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8
- 1
-
-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JZD049)。
-
文摘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之一,是普及化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双一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应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多元参与,优化评价内容,处理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同时,“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需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共性要求与分类评价,主观、定性评价与客观、定量评价等评价标准的关系,完善政府、高校、同行专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多元协作的评估体系,以更好地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内涵式发展
评价标准
增量评价
-
Keywords
"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tandards
incremental evaluation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高考背景下的师资配备与绩效评价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洪晓丹
孙建清
-
机构
北京好专业升学规划研究院
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0,共4页
-
文摘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在教师管理中面临师资配备和教师绩效评价两大主要挑战。通过对浙江某典型高中学校和浙江省宏观数据的考察,可知选考制度实行后,对文科类科目的教师需求量上升,对理科类科目的教师需求量下降。地方教育局或高中学校可尝试通过建立流动教师队伍,或者让紧缺的学科教师跨年级上课、让富余的学科教师转教其他学科等方法缓解教师配备的矛盾。在教师评价中,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探索进行的增量评价方法值得借鉴。
-
关键词
高考改革
浙江新高考
走班制
教师配备
教师评价
增量评价
-
分类号
G637.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区域架构与实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黄根初
-
机构
上海静安区教研室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3,共4页
-
基金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项目编号:01-109-075)的成果之一
-
文摘
上海静安区在《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的指导下,从学业成绩(关注增量)、过程与方法(关注长效)、学习生活(关注品质)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框架,旨在引导学校通过精致的教育过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朝着高学业成绩且高生活品质的方向发展。基于"绿色指标"的多维分析是一种"教育健康体检";而在此基础上,支持学校进行"有根据"的改进,是我们选择的行动路线。
-
关键词
区域教育评价
学业质量评价
增量评价
“教育健康体检”
“绿色指标”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
-
分类号
G63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