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玛多M_(S)7.4地震对周边活动断裂的库仑应力加载及发震概率增量的计算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博研 解孟雨 史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3-579,共17页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内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了M_(S)7.4地震(玛多M_(S)7.4地震),震中位于98.34°E,34.59°N,震源深度17 km(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震后区域应力调整直接导致了周边断层的库仑应力变...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内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了M_(S)7.4地震(玛多M_(S)7.4地震),震中位于98.34°E,34.59°N,震源深度17 km(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震后区域应力调整直接导致了周边断层的库仑应力变化和主震断层外余震的发生,进而影响到区域地震活动性并改变了即发地震概率.本文利用有限断层滑移模型计算了青海玛多地区主要断层的库仑应力变化,结合Dieterich地震发生率模型,给出了库仑应力扰动下超越某一特定震级地震的发震概率公式,得到了受青海玛多M_(S)7.4地震所产生的库仑应力场的影响周边8条断裂(段)分别发生M_(S)≥7.0和M_(S)≥6.0地震的概率变化.结果表明,8条断裂(段)的发震概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于发震概率增幅较为明显的甘德南缘断裂、玛多—甘德断裂和西藏大沟—昌马河断裂在震后短时间内(约10年内)发震概率迅速提升,之后趋于平稳,不排除有潜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特别是发生M_(S)≥6.0地震的可能性.针对达日断裂,由于库仑应力增加造成的影响不明显,短期内发生M_(S)≥7.0或M_(S)≥6.0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排除几十年后有潜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尤其要关注发生M_(S)≥6.0地震的可能性;东昆仑断裂特别是玛沁—玛曲段仍然是未来强震发生的可能区段,需重点关注和防范M_(S)≥6.0地震乃至M_(S)≥7.0地震的发生;玉树—甘孜断裂发生M_(S)≥6.0地震,尤其是发生M_(S)≥7.0地震的危险性不高,而乌兰乌拉湖—玉树南断裂有潜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风险,对于M_(S)≥6.0以上地震需要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玛多M_(S)7.4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发震概率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主题模型的微博在线事件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慧芳 王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1-196,共6页
为更好地利用微博结构化社会网络方面的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增量主题模型的微博在线事件分析算法。通过设计增量过程,保留已有的训练信息,采用自适应非对称学习算法融入新微博内容与用户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建模,... 为更好地利用微博结构化社会网络方面的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增量主题模型的微博在线事件分析算法。通过设计增量过程,保留已有的训练信息,采用自适应非对称学习算法融入新微博内容与用户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建模,并有效提高事件分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关系 话题检测与追踪 主题模型 自适应 增量概率 增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运动目标有限区域探测的概率时间收益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建勇 曲晓慧 王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9-1043,共5页
研究了在一个固定区域对随机运动目标进行连续探测的概率时间收益问题。首先建立了"绝对连续探测"的概念,证明了在绝对连续探测条件下,在一个区域的持续探测,持续时间不会带来概率的增加。提出了"一次探测周期"概念... 研究了在一个固定区域对随机运动目标进行连续探测的概率时间收益问题。首先建立了"绝对连续探测"的概念,证明了在绝对连续探测条件下,在一个区域的持续探测,持续时间不会带来概率的增加。提出了"一次探测周期"概念,建立了一定"一次探测周期"时持续探测的概率与周期数的函数关系,并定义了持续探测概率的概率收益、概率时间收益率。算例表明了所定义各参数的基本变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搜索 运动目标 探测概率 探测函数 概率增量 直升机 吊放声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链接文本的增量联合主题模型
4
作者 马慧芳 王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89-1293,共5页
在基于链接的概率隐含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文本链接的增量方法进行主题建模。首先在原有网页集上进行主题建模;然后随着网页的结构和内容动态变化,利用一种合理的更新机制更新模型参数,从而高效快速地处理在线网页流的动态变... 在基于链接的概率隐含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文本链接的增量方法进行主题建模。首先在原有网页集上进行主题建模;然后随着网页的结构和内容动态变化,利用一种合理的更新机制更新模型参数,从而高效快速地处理在线网页流的动态变化。此外,提出一个自适应非对称学习方法融合文本与链接模态的隐含主题。对于每个网页,它在两种模态上的主题分布通过加权进行融合,而权值由该网页的特征词分布的熵值确定。由于融合之后的概率结构合理地关联了链接模态和文本模态的信息,故能得到很好的建模效果。两种类型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并对网页分类有较大性能的提高,此外还提供了由本文模型生成的主题显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模型 增量学习 链接—概率隐含语义分析 自适应非对称学习 自适应增量链接—概率隐含语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CA-IPNN集合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青 王栗 +1 位作者 刘彧诚 刘念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8,共6页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提出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ICA)和增量概率神经网络(incremental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IPNN)相结合的FICA-IPNN集合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提出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ICA)和增量概率神经网络(incremental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IPNN)相结合的FICA-IPNN集合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振动信号非高斯特点,利用固定点迭代的FICA算法提取出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征,其次,为了提高概率神经网络分类的适应性,采用在线增量方法,优化概率神经网络结构,训练概率神经网络参数。实验表明,该集合型故障诊断方法较传统概率神经网络有更高的分类准确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快速独立成分分析 增量概率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ech enhancement through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using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based on Teager energy 被引量:2
6
作者 PARKYun-sik LEE Sang-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24-432,共9页
In this work, a novel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algorithm that uses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SAP) based on Teager energy (TE) was proposed for speech enhance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employs local SAP (... In this work, a novel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algorithm that uses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SAP) based on Teager energy (TE) was proposed for speech enhance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employs local SAP (LSAP) based on the TE of noisy speech as a feature parameter for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in each frequency subband, rather than conventional LSAP.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 operator can enhance the abiTity to discriminate speech and noise and further suppress noise components. Therefore, TE-based LSAP provides a better representation of LSAP, resulting in improved VAD for estimating noise power in a speech enhancement algorithm. In addition, the presented method utilizes TE-based global SAP (GSAP) derived in each frame as the weighting parameter for modifying the adopted TE operator and improving its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evaluated by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quality tests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s, and was shown to produce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ch enhancement Teager energy speech absence probability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