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政策的决策方法:增量分析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兰云 陈文斌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增量分析法 信用政策 决策方 企业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投资 边际分析 政策变化 利润 成本 销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分析法的机床薄弱模块识别方法及应用
2
作者 汤伟莉 陈永亮 刘立业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2-320,共9页
串联式机床整机的刚度受到刚度最小的薄弱模块的制约。为了提高机床整机的刚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床薄弱模块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机床进行模块划分。然后,将包含主轴的最小模块作为基础模块,逐一添加同一串联结构中的模... 串联式机床整机的刚度受到刚度最小的薄弱模块的制约。为了提高机床整机的刚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床薄弱模块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机床进行模块划分。然后,将包含主轴的最小模块作为基础模块,逐一添加同一串联结构中的模块,通过分析添加某个模块后结构变形量的增量来确定机床的薄弱模块。最后,对识别出的薄弱模块进行结构改进,并以机床的整机质量,X、Y、Z向变形量和动态特性为评价指标,利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结构改进前后机床的性能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C型搅拌摩擦焊机床薄弱模块识别实例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机床的薄弱模块,而且能够准确获取薄弱模块的薄弱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机床结构的改进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分析法 模块划分 薄弱模块识别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增量分析法的均质矩形截面杆系结构失效模式识别研究
3
作者 刘敬敏 张阳 秦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为了研究均质矩形截面杆系结构的失效模式,本文基于弹塑性增量分析法,采用二维平面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杆件横截面上各单元高斯积分点的应力是否达到屈服应力,计算截面内弹性区高度与横截面高度的比值,据此识别均质矩形截面杆系... 为了研究均质矩形截面杆系结构的失效模式,本文基于弹塑性增量分析法,采用二维平面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杆件横截面上各单元高斯积分点的应力是否达到屈服应力,计算截面内弹性区高度与横截面高度的比值,据此识别均质矩形截面杆系结构的失效模式。同时,给出可以判定截面进入塑性屈服状态时该比值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依据塑性极限状态时结构的等效应力云图观察结构中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而识别失效模式的方法相比,本文计算结果更精确,且为用弹塑性增量分析法识别均质矩形截面杆系结构的失效模式提供了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矩形截面杆系结构 结构失效模式 弹塑性增量分析法 弹性核 高斯积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量增量分析的石墨负极磷酸铁锂电池SOC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马泽宇 姜久春 +3 位作者 王占国 时玮 郑林锋 张言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9-1444,共6页
本文中对纯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SOC估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基本的测试手段测得反映电池外特性的充放电电压曲线(V vs Q),并用它求得反映电池电化学特性的容量增量曲线(ΔQ/ΔV vs V)。接着,采用容量增量分析法研究充放电倍率、... 本文中对纯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SOC估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基本的测试手段测得反映电池外特性的充放电电压曲线(V vs Q),并用它求得反映电池电化学特性的容量增量曲线(ΔQ/ΔV vs V)。接着,采用容量增量分析法研究充放电倍率、温度和老化程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后,建立了电池内部相变阶段的容量增量峰与电池SOC的对应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来估算电池SOC,为电动汽车制定动力电池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磷酸铁锂电池 容量增量分析法 SOC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确定性经济因素增量分析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爱东 阳志群 徐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建立了确定性经济因素的增量分析新模型,并以基期和报告期的样本值对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继而对现行连锁替代法的分析原理及其解决此类问题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确定性 经济因素 增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方法的柱承式筒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启铿 李建业 +3 位作者 刘涛 王桂玲 刘强 任国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8,共9页
易损性分析是柱承式筒仓结构开展基于性能设计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此,选用某钢筋混凝土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Dracker-Prager)模拟筒仓结构及仓内粮食颗粒,建立考虑粮... 易损性分析是柱承式筒仓结构开展基于性能设计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此,选用某钢筋混凝土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Dracker-Prager)模拟筒仓结构及仓内粮食颗粒,建立考虑粮食-仓体相互作用的柱承式筒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根据增量动力分析法(IDA),按照谱相容性原则选取10条地震动记录,分别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筒仓结构工程需求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空仓、半仓、满仓三种储粮工况的柱承式筒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以及地震损伤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三种储粮工况下柱承式筒仓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发生在柱顶位置,支承柱进入塑性状态的层间位移角分别为0.015、0.013、0.011 rad;(2)储粮质量大小是决定柱承式筒仓结构损伤刚度退化的重要因素;(3)三种储粮工况下的柱承式筒仓结构均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4)满仓工况筒仓50年超越倒塌极限状态的概率为0.45%,小于FEMA P750中定义的50年倒塌风险的限值1%。研究成果可为筒仓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研究及抗震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承式筒仓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分析 有限元模型 粮食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动力分析法在高层混合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7
作者 周颖 吕西林 卜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7,193,共6页
增量动力分析法即对于一条特定的地震动输入,设定一系列单调递增的地震动强度;在每个地震动强度下进行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不同地震动强度与结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地震动下的结构性能参数与地震动强度之间的关... 增量动力分析法即对于一条特定的地震动输入,设定一系列单调递增的地震动强度;在每个地震动强度下进行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不同地震动强度与结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地震动下的结构性能参数与地震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对结构性能的评估.增量动力分析法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动力推覆分析法.详细介绍了增量动力分析法的计算内容和分析步骤,并将该方法运用于评估某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既可为高层混合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也为增量动力分析在复杂高层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 结构性能参数 高层混合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奎 林杰 祝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是一种以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为基础的参数分析方法,而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指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超过某种极限状态的概率。文章基于IDA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数量... 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是一种以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为基础的参数分析方法,而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指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超过某种极限状态的概率。文章基于IDA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地震动记录,指定地震动强度指标并做归一化处理,利用OpenSees软件平台向结构碰撞数值模型输入地震动数据,计算得出结构倒塌概率,以地震动参数为随机变量,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建立倒塌概率易损性曲线,验证IDA方法的可靠性以及Opensees软件对于该类问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易损性曲线 OPENSEES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增量因素分析法的医院经济收入指标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丽姿 陈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增量因素分析 医院经济收入 医院管理水平 指标体系 医院管理者 医疗质量 经济发展 专业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过程的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
10
作者 陈芹静 潘文 +3 位作者 双超 龙雨欣 苏何先 肖俊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8-345,共8页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性化方法构建其分析模型,提出基于变形的损伤指标,定义隔震结构的五个损伤性能状态;随后,对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计算得到两种损伤指标的损伤值;最后,对损伤值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推导出了结构发生各级破坏概率的计算公式,从而分别得到两种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对比了两种结构类型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指标、破坏模式及损伤超越概率。结果表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的每一层上部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抗震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结构,特别是采用了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后,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了更好的满足。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响应、评估其抗倒塌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基础隔震结构 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量增量分析的复合材料锂电池分区间循环衰退机理 被引量:25
11
作者 薛楠 孙丙香 +2 位作者 白恺 韩智强 李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5-152,共8页
以35A·h三元锰酸锂复合材料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锂电池分区间循环衰退机理。基于容量增量曲线峰值分布,将荷电状态(SOC)区间划分为0%~20%、20%~60%、60%~100%及0%~100%四个区间,分别在各区间进行衰退老化实验。为保证电池各... 以35A·h三元锰酸锂复合材料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锂电池分区间循环衰退机理。基于容量增量曲线峰值分布,将荷电状态(SOC)区间划分为0%~20%、20%~60%、60%~100%及0%~100%四个区间,分别在各区间进行衰退老化实验。为保证电池各循环区间的容量吞吐量一致,以全区间为基准,在40℃下以2C电流共进行600次充放电循环实验。从起始点开始以100个循环为间隔,在室温条件下采用C/20电流进行容量增量分析(ICA)性能测试实验,分析不同SOC区间电池的衰退机理。结果表明:电池在SOC全区间使用时衰退最快,在低端区间使用时衰退较慢;在中低区间的性能衰退主要是由活性锂离子的损失造成的,而在SOC高端区间还包括活性材料的损失和动力学衰退。本文得到的结论为电池的改进设计及使用区间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锰酸复合材料锂电池 循环区间 衰退机理 容量增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兰国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地震灾害是现今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中房屋坍塌是导致人类生命与财产出现损失的关键因素,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便成为现今社会减震救灾的重要课题。现今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对混... 地震灾害是现今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中房屋坍塌是导致人类生命与财产出现损失的关键因素,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便成为现今社会减震救灾的重要课题。现今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十分常见,但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研究却较为稀少,为了更好地分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本文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对不同震级下,剪力墙结构的应力计算、极限荷载以及变形能力等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建筑 剪力墙结构 抗震性能研究 增量动力分析 混凝土框架结构 极限荷载 地震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分析初探
13
作者 云瑞群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3期42-44,共3页
测定总体标志变动中各因素的作用,其着重点应在于测定其变动的那一部分,即对增加(或减少)的那部分标志量进行具体测定,计算出这部分标志量中,各因素各占的份额和比重。因此,可以设想这个分析体系的基本结构是: 总体标志总量增长额(率)=... 测定总体标志变动中各因素的作用,其着重点应在于测定其变动的那一部分,即对增加(或减少)的那部分标志量进行具体测定,计算出这部分标志量中,各因素各占的份额和比重。因此,可以设想这个分析体系的基本结构是: 总体标志总量增长额(率)=一个因素标志量增长额(率)+另一因素标志量增长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结构 作用程度 增量分析法 因素分析 标志总量 分析体系 体标志 长额 测定 报告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自适应分析
14
作者 原海燕 阎贵平 刘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自适应分析是钢桥塑性分析理论的一个新方向,它以重复载荷作用下结构的自适应现象为基础,挖掘结构的承载潜力.本文以连续钢梁桥为对象,分析了重复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特殊行为,以一个两跨连续梁为例,用增量分析法计算了结构的自适应极限载... 自适应分析是钢桥塑性分析理论的一个新方向,它以重复载荷作用下结构的自适应现象为基础,挖掘结构的承载潜力.本文以连续钢梁桥为对象,分析了重复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特殊行为,以一个两跨连续梁为例,用增量分析法计算了结构的自适应极限载荷.分析表明:结构自适应的必要条件是卸载过程中不出现弯矩重分配;增量分析法原理清晰,适于编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结构 钢梁桥 自适应分析 增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应收账款信用决策:基于NPV的评价方法
15
作者 张华 田园 颜宝铜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应收账款 信用决策 NPV 增量分析法 评价 机会成本 《财会通讯》 货币时间价值 信用政策 信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系梁对梁式桥双柱墩抗震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立佳 刘金龙 林均岐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双柱式桥墩是梁式桥中常见的下部结构,在地震中经常受损。为了提高双柱墩的横桥向稳定性,通常在墩柱之间设置横系梁。文中以云南漾濞金星桥为原型,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横系梁的桥梁模型,进行了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并使用OpenSees建立了有... 双柱式桥墩是梁式桥中常见的下部结构,在地震中经常受损。为了提高双柱墩的横桥向稳定性,通常在墩柱之间设置横系梁。文中以云南漾濞金星桥为原型,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横系梁的桥梁模型,进行了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并使用OpenSee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来重现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结果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研究了有无横系梁、横系梁与墩柱抗弯刚度比(K_(系)/K_(墩))和横系梁配筋率(ρ)变化对梁式桥双柱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系梁可以提高梁式桥双柱墩的抗震性能,横系梁K_(系)/K_(墩)或ρ的适当增加,有助于减小墩底曲率延性比、墩顶位移、墩顶弯矩和墩底的弯矩。然而,K_(系)/K_(墩)或ρ过高会导致墩柱先于横系梁破坏,削弱横系梁的抗震作用。综合分析后,给出了横系梁K_(系)/K_(墩)的建议范围为0.3~0.6,配筋率的建议取值范围为0.6%~0.9%,为梁式桥双柱墩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系梁 梁式桥双柱墩 振动台试验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医院业务收入的动态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徐晓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1-531,533,共2页
关键词 医院业务收入 动态因素 增量因素分析 住院工作量 多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际分析与财政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一鸣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4期28-29,共2页
边际分析是就现状进行的一种增量分析法。它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情况变化所发生的作用,其特点在于它注意到了人们对于某一商品的需求量的伸缩性,强调了人们必须把有限的收入合理分配在各种不同消费品上。这一思想对于考察许多经济问... 边际分析是就现状进行的一种增量分析法。它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情况变化所发生的作用,其特点在于它注意到了人们对于某一商品的需求量的伸缩性,强调了人们必须把有限的收入合理分配在各种不同消费品上。这一思想对于考察许多经济问题,尤其是分析财政分配机制是很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分析 增量分析法 消费品 社会福利 经济问题 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效益 国民收入 总收益 效用递减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的风致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凌晓斌 杜伟 +3 位作者 周转 高玄 齐益 赵宝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34-3143,共10页
为了研究输电塔-线体系的风致动力稳定,本文结合增量动力分析法和弧长法有限元分析了安徽某输电塔-导地线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通过杆塔顶侧移比、底层受压侧主材应力和导线挂线点反力、张力和振幅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塔-线相互作用及结构... 为了研究输电塔-线体系的风致动力稳定,本文结合增量动力分析法和弧长法有限元分析了安徽某输电塔-导地线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通过杆塔顶侧移比、底层受压侧主材应力和导线挂线点反力、张力和振幅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塔-线相互作用及结构动力失稳前、后的受力特征。根据非线性静力与动力失稳塔顶侧移比相等原则得到了不水平档距塔-线结构动力失稳临界平均风速。结果表明:塔-线结构动力失稳过程主要为杆塔挂线点杆件屈服、塔身底部受压侧主材屈服、塔顶侧移比增大、塔底主材压屈;随着水平档距增加,塔顶侧移比增大,挂线点反力增大,导地线张力减小,导地线振幅增大,动力失稳临界平均风速减小;输电塔的风致稳定性设计应考虑动力效应及塔-线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动力失稳 风荷载 增量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位移放大型阻尼墙的高层钢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腾 刘文光 +2 位作者 许浩 郭彦 尚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181,共11页
对普通阻尼墙(VDW)和位移放大型黏滞阻尼墙(ADW)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模型装置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比2种阻尼墙在不同位移幅值下的耗能能力,试验表明ADW的滞回曲线更为饱满,并验证了ADW的理论模型和高效的耗能能力。建立20层钢框架结... 对普通阻尼墙(VDW)和位移放大型黏滞阻尼墙(ADW)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模型装置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比2种阻尼墙在不同位移幅值下的耗能能力,试验表明ADW的滞回曲线更为饱满,并验证了ADW的理论模型和高效的耗能能力。建立20层钢框架结构模型,选取近场和远场地震动各16条,以层间位移角作为损伤指标,分别对无控结构、附加VDW和ADW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得到结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控结构和VDW结构,ADW减震结构达到各级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显著下降;近场波对结构损伤的概率高于远场波,而ADW结构在近场波和远场波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均大幅提高;ADW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梁柱的塑性状态等级和损伤数量明显减少,可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放大型阻尼墙 钢框架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