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融科技、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增长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吴心弘
裴平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商学院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36,共21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空间效应视角下地方债务与房价的风险强化机制研究”(LY20G030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与监管研究”(14ZDA043)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注册制下优化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与对策”(2020EJB009)
-
文摘
本文研究金融科技、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金融科技推进业态创新,加快数据要素积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数字经济增长。政府采取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和数据要素积累的政策,能够产生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直接政策效应(经济数字化效应)的机制是,金融科技扩散程度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外溢程度直接决定数字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外部性大小,即外部性越大,数字经济增长就越迅速。间接政策效应(人口覆盖效应)的机制是,基于金融科技充分挖掘中国大量人口潜在数据要素价值,进而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增加数字经济参与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增加科研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更有利于间接推动经济增长,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据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增长
-
Keywords
fintech
data factor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igital economy
digital economic growth
-
分类号
F061.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算与行业结构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鄂慧芳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7-113,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TJ040)。
-
文摘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的界定,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使用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框架及投入产出分析等工具,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宏观总体和19个分行业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呈持续较快增长趋势,发展速度快于GDP,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在数字产业化结构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增加值规模显著大于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发展动力较强。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及规模大于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替代效应增加值规模大于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的平均增速快于替代效应。数字技术渗透效应在行业间差异显著,2020年,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除ICT行业外)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较高,有13个行业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平均水平,加大数字技术对各行业的渗透效应是促进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
关键词
数字经济增加值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经济增长核算
数字技术生产率增长效应
-
分类号
F2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高温·高压·低温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 3
-
-
作者
黄成富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89年第4期55-57,共3页
-
文摘
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实验手段的更新,实验室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测试中使用高温、高压、低温的仪器设备逐年增多。单从我校化学系来看,1976年到1988年这类设备的增长数字是相当快的。如高温箱式电阻炉增长2.5培,氧气钢瓶增长1倍,氮气钢瓶增长3培,氢气钢瓶增长3.5倍,乙炔钢瓶增长1.5倍,氦气钢瓶增长3.3倍,电冰箱增长1.8倍。
-
关键词
实验手段
学生实验技能
增长数字
温度控制器
温度调节仪
杜瓦瓶
电阻炉
易燃性
液氦
压力体
-
分类号
G642.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台湾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兼谈大陆与台湾的比较
- 4
-
-
作者
梅介人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3期45-48,29,共5页
-
文摘
比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纵向比较,一是横向比较。在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人们对于纵比,即把新中国与旧中国对比,一般是心服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实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可是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把中国与发达国家比、中国的大陆与中国的台湾比较,似乎有些丧气。这是什么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横比时没有注意选择可比的对象。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之间,有的是历史起点和基本国情大体相似,具有较大的可比性,如中国和印度就属于这种情况;
-
关键词
台湾经济
经济发展速度
可比性
劳动密集型产业
亚洲“四小龙”
经济崛起
出口导向
增长数字
固定资本形成
加工出口
-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
- 5
-
-
作者
钱文宝
-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1980年第1期49-59,共11页
-
文摘
新加坡自1960年推行发展工业化的经济政策以来,在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改变了其过去单一性的经济结构。六十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是7.2%,而在68/73年间曾高达12.5%。现在,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港和第三大炼油中心,也是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1978年。
-
关键词
新加坡经济
经济发展
工业化阶段
年平均增长率
工业发展
地区经济
代替进口
增长速度
总发电量
增长数字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