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雷声纳增益参数自适应调整仿真 被引量:3
1
作者 胡瀚文 许炎义 姜可宇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4年第3期95-97,103,共4页
针对探雷声纳操作过程中增益参数调整繁琐,影响水雷目标辨识的问题,定义了声纳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两个指标,设计了探雷声纳手控增益和时控增益两个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方案。对仿真探雷声纳图像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在少数几次的参数调整... 针对探雷声纳操作过程中增益参数调整繁琐,影响水雷目标辨识的问题,定义了声纳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两个指标,设计了探雷声纳手控增益和时控增益两个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方案。对仿真探雷声纳图像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在少数几次的参数调整后,图像亮度和对比度比较适于水雷目标辨识,可为探雷声纳的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雷声纳 自适应调整 增益参数 目标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2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高增益参数整定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章泽生 陈刚 《云南水力发电》 2022年第8期259-266,共8页
针对发电机励磁系统PSS2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现场试验临界增益与真实临界增益差距较大导致PSS无法发挥应有阻尼抑制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励磁振荡模态的闭环根轨迹准确求取PSS理论临界增益的仿真计算方法;提出了保持励磁系统AVR增益不变... 针对发电机励磁系统PSS2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现场试验临界增益与真实临界增益差距较大导致PSS无法发挥应有阻尼抑制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励磁振荡模态的闭环根轨迹准确求取PSS理论临界增益的仿真计算方法;提出了保持励磁系统AVR增益不变,优化相位补偿参数增大临界增益提高阻尼力矩和同步力矩的PSS高增益参数整定及试验方法。针对PSS现场试验不能及时发现PSS定值对AVC功能及系统电压影响的问题,提出了PSS高增益整定参数实时运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S2B 增益参数 整定探究 运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免疫算法和PLC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桨增益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 吴劲芳 +2 位作者 贾洪岩 李涵阳 宋佳恒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8期79-83,共5页
为保证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模糊免疫算法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桨增益控制方法。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运行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风速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以PLC控制器为核心,引入模糊比例... 为保证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模糊免疫算法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桨增益控制方法。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运行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风速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以PLC控制器为核心,引入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并在控制器中引入变增益因子形成增益控制参数;将发电机转速和功率作为该算法的输入量,实现叶尖速比和桨距角的自动调节。采用免疫算法对增益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此提升模糊PID算法的动态性和静态性,保证了变桨增益控制效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依据发电机转速和功率作为控制输入量较合理,有效控制风轮转速在1 r/min以内,功率变化范围在7.2~7.5 kW之间,风能利用能率在70%~80%之间,最大超调量为3.32%,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免疫算法 PLC 永磁直驱 风电系统 增益控制参数 桨距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振器控制的轧机辊系时滞反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彬 王营辉 +1 位作者 姜佳磊 刘爽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2-847,共6页
考虑四辊轧机液压缸非线性弹簧力约束的因素,建立带有吸振器的两自由度轧机辊系模型。引入时滞反馈控制函数,设计带吸振器的轧机辊系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时滞反馈控制方程。通过分析轧机辊系振动极限环幅值和幅频特性的稳定性,得到不同... 考虑四辊轧机液压缸非线性弹簧力约束的因素,建立带有吸振器的两自由度轧机辊系模型。引入时滞反馈控制函数,设计带吸振器的轧机辊系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时滞反馈控制方程。通过分析轧机辊系振动极限环幅值和幅频特性的稳定性,得到不同反馈增益参数和时滞量参数对轧机辊系主系统的影响规律。适当地增大反馈增益系数g 1和g 2,减小时滞量系数τ1和τ2,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振动测量 轧机辊系 吸振器 增益参数 时滞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TCP快速收敛算法研究
5
作者 陈晓龙 章云 +1 位作者 田义强 刘治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8-783,共6页
针对FAST TCP静态选择协议参数无法同时保证网络小的排队时延和快速收敛的缺陷,通过理论分析和NS-2仿真探讨了FAST TCP协议各参数和收敛速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各连接留在链路缓冲区的个数作为慢启动阈值,提出了一种根据各连接协议... 针对FAST TCP静态选择协议参数无法同时保证网络小的排队时延和快速收敛的缺陷,通过理论分析和NS-2仿真探讨了FAST TCP协议各参数和收敛速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各连接留在链路缓冲区的个数作为慢启动阈值,提出了一种根据各连接协议参数确定慢启动阈值,根据各连接源端局部信息协同估计网络运行状态,调整控制律增益参数的改进方法。NS-2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和具有小的排队时延,同时提高了系统收敛到平衡点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时延 快速收敛 慢启动阈值 增益参数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变自适应反Q滤波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志伟 曹思远 袁殿 《石油科学通报》 2019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大地吸收效应是造成地震波能量衰减、分辨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反Q滤波能够对衰减能量进行有效恢复、提高资料分辨率.常规的反Q滤波采用增益函数,能自适应地减小高频能量的补偿系数,但并不能对资料的信噪比进行很好的自适应.针对该问题,在... 大地吸收效应是造成地震波能量衰减、分辨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反Q滤波能够对衰减能量进行有效恢复、提高资料分辨率.常规的反Q滤波采用增益函数,能自适应地减小高频能量的补偿系数,但并不能对资料的信噪比进行很好的自适应.针对该问题,在原有增益函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与资料局部信噪比有关的增益参数.该参数具有时空变特征,能较好地适应资料本身的特点.在高信噪比区域,取较大的增益参数,对高频成分进行相对充分的补偿;在低信噪比区域,取较小的增益参数,对高频成分进行相对有限的补偿.模型测试和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对资料的适应性较好,且取得了较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衰减 反Q滤波 稳定因子 增益参数 时空变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天线阵性能的互耦匹配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永忠 谢拥军 雷振亚 《电子器件》 CAS 2009年第4期817-8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互耦来改善阵列天线驻波特性的方法。利用等效网络法分析了阵列天线的互阻抗和散射矩阵、互耦与天线增益的关系。从而得出在阵列天线的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耦合矩阵中的耦合元素│Smn│(m≠n),则反射系数Snn必然... 提出了一种利用互耦来改善阵列天线驻波特性的方法。利用等效网络法分析了阵列天线的互阻抗和散射矩阵、互耦与天线增益的关系。从而得出在阵列天线的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耦合矩阵中的耦合元素│Smn│(m≠n),则反射系数Snn必然下降的结论。由此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四元顶部加载的单极子天线阵列。在满足天线方向图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在天线顶部采用印刷铜线进一步加强单元间的耦合,有效地改善了天线的驻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互耦 S参数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接法的新型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红兵 陈启兴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2-525,共4页
利用对偶原则构造了一种新型的三点式振荡器。通过对电路结构的抽象化处理,得到了关于环路增益的Y参数算法,从而使环路增益的计算得以获得简便有效的表达。将文献[10]中相量形式关于起振条件的要求,应用在电路上,仔细考察了其中的计算... 利用对偶原则构造了一种新型的三点式振荡器。通过对电路结构的抽象化处理,得到了关于环路增益的Y参数算法,从而使环路增益的计算得以获得简便有效的表达。将文献[10]中相量形式关于起振条件的要求,应用在电路上,仔细考察了其中的计算与证明的细节,从中得知(φT(ω)/ω)ω=ω1的符号具有不依赖于元件参数具体数值的恒定性。这一电路具有比常规三点式振荡器更为丰富的工作组态,但每种组态临界起振时对于元件参数的要求又是简单的。最后,相关分析结论得到了仿真试验与硬件电路实验两方面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波振荡器 Y型接法的三点式振荡器 环路增益的Y参数算法 对偶原则 起振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值、谷值和模拟电流模式控制的建模(下)
9
作者 Robert Sheehan 《电子产品世界》 2007年第7期113-116,共4页
在本文第1部分中,对稳压器的电流模式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作了介绍。在这一部分中中,将引入通用增益参数的统一模型,但仍使用简化的设计方程。对理论分析进行探讨,并实现电流模式控制理论的建模。
关键词 电流模式控制 建模 峰值 模拟 工作原理 统一模型 增益参数 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GLPV极点配置的非完整机器人轨迹跟踪鲁棒H_∞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海峰 鲁宁波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非完整移动机器人模型中存在的动态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变参数的鲁棒H_∞控制,并同时具有极点配置的轨迹跟踪控制器。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轨迹跟踪动态方程;利用变增益线性变参数凸分解技术,将这一动态模型转化... 针对非完整移动机器人模型中存在的动态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变参数的鲁棒H_∞控制,并同时具有极点配置的轨迹跟踪控制器。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轨迹跟踪动态方程;利用变增益线性变参数凸分解技术,将这一动态模型转化为具有凸多面体结构的线性变参数模型;根据鲁棒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在凸多面体的各个顶点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然后利用各个顶点控制器综合得到线性变参数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对于参数的变化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 鲁棒H∞控制 增益线性变参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