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长极战略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仁贵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2,共6页
增长极战略按其政策功能划分为发展战略、调整战略、发展兼调整战略;按其建设途径可划分为开拓式战略和巩固式战略;按其构造方式划分为功能增长极战略、地理增长极战略、功能兼地理型增长极战略。文章从政策功能、建设途径、构造方式等...
增长极战略按其政策功能划分为发展战略、调整战略、发展兼调整战略;按其建设途径可划分为开拓式战略和巩固式战略;按其构造方式划分为功能增长极战略、地理增长极战略、功能兼地理型增长极战略。文章从政策功能、建设途径、构造方式等角度对增长极战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进一步为中国的区域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
极
增长
中心
增长极战略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长极概念、理论及战略探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缉慈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3-58,共6页
增长极概念是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ls Perrour)在1955年为了对经济如何增长设计出一种不同地凯恩斯和熊皮得的构思而提出来的。早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曾提出抽象的经济空间...
增长极概念是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ls Perrour)在1955年为了对经济如何增长设计出一种不同地凯恩斯和熊皮得的构思而提出来的。早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曾提出抽象的经济空间概念,并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1955年,帕鲁由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衍生出增长概念。这个空间的重要特征是其内支配效应的发生。帕鲁认为,运用经济支配理论,以动摇均衡思维的基础,是分析理解20世纪经济的关键。他企图捕捉到一种“可见的经济增长”。“这种可见的经济增长并不象均衡增长模式那样有规律,而是以结构的变化为特点的。--在一个时期中,工业比长彼消。……各种工业在总产量中比例发生变化,……不同工业有不同的增长率。……一种工业的增长扩散到其他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增长极
理论
增长极战略
中国
区域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进程中的产业政策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艾美芳
魏丽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本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城市增长极的丰富内涵,即这种丰富内涵使其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正是基于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也就使得由此深入探讨有利于加快新型战...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本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城市增长极的丰富内涵,即这种丰富内涵使其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正是基于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也就使得由此深入探讨有利于加快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与发展的产业政策,具有现实重要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丽华
艾美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2,共4页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增长极的丰富内涵与显著特点。突出体现在: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三方面。这些显著特征使得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对于区域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增长极的丰富内涵与显著特点。突出体现在: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三方面。这些显著特征使得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对于区域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存在诸多对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与发展的制约因素,故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突破资本制约;推进创新,培养并引进高端人才,突破技术制约;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突破管理制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突破产业制约;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竞合有序,突破区位制约;加大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体制的改革力度,创新资源共享与收益合理分配等机制,突破体制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制约因素
资本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模式选择
5
作者
魏丽华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城镇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要从根本改变这一粗放型发展模式,必须从城市所具有的多元化差异性优势的角度出发,逐步培育创新型、产业型和地域型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新模式,探...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城镇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要从根本改变这一粗放型发展模式,必须从城市所具有的多元化差异性优势的角度出发,逐步培育创新型、产业型和地域型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新模式,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新路径,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共进,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合各地实际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发展模式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形势下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亟需破解的难题分析
6
作者
魏丽华
《企业活力》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本课题提出的创新性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是一个融合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元因素的综合概念。因此,对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本课题提出的创新性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是一个融合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元因素的综合概念。因此,对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难题。深入剖析这些亟须破解的难题,对于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区域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难题
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长极理论的困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仲智
王富喜
林炳耀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5期10-12,33,共4页
随着福特制生产方式逐渐式微,“新区域主义”的兴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所倡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极战略转向90年代以来的产业集群策略。纵观增长极理论的实践绩效,几乎乏善可陈,可是其在区域发展领域的思...
随着福特制生产方式逐渐式微,“新区域主义”的兴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所倡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极战略转向90年代以来的产业集群策略。纵观增长极理论的实践绩效,几乎乏善可陈,可是其在区域发展领域的思想影响却挥之不去,在区域和城市规划中仍被普遍搬用。本文从“新区域主义”的典型代表思想———产业集群理论视角,对存在和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增长极理论进行反思,并指出实施集群策略应该汲取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理论
产业集群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新区域主义
区域发展模式
90年代以来
增长极战略
生产方式
20世纪
70年代
思想影响
发展领域
城市规划
理论视角
福特制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区域经济中的“极化陷阱”及其内在机理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密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共4页
我国实施的增长极战略使区域经济中极化过度而扩散不足的"极化陷阱"日趋明显。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在于我国的增长极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称补偿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由于补偿环节和转化环节存在的内在冲突将造成社会福利的降...
我国实施的增长极战略使区域经济中极化过度而扩散不足的"极化陷阱"日趋明显。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在于我国的增长极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称补偿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由于补偿环节和转化环节存在的内在冲突将造成社会福利的降低。未来打破"极化陷阱"的困境,必须依赖于建立对称型区域补偿机制和以规模报酬递增下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为导向建立财富转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极化陷阱
增长极战略
非对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长极战略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仁贵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2,共6页
文摘
增长极战略按其政策功能划分为发展战略、调整战略、发展兼调整战略;按其建设途径可划分为开拓式战略和巩固式战略;按其构造方式划分为功能增长极战略、地理增长极战略、功能兼地理型增长极战略。文章从政策功能、建设途径、构造方式等角度对增长极战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进一步为中国的区域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增长
极
增长
中心
增长极战略
区域发展
Keywords
Growth Pole
Growth Center
Growth Pole Strategy
Region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长极概念、理论及战略探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缉慈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3-58,共6页
文摘
增长极概念是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ls Perrour)在1955年为了对经济如何增长设计出一种不同地凯恩斯和熊皮得的构思而提出来的。早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曾提出抽象的经济空间概念,并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1955年,帕鲁由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衍生出增长概念。这个空间的重要特征是其内支配效应的发生。帕鲁认为,运用经济支配理论,以动摇均衡思维的基础,是分析理解20世纪经济的关键。他企图捕捉到一种“可见的经济增长”。“这种可见的经济增长并不象均衡增长模式那样有规律,而是以结构的变化为特点的。--在一个时期中,工业比长彼消。……各种工业在总产量中比例发生变化,……不同工业有不同的增长率。……一种工业的增长扩散到其他工业。”
关键词
增长极
增长极
理论
增长极战略
中国
区域经济学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进程中的产业政策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艾美芳
魏丽华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培训中心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基金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化差异性优势背景下的河北省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研究>(HB12YJ081)
文摘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本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城市增长极的丰富内涵,即这种丰富内涵使其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正是基于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也就使得由此深入探讨有利于加快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与发展的产业政策,具有现实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产业政策
Keywords
new -typed and strategic city
industrial policy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丽华
艾美芳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石家庄经济学院培训中心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2,共4页
基金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化差异性优势背景下的河北省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2YJ081
文摘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增长极的丰富内涵与显著特点。突出体现在: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三方面。这些显著特征使得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对于区域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存在诸多对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与发展的制约因素,故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突破资本制约;推进创新,培养并引进高端人才,突破技术制约;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突破管理制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突破产业制约;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竞合有序,突破区位制约;加大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体制的改革力度,创新资源共享与收益合理分配等机制,突破体制制约。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制约因素
资本
技术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模式选择
5
作者
魏丽华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经济部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基金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化差异性优势背景下的河北省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研究>(HB12YJ08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城镇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要从根本改变这一粗放型发展模式,必须从城市所具有的多元化差异性优势的角度出发,逐步培育创新型、产业型和地域型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新模式,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新路径,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共进,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合各地实际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发展模式
选择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形势下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亟需破解的难题分析
6
作者
魏丽华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出处
《企业活力》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基金
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多元化差异性优势背景下培育壮大河北省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研究"(编号:201004043)
全国党校系统2010年调研课题"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之子课题"后危机时代培育壮大我国多元化差异性优势下的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本课题提出的创新性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是一个融合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元因素的综合概念。因此,对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难题。深入剖析这些亟须破解的难题,对于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区域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型
战略
性城市
增长极
难题
发展方式
Keywords
New Type Strategic City Growth Pole
difficulty
development model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长极理论的困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仲智
王富喜
林炳耀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5期10-12,33,共4页
文摘
随着福特制生产方式逐渐式微,“新区域主义”的兴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所倡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极战略转向90年代以来的产业集群策略。纵观增长极理论的实践绩效,几乎乏善可陈,可是其在区域发展领域的思想影响却挥之不去,在区域和城市规划中仍被普遍搬用。本文从“新区域主义”的典型代表思想———产业集群理论视角,对存在和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增长极理论进行反思,并指出实施集群策略应该汲取的教训。
关键词
增长极
理论
产业集群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新区域主义
区域发展模式
90年代以来
增长极战略
生产方式
20世纪
70年代
思想影响
发展领域
城市规划
理论视角
福特制
绩效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区域经济中的“极化陷阱”及其内在机理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密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讲师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研究”(项目编号:07AJY017)
国家软科学计划“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与区域创新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GXS1D010)
南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群内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NKQ08000)的中间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我国实施的增长极战略使区域经济中极化过度而扩散不足的"极化陷阱"日趋明显。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在于我国的增长极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称补偿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由于补偿环节和转化环节存在的内在冲突将造成社会福利的降低。未来打破"极化陷阱"的困境,必须依赖于建立对称型区域补偿机制和以规模报酬递增下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为导向建立财富转化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极化陷阱
增长极战略
非对称补偿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长极战略模式比较研究
李仁贵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增长极概念、理论及战略探究
王缉慈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进程中的产业政策分析
艾美芳
魏丽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魏丽华
艾美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模式选择
魏丽华
《区域经济评论》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前形势下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亟需破解的难题分析
魏丽华
《企业活力》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增长极理论的困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思考
王仲智
王富喜
林炳耀
《现代经济探讨》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我国区域经济中的“极化陷阱”及其内在机理
周密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