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轮机调速系统的自适应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元章 曹明 +2 位作者 刘前进 申铁龙 宋永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7-10,共4页
提出一种预置反馈的方法 ,推导出汽轮机调速控制系统的端口受控哈密顿系统 ( PCHsystem)模型 ,进而根据 PCH系统的自适应 L2 增益干扰抑制方法 ,设计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干扰 ,可以在大干... 提出一种预置反馈的方法 ,推导出汽轮机调速控制系统的端口受控哈密顿系统 ( PCHsystem)模型 ,进而根据 PCH系统的自适应 L2 增益干扰抑制方法 ,设计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干扰 ,可以在大干扰条件下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速系统 自适应控制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VG的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锋 梅生伟 卢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0期11-15,63,共6页
将非线性鲁棒控制方法用于先进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 ASVG)的控制。基于电力系统动态、耗散系统理论框架和非线性 L2 增益干扰抑制方法 ,建立了单机无穷大系统中的 ASVG鲁棒控制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来自发电机转子轴上的机械功率扰动和... 将非线性鲁棒控制方法用于先进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 ASVG)的控制。基于电力系统动态、耗散系统理论框架和非线性 L2 增益干扰抑制方法 ,建立了单机无穷大系统中的 ASVG鲁棒控制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来自发电机转子轴上的机械功率扰动和 ASVG输出电压的扰动。并在此基础上 ,采取递推设计方法构造能量存储函数 ,以避免求解 Hamilton- Jacobi- Issacs不等式 ,从而得到ASVG的非线性 L2 增益干扰抑制控制规律。单机无穷大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 ,与传统 PID+PSS控制方式相比 ,在此控制规律下 ,ASVG能够更有效地阻尼系统振荡 ,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 电力系统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M非线性解耦控制系统的L_2增益干扰抑制
3
作者 刘刚 李华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81-1984,共4页
为了克服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不确定性对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控制系统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带干扰抑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控制方法,将参数变化和负载转矩扰动作为扰动输入,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系统的状态... 为了克服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不确定性对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控制系统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带干扰抑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控制方法,将参数变化和负载转矩扰动作为扰动输入,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对所有有界干扰是内部稳定的,且从扰动输入到输出满足任意小的有界L 2增益.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改善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增强其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解耦控制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系统励磁的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兰海 李殿璞 杨丽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针对多机电力系统,基于严格耗散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实现干扰抑制的励磁鲁棒非线性控制策略,在实现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线性化方法。对三机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励磁控制策略可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多机系统 励磁控制 鲁棒控制 非线性L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网侧变换器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
5
作者 刘吉宏 姚嘉琨 刘俊承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15-1820,共6页
为减小外界干扰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实现双馈风电机组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目标,文章设计了网侧变换器L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律。该控制策略以广义Hamilton理论为基础,避免了求解HJI偏微分不等式,减小了建模误差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 为减小外界干扰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实现双馈风电机组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目标,文章设计了网侧变换器L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律。该控制策略以广义Hamilton理论为基础,避免了求解HJI偏微分不等式,减小了建模误差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控制律能够实现系统渐进稳定控制,对外界干扰有较好的抑制能力,改善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网侧变换器 广义Hamilton理论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机的L_2增益鲁棒控制 被引量:28
6
作者 林飞 张春朋 +1 位作者 宋文超 陈寿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7-120,共4页
电机电阻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较大范围的未知变化,对感应电机的控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该文针对工程中常用的三阶感应电机模型,根据L2增益干扰抑制理论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在误差动态方程中,将由未知电阻引起的不确定项看作系统的干扰,设... 电机电阻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较大范围的未知变化,对感应电机的控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该文针对工程中常用的三阶感应电机模型,根据L2增益干扰抑制理论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在误差动态方程中,将由未知电阻引起的不确定项看作系统的干扰,设计控制器使得干扰信号对评价信号的L2增益小于给定的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即使转子电阻偏离其标称值很多,控制器仍然能够保持优良的转速与磁链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L2增益鲁棒控制 电机电阻 鲁棒控制器 L2增益干扰抑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害干扰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7
7
作者 袁菲 张星耀 梁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4-973,共10页
在分析国内外提出的众多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不足后,对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和筛选。最终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从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大气污染、人为有害干扰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增... 在分析国内外提出的众多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不足后,对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和筛选。最终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从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大气污染、人为有害干扰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增益干扰5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森林火灾干扰包括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郁闭度、海拔、坡度、坡向、易燃树种的比例和林道距离8个指标,林业有害生物包括有害生物等级、危害程度和寄主树的比例3个指标,大气污染干扰通过叶片、土壤和污染物的分析测定,人为有害干扰包括森林经营措施、采伐措施和林下植被管理3个方面,而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增益干扰由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近自然度3个指标构成。同时对关键评价指标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此指标体系摒弃传统的评价观念,结合了近年来影响全国森林健康的几个重要原因,更能准确的反应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有害干扰 增益干扰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的PCH模型与自适应L_2增益控制 (一)理论篇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元章 刘前进 +1 位作者 宋永华 申铁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1-6,共6页
采用预置反馈方法 ,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类仿射非线性系统转换为标准的哈密顿系统 ,从而导出了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下 SVC的 PCH(端口受控哈密顿 )模型。针对系统的外界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问题 ,设计了相应的自适应 L2 增益控制规律。... 采用预置反馈方法 ,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类仿射非线性系统转换为标准的哈密顿系统 ,从而导出了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下 SVC的 PCH(端口受控哈密顿 )模型。针对系统的外界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问题 ,设计了相应的自适应 L2 增益控制规律。文中直接采用哈密顿函数作为存储函数 ,不仅保证了数学上的严密性 ,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仿真结果表明 SVC采用自适应 L2 控制规律 ,不但可以确保系统渐近稳定 ,而且可以有效抑制干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H模型 L2增益干扰抑制 自适应控制 电力系统 FA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的PCH模型与自适应L_(2)增益控制(二)应用篇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前进 孙元章 +1 位作者 宋永华 申铁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1-5,10,共6页
采用预置反馈方法 ,首先推导了 TCSC与 STATCOM的 PCH(端口受控哈密顿 )模型 ,接着基于受控哈密顿 ( Hamiltonian)系统理论 ,采用自适应 L2 增益控制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单机电力系统中相应的自适应 L2 增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通过... 采用预置反馈方法 ,首先推导了 TCSC与 STATCOM的 PCH(端口受控哈密顿 )模型 ,接着基于受控哈密顿 ( Hamiltonian)系统理论 ,采用自适应 L2 增益控制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单机电力系统中相应的自适应 L2 增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通过与传统 PID控制器以及不同的干扰抑制比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H模型 FACTS L_(2)增益干扰抑制 自适应控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L_2增益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睿 张英敏 +2 位作者 李兴源 杨明波 陈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10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善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L2增益控制。首先将送端直流线路传送的有功功率简化为送端系统的正的有功负荷,构造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然后采用预置反馈的方法,得到包含多条直流线路的结构保持... 提出了一种改善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L2增益控制。首先将送端直流线路传送的有功功率简化为送端系统的正的有功负荷,构造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然后采用预置反馈的方法,得到包含多条直流线路的结构保持模型的拟哈密尔顿实现;最后基于拟哈密尔顿实现,针对系统外界干扰,通过非线性干扰抑制方法,得到高压直流与发电机励磁的控制规律,使得系统的干扰量到输出量的L2增益低于给定的水平。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器比较,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的渐进稳定性,有效抑制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增益干扰抑制 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 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 广义拟哈密尔顿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多输入系统的分散自适应L_2增益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谷志锋 朱长青 +1 位作者 杨润生 邵天章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13,共9页
为了实现一类非下三角结构互联多输入系统的鲁棒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量测的非线性自适应L2增益分散干扰抑制方法,并给出了规律性计算公式,克服了反复递推设计的不足,通过控制律中引入K类函数,提高了状态变量的收敛速度.该方法应用到... 为了实现一类非下三角结构互联多输入系统的鲁棒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量测的非线性自适应L2增益分散干扰抑制方法,并给出了规律性计算公式,克服了反复递推设计的不足,通过控制律中引入K类函数,提高了状态变量的收敛速度.该方法应用到了多机广域电力系统分散励磁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在大扰动情况下,相对于传统L2增益抑制方法,新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外部干扰,提高各状态变量的响应速度,对于增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量测 互联多输入系统 分散L2增益干扰抑制 K类函数 分散励磁控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合成孔径雷达压制干扰方法 被引量:41
12
作者 吴一戎 胡东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64-1667,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用压制干扰方法。讨论了这种干扰方法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干扰效果。从SAR系统信干比增益和系统干扰功率增益出发,与传统的噪声调制干扰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压制干扰 SAR 噪声调制干扰 信干比增益 干扰功率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跟踪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被引量:37
13
作者 周鑫 郭源博 +1 位作者 张晓华 陈宏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76-82,共7页
针对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交流侧电感电阻、开关器件等效电阻和频率等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控制系统稳态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跟踪控制算法。通过对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证明... 针对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交流侧电感电阻、开关器件等效电阻和频率等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控制系统稳态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跟踪控制算法。通过对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证明这类欠驱动系统符合L2-增益干扰抑制定理的条件。根据L2-增益干扰抑制定理,得出系统自适应率,并给出自适应跟踪控制算法实现过程。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跟踪控制系统可实现PWM整流器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并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无稳态误差等优点,特别是对于网侧等效电阻和频率的不确定性表现出很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欠驱动 L2增益干扰抑制定理 自适应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控制受限的卫星编队飞行六自由度自适应协同控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吕跃勇 胡庆雷 +1 位作者 马广富 周稼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8,共8页
针对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干扰的卫星编队飞行六自由度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控制输入有界的自适应L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不考虑干扰的条件下,针对卫星编队六自由度协同运动模型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 针对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干扰的卫星编队飞行六自由度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控制输入有界的自适应L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不考虑干扰的条件下,针对卫星编队六自由度协同运动模型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协同控制器;接着,考虑到系统存在干扰,进一步设计了具有L2增益干扰抑制能力且满足输入有界条件的自适应协同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对系统不确定性进行有效的自适应估计,还对干扰具备L2增益干扰抑制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过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协同控制 自适应控制 L2增益干扰抑制 输入有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状态参数最优控制的鲁棒自适应励磁控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谷志锋 朱长青 +2 位作者 邵天章 刘洪文 刘璞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6-862,共7页
在backstepping励磁设计中,虚拟控制函数的参数缺乏最优约束,为了克服此不足,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了新的励磁系统动态模型和参数替换律,结合反馈线性化和最优控制策略,在不确定参数和外部干扰两种条件下,给出了具有全状态参数最优控制的鲁... 在backstepping励磁设计中,虚拟控制函数的参数缺乏最优约束,为了克服此不足,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了新的励磁系统动态模型和参数替换律,结合反馈线性化和最优控制策略,在不确定参数和外部干扰两种条件下,给出了具有全状态参数最优控制的鲁棒自适应励磁控制设计方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以具体军用电站励磁系统模型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系统鲁棒稳定性和L2增益干扰抑制的同时,可明显提高状态参数的收敛速度和优化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系统 鲁棒自适应最优控制 军用移动电站 改进型backstepping控制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自适应解耦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刚 李华德 杨丽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106,共6页
为了解决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不确定性、影响基于非线性解耦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干扰抑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非线性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的微分几何方法实现永磁同步电机... 为了解决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不确定性、影响基于非线性解耦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干扰抑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非线性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的微分几何方法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转速和磁链子系统的动态解耦,并结合自适应策略,将参数变化和负载转矩扰动作为扰动输入,设计了动态自适应状态反馈控制律和参数自适应规律.应用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并实现具有L2暂态性指标的渐进跟踪.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改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增强其鲁棒性和抗干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解耦控制 自适应控制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多指标非线性鲁棒综合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明媛 李啸骢 +2 位作者 从兰美 徐俊华 任子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9-145,165,共8页
针对具有不确定干扰的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励磁与高、中压缸汽阀综合控制系统,运用多指标非线性鲁棒控制设计方法(MINRCA)建立其鲁棒综合控制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非线性变换输出函数,配置系统的零、极点,保证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 针对具有不确定干扰的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励磁与高、中压缸汽阀综合控制系统,运用多指标非线性鲁棒控制设计方法(MINRCA)建立其鲁棒综合控制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非线性变换输出函数,配置系统的零、极点,保证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的多个性能指标的实现。该输出函数还能把系统的干扰与零动态系统解耦,然后运用L_2增益干扰抑制方法,将干扰对系统输出的不利影响抑制在给定水平。从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干扰抑制鲁棒性能。在三机电力系统中,对基于MINRCA所得出的鲁棒综合控制律进行仿真分析与讨论,验证其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 鲁棒控制 多指标非线性 L2增益干扰抑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F状态估计交流跟踪非线性L2励磁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谷志锋 朱长青 +2 位作者 赵文杰 邵天章 刘洪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75,共8页
针对传统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缺乏最优控制功能的不足,依据反演设计、直接反馈线性化和最优控制相关理论,提出了交流跟踪非线性鲁棒最优励磁控制方法。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估计和交流跟踪比较的方法,实现了用状态参数和发电机端电... 针对传统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缺乏最优控制功能的不足,依据反演设计、直接反馈线性化和最优控制相关理论,提出了交流跟踪非线性鲁棒最优励磁控制方法。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估计和交流跟踪比较的方法,实现了用状态参数和发电机端电压的快速获取。依据估计和计算得到的状态参数,确定了励磁系统的运行点,最终实现了全运行状态的非线性鲁棒最优励磁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动态条件下,EKF能够实现发电机状态的快速估计;交流跟踪基准电压信号能够快速跟踪发电机端电压的变化;非线性鲁棒最优自适应励磁控制既能实现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和L2增益干扰抑制,同时具备了传统反演设计不具备的最优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跟踪励磁 状态估计 非线性鲁棒最优控制 鲁棒自适应控制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自由翻滚目标近距离段交会对接的相对姿轨耦合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姜博严 胡庆雷 +1 位作者 石忠 马广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0,共7页
针对与自由翻滚航天器交会对接近距离段的姿轨强耦合控制问题,基于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类六自由度姿轨一体化控制器,且显式地引入执行机构的饱和幅值,以确保控制输出在其要求界的范围内;考虑到追踪航天器姿轨运动中存在外干扰、... 针对与自由翻滚航天器交会对接近距离段的姿轨强耦合控制问题,基于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类六自由度姿轨一体化控制器,且显式地引入执行机构的饱和幅值,以确保控制输出在其要求界的范围内;考虑到追踪航天器姿轨运动中存在外干扰、参数不确定性、强耦合非线性等工程实际问题,设计控制器参数使得闭环系统对这类干扰具有L2增益稳定,并基于Lyapunuov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性能。最后仿真说明在与自由翻滚航天器进行交会对接时,本文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对追踪航天器相对位置和姿态同时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控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对接 耦合控制 控制受限 L2增益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