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兴蒙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增生造山机制:来自大兴安岭北部扎兰屯岛弧的地质演化证据 |
汪岩
杨晓平
秦涛
臧延庆
张渝金
钱程
付俊彧
|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北山造山带增生造山过程 |
宋东方
肖文交
曾浩
毛启贵
敖松坚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西天山的增生造山过程 |
高俊
钱青
龙灵利
张喜
李继磊
苏文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53
|
|
4
|
西秦岭楔的构造属性及其增生造山过程 |
闫臻
王宗起
李继亮
许志琴
邓晋福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4
|
|
5
|
青藏高原中的古特提斯体制与增生造山作用 |
许志琴
杨经绥
李文昌
李化启
蔡志慧
闫臻
马昌前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4
|
|
6
|
那丹哈达地体及周缘中生代变形与增生造山过程 |
李三忠
张勇
郭玲莉
索艳慧
曹花花
李玺瑶
周在征
王鹏程
郭润华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4
|
|
7
|
大陆边缘增生造山作用 |
袁四化
潘桂棠
王立全
江新胜
尹福光
张万平
卓皆文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8
|
北阿尔金早古生代同碰撞花岗质岩浆记录及其对增生造山过程的启示 |
吴玉
陈正乐
陈柏林
王永
孙岳
孟令通
何江涛
王斌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9
|
大兴安岭中段扎赉特旗地区石炭纪花岗岩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及对增生造山作用的指示 |
马永非
刘永江
秦涛
孙巍
臧延庆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10
|
地壳对接消减带和叠接消减带与陆-陆碰撞造山和俯冲增生造山:来自侵入岩构造组合的记录 |
邓晋福
刘翠
狄永军
冯艳芳
苏尚国
肖庆辉
赵国春
戴蒙
段培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1
|
天山古生代增生造山作用及其构造转换事件 |
王博
宋芳
倪兴华
曹婷婷
刘珈硕
钟凌林
孙朝晨
孙雨欣
邓聚
李盈莹
朱鑫
刘洪升
何智远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12
|
增生造山过程中大陆地壳的净生长——来自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岩浆岩的约束 |
宋博
王宝文
许伟
牛亚卓
张乔
苟红光
闫全人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3
|
原特提斯洋的俯冲、增生及闭合:阿尔金-祁连-柴北缘造山系早古生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 |
张建新
于胜尧
李云帅
喻星星
林宜慧
毛小红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3
|
|
14
|
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Ⅱ):俯冲-增生型造山 |
李三忠
杨朝
赵淑娟
李玺瑶
索艳慧
郭玲莉
余珊
戴黎明
李少俊
牟墩玲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2
|
|
15
|
阴山山脉主要地质特征:从克拉通到复合造山区 |
李锦轶
刘建峰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俯冲-增生到碰撞的构造-岩浆演化记录 |
李舢
王涛
肖文交
侯泉林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7
|
东昆仑造山带古特提斯演化及大规模金属成矿特色 |
丰成友
王辉
瞿泓滢
于淼
钟世华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 |
蒋少涌
戴宝章
姜耀辉
赵海香
侯明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4
|
|
19
|
东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向南增生:来自A型花岗岩的启示 |
毛启贵
肖文交
韩春明
袁超
孙敏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0
|
|
20
|
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多期变质与深熔作用: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向华
钟增球
李晔
周汉文
祁敏
雷恒聪
林彦蒿
张泽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