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1
作者 韦立权 沈伟航 +3 位作者 韩锋 宁攸凉 刘亚 胡冬冬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为科学测算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分析和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验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和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并对2006—2020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已... 为科学测算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分析和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验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和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并对2006—2020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已由超高速增长转向较高速增长;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更适用于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4.19%、46.94%和55.97%,总体呈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广西林业经济增长超过一半的贡献来自林业科技进步,广西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科技进步贡献率 增长核算模型 林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分析方法的新改进——加入地区权重的索洛增长核算模型及中国的实证
2
作者 常建新 姚慧琴 李丹丹 《西部论坛》 2012年第1期67-73,共7页
以往学者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通常将用索洛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得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简单加总取均值,忽略了各个地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比重。基于收入函数相关理论,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及... 以往学者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通常将用索洛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得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简单加总取均值,忽略了各个地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比重。基于收入函数相关理论,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应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加权处理;从决策单元、子集和总集的层面对索洛增长核算模型进行改进,得到进行加权处理(权重即地区总产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总产出的比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根据改进后的索洛增长核算模型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算结果较改进前GDP增长率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对于西部地区,改进前显著低估了劳动贡献率和TFP贡献率,但却较大程度地高估了资本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来源 索洛增长核算模型 收入函数 地区权重 总产出比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制造业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2001—2010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举 龙睿赟 《西部论坛》 2012年第6期78-86,共9页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造行业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无效率现象,但50%以上行业的技术效率都得到了改善或维持不变;资本深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其中的贡献相对较小;技术进步是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重庆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后续发展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约束下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 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 方向性距离函数 制造业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变化 资本深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能与技术匹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提升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与效应分析——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文革 贾卫萍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3,共11页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其理论机理:(1)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直接投入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直接效应;(2)数据要素投入后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也会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禀赋结构变...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其理论机理:(1)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直接投入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直接效应;(2)数据要素投入后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也会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禀赋结构变迁,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发挥间接效应。本文采用增长核算模型和发展核算模型,在对新古典生产函数以及新结构生产函数进行拓展的基础上,考察数据要素积累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在两种新生产函数下,数据要素积累均能产生直接效应;长期跨国收入差距均取决于技术差距和人均数据积累速度。此外,依据新结构的新生产函数,数据要素积累还能发挥间接效应;人均资本结构变迁差距和人均数据结构变迁差距也是长期跨国收入差距的原因。因此应该重视数据要素积累,发挥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加速实现中国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生产函数 结构变迁弹性 经济增长贡献率 增长核算模型 跨国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倍经济学政策无效性的人口根源
5
作者 马学礼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2,共6页
安倍经济学以超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但从通胀率、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这种刺激政策基本无效,其根源在于日本人口因素的制约,并具体体现在供给环路与需求环路中。通过历史增长核算模型对日本1992—2009年经济... 安倍经济学以超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但从通胀率、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这种刺激政策基本无效,其根源在于日本人口因素的制约,并具体体现在供给环路与需求环路中。通过历史增长核算模型对日本1992—2009年经济增长进行的分析可以证明: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受制于人口因素的变动,并抵消掉了其他因素的贡献;人口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和深度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继续从根本上削弱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这是历史矛盾积累导致的必然趋势。安倍经济学的结构性改革内容旨在缓解或解决这一矛盾,但由于人口变动的历史惯性,安倍经济学结构性改革的前景极有可能也是无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因素 安倍经济学 日本经济 政策无效性 人口惯性 历史增长核算模型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结构演变对区域商贸流通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修雪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47,共4页
劳动力的规模和质量影响产业发展规模,本文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力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劳动力结构演变对区域商贸流通的影响。利用结构变动度衡量演变历史特征,利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获取演变周期变动特征,通过讨论... 劳动力的规模和质量影响产业发展规模,本文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力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劳动力结构演变对区域商贸流通的影响。利用结构变动度衡量演变历史特征,利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获取演变周期变动特征,通过讨论劳动力结构与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为影响分析提供可靠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霍尔特指数平滑法和增长核算模型,分别预测和测算劳动力总量和生产总值、劳动力产业结构演变效应和产业增长率,实现对影响效果的多角度分析。结果发现:说明劳动力结构在不断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后,商贸流通产业随之扩大规模,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水平,从而提高GDP,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结构 区域商贸流通产业 历史特征 霍尔特指数平滑法 增长核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