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翔增程弹滑翔弹道设计 被引量:23
1
作者 史金光 王中原 +2 位作者 曹小兵 刘巍 杨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183,共5页
在滑翔段上采用法向加速度等于零和升阻比最大两种方式进行滑翔弹道设计,导出俯仰舵偏角和平衡攻角的表达式,得到滑翔射程的一般关系式,分析了决定制导炮弹射程的主要因素。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方式设计的滑翔弹道各有特点,在工程... 在滑翔段上采用法向加速度等于零和升阻比最大两种方式进行滑翔弹道设计,导出俯仰舵偏角和平衡攻角的表达式,得到滑翔射程的一般关系式,分析了决定制导炮弹射程的主要因素。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方式设计的滑翔弹道各有特点,在工程实现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舵偏角 平衡攻角 滑翔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增程弹弹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史金光 王中原 +1 位作者 易文俊 王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程,按其飞行过程将整个飞行弹道分为三段,并分别建立了各段的弹道模型;研究了整个飞行弹道的特性,得到滑翔弹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是一致的,在降弧段上则... 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程,按其飞行过程将整个飞行弹道分为三段,并分别建立了各段的弹道模型;研究了整个飞行弹道的特性,得到滑翔弹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是一致的,在降弧段上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滚控段采用“小步走”的控制策略,在滑控段采用开环控制。仿真计算表明:控制方法可行,计算结果与设计思想一致,对滑翔增程弹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滑翔增程弹 飞行弹道 弹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增程弹箭滑控段弹体运动模式对增程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史金光 王中原 +1 位作者 曹小兵 张冰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1-655,共5页
增程技术是弹箭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箭的飞行过程,建立了滑翔增程弹箭的滑翔段弹道模型,在滑翔控制段弹体分别采用俯仰滑翔飞行和旋转滑翔飞行,分析了在滑翔控制... 增程技术是弹箭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箭的飞行过程,建立了滑翔增程弹箭的滑翔段弹道模型,在滑翔控制段弹体分别采用俯仰滑翔飞行和旋转滑翔飞行,分析了在滑翔控制段弹体的两种运动模式对弹箭增程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滑翔控制段弹体采用俯仰滑翔飞行,增程效率高,但在滚转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复杂,对舵机的要求高;在滑翔控制段弹体采用旋转滑翔飞行,增程效率较低,但整个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简单,对舵机的要求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飞行力学 增程弹 俯仰滑翔 旋转滑翔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增程弹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旭刚 王中原 史金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为控制滑翔增程弹精确跟踪方案弹道及提高落点精度,设计了制导控制系统。基于高度控制原理,设计了鲁棒变结构控制器,实现弹体对方案弹道的精确跟踪;为提高落点精度,在炮弹跟踪方案弹道靠近目标点的时候,采用比例寻的导引律来引导炮弹向... 为控制滑翔增程弹精确跟踪方案弹道及提高落点精度,设计了制导控制系统。基于高度控制原理,设计了鲁棒变结构控制器,实现弹体对方案弹道的精确跟踪;为提高落点精度,在炮弹跟踪方案弹道靠近目标点的时候,采用比例寻的导引律来引导炮弹向落点逼近。根据力矩平衡假设和重力作用,将过载指令转换为舵面偏角指令,设计了开环自动驾驶仪,并采用相位超前角来降低舵系统跟踪误差。六自由度仿真表明,所设计的制导控制方案能够引导制导炮弹跟踪方案弹道,且终端落点误差小于1 m,满足制导控制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制导 控制 方案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增程弹滑翔弹道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肖亮 王中原 +1 位作者 周卫平 易文俊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针对鸭式布局的滑翔增程弹,建立了滑翔增程弹滑翔弹道的模型,采用使滑翔弹道上每一点的升阻比最大的设计思想进行弹道优化设计,导出了俯仰舵偏角与平衡攻角的表达式,并对滑翔飞行弹道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仿真计算表明,滑翔弹道与... 针对鸭式布局的滑翔增程弹,建立了滑翔增程弹滑翔弹道的模型,采用使滑翔弹道上每一点的升阻比最大的设计思想进行弹道优化设计,导出了俯仰舵偏角与平衡攻角的表达式,并对滑翔飞行弹道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仿真计算表明,滑翔弹道与常规弹道降弧段相比下降趋缓,增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滑翔弹道 升阻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增程弹飞行弹道 被引量:10
6
作者 史金光 王中原 易文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90,共3页
增程技术是弹箭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程,建立了滑翔弹的方案弹道模型和控制方程,对其飞行弹道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表明,滑翔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 增程技术是弹箭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程,建立了滑翔弹的方案弹道模型和控制方程,对其飞行弹道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表明,滑翔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上是一致的,而在降弧段上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弹丸飞行速度沿全弹道的变化规律和最大射程角出现新变化;控制弹道很好地逼近了方案弹道,说明其控制方法是可行的,对滑翔增程弹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飞行弹道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弹道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吉堂 周海清 孟宪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38,共4页
建立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质点弹道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并应用约束变尺度法求解,编制了优化设计的计算程序。同时,以130复合增程弹为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底排弹 优化设计 弹道 复合增程弹 火箭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冲压增程弹进气道内流场旋流数计算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巍 李理 杨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了研究高速旋转对冲压增程弹进气道的影响,对零攻角下旋转弹丸进气道入口与出口旋流数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了旋流数的解析计算式。为了检验理论分析各项假设的合理性,并对旋流数解析式的误差进行分析,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双锥进气... 为了研究高速旋转对冲压增程弹进气道的影响,对零攻角下旋转弹丸进气道入口与出口旋流数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了旋流数的解析计算式。为了检验理论分析各项假设的合理性,并对旋流数解析式的误差进行分析,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双锥进气道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冲压弹丸进气道前方来流旋流数很小,因此旋转对进气流量影响很小;理论解析式计算所得进气道出口旋流数比数值计算结果偏大,且背压越低偏差越大;普通旋转冲压弹丸进气道出口旋流数低于0.2,由于在此弱旋流进气条件下,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与直流进气状态接近,因此弹丸的旋转对冲压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增程弹^+ 进气道 旋流数^+ 理论分析^+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滑翔增程弹控制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琦 王中原 +1 位作者 常思江 舒敬荣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3,32,共5页
为了获得滑翔弹PID控制器的俯仰角指令最佳跟踪效果,将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与精英保留策略相结合,同时对遗传操作做相应改进,采用改进后的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为获取满意的过渡过程动态特性,改进了ITAE性能指标。最后... 为了获得滑翔弹PID控制器的俯仰角指令最佳跟踪效果,将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与精英保留策略相结合,同时对遗传操作做相应改进,采用改进后的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为获取满意的过渡过程动态特性,改进了ITAE性能指标。最后以某滑翔弹的俯仰角稳定回路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改进Powell算法、基本遗传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搜索能力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控制器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控制器参数 优化 自适应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滑翔增程弹较优舵偏角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金光 王中原 涂四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C期717-719,共3页
文中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程,建立了滑翔弹在纵向平面内的弹道模型,分别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和最大升阻比法.对俯仰舵面的较佳控制过程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表明,序列二次规划法优化得到的俯仰舵偏角规律较优,适用于滑翔增程弹求解俯... 文中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程,建立了滑翔弹在纵向平面内的弹道模型,分别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和最大升阻比法.对俯仰舵面的较佳控制过程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表明,序列二次规划法优化得到的俯仰舵偏角规律较优,适用于滑翔增程弹求解俯仰舵偏角的后期优化工作;最大升阻比法所求得的俯仰舵偏角规律较差,但其方法及求解过程简单,适用于滑翔增程弹前期的论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序列二次规划法 最大升阻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滑翔增程弹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修观 王良明 郭志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4-609,共6页
为实现对某滑翔增程弹滑翔弹道的跟踪控制,以达到增程的目的,采用具有解析形式控制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系统。将滑翔增程炮弹控制系统分为质心控制和姿态控制2个回路设计,通过质心控制回路将方案质心位置指令转换成弹... 为实现对某滑翔增程弹滑翔弹道的跟踪控制,以达到增程的目的,采用具有解析形式控制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系统。将滑翔增程炮弹控制系统分为质心控制和姿态控制2个回路设计,通过质心控制回路将方案质心位置指令转换成弹道倾角和弹道偏角指令;再由姿态控制回路转换成升降舵偏角和方向舵偏角指令;倾斜稳定控制器将滚转角指令转换成副翼偏角指令。以某滑翔增程弹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能够克服干扰因素的影响,实现滑翔增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非线性模型 预测控制 姿态控制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增程弹进气道设计方法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理 刘巍 杨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以冲压增程弹为应用背景进行了进气道设计。结合增程弹的特点,讨论了轴对称进气道中心锥参数、喉道参数、外罩参数的选择。特别对进气道唇口处参数、扩张段角度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锥混压式、单锥外压式以及双锥混压式三种进气... 以冲压增程弹为应用背景进行了进气道设计。结合增程弹的特点,讨论了轴对称进气道中心锥参数、喉道参数、外罩参数的选择。特别对进气道唇口处参数、扩张段角度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锥混压式、单锥外压式以及双锥混压式三种进气道,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道主要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就增程弹的性能要求而言,双锥混压式进气道的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冲压增程弹 数值模拟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增程弹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甲生 徐文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9-34,共6页
本文介绍了低阻增程弹(俗称枣核弹)的外形特点及旋转弹的风洞实验技术。分析了“枣核弹”的阻力特性及Magnus特性。指出采用枣核形设计及底排技术是两种有效的减阻增程措施,定心块有降低Magnus效应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精度。
关键词 风洞试验 低阻增程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射程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建平 李铁鹏 宋成俊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1,共3页
文中结合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弹道特性和火箭增程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计算了火箭工作特征参量(火箭点火时间、火箭增速)、弹丸初始参量(发射角、质量、初速)等因素的变化对复合增程弹射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所揭示的规律性对底... 文中结合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弹道特性和火箭增程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计算了火箭工作特征参量(火箭点火时间、火箭增速)、弹丸初始参量(发射角、质量、初速)等因素的变化对复合增程弹射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所揭示的规律性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工程研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 影响因素 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增程弹火箭发动机闭气装置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吴秀玲 梁增友 +1 位作者 周海清 周俊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49,共2页
文中结合闭气装置工作环境,对火箭发动机的闭气装置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所设计的试验装置对几种闭气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了锥形塞与端盖相结合的闭气方式。该方式的闭气装置能够保证发射时对发动机可靠的... 文中结合闭气装置工作环境,对火箭发动机的闭气装置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所设计的试验装置对几种闭气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了锥形塞与端盖相结合的闭气方式。该方式的闭气装置能够保证发射时对发动机可靠的闭气,在外弹道上发动机可靠点火和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增程弹 火箭发动机 闭气装置 闭气性能 解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咀轴向位置对复合增程弹气动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谭献忠 丁则胜 +1 位作者 陈少松 徐琴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45,共4页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分置式布局,即底排装置设置在弹底,火箭助推装置设置在弹丸前端的弧形段部分,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子母弹的先进布局方式。文中对火箭喷咀轴向位置的变化对分置式结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气动特性影响进行了风洞实验研...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分置式布局,即底排装置设置在弹底,火箭助推装置设置在弹丸前端的弧形段部分,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子母弹的先进布局方式。文中对火箭喷咀轴向位置的变化对分置式结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气动特性影响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实验Ma数为2.0和3.0,迎角为0°~6°,喷流压力比为0~189.6,喷流介质为冷空气,喷咀倾角30°,喷咀数量4个,喷咀轴向位置有三种,分别位于弹丸肩部、头部弧形段和圆柱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流后喷咀轴向位置位于弹丸肩部时弹丸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下降幅度最大,而升力系数及压心系数增加幅度最大,底阻增加幅度最小,是最有利于飞行的一种布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 喷咀轴向位置 风洞实验 气动特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外弹道模型研究
17
作者 梁增友 周海清 周俊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68-170,共3页
文中通过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外弹道特征的分析,利用底排总阻减阻率公式推导出了底阻减小率与弹形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化底排质量流量计算公式并用平均推力代替实际火箭推力建立了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模型。用所建模型对外弹道参... 文中通过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外弹道特征的分析,利用底排总阻减阻率公式推导出了底阻减小率与弹形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化底排质量流量计算公式并用平均推力代替实际火箭推力建立了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模型。用所建模型对外弹道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的一致性较好。所建外弹道模型对该类弹丸的初步设计和弹道参数匹配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排弹 火箭增程弹 外弹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增程弹发动机推力辨识与应用
18
作者 王海峰 王鹏新 +2 位作者 曹成壮 王红革 纪雪松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06,共4页
为了提高火箭增程弹射表编拟和弹道仿真的精度,文中利用样条函数与参数微分修正技术构建弹道时变参数整体辨识方法,给出了发动机标准特性参数与非标准特性参数的转换模型,实现了从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数据获取发动机动态推力。射表编拟... 为了提高火箭增程弹射表编拟和弹道仿真的精度,文中利用样条函数与参数微分修正技术构建弹道时变参数整体辨识方法,给出了发动机标准特性参数与非标准特性参数的转换模型,实现了从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数据获取发动机动态推力。射表编拟实践和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增程弹 射表 发动机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增程弹结构布局与最佳弹道的匹配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钱建平 申屠德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将底部排气技术和火箭助推技术同时应用到同一弹丸上 ,是许多国家致力探索的一种使弹丸打得更远的新途径。本文针对三种总体结构布局形式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 ,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底排装置、火箭装置的工作特性 。
关键词 复合增程弹 底部排气 火箭助推 程弹 结构
全文增补中
X型号滑翔增程弹EP/CF复合材料弹翼的研制工艺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南博华 黄志立 +2 位作者 王红丽 张崇耿 郭立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38,共4页
介绍了X型号滑翔增程弹EP/CF复合材料弹翼的研制过程,根据设计指标,分别采用纤维缠绕/模压和手糊/模压两种成型工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弹翼性能指标要求的前提下,手糊/模压成型工艺生产的EP/CF复合材料弹翼周期短、工序少、过... 介绍了X型号滑翔增程弹EP/CF复合材料弹翼的研制过程,根据设计指标,分别采用纤维缠绕/模压和手糊/模压两种成型工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弹翼性能指标要求的前提下,手糊/模压成型工艺生产的EP/CF复合材料弹翼周期短、工序少、过程简单、原材料浪费少、质量容易控制,更适合该弹翼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弹 弹翼 EP/CF复合材料 纤维缠绕成型 手糊成型 模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