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被引量:6
1
作者 任保平 李娟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经济增长的最优目标是经济增长的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增长的数量解决的是速度问题,以要素积累来实现,通过GDP增长率来体现。经济增长质量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以结构优化来实现,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体现。经济增长效益解决的是产出... 经济增长的最优目标是经济增长的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增长的数量解决的是速度问题,以要素积累来实现,通过GDP增长率来体现。经济增长质量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以结构优化来实现,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体现。经济增长效益解决的是产出最大化问题,以投入产出的比较来实现,通过边际量的增长来体现。中国经济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高速度、低质量和低效益的状态,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效益不一致的情况,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要实现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要实现一系列路径转型:经济增长的战略要从追赶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成本外生型向成本内生化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结构要从多元化转向高级化,经济增长的体制要由速度数量型体制转向质量效益型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互动机制研究:1996—2016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文月 任保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4,共12页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阶段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速 技术进步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市野猪种群数量增长造成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昌奎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期162-164,共3页
云南省野猪数量的急剧增长,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野猪种群增长扩散迅速、不受控制,省内多个县市区不断发生野猪损坏农作物,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野生动物保护及种群控制的需求,应积极... 云南省野猪数量的急剧增长,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野猪种群增长扩散迅速、不受控制,省内多个县市区不断发生野猪损坏农作物,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野生动物保护及种群控制的需求,应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理措施,这对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该文以昭通市为样本,阐述和分析野生动物保护及现状,对野猪种群和数量失控的危害进行梳理,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旨在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缓解人与野猪之间的生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危害 数量增长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中数量和质量的不一致性及其理论解释 被引量:21
4
作者 任保平 魏婕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不一致,表现出严重的高速度、低质量特征。这种不一致除了表现为总量视角上的不一致,还同时表现为省区视角上的不一致。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质量差异大、资源环境代价大,以及增长的稳定性不足和收... 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不一致,表现出严重的高速度、低质量特征。这种不一致除了表现为总量视角上的不一致,还同时表现为省区视角上的不一致。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质量差异大、资源环境代价大,以及增长的稳定性不足和收入分配与福利状况不甚理想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背离。实现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统一的条件在于如何使经济剩余能够增长社会的总福利,路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强资源资产化管理,推动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地方经济增长中数量与质量不一致性及其理论解释 被引量:5
5
作者 任保平 张蓓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4,共8页
我国地方经济增长普遍存在数量与质量排名不一致现象,且不一致程度相差较大。不一致程度较小的地方其数量与质量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效率差异;不一致程度较高的地方则是由数量与质量的内涵差异及多种不协调机制导致。... 我国地方经济增长普遍存在数量与质量排名不一致现象,且不一致程度相差较大。不一致程度较小的地方其数量与质量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效率差异;不一致程度较高的地方则是由数量与质量的内涵差异及多种不协调机制导致。实现地方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一致性的条件是在完成数量积累基础上,构建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机制和科学的经济结构,协调的经济机制,最终使经济剩余能够增加社会总福利。不一致程度较小的地方实现高水平下一致性增长的路径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不一致程度较高地方的路径则应通过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民生工程,构建创新激励机制等实现体制机制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 增长质量 增长数量 一致性 经济结构 供给侧改革 民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与机理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国俊 王运喆 +2 位作者 王珏晗 曹永旺 周春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75-2086,共12页
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及的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潜力、成果分配、资源环境、民生福利7个维度刻画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从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两个维度刻画经济增长数量以构建综合... 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及的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潜力、成果分配、资源环境、民生福利7个维度刻画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从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两个维度刻画经济增长数量以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剖析2006—2018年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协调水平上,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协调度较低,且呈下降趋势;②协调度空间格局上,经济增长质量与增长数量、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且保持相对稳定,但经济增长质量与增长规模的协调度空间格局差异较大;③协调类型上,“数量滞后”型呈零星分布,“规模滞后”型向中西部集聚,“速度滞后”型向东北拓展,“质量滞后”型表现出多样性特征;④经济增长质量与规模、速度的协调关系表现出不一致的特征;⑤相互协调机理分析发现,民生福利、经济发展潜力、人均GDP对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协调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⑥针对不同协调类型的城市群应分别采取相应举措以助力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数量 协调性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及其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淳 罗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7,共10页
自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以来,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其增减变化开始进入民族研究的视野。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观察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脉络来看,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变动有三个特征:一是云南... 自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以来,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其增减变化开始进入民族研究的视野。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观察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脉络来看,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变动有三个特征:一是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参差不齐;二是云南各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均;三是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出现超"常规"的大幅度波动。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不同因素包括内在导因与外在差异,受经济、文化、政策三个因素影响,非自然变动、自然增长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两个关键指针,但在未来,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作用将趋于稳定,而非自然增长因素作用在一系列民族政策"利好"作用的诱导下还将有可能放大,甚至再度成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 数量增长 人口普查数据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型经济增长与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比较及转型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薇 任保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30,共7页
数量型经济增长是中国在传统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增长方式,在"增长奇迹"的背后,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结构偏差、利益冲突、环境成本增加等问题,导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非... 数量型经济增长是中国在传统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增长方式,在"增长奇迹"的背后,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结构偏差、利益冲突、环境成本增加等问题,导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非均衡增长。质量型经济增长是对数量型增长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通过结构转化、创新驱动等方式形成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在增长过程中注重人的发展、社会和谐及对生态环境的包容性。通过对数量型经济增长与质量型经济增长内涵、特征、形成机制及理论基础的对比分析,提出由数量型经济增长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型的实现路径主要在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转型、增长模式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及增长动力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型经济增长 质量型经济增长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与质量: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两次“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房剑森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30,共6页
数量与质量: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两次“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比较及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房剑森从质与量的关系来看,高等教育的增长方式可以分为数量型与质量型两类。所谓数量型增长是指追求提高大学人学率、增加高校数、... 数量与质量: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两次“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比较及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房剑森从质与量的关系来看,高等教育的增长方式可以分为数量型与质量型两类。所谓数量型增长是指追求提高大学人学率、增加高校数、扩大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从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 大发展 比较及启示 数量增长 数量与质量 高教发展 高教研究 总体规模 增长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口需求类型与数量增长控制
10
作者 刘宇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4,共5页
论人口需求类型与数量增长控制刘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1007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曾使无数国人引为自豪的“地大物博”在“人口众多”面前早已显得苍白无力,用“地大物博”除以“人口众多”得出的平均数反映出... 论人口需求类型与数量增长控制刘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1007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曾使无数国人引为自豪的“地大物博”在“人口众多”面前早已显得苍白无力,用“地大物博”除以“人口众多”得出的平均数反映出来的中国真正而严峻的基本国情,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类型 人口需求 数量增长 人口数量 农村人口素质 潜在素质 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质量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创新为何重数量而轻质量——数量增长目标考核视角 被引量:17
11
作者 邱楚芝 赵锦瑜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9,共19页
数量增长目标考核是中国创新政策的重要特色。由于政策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问题和机会主义,数量增长目标考核会引发微观创新主体的适用性策略行为。文章通过手工搜集和匹配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尝试从专利数量增长目... 数量增长目标考核是中国创新政策的重要特色。由于政策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问题和机会主义,数量增长目标考核会引发微观创新主体的适用性策略行为。文章通过手工搜集和匹配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尝试从专利数量增长目标考核视角,考察中国2010年实施的《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这一重大创新战略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发现该战略对企业专利数量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专利质量提升具有抑制效应,表明专利数量增长的目标考核会导致企业“重数量、轻质量”的专利申请行为。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民营企业以及创新能力偏低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重数量、轻质量”的专利申请行为。进一步,该战略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信贷扶持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专利申请行为。这些结论为引导中国企业高质量创新行为的政策目标设计、政策工具选择及分类精准施策提供了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战略 数量增长目标考核 专利数量 专利质量 高质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以质量提高为主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建国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习总书记还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增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 质量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创造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叶片数量增长数学模拟
13
作者 王振中 林孔勋 范怀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7-72,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小白菜花叶病寄主生长动态进行了数学分析。结果表明,小白菜生长过程符合一般种群增长动态过程,逻辑斯谛曲线拟合效果很好,即使在利用四点式平均值法估计环境容纳量和线性化方法估计其它两参数的情况下,非线性决定系数多... 通过田间试验,对小白菜花叶病寄主生长动态进行了数学分析。结果表明,小白菜生长过程符合一般种群增长动态过程,逻辑斯谛曲线拟合效果很好,即使在利用四点式平均值法估计环境容纳量和线性化方法估计其它两参数的情况下,非线性决定系数多在0.99以上,仅一例为0.97。对全部6次田间试验数据拟合的植株平均叶数m与有效积温ST的关系方程为: m=18.94/[1+exp(2.0676-2.7346×10^(-3)ST)] 群体内各植株叶数的标准差Se与平均叶数m的关系方程为: In(Se)=11.7320m-0.1959m^2+18.09261n(m)-20.59071n^2(m)-30.0681 从小白菜生长时间动态方程的拟合效果来看,利用四点式平均值法估计环境容纳量后再用线性化方法来估计其它生长参数的效果,与麦夸尔特法拟合方程的效果差异很小。这表明在实验数据较完整和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直接利用前一种方法进行逻辑斯谛曲线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叶片数量增长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基于VEC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伟光 侯军利 白雪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3-1300,共8页
在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设计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对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质量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国有企业... 在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设计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对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质量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非同步性,而且这种关系特点也与全国地区的实证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创新发展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伟光 白雪飞 侯军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102,共7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正相关、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经济增...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正相关、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经济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创新发展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26-129,共4页
文章在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6个维度和46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2000—201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尽管地... 文章在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6个维度和46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2000—201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尽管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排名变动较大,与2000年相比,2014年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则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同时2010年以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性呈现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评介
17
作者 何炼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8-208,共1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的新作《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该著作近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19章,34万字。上篇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逻辑,下篇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践逻辑。该书是...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的新作《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该著作近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19章,34万字。上篇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逻辑,下篇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践逻辑。该书是学术界近年来比较系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专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理论经济学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任保平教授是这一方向的带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学基础理论 社会科学成果 国家哲学 管理学院院长 经济管理 保平 经济发展观 价值判断标准 增长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竞博 姜全保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6,共12页
中国人口规模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使用1991-2020年省级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考虑实际经济... 中国人口规模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使用1991-2020年省级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考虑实际经济运行的条件下,以人口老龄化作为门槛变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为负,且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强于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而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为正;在人口规模变动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均呈“U”型的关系。在生育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投资、资本集聚、开放对外市场等途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人口规模有助于经济增长数量的提高,但规模扩张却不利于实现效率优先的发展目标,即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人口规模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变量,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并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仍然规模巨大的劳动年龄人口,提高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的体量扩张与质量提升:不可兼得还是协同促进?——来自质量型经济周期的新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婉莹 刘金全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47,共18页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文章结合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理念,采用分层因子模型对中国各地理层...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文章结合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理念,采用分层因子模型对中国各地理层级的质量型经济周期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变因子模型对一省经济增长的量质贡献进行详细分解。研究发现:第一,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在新常态之前具有逻辑一致性,在此之后,不同于数量周期的下行,上行的质量周期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之时达到波峰;第二,东北和中部地区是全国质量型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诱因,其域内省份的异化特征也最为明显,而东部地区则起到熨平周期的作用,其域内省份的协同机制最为成熟;第三,对于大部分省份来说,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基本呈现协同促进的态势,这说明我国已基本奠定良性高质量发展的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高质量发展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转变、经济发展与卫生支出增长——以人口普查为基础的因素分解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强 张洁羽 吕智浩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采用因素分解方法考察中国卫生支出在过去近30年的增长特点,将卫生总费用增长及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的变化,分解为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结构变动、健康模式变化和非人口学因素影响四个独立可比的部分。结果显示,尽管非人口学因素决定着卫... 采用因素分解方法考察中国卫生支出在过去近30年的增长特点,将卫生总费用增长及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的变化,分解为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结构变动、健康模式变化和非人口学因素影响四个独立可比的部分。结果显示,尽管非人口学因素决定着卫生总费用增长,人口学因素却主导着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的变化。人口学因素中,人口总量缓慢增长和人口结构快速转变推动着卫生支出规模不断上升,但健康模式变化显著削弱了这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支出 人口数量增长 人口结构转变 健康模式变化 非人口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