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分析的耐震时程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梦甫 龙思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以一典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耐震时程法(ET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与评估,并将计算与评估的结果与一般动力时程分析(THA)方法、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IDA)方法、模型振动台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 本文以一典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耐震时程法(ET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与评估,并将计算与评估的结果与一般动力时程分析(THA)方法、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IDA)方法、模型振动台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进一步探讨了ET法计算中输入加速度时程曲线生成的不确定性及其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ET法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较THA方法更为可靠,采用结构各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或结构的最大顶点位移作为指标可以得到与IDA方法相当的地震损伤评估结果,并且计算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初始波的选取对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生成的影响不能忽略,建议采用4条以上输入人工波进行耐震时程计算并取其极值或均值作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方法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 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一般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shover的近海隔震桥梁性态指标量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桂峰 何双 +2 位作者 马玉宏 崔杰 周福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86-294,共9页
针对目前我国近海隔震桥梁抗震性态指标量化的研究现状,引入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思想,利用Pushover分析方法建立量化指标限值。给出近海隔震桥梁的性态水准合理划分,选取位移延性比和支座剪应变作为量化指标,利用公式法和Pushover法计算... 针对目前我国近海隔震桥梁抗震性态指标量化的研究现状,引入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思想,利用Pushover分析方法建立量化指标限值。给出近海隔震桥梁的性态水准合理划分,选取位移延性比和支座剪应变作为量化指标,利用公式法和Pushover法计算量化指标限值。选取3条天然地震波对近海隔震桥梁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在不同PGA作用下的位移响应。根据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墩顶位移和支座变形情况,与本文计算的性态指标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墩桥梁,公式法计算量化指标限值相较于Pushover法偏小,采用Pushover法能合理地确定性态指标,可为近海隔震低墩桥梁性态设计和易损性分析提供可行的量化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隔震桥梁 性态指标 PUSHOVER分析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脉冲地震下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魏鑫 孙国华 +1 位作者 王跃 王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1,共10页
为研究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简称"PSRCW"结构)在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能,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4个按MECE能量谱设计的PSRCW结构在不同性态水平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重点考察了层数的影响。研究结... 为研究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简称"PSRCW"结构)在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能,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4个按MECE能量谱设计的PSRCW结构在不同性态水平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重点考察了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PSRCW结构对应于多遇地震水准达到基本完好(IO)状态的超越概率在2.76%~5.98%之间,偶遇地震水准达到中等破坏(LS)状态的超越概率在16.88%~37.35%之间,罕遇地震水准达到倒塌(C)状态的超越概率在4.86%~39.92%之间。层数对PSRCW结构在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有显著影响,随着层数的增加PSRCW结构达到某一性态水平的超越概率也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接钢框架 暗竖缝 内填墙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近断层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平塘特大桥关键构件破坏顺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向东 魏标 +2 位作者 梁天贵 杜镔 胡章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7-1436,共10页
为探究山区超高墩三塔大跨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各关键构件(桥塔、支座、基础和桥墩)的破坏顺序,以在建的贵州平塘特大桥为工程依托,首先基于OPEENSEES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概率理论建立斜拉桥地震易损性模型,最后以混凝土应... 为探究山区超高墩三塔大跨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各关键构件(桥塔、支座、基础和桥墩)的破坏顺序,以在建的贵州平塘特大桥为工程依托,首先基于OPEENSEES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概率理论建立斜拉桥地震易损性模型,最后以混凝土应变和支座相对位移为易损性指标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各构件易损性曲线,并基于各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对此类桥型的构件破坏顺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横向地震对该斜拉桥造成的破坏程度要大于纵向地震;在纵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最易发生破坏的是中塔支座和边塔基础,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最易发生破坏的是边塔支座和过渡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破坏顺序 非线性时程分析 高墩三塔斜拉桥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Pushover及IDA方法的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的超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跃 孙国华 +1 位作者 黎明 魏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4-671,共8页
为研究评估方法对量化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简称PSRCW)超强性能的影响,严格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一栋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区的10层PSRCW标准算例。考虑钢材、钢筋、混凝土强度等材料力学性能的随机性,基于Latin超立方抽样... 为研究评估方法对量化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简称PSRCW)超强性能的影响,严格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一栋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区的10层PSRCW标准算例。考虑钢材、钢筋、混凝土强度等材料力学性能的随机性,基于Latin超立方抽样方法将其扩展为40个PSRCW样本算例,采用广义乘方及均匀水平荷载分布模式的循环Pushover方法确定了40个PSRCW样本算例的滞回及骨架曲线,基于概率方法按置信水平为95%的单侧置信下限值确定PSRCW结构的超强系数。随后,选取ATC63规范建议的2组22条近场及远场地震波,对10层PSRCW标准算例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简称IDA),基于概率法确定了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方法对量化PSRCW结构超强系数影响显著,考虑材料随机性按广义乘方分布循环Pushover方法确定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为1.3,按均匀分布循环Pushover方法确定的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为1.73。考虑近场及远场地震波随机性按IDA方法确定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分别为2.45和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接 内填墙 超强系数 循环Pushover分析方法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皓 阮鹏飞 +1 位作者 李宏男 侯世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2-179,210,共9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曲线以及易损性信息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并对无控结构和有控结构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等主要抗震韧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黏滞阻尼器对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C框架结构中适当设置黏滞阻尼器不仅能够减小结构地震响应、降低结构破坏概率,还能有效提升结构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灾变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文明 李宏男 +1 位作者 王德斌 尚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0-136,148,共8页
开发了ABAQUS显式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该程序可以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影响。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动态和静态加载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子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对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对... 开发了ABAQUS显式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该程序可以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影响。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动态和静态加载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子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对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对结构最大顶点位移、最大基底剪力、最大层间位移、结构的能力曲线、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和倒塌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后,结构的最大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大多数情况下会减小,结构最大层间位移的应变率效应更为明显;当地震波增强到使结构接近于发生倒塌时,结构的最大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均明显减小;随着地震波强度的增强,应变率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趋于明显;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连续性倒塌过程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作用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应变率 灾变过程 抗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桥多振型组合pushover方法可行性例证 被引量:9
8
作者 曾森 高龙涛 +1 位作者 陈少峰 王彩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提出采用pushover方法估计钢管混凝土(CFT)拱桥的弹塑性地震响应。由于CFT拱桥地震响应受高阶振型影响较大,故pushover方法需要考虑多振型组合。在阐述了多振型组合的pushover方法的过程步骤后以潮白河大桥为例,对比了pushover方法和... 提出采用pushover方法估计钢管混凝土(CFT)拱桥的弹塑性地震响应。由于CFT拱桥地震响应受高阶振型影响较大,故pushover方法需要考虑多振型组合。在阐述了多振型组合的pushover方法的过程步骤后以潮白河大桥为例,对比了pushover方法和杆系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所得的增量动力时程分析(IDA)曲线。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多振型组合pushover方法能合理的得到结构最大响应;所绘制的IDA曲线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所得曲线很接近,可以用于工程实践;就该例而言,多振型组合结果误差比单一振型结果小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推覆分析 钢管混凝土 振型组合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倒塌判定准则对评价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文文 李英民 +1 位作者 韩军 张松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41-246,共6页
合理评价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是综合评价结构抗震性能和进行抗倒塌设计的前提与基础。由于模拟结构倒塌过程的复杂性,通常是以间接的方式(倒塌判定准则)判断结构是否发生倒塌。倒塌判定准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 合理评价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是综合评价结构抗震性能和进行抗倒塌设计的前提与基础。由于模拟结构倒塌过程的复杂性,通常是以间接的方式(倒塌判定准则)判断结构是否发生倒塌。倒塌判定准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分析4种常用的倒塌判定准则判断结构倒塌的合理性;基于IDA的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各倒塌判定准则对确定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动力增量时程分析 倒塌判定准则 抗倒塌安全储备 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海 孟亚翠 田丽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对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发生破坏的概率或可能性,并没有准确的数理函数表示。基于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IDA),针对地震发生时更易发生破坏的砌体结构,从场地条件、横墙面积比、高宽比3个因素入手。选取数个典型结构,对... 对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发生破坏的概率或可能性,并没有准确的数理函数表示。基于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IDA),针对地震发生时更易发生破坏的砌体结构,从场地条件、横墙面积比、高宽比3个因素入手。选取数个典型结构,对震害发生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抗震设计 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横墙面积比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群体典型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葱葱 马东辉 王志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研究典型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建筑群体震害矩阵,形成初步适用于群体震害预测的方法。建立设防烈度分别为6,7,8度的3层典型框架结构和设防烈度为7度下的3,6,9层的典型框架结构模型,然后在动力增量...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研究典型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建筑群体震害矩阵,形成初步适用于群体震害预测的方法。建立设防烈度分别为6,7,8度的3层典型框架结构和设防烈度为7度下的3,6,9层的典型框架结构模型,然后在动力增量时程分析(IDA)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各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规律。最终得到各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和震害矩阵。结果表明,各破坏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符合对数正态函数分布;典型框架结构随着抗震设防烈度的提高,抗地震破坏能力增加;随着层数的增加,抗地震破坏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增量时程分析(IDA) 抗震设防烈度 易损性曲线 震害矩阵 典型框架结构 对数正态分布 钢筋混凝土(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