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北方经济增长区”战略规划解读及经验借鉴 被引量:1
1
作者 宗会明 廖清凤 马海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133,共7页
随着英国北部地区工业的没落,北部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陷入瓶颈。2014年,英国政府提出"北方经济增长区"发展战略,以实现北方城市再生、将北部城市群打造成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为目标,实现经济互通和区域协调发展。该战... 随着英国北部地区工业的没落,北部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陷入瓶颈。2014年,英国政府提出"北方经济增长区"发展战略,以实现北方城市再生、将北部城市群打造成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为目标,实现经济互通和区域协调发展。该战略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科技与创新产业、整治自然与人文环境等方式改善北方城市现状;战略的实行以行政体制改革作为保障,实行经济权利下放,保证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上的支配权。文章通过深入剖析英国"北方经济增长区"战略,以期为中国城市再生及城市群打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经济增长区 城市群 发展战略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中部地区成为新经济增长区──面向21世纪的中部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武 朱建中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中部五省 面向21世纪 中部发展 研讨会综述 城市经济圈 新经济 增长区 长江中游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 促进中部地区成为新经济增长区──面向21世纪的中部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张武 朱建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中部五省 党的十五大精神 面向21世纪 长江中游 中部发展 研讨会综述 城市经济圈 新经济 增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的东东盟增长区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文 《南洋问题研究》 1997年第1期34-38,共5页
关键词 增长区 东盟 东加里曼丹 菲律宾 澳大利亚 亚洲开发银行 经济合作 落后地区 成员国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战略与中国第四经济增长区崛起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强洲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随着长江战略的实施拓展,重心内移,新增长区将定位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将以协调发展的 H 型新格局展开,长江中游沿江地区为主的中部地区将迅速崛起,并同沿海三大增长区一起担当中国经济核心地区重任。一、中... 随着长江战略的实施拓展,重心内移,新增长区将定位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将以协调发展的 H 型新格局展开,长江中游沿江地区为主的中部地区将迅速崛起,并同沿海三大增长区一起担当中国经济核心地区重任。一、中国区域经济 H 型格局演化与经济重心内移化趋势根据中国地域经济特征和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地区 中部地区 增长区 长江中游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 长江经济带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战略与中国第四经济增长区的崛起
6
作者 温强洲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沿江地区 增长区 全球战略 长江中游 长江经济带 长江流域 最大增长 中部地区 中国经济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第四增长区的战略特征与武汉角色定位
7
作者 温强洲 《学习与实践》 2002年第1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战略特征 角色定位 武汉市 经济增长 “第四增长区 战略地区 战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邬志辉 王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总量上先波峰、后波谷的“波浪式”新生人口走势;二是分布上增区少、减区多的“分化式”区域人口态势;三是类型上变化大、问题多的“焦点式”特殊人口形势。学龄人口变化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总量上先波峰、后波谷的“波浪式”新生人口走势;二是分布上增区少、减区多的“分化式”区域人口态势;三是类型上变化大、问题多的“焦点式”特殊人口形势。学龄人口变化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产生重要影响,学龄人口总量变动影响了各个阶段公共教育服务,学龄人口空间变动影响了不同区域公共教育服务,学龄人口类型变动影响了各种特殊公共教育服务。要树立战略思维、类型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和具体论,在辩证统一中确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学龄人口增长区要确立属地供给原则、统筹学位供求矛盾、实施教师优化配置、构建“钱随生走”机制。学龄人口减少区要重塑办学质量提升机制、完善教师配置优化机制、建立特型资源标准机制、厘清经费需求保障机制。学龄人口稳定区要分类型、找定位、强服务、提质量,确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人口增长区 人口减少区 人口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姜国刚 左鹏 +1 位作者 陈思文 李利亭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2,共10页
把握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分析碳排放区域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寻求减排区域实施路径,对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当前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现状,提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影响非线性”的假设,针... 把握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分析碳排放区域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寻求减排区域实施路径,对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当前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现状,提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影响非线性”的假设,针对199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基于修正后的STIRPAT模型进行了面板门限估计及检验。主要结论如下:GDP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GDP增长速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根据估计结果划分出六个象限,划分出我国不同地区所处象限,并对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了深层次解释。最后,提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经济增长区 区域差异 面板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增区的合作现状、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利平 吴汪世琦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87,共13页
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是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点,也是推动构建更加紧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抓手。中国与东增区在成为合作伙伴的十余年中,双方资源上的互补极大地带动了双方的经贸往来;中国与东增区在基建交通以及人力... 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是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点,也是推动构建更加紧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抓手。中国与东增区在成为合作伙伴的十余年中,双方资源上的互补极大地带动了双方的经贸往来;中国与东增区在基建交通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合作不仅改善了地区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吸引力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进了双方人员往来。但与此同时,双方的合作也面临着其他合作伙伴竞争、原生性发展困境束缚以及地区安全冲击的挑战。未来,双方需要通过深入对接各自的发展战略、强化双方的安全合作与人文交流、逐步完善合作的协调机制,保障中国与东增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成长三角” 基础设施建设 安全合作 人文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战略与武汉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含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9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未来发展 大都市区 长江中游 武汉发展 战略目标 国际化 长江流域 国际惯例 增长区 国际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政策思路重构
12
作者 温强洲 《学习与实践》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珊代化成败的关键,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继续坚持发挥资源优势、走资源开发的路子,只能愈走愈窄,只有调整和重构政策思路,才是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政策思路 发展 优势增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urban growth boundary in red soil hilly areas based on fuzzy theory 被引量:6
13
作者 焦胜 高青 +5 位作者 魏春雨 刘贝 李晓东 曾光明 袁中兴 梁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364-1369,共6页
The fuzziness exist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 data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rocesse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quantify land boundaries by using traditional binary logic-based overlay model.Aimin... The fuzziness exist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 data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rocesse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quantify land boundaries by using traditional binary logic-based overlay model.Aiming at this limitation,an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alysis model was presented based on fuzzy theory and a research on urban growth boundary(UGB) of the Great-Hexi Leading District(GHLD) of Changsha was conducted.With the support of GIS,RS and MATLAB,slope,elevation,vegetation,soil productivity,soil permeability,water body and land use are selected as the input of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soil and terrain in red soil hilly areas.The running result of this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ratios of highly suitable land,suitable land,moderately suitable land and unsuitable land in GHLD are 18.75%,10.31%,64.16%,6.78%,respectively.This result accords with spatial structure worked out by Space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of GHLD,Based on this result,several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guide UGB developments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uzzy theory 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 GIS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