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同期并列时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弯扭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何成兵 顾煜炯 董玉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98,共7页
将逐步积分法的思想与传统传递矩阵法相结合,提出了增量传递矩阵方法。基于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和增量传递矩阵法,并结合Riccati法,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弯扭耦合振动瞬态响应求解模型。利用该方法,针对某2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120°和... 将逐步积分法的思想与传统传递矩阵法相结合,提出了增量传递矩阵方法。基于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和增量传递矩阵法,并结合Riccati法,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弯扭耦合振动瞬态响应求解模型。利用该方法,针对某2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120°和180°两种非同期并列情况,进行了机组弯扭耦合振动响应特性研究,分析表明:汽轮发电机组的120°和180°两种非同期并列情况下的弯振和扭振响应特性基本相似;非同期并列主要激发出工频和前两阶固有频率扭振,弯振除工频主分量外,第一阶固有频率也被激发出来;180°非同期并列时的暂态电磁力矩峰值比120°非同期并列时低,相应的扭振和扭矩响应也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弯扭耦合振动 增量传递矩阵法 非同期并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故障时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弯扭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成兵 顾煜炯 邢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84-90,共7页
简要介绍了用于分析机组弯扭耦合振动的增量传递矩阵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发电机出口端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时轴系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并与三相短路重合闸以及非同期并网故障的耦合振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发电机出口端发生短... 简要介绍了用于分析机组弯扭耦合振动的增量传递矩阵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发电机出口端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时轴系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并与三相短路重合闸以及非同期并网故障的耦合振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发电机出口端发生短路故障时,各转子都很快被激励出扭振来,由于耦合作用,各转子弯振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弯振的变化明显滞后于扭振;弯振受短路故障影响较为明显;各转子扭角与扭矩变化特征相似,其频率成分包含了工倍频及前三阶扭振固有频率;各种电气故障下,各转子弯振幅值都增大了,发电机转子增加最为明显;三相短路及重合闸故障不论是对高、中、低压转子,还是对发电机转子的弯振、扭振以及扭矩幅值影响都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故障 弯扭耦合振动 增量传递矩阵法 汽轮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