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增益模型的强震概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晓东 贺素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为提高云南地区及邻区强震中短期预测的准确度,通过强震发生前不同地震前兆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仅用单项指标很难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挑选出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强震发生规律的6项指标,采用概率增益模型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估算每... 为提高云南地区及邻区强震中短期预测的准确度,通过强震发生前不同地震前兆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仅用单项指标很难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挑选出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强震发生规律的6项指标,采用概率增益模型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估算每种地震前兆的概率增益来定量判定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最终得到可用来预测云南地区及邻区M≥6.0地震未来中短期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综合概率P指标。计算分析表明:①使用综合概率P预测未来半年云南地区及邻区M≥6.0强震,能通过R值检验;②取P异常阀值为20%、30%,可对强震进行不同级别预警,P值小于20%为安全,P值为20%~30%为黄色预警,为云南地区及邻区未来存在发生M≥6.0地震的可能性;P值大于30%为红色预警,表示未来半年云南地区及邻区将发生M≥6.0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增益模型 综合概率 中短期预测 云南地区及邻区 M≥6.0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时-空综合概率增益模型与中长期预测方法效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晓青 吕金霞 丁香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55,共10页
本文在介绍强震时 -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与单项地震预测方法效能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给出了各种中长期预测方法的概率增益统计值和预测效能R值 ,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长期预测 综合概率增益模型 预测效能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增益模型在辽宁干旱半干旱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强 夏军 +2 位作者 佘敦先 王福东 孙玉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41,共7页
自然流域属于典型复杂开放的系统,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干旱半干旱流域尤其显著。因此,针对干旱半干旱流域降雨径流非线性问题,运用水文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TVGM)、GR4J模型、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及线性扰动模型对辽... 自然流域属于典型复杂开放的系统,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干旱半干旱流域尤其显著。因此,针对干旱半干旱流域降雨径流非线性问题,运用水文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TVGM)、GR4J模型、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及线性扰动模型对辽宁省干旱半干旱流域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从2个精度衡量指标对4个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探究这4个模型在干旱半干旱流域降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干旱半干旱流域的水文模拟中,TVGM模型适用性最好、GR4J模型次之,两种线性模型适用性较差。TVGM模型引入时变增益因子,综合考虑了土壤湿度、降雨强度等产流的关键要素,其模拟和验证效果都比较理想,体现了该模型的特色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增益模型 GR4J模型 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 线性扰动模型 降雨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文非线性多水源时变增益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万蕙 夏军 +2 位作者 张利平 宋霁云 佘敦先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9,共6页
基于传统时变增益模型(TVGM),进一步考虑地下径流退水,在传统TVGM只考虑单一地表水源的基础上,添加地下水源模块,对地表地下径流分别进行产、汇流计算,改进并提出了多水源TVGM,并将其应用于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13个水文站控制的代表性子... 基于传统时变增益模型(TVGM),进一步考虑地下径流退水,在传统TVGM只考虑单一地表水源的基础上,添加地下水源模块,对地表地下径流分别进行产、汇流计算,改进并提出了多水源TVGM,并将其应用于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13个水文站控制的代表性子流域。结果表明:多水源TVGM既继承了传统TVGM以简单结构描述复杂水文非线性系统关系的优点,同时通过增加地下水源模块,大大提高了洪水预报的精度。13个子流域参数率定期和模型验证期中,传统TVGM分别有9个和7个子流域达到乙级洪水预报标准,而多水源TVGM分别提高到12个和8个,其中以大型流域和大水年改进效果尤佳。传统TVGM水量平衡系数为0.88,多水源TVGM提高到0.95,平均提高了7%。洪峰模拟相对误差也由传统TVGM的50%达标率提高到多水源TVGM的92.3%,整体提高了42.3%。因此,多水源TVGM能更好的应用于淮河流域洪水预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文非线性 时变增益模型 多水源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型演化算法首达时间分析的平均增益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宇山 黄翰 +1 位作者 郝志峰 杨晓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4-635,共12页
连续型演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s,EAs)的计算时间分析(Runtime analysis)是演化计算理论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相较于离散型演化算法,有关前者的理论结果相对较少,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该文引入鞅论和停时理论,建立了平均增益模... 连续型演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s,EAs)的计算时间分析(Runtime analysis)是演化计算理论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相较于离散型演化算法,有关前者的理论结果相对较少,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该文引入鞅论和停时理论,建立了平均增益模型,以估算连续型演化算法的平均首达时间(Expected First Hitting Time,EFHT)上界.平均增益模型建立在一个非负随机过程的基础上,不依赖于算法具体的实现形式.论文介绍了如何应用该模型进行连续型演化算法的计算时间分析.作为案例分析,研究分析了:(1)带自适应步长的非精英(1,λ)ES(Evolution Strategy)求解球函数问题的平均首达时间,得到了3维情形下的时间上界的闭合表达式,并讨论了确保算法收敛条件下步长与子代种群规模λ之间的关系;(2)(1+λ)ES求解2维倾斜平面问题的平均首达时间,得到了上界的闭合表达式.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实际的平均首达时间与理论计算的上界吻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增益模型有助于获得连续型演化算法平均首达时间紧致的上界,为连续型演化算法的计算时间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演化算法 计算时间分析 首达时间 平均增益模型 停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福东 蔡涛 +1 位作者 孙玉华 张利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分析改进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引入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以辽宁西部两个典型旱区中小河流为例,定量分析改进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度,并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 为分析改进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引入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以辽宁西部两个典型旱区中小河流为例,定量分析改进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度,并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洪水预报的精度。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可重点考虑雨强和前期土壤湿度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降雨产流的非线性关系,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精度上较改进前有较明显的改善,预报精度总体达到乙级标准。研究成果对于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洪水模拟 预报精度 北方旱区 中小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染料激光色增益模型的统计性质
7
作者 何健 邹邦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简要地概括了具有加法色噪声系统的定态几率分布统一展开理论,并将其推广应用到乘法色噪声驱动系统,计算了单模染料激光色增益模型的光强定态几率分布,发现用统一展开理论所得到的结果明显地改善了用最佳福克一普朗克方程近似和统一... 简要地概括了具有加法色噪声系统的定态几率分布统一展开理论,并将其推广应用到乘法色噪声驱动系统,计算了单模染料激光色增益模型的光强定态几率分布,发现用统一展开理论所得到的结果明显地改善了用最佳福克一普朗克方程近似和统一色噪声近似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而与实验结果更加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激光 增益模型 统计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增益水文模型的实时预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慧媛 夏军 +1 位作者 邹磊 洪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2,共7页
近年来,洪水灾害事件频发,洪水预报是有效预防和抵御山洪灾害的重要非工程手段,为流域防洪预警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实时校正可以有效地改善洪水预报精度。以湖北省3个典型中小流域(高家堰、西河驿、渔洋关)为研究区,基于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近年来,洪水灾害事件频发,洪水预报是有效预防和抵御山洪灾害的重要非工程手段,为流域防洪预警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实时校正可以有效地改善洪水预报精度。以湖北省3个典型中小流域(高家堰、西河驿、渔洋关)为研究区,基于时变增益水文模型,采用具有可变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作为校正方法进行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研究。结果表明,未校正前,3个流域洪水预报所得纳什效率系数总体均值为0.78。实时校正后,3个流域各自的纳什效率系数均值均达0.90以上,峰现时间和洪峰流量预报合格率均达乙级及以上,预报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实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分布式日径流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渺林 李身渝 朱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3,共2页
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 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流量过程线与实测流量过程线吻合较好。模型可以提供各个空间网格上水文变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时变增益模型 径流 涪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SVR模型的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允 王晓东 +2 位作者 富显祖 娄达平 章联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4-239,247,共7页
针对支持向量回归(SVR)中惩罚因子和径向基函数选取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问题,结合单双目信息与基于遗传算法(GA)的SVR优化模型,提出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取左右失真图像的单双目特征,将梯度幅值和拉普拉斯特征作为单... 针对支持向量回归(SVR)中惩罚因子和径向基函数选取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问题,结合单双目信息与基于遗传算法(GA)的SVR优化模型,提出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取左右失真图像的单双目特征,将梯度幅值和拉普拉斯特征作为单目视觉特征。为更好地结合人类双目视觉特性,使左右图像融合成一幅独眼图,对独眼图提取空域自然场景统计特征。利用GA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优化SVR参数组合,选出最优的参数组合,引入到SVR中预估左右图像质量。考虑到人眼对于左右失真图像的响应不同,通过增益控制模型融合左右图像质量,从而得到最终的质量评价值。应用该评价方法对宁波大学建立的立体数据测试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在0.95以上,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值在0.94以上,与人类主观感知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单双目视觉特性 增益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上游白河流域洪水类型辨识与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凌峰 邹磊 +1 位作者 夏军 于家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1-650,共10页
构建多维度洪水行为特征指标刻画洪水过程,结合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和水文模型等方法,辨识并模拟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可分为矮胖型中等洪水、剧烈变化型大洪水、尖瘦型中等洪水和单峰突... 构建多维度洪水行为特征指标刻画洪水过程,结合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和水文模型等方法,辨识并模拟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可分为矮胖型中等洪水、剧烈变化型大洪水、尖瘦型中等洪水和单峰突发性小洪水4类;洪水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干流以矮胖型中等洪水类型为主,支流以单峰突发性小洪水类型为主;时变增益水文模型能够准确捕捉不同类型洪水的行为特征,特别对尖瘦型中等洪水和单峰突发性小洪水的量级、涨落变化等特征模拟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区域化科学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洪水行为特征 洪水类型 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变异条件下潦河生态流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强 夏瑞 +4 位作者 邹磊 陈焰 张远 刘成建 陈明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7-617,共11页
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导致水文序列出现变异,严重影响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基于水文变异条件下的河道内生态流量计算已成为当前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江西鄱阳湖西... 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导致水文序列出现变异,严重影响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基于水文变异条件下的河道内生态流量计算已成为当前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江西鄱阳湖西北部的潦河为例,采用水文时间序列变异检验方法分析径流变异性及成因,应用水文模型对水文变异后的径流进行还原,以Kolmogorov-Smirnov(K-S)、Anderson Darling(A-D)和概率点据相关系数(PPCC)3种检验法确定月径流的最优概率分布函数,进而提出水文变异条件下最适宜的潦河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①潦河万家埠站径流在1972年发生水文变异,突变点后流域年径流增加了12%,降水量的增加和蒸发量的减少是其主要驱动要素.②采用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对径流进行还原,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和Nash-Sutchliffe效率系数均大于0.78,径流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程度较高,表明基于DTVGM进行径流还原是可行的.③基于还原后的径流,对5种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拟合优度综合检验,确定逐月最优分布函数,并估算月河道生态流量.与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7Q10法等方法比较,基于最优分布函数的生态流量结果更具确定性与合理性.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变异的背景下,考虑水文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能够更科学地体现水文变异对生态需水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潦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规划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异 径流还原 生态流量 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 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中继转发机制下的资源分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广平 杨守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1-1406,共6页
在基于放大转发(AF)和译码转发(DF)的混合中继转发机制模型下,为了使系统获得最大和速率,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分配方案,在子载波对混合中继协议的判断选择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和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在非等... 在基于放大转发(AF)和译码转发(DF)的混合中继转发机制模型下,为了使系统获得最大和速率,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分配方案,在子载波对混合中继协议的判断选择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和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在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中,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次优算法。在该机制模型下,系统自适应地选择AF或者DF转发,既克服了两种单一转发模式存在的弊端,又能获得更大的和速率,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功率等因素变化时,该分配方案下的混合中继转发模型与传统的AF和DF模型相比系统和速率分别提高了60%和8%以上,充分说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中继转发系统 功率分配 等效信道增益模型 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 和速率 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Info的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丁香 王晓青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95,共10页
“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MapDEP 2 0 0 0forWindows)是以强震时 -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与单项地震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 ,以强大的数据库为支持 ,集成桌面地图信息系统 (MapInfo)的主要功能而研制完成的运行于Win... “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MapDEP 2 0 0 0forWindows)是以强震时 -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与单项地震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 ,以强大的数据库为支持 ,集成桌面地图信息系统 (MapInfo)的主要功能而研制完成的运行于Windows 9x或以上环境下的地震综合预测系统。系统具有中长期单项预测方法的计算、异常提取、效能评价、概率增益统计、外推预测和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等计算与各种输入 输出、图形显示等强大而实用的功能 ,为运用数据库和GIS实现多手段、多尺度、动态和交互的信息综合 ,进行地震预测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系统和完整的解决方案。本文对该系统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pInfo 地震预测 概率增益模型 软件系统 MapDEP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永定河北京段水质水量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军 Hung Hoang Nghia 曾思栋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7,共7页
自然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模型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城市河流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构建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的水质模型是识别城市河流水质变化的关键。针对永定河北京段自然水循环与再生水、循环管线回水及外调水等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点,构建... 自然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模型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城市河流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构建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的水质模型是识别城市河流水质变化的关键。针对永定河北京段自然水循环与再生水、循环管线回水及外调水等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与一维稳态的水质过程耦合的模型,分析了不同调水情景下永定河北京段水质变化过程。应用表明该模型在永定河北京段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不仅能描述过去天然条件、现状条件下水质过程,同时能应用于未来规划情景下的水质预测,同时表明外调水工程对永定河北京段的水量水质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北京段 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 水质模拟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市中心城区下垫面变化及其径流响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蓝心 夏军 +1 位作者 佘敦先 胡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5-635,共11页
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区下垫面变化是影响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为例,解译并分析1987—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特征,利用城市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 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区下垫面变化是影响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为例,解译并分析1987—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特征,利用城市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径流特征。结果表明:1987—2018年九江市中心城区(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不透水面比例从0.49%上升为10.58%;典型年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从0.31增长到0.38;场次洪峰流量增加了10%。不透水面比例是研究区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下垫面类型及降雨条件的变化加剧了产汇流过程的时变性和复杂性,而绿地和水体的调蓄作用将抵消一部分由不透水面扩张引起的径流增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城市化 时变增益模型 下垫面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变化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樯 张翔 +1 位作者 柯航 佘敦先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38,47,共4页
为研究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变化趋势,采用全球气候模式未来降雨数据,导入时变增益模型模拟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结合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应用1957~2016年湖北省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对时变增益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选用BCC-CSM1-1... 为研究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变化趋势,采用全球气候模式未来降雨数据,导入时变增益模型模拟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结合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应用1957~2016年湖北省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对时变增益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选用BCC-CSM1-1、BNU-ESM、FGOALS-g2三种全球气候模式,选取RCP2.6与RCP8.5两种典型浓度路径下的降雨数据,作为时变增益模型的输入。结果表明,三种气候模式下2050~2089年湖北省水资源量相对于2020~204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BCC-CSM1-1、BNU-ESM气候模式下RCP8.5浓度路径下的湖北省水资源量总体上低于RCP2.6浓度路径,FGOALS-g2气候模式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模式 时变增益模型 典型浓度路径 水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仿生图像增强方法:LDRF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谌琛 李卫军 +2 位作者 陈亮 覃鸿 来疆亮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408,共5页
为了研究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亮度自适应特性和视网膜神经元感受野非经典侧抑制特性)的仿生图像处理方法,增强仿生图像增强算法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仿生图像增强算法——LDRF算法.LDRF算法首先建立参数对数模型对图像全... 为了研究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亮度自适应特性和视网膜神经元感受野非经典侧抑制特性)的仿生图像处理方法,增强仿生图像增强算法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仿生图像增强算法——LDRF算法.LDRF算法首先建立参数对数模型对图像全局亮度进行自适应调整,然后采用三高斯动态滤波进行局部细节增强,引入Wal-lis算子建立增益因子模型,使局部细节增强具有自适应性,最后通过线性变换恢复图像彩色信息.在大量图像上进行对比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LDRF算法能够避免过增强现象,并且针对不同大小、不同内容的图像能够自适应地进行图像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仿生图像增强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图像处理 人类视觉 图像增强 三高斯模型 参数对数模型 增益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组块识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珩 谭咏梅 +1 位作者 朱靖波 姚天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增益的隐马尔科夫模型(transductiveHMM)的方法,用于汉语组块(ChineseChunk)识别的研究·该方法借助几个转换函数,导入各种上下文信息用于HMM的训练,避免对HMM训练和标注过程修改的同时,构造了更为准确的模型,并在此基... 提出一种基于增益的隐马尔科夫模型(transductiveHMM)的方法,用于汉语组块(ChineseChunk)识别的研究·该方法借助几个转换函数,导入各种上下文信息用于HMM的训练,避免对HMM训练和标注过程修改的同时,构造了更为准确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中两个较好的模型融合为一个更好的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汉语组块识别方面是有效的,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树库语料测试的结果是F=82 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组块 识别 隐马尔科夫模型 增益的隐马尔科夫模型 模型训练 转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与器件
20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1期78-79,共2页
TN386.5 2003010599像增强型CCD探测器的光学特性=Optical performance ofimage-intensified CCD[刊,中]/沈锋(中科院光电技术所.四川,成都(610209)),张学军…//光学学报.-2002,22(5).-601-606详细分析了光学像增强型CCD探测器的电子倍... TN386.5 2003010599像增强型CCD探测器的光学特性=Optical performance ofimage-intensified CCD[刊,中]/沈锋(中科院光电技术所.四川,成都(610209)),张学军…//光学学报.-2002,22(5).-601-606详细分析了光学像增强型CCD探测器的电子倍增特性以及倍增信号的统计特性,提出了像增强型CCD的增益起伏因子以及信号增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 探测器 增益起伏因子 光学特性 统计特性 光电技术 中科院 增益模型 实验分析 电子倍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