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壁芯光纤的调制器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恩铭 郑瑶 +3 位作者 刘岩鑫 苑立波 佟成国 杨兴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4-888,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中空内壁悬挂芯光纤构造而成的光纤集成调制器。该光纤具有孔道结构,纤芯悬挂于孔道内壁。合成了含有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磁流体,通过将空心光纤与多模光纤熔融连接,将磁流体封装在空心光纤内部,作为悬挂纤芯的包层。... 提出一种基于中空内壁悬挂芯光纤构造而成的光纤集成调制器。该光纤具有孔道结构,纤芯悬挂于孔道内壁。合成了含有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磁流体,通过将空心光纤与多模光纤熔融连接,将磁流体封装在空心光纤内部,作为悬挂纤芯的包层。磁流体通过倏逝场对光产生吸收作用,由外磁场控制吸收强度,实现对纤芯的光调制。波长为632.8nm的光经过拉锥耦合点耦合进入、传出调制元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磁场强度下,仅仅2.0×10-2μL的磁流体就可以对系统光衰减产生明显影响。当磁场强度为38 914A/m时,饱和调制深度为43%;系统的响应时间低于120ms。该系统还可用于光开关,光纤滤波器和磁传感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调制器 磁场 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造壁剂浓度分布的控制和芯/壁比对胶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家华 钱蕾 +1 位作者 陈水林 华载文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7-42,共6页
研究了在以蜜胺树脂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的过程中,造壁剂在系统中浓度分布的控制(加料方式)和芯/壁比(染料隐色体溶液与造壁剂的用量之比)对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照片、醋酸显色试验等对胶囊的表面光洁性、气密性和包容量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在以蜜胺树脂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的过程中,造壁剂在系统中浓度分布的控制(加料方式)和芯/壁比(染料隐色体溶液与造壁剂的用量之比)对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照片、醋酸显色试验等对胶囊的表面光洁性、气密性和包容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造壁剂的加料方式直接影响胶囊的表面光洁性和气密性,在实验的条件下宜采用分次滴加的方式。胶囊的芯/壁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芯/壁比过大,壁材量不足以完整、致密地包裹胶囊;芯/壁比太小,则胶囊的有效成分少,达不到足够的显色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显色微胶囊 合成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法制备纸用微囊芯壁比的选择
3
作者 刘文波 于钢 宋湛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用凝聚法通过不同芯壁比制备微囊 ,分析了芯壁比对乳化效果和微囊强度、芯材包埋率及渗出率的影响 ,针对性的提出凝聚法制备纸用微囊的适宜芯壁比。
关键词 凝聚法 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邮轮轻质防火围壁的形貌与螺栓布局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帆 燕家乐 +1 位作者 杨德庆 夏军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405,共17页
本文提出一种夹芯防火围壁形貌与螺栓布局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分别建立考虑重量目标、刚度约束、强度约束和屈曲约束的夹芯防火围壁形貌优化设计的数学列式和连接螺栓的拓扑优化设计的数学列式;以某邮轮上层建筑防火围壁设计为例,说明基... 本文提出一种夹芯防火围壁形貌与螺栓布局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分别建立考虑重量目标、刚度约束、强度约束和屈曲约束的夹芯防火围壁形貌优化设计的数学列式和连接螺栓的拓扑优化设计的数学列式;以某邮轮上层建筑防火围壁设计为例,说明基于该方法的设计过程,包括起筋形貌优化中设计区域的选择、设计变量的确定、最终起筋参数的精细化设计以及基于最优夹芯防火围壁连接螺栓设计域的划分、可行性螺栓拓扑布局的提取和连接螺栓最终布局的方案设计等;最后通过全船相关载荷工况验证不同螺栓布局设计方案连接的夹芯防火围壁的力学性能,通过承载耐火试验验证指定夹芯防火围壁形貌和连接螺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利用本方法优化设计的夹芯防火围壁不仅在全船相关载况下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而且其形貌和连接螺栓在耐火试验过程中均保持了它的承载能力。该方法可为邮轮围壁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华邮轮 防火围 形貌优化 螺栓布局 拓扑优化 方案设计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涂料芯材微胶囊的制备及对椴木表面涂层性能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闫小星 陶雨 钱星雨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2,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水性丙烯酸涂料为芯材制备微胶囊。探求芯壁比(质量比)、陈放时间和水浴温度对微胶囊形貌、产量和包覆率的作用,进行了3因素2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了陈放时间和水浴温度对微胶囊性能影响不大,影响最大...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水性丙烯酸涂料为芯材制备微胶囊。探求芯壁比(质量比)、陈放时间和水浴温度对微胶囊形貌、产量和包覆率的作用,进行了3因素2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了陈放时间和水浴温度对微胶囊性能影响不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芯壁比。为了进一步优化微胶囊性能,以芯壁比为单一变量进行单因素独立试验,发现随着芯壁比的不断增大,微胶囊的产量和包覆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芯壁比为0.67∶1.00时微胶囊微观形貌、产量和包覆性较佳。为了探求微胶囊对椴木表层水性涂层性能的影响,将芯壁比为0.67∶1.00的微胶囊以质量分数10.0%添加进水性涂料中,结果发现水性涂层的光学性能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下降,而其硬度、抗冲击性能和韧性得到了提高。同时,添加了微胶囊的涂层自愈合效果明显优于不添加微胶囊的涂层。通过将其与添加丙烯酸芯材微胶囊、环氧树脂芯材微胶囊和虫胶芯材微胶囊的水性涂层性能进行对比,发现水性丙烯酸涂料为芯材制备的微胶囊涂层综合性能较佳,这为木器水性涂层的性能增强和自修复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 微胶囊 包覆率 水性涂料 椴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碳酸钙相变微胶囊在海藻纤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聪珠 孙润军 +2 位作者 董洁 宋晓蕾 李永贵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3,共9页
使用石蜡作为相变的基础材料、碳酸钙为壁材,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功能良好的相变微胶囊,后与海藻酸钠共混后经湿法纺丝制备具有调温功能的海藻纤维。文章通过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芯壁质量比、搅拌速率、乳化剂类型及配比等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使用石蜡作为相变的基础材料、碳酸钙为壁材,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功能良好的相变微胶囊,后与海藻酸钠共混后经湿法纺丝制备具有调温功能的海藻纤维。文章通过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芯壁质量比、搅拌速率、乳化剂类型及配比等工艺参数优化设计,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热成像仪等分析了微胶囊和调温纤维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微胶囊芯壁质量比为1︰1、反应转速为1000 r/min、乳化剂为Span80+Tween80(1︰2)时,可得到粒径均匀、形貌良好、具有优异热性能的相变微胶囊;将其与4%的海藻酸钠、2%的PVA混合得到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可制备出良好调温功能的海藻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碳酸钙 质量比 海藻纤维 湿法纺丝 热焓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离聚体包覆DCOIT纳米胶囊的合成、表征及其释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庆辉 陈军 +2 位作者 胡剑青 王锋 涂伟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以PEG/IPDI/DMPA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法,获得了嵌段离聚体溶液(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然后在水相界面上对疏水功能性有机分子DCOIT进行自组装包覆制备DCOIT纳米胶囊。实验最终通过FT-IR、表面张力测试表征了嵌段离聚体的结构及性能,... 以PEG/IPDI/DMPA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法,获得了嵌段离聚体溶液(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然后在水相界面上对疏水功能性有机分子DCOIT进行自组装包覆制备DCOIT纳米胶囊。实验最终通过FT-IR、表面张力测试表征了嵌段离聚体的结构及性能,粒径分布和冷冻切片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DCOIT纳米胶囊的形貌和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备出了预期结构的聚氨酯嵌段离聚体,并形成了DCOIT纳米胶囊;DCOIT纳米胶囊的释放特性表现为,当壁芯比在1∶1至2∶1之间变化时,纳米胶囊都在释放初期速率较快,然后经历一个减速期,随后速率再次增加;且随着壁芯比的减小,DCOIT纳米胶囊的减速期越来越短。最后,对DCOIT纳米胶囊的释放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离聚体 DCOIT 纳米胶囊 壁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淀粉粉末紫苏籽油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慧娟 吕小兰 黄赣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98,共4页
以交联酯化葛根多孔淀粉为壁材,通过物理吸附制备粉末紫苏籽油。以包埋率为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包埋条件,结果表明:芯壁材比(紫苏籽油:交联酯化多孔淀粉)4:1、包埋温度55℃、包埋时间50min,此时粉末油脂包埋率可... 以交联酯化葛根多孔淀粉为壁材,通过物理吸附制备粉末紫苏籽油。以包埋率为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包埋条件,结果表明:芯壁材比(紫苏籽油:交联酯化多孔淀粉)4:1、包埋温度55℃、包埋时间50min,此时粉末油脂包埋率可达到30%以上。并对包埋前后的紫苏籽油进行加速氧化实验,由过氧化值的变化得出粉末化后的紫苏籽油能显著延长油脂氧化时间,可达到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淀粉 粉末紫苏籽油 材比 包埋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球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海瑛 刘德坤 +4 位作者 牟洪征 杨石有 张翠 黄彬彬 吴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7-564,共8页
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为芯材,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甲维盐缓释微球,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芯壁材质量比、聚乳酸质量浓度对微球形态、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为芯材,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甲维盐缓释微球,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芯壁材质量比、聚乳酸质量浓度对微球形态、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乳酸质量浓度和芯壁材质量比值固定不变时,温度保持20℃,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均达到最佳;而固定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加聚乳酸的质量浓度,则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也随之增加;当芯壁材质量比由1∶1变化到1∶5时,微球粒径和载药量均逐渐减小,而包封率则在芯壁材质量比为1∶1至1∶4之间逐渐增大,最大值为97.8%。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当芯壁材质量比在1∶3至1∶5之间时,微球呈现光滑完整的球形。差示扫描量热检测结果显示,甲维盐和聚乳酸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微球释药性研究表明,甲维盐聚乳酸微球具备明显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微球 材质量比 聚乳酸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SiO_(2)储能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印刷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青青 孙志成 +1 位作者 李功明 李真真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1,共7页
相变微胶囊是指将相变材料包裹起来形成核-壳结构的微小容器,在建筑节能、纺织服装、军事航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运用原位聚合法构建了水/油乳化体系,制备了以石蜡为芯材、SiO_(2)为壁材的储能相变微胶囊。研究了不同芯壁比... 相变微胶囊是指将相变材料包裹起来形成核-壳结构的微小容器,在建筑节能、纺织服装、军事航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运用原位聚合法构建了水/油乳化体系,制备了以石蜡为芯材、SiO_(2)为壁材的储能相变微胶囊。研究了不同芯壁比对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及相变焓的影响,并在优化条件下得到具有良好储能效果的相变微胶囊。进一步,将相变微胶囊、色浆、印花原浆、连结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得到相变微胶囊油墨,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油墨转移到不同的承印物表面上,考察了微胶囊油墨在不同承印物表面的形貌、附着力及色差的大小。研究表明,当芯壁比为1:1.6时,微胶囊的表面形貌最好,呈规则的球形;当芯壁比为1:1.2时,微胶囊的相变焓最高,包覆率达到57.5%。综合考虑,最终选择芯壁比1:1.2的方法制备微胶囊和油墨化应用,相变微胶囊油墨在多数承印物表面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本研究为储能材料与新型功能油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包覆率 丝网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边简支新型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响 王阳 +2 位作者 童冠 陈波文 何彬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5-734,共10页
新型类方形蜂窝是六边形蜂窝的一种过渡形式,对其等效弹性参数和振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改进的Gibson公式对比分析了双壁厚与等壁厚类方形蜂窝夹芯的面内等效弹性参数的差异,并应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分析了不同等效弹性参数下2... 新型类方形蜂窝是六边形蜂窝的一种过渡形式,对其等效弹性参数和振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改进的Gibson公式对比分析了双壁厚与等壁厚类方形蜂窝夹芯的面内等效弹性参数的差异,并应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分析了不同等效弹性参数下2种壁厚类型的四边简支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的振动特性,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不同壁厚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的振动特性,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效弹性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在蜂窝基本结构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双壁厚类方形蜂窝夹芯的面内等效剪切模量、面外刚度和等效密度均比等壁厚类方形蜂窝夹芯大;在低阶振动模态下,双壁厚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的固有频率比等壁厚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的低,在高阶振动模态下,双壁厚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的固有频率比等壁厚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的高;影响夹层结构固有频率的3个主要因素所占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蜂窝夹芯yoz面等效剪切模量、蜂窝夹芯等效密度,蜂窝夹芯壁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典层结构理论计算得到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的固有频率与数值仿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这进一步证明了采用改进Gibson公式得到的类方形蜂窝夹芯等效弹性参数的正确性,同时证明了将该振动理论运用到一般蜂窝夹层结构研究的可行性,为扩展研究其他类型蜂窝夹层结构振动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振动 等效弹性参数 蜂窝夹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