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规模、经济增长阶段与需求动力机制结构演变 |
杜焱
柳思维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2
|
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转型的启示 |
魏志奇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3
|
企业增长阶段EVA虚拟股权现金兑现激励探讨 |
樊一阳
黄领银
姜鲁平
|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物流业应积极应对“中速增长阶段” |
何黎明
|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区域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动态变化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
李强
卫海燕
黄静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论国民经济次高增长阶段的宏观政策目标 |
刘迎秋
|
《新视野》
|
1999 |
0 |
|
7
|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演化 |
范桂汕
|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8
|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
向书坚
郑瑞坤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9
|
新阶段产业基金底层逻辑重构研究 |
刘鹏飞
韩晓
|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中国农业阶段性增长 |
冀县卿
钱忠好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1
|
多阶段增长模型的方法比较 |
刘源
赵骞
刘红云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3 |
10
|
|
12
|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三阶段增长模型”解析 |
邵建平
何晓琦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3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逻辑——基于资本-劳动两阶段增长模型的分析 |
赵燕菁
宋涛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4
|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距离与形态 |
刘源
骆方
刘红云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15
|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
王婧
唐文清
张敏强
张文怡
郭凯茵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6
|
非连续性与异质性——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在语言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
刘源
刘红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7
|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良性互动研究 |
施戍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8
|
战后中日教育增长比较分析 |
宁虹
孟繁华
孙月圣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5 |
0 |
|
19
|
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关联性探讨——基于1996-2007年分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
张士斌
张天龙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汪辰晖
|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