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诉求:内涵、根源及意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文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5,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诉求,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一诉求,是新时代以来重视民生思想的延续,是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之后对民生问题重视的一个重大升级,是对中国社会当下及未来发展提出的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诉求,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一诉求,是新时代以来重视民生思想的延续,是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之后对民生问题重视的一个重大升级,是对中国社会当下及未来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增进民生福祉发展诉求包括四个方面:从重视经济总量转向强调高质量全面发展、从重视物质文化需要转向强调美好生活需要、从重视生产效率转向强调公平分配、从重视生存需要转向强调全面发展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诉求,根源于政治承诺兑现、物质财富积累、主要矛盾应对、民生问题凸显四大事实,对于当下及未来中国社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自信建设以及世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新征程
发展诉求
以人民为中心
增进民生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效应与消费不平等——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民生福祉视角的阐释
被引量:
37
2
作者
李文秀
刘俊杰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51,共18页
缩小收入差距是激发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关键。通过匹配CFPS微观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从民生福祉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和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和消费不平等的收敛具有积极作用...
缩小收入差距是激发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关键。通过匹配CFPS微观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从民生福祉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和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和消费不平等的收敛具有积极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缓解消费不平等问题。异质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家庭和受教育程度中低水平的家庭中,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促进效应更明显;在中西部地区的家庭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消费不平等收敛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如何释放消费潜力,破解消费不平等难题,推进居民消费均衡发展,从而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居民消费
收入效应
消费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诉求:内涵、根源及意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文文
机构
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5,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与经验研究”(22DKSJ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列宁国家机关作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23CKS014)。
文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诉求,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一诉求,是新时代以来重视民生思想的延续,是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之后对民生问题重视的一个重大升级,是对中国社会当下及未来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增进民生福祉发展诉求包括四个方面:从重视经济总量转向强调高质量全面发展、从重视物质文化需要转向强调美好生活需要、从重视生产效率转向强调公平分配、从重视生存需要转向强调全面发展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诉求,根源于政治承诺兑现、物质财富积累、主要矛盾应对、民生问题凸显四大事实,对于当下及未来中国社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自信建设以及世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新征程
发展诉求
以人民为中心
增进民生福祉
Keywords
new journey in a new era
development demands
people-centered
enhanc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效应与消费不平等——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民生福祉视角的阐释
被引量:
37
2
作者
李文秀
刘俊杰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济南大学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51,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3040)
2018、2019年广东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与科研项目(2019WZJD004)。
文摘
缩小收入差距是激发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关键。通过匹配CFPS微观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从民生福祉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和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和消费不平等的收敛具有积极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缓解消费不平等问题。异质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家庭和受教育程度中低水平的家庭中,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促进效应更明显;在中西部地区的家庭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消费不平等收敛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如何释放消费潜力,破解消费不平等难题,推进居民消费均衡发展,从而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居民消费
收入效应
消费不平等
Keywords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promoting residents’consumption
income effect
consumption inequality
分类号
F063.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诉求:内涵、根源及意义
徐文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效应与消费不平等——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民生福祉视角的阐释
李文秀
刘俊杰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