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聚焦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自强;涵化外来文化,促进文化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文化适应的心理基础,文化自强为文化适应提供内生动力,文化融合为文化适应提供外来助力,上述诸要素形成合力效应,共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适应
路径
机制
壮族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壮族武术的历史追溯与文化意蕴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明欢
徐世军
+1 位作者
王晓晨
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5-149,共5页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史资料与现存遗迹进行相互佐证等手段,结合壮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对融入不同历史时期的壮族武术进行梳理,发现壮族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雏形于春秋战国时期,成长于秦-汉时期,积累于唐-宋时期,形成兴盛于明-...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史资料与现存遗迹进行相互佐证等手段,结合壮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对融入不同历史时期的壮族武术进行梳理,发现壮族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雏形于春秋战国时期,成长于秦-汉时期,积累于唐-宋时期,形成兴盛于明-清时期,在清末民国时期得到融合发展;检视其文化特征,发现壮族武术文化不仅融合了族群的宗教信仰,其技法沿袭了军事文化的智慧,同时汲取了稻作文化的精华,保持着地域文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武术
历史追溯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机制——以壮族武术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庆彬
徐世军
王晓晨
成芳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那地武影:桂西壮族传统武术研究”(16XJC890002)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研究中心”基金资助(2018YJJD0009)
玉林师范学院科研项目﹙G2018012)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以壮族武术为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机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基本路径是﹕澄明基本价值,强化文化认同;梳理历史源流,唤起文化自觉;积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聚焦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自强;涵化外来文化,促进文化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文化适应的心理基础,文化自强为文化适应提供内生动力,文化融合为文化适应提供外来助力,上述诸要素形成合力效应,共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适应
路径
机制
壮族武术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壮族武术的历史追溯与文化意蕴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明欢
徐世军
王晓晨
无
机构
北部湾大学体育教学部
柳州工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5-14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编号:20YJC890028)
“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项目(桂教人[2018]18号)
+1 种基金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19KY0601)
玉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G2019SK22)
文摘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史资料与现存遗迹进行相互佐证等手段,结合壮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对融入不同历史时期的壮族武术进行梳理,发现壮族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雏形于春秋战国时期,成长于秦-汉时期,积累于唐-宋时期,形成兴盛于明-清时期,在清末民国时期得到融合发展;检视其文化特征,发现壮族武术文化不仅融合了族群的宗教信仰,其技法沿袭了军事文化的智慧,同时汲取了稻作文化的精华,保持着地域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
壮族武术
历史追溯
文化意蕴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机制——以壮族武术为例
孙庆彬
徐世军
王晓晨
成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壮族武术的历史追溯与文化意蕴
唐明欢
徐世军
王晓晨
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