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的硝解副产物及硝解机理 被引量:7
1
作者 何志勇 罗军 +3 位作者 吕春绪 汪平 徐容 李金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更好指导N2O5硝解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制备奥克托今(HMX)的生产,研究了DPT在N2O5/HNO3和N2O5/CH2Cl2两种体系中的硝解产物,采用柱层析从硝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副产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其为:N,N′... 为了更好指导N2O5硝解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制备奥克托今(HMX)的生产,研究了DPT在N2O5/HNO3和N2O5/CH2Cl2两种体系中的硝解产物,采用柱层析从硝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副产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其为:N,N′-二羟甲基硝胺和1,9-二硝酰氧基-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壬烷。N2O5硝解DPT,当体系中溶解有硝酸铵时,N2O5浓度低时主要起硝化作用反应生成HMX,N2O5浓度高时主要起酯化作用反应生成直链产物;当体系中没有硝酸铵(或硝酸铵不溶解)时,N2O5主要起酯化作用也生成直链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五氧化二氮(N2O5) 3 7-二硝基-1 3 5 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 奥克托今(HMX) 硝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甲基苯并咪唑取代三氮环壬烷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庆祥 向爱华 孟祥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8-1432,共5页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离子镍位于6个氮原子形成的畸变八面体的中心;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 7三氮环壬烷 亚甲基苯并咪唑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离子对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硝解反应影响(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晓川 尉涛 +5 位作者 邱少君 郭涛 唐望 葛忠学 孟子晖 徐志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1-1154,共4页
基于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在HNO3-N H4N O3及HNO3中两种硝解机理,分别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对NH+4在DPT硝解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将三种不同的铵盐(NH4)2H PO4,(NH4)2SO4和CH3C O O N H4添加到硝解体系... 基于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在HNO3-N H4N O3及HNO3中两种硝解机理,分别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对NH+4在DPT硝解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将三种不同的铵盐(NH4)2H PO4,(NH4)2SO4和CH3C O O N H4添加到硝解体系中,考察了NH+4对HM X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H4N O3的作用相似,以上三种铵盐可提高HM X产率,提高率分别为41.5%、37.4%和20.7%。在不同的HNO3-铵盐体系中,当N H+4与DPT的摩尔比接近10时,HM X的产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6.3%、52.2%和35.5%。对比了HNO3-铵盐和H N O3-硝酸盐体系中D PT硝解反应的结果,发现N H+4对HM X产率的提高起主导作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NH+4在DPT硝解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解释,得出HNO3/N H+4体系中D PT硝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33.95 k J·m ol-1,低于HNO3体系中的376.73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 7-四硝基-1 3 5 7-四氮杂环辛烷 3 7-二硝基-1 3 5 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 硝酸铵 硝化 密度泛函理论(DFT)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二氧化碳与正辛烷、正壬烷二元系汽液相平衡 被引量:1
4
作者 云志 史美仁 时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6-399,共4页
高压下二氧化碳与正辛烷、正壬烷二元系汽液相平衡云志,史美仁,时钧(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南京210009)关键词相平衡,二氧化碳,正辛烷,正壬烷1前言对于高压下的二氧化碳-烃类体系,人们已经做了不少相平衡的测定与研究工... 高压下二氧化碳与正辛烷、正壬烷二元系汽液相平衡云志,史美仁,时钧(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南京210009)关键词相平衡,二氧化碳,正辛烷,正壬烷1前言对于高压下的二氧化碳-烃类体系,人们已经做了不少相平衡的测定与研究工作,其中尤以含六个碳以下的烃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烷烃 二氧化碳 正辛烷 壬烷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消旋螺[4,4]壬烷-1,6-二酮合成及拆分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岳智洲 竺伟 +2 位作者 陈志勇 李迪 杨桂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外消旋 拆分方法 6-二酮 中国科学院 化学研究所 光学纯 壬烷 硕士学位论文 酮的合成 催化氢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丁醇+辛烷+壬烷+水+十四烷液液相平衡研究
6
作者 袁慎峰 包根来 +1 位作者 尹红 陈志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0-406,共7页
针对乙醇水溶液萃取丁醇+辛烷+壬烷混合物后的萃取相中残留的辛烷和壬烷,提出了使用十四烷作为反萃剂对萃取相进行反萃,测定了常压、298.15K下乙醇+丁醇+辛烷或壬烷+水+十四烷五元体系和乙醇+丁醇+辛烷+壬烷+水+十四烷六元体系的液液相... 针对乙醇水溶液萃取丁醇+辛烷+壬烷混合物后的萃取相中残留的辛烷和壬烷,提出了使用十四烷作为反萃剂对萃取相进行反萃,测定了常压、298.15K下乙醇+丁醇+辛烷或壬烷+水+十四烷五元体系和乙醇+丁醇+辛烷+壬烷+水+十四烷六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使用Othmer-Tobias方程检验了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准确性,线性相关系数R2≥0.9863。使用非随机两流体(NRTL)模型对五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相关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利用回归得到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对六元体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这表明回归得到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辛烷+壬烷混合物 萃取 液液相平衡 非随机两流体(NRTL)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8-苄基-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拆分工艺的优化
7
作者 常瑜 徐华 +2 位作者 王秀兰 黄健 翟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497,522,共4页
采用化学拆分法,以D-(-)-酒石酸作为拆分剂,与8-苄基-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在DMF中成盐,经纯化、分离得到莫西沙星中间体——(S,S)-8-苄基-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通过均匀设计、蒙特卡罗模拟法优化了拆分条件,使收率提高到76... 采用化学拆分法,以D-(-)-酒石酸作为拆分剂,与8-苄基-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在DMF中成盐,经纯化、分离得到莫西沙星中间体——(S,S)-8-苄基-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通过均匀设计、蒙特卡罗模拟法优化了拆分条件,使收率提高到76.3%,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S)-8-苄基-2 8-二氮杂双环[4.3.03壬烷 均匀设计 蒙特卡罗模拟 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共聚反应
8
作者 潘才元 王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叙述了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与给电子单体醋酸乙烯酯(VA)、受电子单体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分析共聚物的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定了共聚物的结构,该螺环单体能与VA很好共聚,共聚物的组成比... 叙述了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与给电子单体醋酸乙烯酯(VA)、受电子单体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分析共聚物的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定了共聚物的结构,该螺环单体能与VA很好共聚,共聚物的组成比和产率受温度的影响。当与MA、AN共聚时,投料比影响共聚物产率,而不影响共聚物组成比。通过对CT络合物研究,探讨了共聚反应机理。对取代基影响共聚活性,共聚物结构作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 三氧螺壬烷 共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硝基五环[4.3.0.0^(2,5).0^(3,8).0^(4,7)]壬烷~1H和^(13)C NMR的完全归属
9
作者 管晓培 孙建光 于永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利用1H-1HCOSY,13C-1HCOSY,13C-1H远程COSY以及选择性远程DEPT13CNMR谱,对2,4-二硝基五环[4.3.0.02,5.03,8.04,7]壬烷的1H和13CNMR谱进行了完全的归属.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选择性远程 高立方烷 二硝基五环壬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8,9-苯并-2-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聚合反应机理
10
作者 潘才元 吕绍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4期389-393,共5页
根据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8,9-苯并-2-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Ⅰ)可能存在的竞争反应,推导了动力学方程式。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单体的消失速率和苯酞的生成速率。实验结果与推导动力学方程式相符。进一步证明了单体(Ⅰ)的增长... 根据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8,9-苯并-2-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Ⅰ)可能存在的竞争反应,推导了动力学方程式。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单体的消失速率和苯酞的生成速率。实验结果与推导动力学方程式相符。进一步证明了单体(Ⅰ)的增长反应由加成聚合和开环—异构化—加成这两个反应组成。这两个反应对总速率的相对贡献与单体浓度有关。得到了共聚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 9-苯并-2-亚甲基-1 4 6-三氧螺[4 4]壬烷 红外光谱法 动力学方法 聚合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三氮环壬烷衍生物铜、锌配合物切割DNA及催化对硝基苯磷酸单酯水解(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翀之 冯喜梅 +1 位作者 侍孟璐 耿志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9-845,共7页
系统研究了1,4,7-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环壬烷(L1)和1,2-双[N,N′-二(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壬基]乙烷(L2)铜配合物([CuL1](ClO4)(NO3)和[Cu2L2](ClO4)4])以及锌配合物([ZnL1](ClO4)2)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核酸酶活性和催... 系统研究了1,4,7-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环壬烷(L1)和1,2-双[N,N′-二(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壬基]乙烷(L2)铜配合物([CuL1](ClO4)(NO3)和[Cu2L2](ClO4)4])以及锌配合物([ZnL1](ClO4)2)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核酸酶活性和催化磷酸酯水解功能。两个铜配合物对DNA切割具有浓度、时间和pH依赖性。荧光和CD光谱实验表明[Cu2L2](ClO4)4能插入DNA双螺旋中。配位饱和的[ZnL1](ClO4)2和[Cu2L2](ClO4)4能催化对硝基苯磷酸单酯水解生成对硝基苯,[ZnL1](ClO4)2和[Cu2L2](ClO4)4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的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8×10-5min-1和5.9×10-6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切割 磷酸酯水解 铜配合物 锌配合物 1 4 7-三氮环壬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苯并咪唑的(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莹莹 魏巍 +6 位作者 陈有为 刘敬波 程丹丹 熊丽霞 于淑晶 李玉新 李正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1-298,共8页
通过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苯并咪唑的(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类衍生物,中间体化合物通过环化反应和酰化反应合成得到。所有新型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熔点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 通过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苯并咪唑的(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类衍生物,中间体化合物通过环化反应和酰化反应合成得到。所有新型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熔点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拥有中等的抗植物真菌活性,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蚊幼虫Culex pipiens pallens具有中等到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6e和6f对油菜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马铃薯晚疫Phytophthora infestans、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等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化合物6e和6k在200 mg/L下对东方粘虫的致死率为100%,化合物6h和6k在2 mg/L下对蚊幼虫的致死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S S)-2 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 抗真菌活性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烷通过SREBP1c通路缓解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生成(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兰佳欣 乔辉 +5 位作者 付常振 王仁军 路遥 迟彦 赵伟 刘庆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39-1247,共9页
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烷(OXL-1)对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形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中脂质生成的潜在抑制作用。油红染色显示OXL-1能显著降低油酸诱导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脂质生成。基因... 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烷(OXL-1)对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形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中脂质生成的潜在抑制作用。油红染色显示OXL-1能显著降低油酸诱导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脂质生成。基因芯片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经OXL-1处理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转录表达显著降低。相比较于对照组,OXL-1组甘油三脂减少56. 87%±9. 08%(P <0. 01),总胆固醇减少24. 96%±5. 45%(P <0. 01)。同时也使SREBP1c、FAS和ACCα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OXL-1组相比OA组,其SREBP1c、FAS和ACCα的蛋白质表达分别下调52. 62%±6. 38%(P <0. 01)、51. 14%±8. 75%(P <0. 01)和19. 46%±3. 64%(P <0. 05)。结果说明,OXL-1可能经由SREBP1c、FAS和ACCα的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调控作用来阻止OA诱导的脂质蓄积。综上结果揭示,OXL-1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细胞模型中作为一种阻止脂质积累的新型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烷 脂质生成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HEPG2细胞 脂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硝基-9-氮杂双环[3.3.1]壬烷-2,6-二醇二硝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航松 凌亦飞 +3 位作者 侯天骄 阮宏伟 王晨娇 罗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67,共4页
以环辛二烯为原料,经环氧化、胺化成环、硝化等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能材料9-硝基-9-氮杂双环[3.3.1]壬烷-2,6-二醇二硝酸酯,采用NMR、IR、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Kamlet-Jacob... 以环辛二烯为原料,经环氧化、胺化成环、硝化等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能材料9-硝基-9-氮杂双环[3.3.1]壬烷-2,6-二醇二硝酸酯,采用NMR、IR、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Kamlet-Jacobs经验公式对其爆轰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硝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物料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用量为7倍摩尔当量时,在30℃下反应3h,目标产物收率为83%。9-硝基-9-氮杂双环[3.3.1]壬烷-2,6-二醇二硝酸酯熔点为120℃,起始分解温度为150℃,放热峰温为192℃,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爆速、爆压、密度的理论计算值分别为7 580m/s、23.82GPa和1.61g/cm3,有望应用于炸药及推进剂配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合成 氮杂双环壬烷 硝胺 硝化 环辛二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的两个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永生 陈博庸 +4 位作者 琚海燕 左芬 王世伟 李玉广 阎世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38-2344,共7页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_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Bn_3tacn)_2(m-bdc)(CH_3CN)_3(H_2O)_2]ClO_4(1)和[Cu2(Bn_3tacn)_2(OH)_2](ClO_4)_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_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Bn_3tacn)_2(m-bdc)(CH_3CN)_3(H_2O)_2]ClO_4(1)和[Cu2(Bn_3tacn)_2(OH)_2](ClO_4)_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H桥连。配合物1和2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空间群和C2/c空间群。分别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对配合物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1 4 7-三氮杂环壬烷 DNA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3-苯乙基-9β-甲氧基-9α-(间羟苯基)-3-氮杂二环[3,3,1]壬烷的制备及其与大鼠脑P_2膜阿片受体结合的特性(英文)
16
作者 葛邦錀 张鸿萍 +2 位作者 徐永平 钟高仁 龚佳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7-191,共5页
P—7521盐酸盐经溴化后,进行催化卤氚置换反应,得到>95%放化纯度的[~3H]P—7521。[~3H]P—7521可高亲和地结合大鼠脑P_2膜阿片受体,其K_(D1)和K_(D2)分别为0.030和0.75nmol/L。Na^+对[~3H]P—7521的特异结合无影响。[~3H]P—7521与... P—7521盐酸盐经溴化后,进行催化卤氚置换反应,得到>95%放化纯度的[~3H]P—7521。[~3H]P—7521可高亲和地结合大鼠脑P_2膜阿片受体,其K_(D1)和K_(D2)分别为0.030和0.75nmol/L。Na^+对[~3H]P—7521的特异结合无影响。[~3H]P—7521与阿片受体结合后的解离研究表明:约50%的结合在20min内很快解离,剩余的50%则解离极慢,4h时仍有35%的结合存在。[~3H]P—7521结合的膜经4次洗涤仍可测得对照组的87%的结合。[~3H]P—7521与阿片受体的结合是很牢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啡肽受体 强效镇痛剂 放射配位体测定 氮杂二环壬烷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螺[4.4]壬烷四氟硼酸盐的新合成方法
17
作者 冯磊 闫薪竹 +2 位作者 朱鹏飞 施苏萍 关士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5-47,共3页
利用氨与1,4-二碘丁烷的亲核反应,得到5-氮螺[4.4]壬烷碘盐(SBP-I),再通过SBP-I与四氟硼酸的离子交换反应,制得5-氮螺[4.4]壬烷四氟硼酸盐(SBP-BF4)。采用核磁、离子色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 利用氨与1,4-二碘丁烷的亲核反应,得到5-氮螺[4.4]壬烷碘盐(SBP-I),再通过SBP-I与四氟硼酸的离子交换反应,制得5-氮螺[4.4]壬烷四氟硼酸盐(SBP-BF4)。采用核磁、离子色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SBP-I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4h条件下,SBP-I产率可达87%;最终产物中,钾、钠等金属离子总质量分数小于1.2×10-5。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合成法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还可有效避免引入金属离子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鎓螺[4.4]壬烷四氟硼酸盐 SBP-BF4 合成 亲核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的合成及单晶结构
18
作者 席斌彬 李玉峰 +2 位作者 施路 黄海 朱红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二硫化碳、甲醇、氢氧化钾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生成5-甲氧基-1,3,4-噻二唑-2(3H)-酮,再与1,4-二溴丁烷进行取代,然后脱甲基,最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通过熔点、1HNMR、13CNMR、元素分析及X... 以二硫化碳、甲醇、氢氧化钾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生成5-甲氧基-1,3,4-噻二唑-2(3H)-酮,再与1,4-二溴丁烷进行取代,然后脱甲基,最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通过熔点、1HNMR、13CNMR、元素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目标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4 00(16)nm,b=1.046 4(2)nm,c=1.051 4(2)nm,α=63.84(3)°,β=79.62(3)°,γ=89.42(3)°,V=0.759 2(3)nm3,Z=4,wR(F2)=0.125,μ=0.37 m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硫-1 6-二氮双环[4.3.0]壬烷-7 9-二酮 5-甲氧基-1 3 4-噻二唑-2(3H)-酮 氟噻乙草酯 单晶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二氮螺[4.4]壬烷的合成
19
作者 崔明祥 江致勤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以丙二腈为原料 ,经过亲核取代、水解环合、羰基还原系列反应 ,合成了 2 ,7 二氮螺 [4 .4 ]壬烷。中间体及产物用质谱和核磁氢谱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方法改良了反应条件 ,简化了反应步骤 。
关键词 2 7-二氮螺[4.4]壬烷 合成 丙二腈 亲核取代 水解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烃高温下爆炸极限的测定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超 杨绪杰 +1 位作者 陆路德 汪信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用约 2 0L的爆炸容器 ,在 2 5~ 2 10℃测定了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的爆炸下限(LEL)和爆炸上限 (UEL)值。LEL值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 ,平均相关系数为 0 9893;UEL值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平均相关系数为 0 994 8。
关键词 烷烃 高温 爆炸极限测定 正戊烷 正己烷 正庚烷 正辛烷 壬烷 LEL值 UEL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