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定量分析与影像组学评估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章俊 夏鹏 +1 位作者 李君君 张海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目前鉴定壁外血管侵犯(EMVI)仍是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重大挑战,临床上通常利用直肠壁外血管形态学差异性来评估是否存在EMVI,但这种方法存在不确定性。MRI是术前预测EMVI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常规MRI扫描、功能MRI定量分析和影像组学... 目前鉴定壁外血管侵犯(EMVI)仍是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重大挑战,临床上通常利用直肠壁外血管形态学差异性来评估是否存在EMVI,但这种方法存在不确定性。MRI是术前预测EMVI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常规MRI扫描、功能MRI定量分析和影像组学可以全面了解EMVI的本质和形态学相关信息,能够有效提高诊断EMVI的效能,有助于更好地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制订,可为影像学研究的临床转化铺平道路。本文综述了应用常规MRI、功能MRI及影像组学的定性和定量参数评估EMVI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壁外血管侵犯 诊断 弥散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协同IVIM-DWI、Gd-DTPA增强对直肠癌壁外血管状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章俊 张海青 +3 位作者 刘燕军 夏鹏 余兵 查惠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MRI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 SSFP)协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Gd-DTPA增强扫描术前对直肠癌壁外血管(EMVI)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就诊于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105例,术前均... 目的:探讨MRI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 SSFP)协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Gd-DTPA增强扫描术前对直肠癌壁外血管(EMVI)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就诊于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105例,术前均行b SSFP序列、IVIM-DWI功能成像及Gd-DTPA增强多参数MRI扫描。结合MRI常规序列,运用基于单独b SSFP序列、IVIM-DWI功能成像及Gd-DTPA增强,两两协同以及多序列联合诊断三种七分制方案对EMVI状态术前预测。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依据,首先对比T2WI序列及b SSFP序列诊断效能;然后依次绘制ROC曲线图,得出对应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常规T2抑脂序列对直肠壁外血管状态术前预测AUC:0.572(95%CI:0.408~0.737),特异度为0.811,敏感度为0.667;b SSPF序列AUC:0.817(95%CI:0.680~0.954),特异度为0.900,敏感度为0.733;各统计学参数均高于常规T2抑脂序列的诊断效能。多序列MRI协同诊断AUC:0.961(95%CI:0.886~1.000),特异度为0.988,敏感度为0.875,诊断效能最佳(P<0.05)。结论:磁共振b SSFP序列协同IVIM-DWI、Gd-DTPA增强多参数扫描对术前预测直肠癌EMVI侵犯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 弥散功能成像 磁共振增强 壁外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高分辨T2WI联合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傅爱燕 段书峰 +1 位作者 冯峰 尹海兵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MR高分辨T2WI(HR-T2WI)联合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3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HR-T2WI、IVIM检查。两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IVIM图像进行独立分析。采用Kappa分析比较两位... 目的探讨MR高分辨T2WI(HR-T2WI)联合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3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HR-T2WI、IVIM检查。两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IVIM图像进行独立分析。采用Kappa分析比较两位阅片者采用两种成像方法诊断直肠癌EMVI的一致性,并分别绘制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位阅片者增加IVIM前后诊断直肠癌EMVI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两位阅片者采用MRI HR-T2WI联合IVIM检查较单独HR-T2WI,诊断EMVI一致性提高,诊断EMVI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增加(P均<0.05),诊断EMVI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T2WI联合IVIM可增强阅片者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信心,提高阅片者的一致性,同时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T2WI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兴发 陈晓丹 +2 位作者 林琳 许强 马宁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评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及病理学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与应用高分辨MRI评估直肠癌EMVI情况进行对照。计算MRI评估EMV... 目的探讨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评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及病理学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与应用高分辨MRI评估直肠癌EMVI情况进行对照。计算MRI评估EMVI的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评价高分辨磁共振的诊断效能。结果54例患者中,MRI评估EMVI阳性24例,EMVI阴性30例,手术病理结果显示EMVI阳性20例,EMVI阴性34例。MRI评估EMVI诊断符合率77.8%(42/54),诊断的敏感性80%(16/20),特异性76.5%(26/34),阳性预测值66.7%(16/24),阴性预测值86.7%(26/30)。MRI评估与病理结果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42(P<0.001)。结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评估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方面诊断结果准确可靠,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腺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东东 董修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在直肠腺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直肠腺癌患者52例,其中病理诊断EMVI阳性27例、阴性25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I常规序列、DCE和DWI-MRI检查,获...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在直肠腺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直肠腺癌患者52例,其中病理诊断EMVI阳性27例、阴性25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I常规序列、DCE和DWI-MRI检查,获得平均定量灌注参数[体积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 e)和反流速率常数(K_(ep))]和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MRI表现将52例患者分为MRI-EMVI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29例。结果MRI-EMVI阳性组癌胚抗原(CEA)、肿瘤浸润深度、环周浸润率和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组织分化程度降低,T分期增加,N阳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EMVI诊断结果比较,MRI-EMV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9,P<0.001)。MRI-EMVI阳性组K^(trans)和K_(ep)值显著高于阴性组,而ADC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显示ADC值与K^(trans)和K_(ep)值呈现明显负相关(r=-0.755和-0.669,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K^(trans)值、K_(ep)值、ADC值以及联合诊断MRI-EM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32、0.704和0.879。结论DCE和DWI-MRI术前评估直肠腺癌EMVI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肿瘤的恶性侵袭程度,获得K^(trans)值、K_(ep)值和ADC值定量参数联合诊断EMVI效能较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良恶性与磁共振壁外血管侵犯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飒 曹志坚 +2 位作者 周科峰 张凯 泮智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MRI壁外血管侵犯(EMVI)及区域淋巴结良、恶性分析,探讨EMVI与区域淋巴结良、恶性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66例,其中EMVI患者31例,根据其MRI检查及病理结果,获得MRI-...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MRI壁外血管侵犯(EMVI)及区域淋巴结良、恶性分析,探讨EMVI与区域淋巴结良、恶性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66例,其中EMVI患者31例,根据其MRI检查及病理结果,获得MRI-EMVI、DWI区域淋巴结信号强度、病理学EMVI、肿瘤浸润程度(T分期)、区域淋巴结良恶性情况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RI评价EMVI准确性,MRI-EMVI、DWI淋巴结信号强度及病理EMVI与区域淋巴结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MRI评价EMVI准确性81.8%;MRI-EMVI、DWI及病理EMVI与区域淋巴结良、恶性存在相关性(P<0.05)。三者其诊断效能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677和0.895。MRI-EMVI和DWI信号强度对评价区域淋巴结良、恶性准确性分别为80.3%,66.7%。结论直肠癌MRI-EMVI对评价区域淋巴结良、恶性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区域淋巴结 磁共振 壁外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颖平 易文中 丁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传统上EMVI的检出依靠术后病理结果。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术前使用影像学可以较准确诊断EMVI,EMVI阳性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且发生早期和远处转移的风险较EMVI阴性患者明... 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传统上EMVI的检出依靠术后病理结果。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术前使用影像学可以较准确诊断EMVI,EMVI阳性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且发生早期和远处转移的风险较EMVI阴性患者明显增加。因此,术前评估EMVI的状态能够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帮助,改善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多模态影像学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研究情况并做进一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多模态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因素-MRI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影像组学诊断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效能 被引量:2
8
作者 章俊 张海青 +3 位作者 余兵 沈倩丽 赵慧 李君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因素结合MRI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 SSFP)影像组学诊断直肠癌壁外血管(EMVI)的效能。方法纳入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庐江分院术前行MRI检查的135例直肠癌患者,其中71例EMVI阳性,64例EMVI阴性,均经术后病理大标本...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因素结合MRI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 SSFP)影像组学诊断直肠癌壁外血管(EMVI)的效能。方法纳入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庐江分院术前行MRI检查的135例直肠癌患者,其中71例EMVI阳性,64例EMVI阴性,均经术后病理大标本证实。首先分别从常规T2WI序列、b SSFP序列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94)和验证集(n=41),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然后绘制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性及敏感度,以量化模型对训练组、验证组的鉴别性能,并对比两序列影像组学诊断效能。最后结合临床因素,构建临床因素-b SSFP序列影像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进行诊断效能评估,并进行验证。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显示出良好的鉴别能力,其中训练集T2WI序列诊断AUC为0.751,特异性为0.746,敏感度为0.825;b SSFP序列的AUC为0.829,特异性为0.778,敏感度为0.939。验证集T2WI序列影像组学术前诊断AUC为0.676,特异性为0.650,敏感度为0.706;b SSFP序列AUC为0.792,特异性为0.716,敏感度为0.909。后者较前者诊断效能均有所提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因素结合b SSFP序列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训练集AUC为0.954,特异性为0.891,敏感度为0.930;验证集AUC为0.915,特异性为0.803,敏感度为0.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临床因素结合b SSFP序列影像组学对直肠癌EMV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和制定适当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成像 影像组学 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直肠癌 壁外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MR造影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雪 江长思 +3 位作者 张世派 冯达尧 邹锦森 龚静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MR造影(MR rectography,MRR)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R。最终纳入139例患者,其中,女性54例(38.... 目的探讨直肠MR造影(MR rectography,MRR)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R。最终纳入139例患者,其中,女性54例(38.8%)、男性85例(61.2%),平均年龄为(61.1±12.5)岁。2位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MRR图像判断是否存在术前EMVI。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计算MRR对EVMI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39例直肠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44例(31.7%)为EMVI阳性,95例(68.3%)为EMVI阴性。读片医师A对EMVI评价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06、0.822、0.809、0.65和0.90,AUC为0.891(95%CI 0.840~0.942)。读片医师B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13、0.778、0.840、0.68和0.887,AUC为0.882(95%CI 0.828~0.936)。结论MRR对直肠癌EMVI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腔内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影像组学列线图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钧文 卢振东 陈武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48-952,共5页
近年来,列线图在直肠癌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已成功用于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一些相关的影像组学研究也引入了列线图模型,且数量逐年增多,尤其是基于MR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大多数基于MR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 近年来,列线图在直肠癌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已成功用于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一些相关的影像组学研究也引入了列线图模型,且数量逐年增多,尤其是基于MR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大多数基于MR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的影像组学,但在研究方法与结果上存在差异。本文归纳总结了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综合论述了基于MR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中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影像组学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2)WI评分系统结合增强序列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杨彦松 沈月红 +2 位作者 张益飞 李月玥 郑桂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T_(2)WI评分系统结合增强序列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术前行MRI检查的直肠癌患者155例影像学资料,由2位阅片者判读T_(2)WI图像EMVI评分,评分0~1分为EMVI阴性,... 目的探讨T_(2)WI评分系统结合增强序列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术前行MRI检查的直肠癌患者155例影像学资料,由2位阅片者判读T_(2)WI图像EMVI评分,评分0~1分为EMVI阴性,评分3~4分为EMVI阳性,评分2分者结合增强后有无明确充盈缺损判读EMVI状态,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2位阅片者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价值。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6例患者存在EMVI。2位阅片者判读T_(2)WI图像EMVI评分的加权Kappa值为0.728(95%CI:0.645~0.812)。T_(2)WI评分系统结合增强序列诊断EMV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52.17%(24/46)、97.25%(106/109)、88.89%(24/27)、82.81%(106/128)、83.87%(130/155)。结论T_(2)WI评分系统结合增强序列诊断直肠癌EMVI的灵敏度中等,特异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超 张银旭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1月于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72例Ⅱ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是否存活分为3年死亡组和3年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1月于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72例Ⅱ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是否存活分为3年死亡组和3年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Ⅱ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3年,172例Ⅱ期结肠癌患者140例生存,3年生存率为81.40%。肿瘤分期、壁外血管侵犯情况、D-二聚体水平是Ⅱ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Ⅱ期结肠癌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壁外血管侵犯情况、D-二聚体水平为Ⅱ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壁外血管侵犯情况、D-二聚体水平为Ⅱ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对存在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的Ⅱ期结肠癌患者给予相关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预后 壁外血管侵犯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