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碳增贮潜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郭小伟
韩道瑞
+4 位作者
张法伟
李以康
林丽
李婧
曹广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0-745,共6页
青海省西部地区的高寒草原分为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原3种类型;按照草地利用现状,分为原生草地、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3种土地利用格局。以原生草地为参照,通过比较不同草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格局草地碳贮现状,探索其碳的增...
青海省西部地区的高寒草原分为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原3种类型;按照草地利用现状,分为原生草地、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3种土地利用格局。以原生草地为参照,通过比较不同草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格局草地碳贮现状,探索其碳的增贮潜力。结果表明:原生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退化草原化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退化草甸草原和人工草地的土壤-植物系统中总有机碳贮量分别为45.07±0.68,30.41±0.5,84.21±0.61,66.11±0.62,98.85±0.11,80.02±0.22,43.77±0.16tC.hm-2,其中原生高寒草原与高寒草原化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退化高寒草原有机碳储量差异显著。对退化草地进行人工恢复,具有显著的碳增贮潜力,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高寒草原和人工草地的理论碳增贮潜力分别为18.82±0.51,18.15±0.15,14.65±0.78,1.29±0.21tC.hm-2。气候变化导致的青藏高原干暖化,对高寒草原有机碳贮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化草甸向高寒草原的演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土地利用格局
土壤有机碳
系统碳储
增贮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典型植被土壤水文功能及增贮潜力评价
2
作者
张鑫
牛赟
+2 位作者
王立
王顺利
敬文茂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4期5-8,76,共5页
以黑河上游祁连山区为研究对象,定量评估了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壤水文功能及增贮潜力,结果表明:0~6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7.61%~80.76%、46.18%~56.37%和8.68%~26.71%,平均值分别为70.37%、52.75%...
以黑河上游祁连山区为研究对象,定量评估了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壤水文功能及增贮潜力,结果表明:0~6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7.61%~80.76%、46.18%~56.37%和8.68%~26.71%,平均值分别为70.37%、52.75%和17.63%;土壤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0.28%~198.91%、42.15%~137.32%和37.03%~172.08%,平均值分别为116.26%、87.57%和98.01%;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阳坡草地3种植被类型土壤蓄水量分别为1 245.22、1 847.38和978.18t·hm^(-2);土壤水资源增贮潜力表现为高山灌丛林>青海云杉林>阳坡草地,其值分别为28.69%、26.84%和17.28%。可见,高山灌丛林土壤水资源增贮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排露沟流域
土壤孔隙度
水文功能
增贮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碳增贮潜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郭小伟
韩道瑞
张法伟
李以康
林丽
李婧
曹广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0-7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52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304-3)资助
文摘
青海省西部地区的高寒草原分为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原3种类型;按照草地利用现状,分为原生草地、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3种土地利用格局。以原生草地为参照,通过比较不同草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格局草地碳贮现状,探索其碳的增贮潜力。结果表明:原生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退化草原化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退化草甸草原和人工草地的土壤-植物系统中总有机碳贮量分别为45.07±0.68,30.41±0.5,84.21±0.61,66.11±0.62,98.85±0.11,80.02±0.22,43.77±0.16tC.hm-2,其中原生高寒草原与高寒草原化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退化高寒草原有机碳储量差异显著。对退化草地进行人工恢复,具有显著的碳增贮潜力,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高寒草原和人工草地的理论碳增贮潜力分别为18.82±0.51,18.15±0.15,14.65±0.78,1.29±0.21tC.hm-2。气候变化导致的青藏高原干暖化,对高寒草原有机碳贮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化草甸向高寒草原的演替上。
关键词
高寒草原
土地利用格局
土壤有机碳
系统碳储
增贮潜力
Keywords
Different land use
Soil organic carbon
Carbon stock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典型植被土壤水文功能及增贮潜力评价
2
作者
张鑫
牛赟
王立
王顺利
敬文茂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4期5-8,7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201,91425301,41461004)
文摘
以黑河上游祁连山区为研究对象,定量评估了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壤水文功能及增贮潜力,结果表明:0~6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7.61%~80.76%、46.18%~56.37%和8.68%~26.71%,平均值分别为70.37%、52.75%和17.63%;土壤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0.28%~198.91%、42.15%~137.32%和37.03%~172.08%,平均值分别为116.26%、87.57%和98.01%;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阳坡草地3种植被类型土壤蓄水量分别为1 245.22、1 847.38和978.18t·hm^(-2);土壤水资源增贮潜力表现为高山灌丛林>青海云杉林>阳坡草地,其值分别为28.69%、26.84%和17.28%。可见,高山灌丛林土壤水资源增贮潜力最大。
关键词
祁连山
排露沟流域
土壤孔隙度
水文功能
增贮潜力
Keywords
Qilian Mountains
Pailugou Watershed
soil porosity
hydrological function
increasing storage potentiaity
分类号
Q948.15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碳增贮潜力的初步研究
郭小伟
韩道瑞
张法伟
李以康
林丽
李婧
曹广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典型植被土壤水文功能及增贮潜力评价
张鑫
牛赟
王立
王顺利
敬文茂
《防护林科技》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