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生细胞核抗原核酶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孟自军 李斌 祝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核酶(ri-bozyme,Rz)对PCNA表达及细胞增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基因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设计构建针对PCNA的锤头状核酶(PCNα-Rz),通过阳离子脂质... 目的探讨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核酶(ri-bozyme,Rz)对PCNA表达及细胞增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基因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设计构建针对PCNA的锤头状核酶(PCNα-Rz),通过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经此处理的为Rz载体组),观察其在细胞中的分布,应用3H-TDR掺入实验及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实验检测细胞增生及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内PCNA表达水平,并设立裸Rz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脂质体介导下PCNα-Rz可成功转染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较裸PCNα-Rz转染效率明显增高;Rz载体组细胞增生活性显著低于裸Rz组、空载体组及对照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提高(81.2%);Rz载体组细胞PCNA表达水平(9.2±1.3)%显著低于裸Rz组(27.5±4.3)%、空载体组(37.4±5.2)%和对照组(43.6±5.8)%,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PCNα-Rz能显著抑制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PCNA的表达,降低细胞的增生活性,此项技术有望应用于人眼并可能成为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细胞核抗原 核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的病理改变及细胞增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建洲 惠延年 +4 位作者 王雨生 陈利军 王海燕 马吉献 赵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的病理变化和细胞增生。方法:成年白化病兔32眼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先抽取玻璃体液0.5mL软化眼球,用50nm玻璃微管在下方6:00赤道部部位刺入视网膜造成裂孔并注射生理盐水0.5mL于视网膜下间隙。术后0.5,1,3,6,2... 目的:探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的病理变化和细胞增生。方法:成年白化病兔32眼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先抽取玻璃体液0.5mL软化眼球,用50nm玻璃微管在下方6:00赤道部部位刺入视网膜造成裂孔并注射生理盐水0.5mL于视网膜下间隙。术后0.5,1,3,6,24h;3,7d和14d摘除眼球作组织学观察并以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视网膜下细胞增生。结果:32只兔眼术后均发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范围3:00~9:00(髓腺下方视网膜均脱离)。自发性复位的时间在3~14d,组织学切片显示,3d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积聚团,7dRPE细胞增生肥大呈巨噬细胞样改变,14dRPE多层化改变,并见巨噬细胞样RPE来源于单层的RPE,游离RPE层后,吸附于脱离的光感受器细胞外节;3d增生细胞核抗原即表达阳性,增生细胞表达角蛋白阳性。结论:在此模型中,RPE细胞表现出细胞增生,巨噬细胞样细胞也来源于R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角蛋白 增生细胞核抗原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边芳 张明昌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98-201,289,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方法。方法用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体外培养的HPF,24~96h后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PF的影响。MT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增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方法。方法用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体外培养的HPF,24~96h后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PF的影响。MT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结果在20~160μmol/L浓度作用24~72h范围内,姜黄素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PF增生(P<0.05)。20,40,8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姜黄素作用组均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G0/G1期细胞百分比上升(P<0.05),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说明细胞阻滞于G0/G1期。当姜黄素的浓度在20~160μmol/L范围内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表达PCNA(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增生 翼状胬肉 姜黄素 抑制 mol/L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增生细胞核抗原 S期细胞百分比 流式细胞 细胞生长活性 细胞周期停滞 体外培养 时间依赖性 浓度依赖性 剂量依赖性 HPF G1期 辅助治疗 不同浓度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的磷酸化状态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祖祥 何小解 +2 位作者 赵维玲 许自川 李永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774-776,852,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敏感基因蛋白(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GMCs分为脂多糖(LPS)组、对照组、维生素(VitE)组、激素组与激素+VitE组共5组分瓶培养,后3组加LPS诱导。实验末,收...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敏感基因蛋白(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GMCs分为脂多糖(LPS)组、对照组、维生素(VitE)组、激素组与激素+VitE组共5组分瓶培养,后3组加LPS诱导。实验末,收集培养细胞,涂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MCs的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去磷酸化Rb蛋白(Rb)、磷酸化Rb蛋白(pRb)阳性表达率,TUNEL法检测GMCs凋亡指数(AI)。结果:VitE组、激素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PCNA阳性率均低于LPS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PCNA阳性率明显低于激素组。VitE组、激素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LPS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激素组。VitE组、激素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Rb阳性率均低于LPS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Rb阳性率明显低于激素组。VitE组、激素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pRb阳性率均低于LPS组,VitE+激素组培养细胞pRb阳性率均低于激素组。PCNA细胞阳性率与pRb阳性细胞率、Rb阳性细胞率均成正相关;AI与pRb阳性细胞率、Rb阳性细胞率均成负相关。结论:去磷酸化和磷酸化Rb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促进了肾脏系膜细胞的异常增生,抑制异常增生的系膜细胞凋亡,促进肾脏病的慢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 系膜细胞 增生细胞核抗原 RB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酪酸及谷氨酸脱羧酶在大鼠空肠上皮增生带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汪芳裕 Masahito Watanabe +1 位作者 朱人敏 Kentaro Maemura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2期897-900,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氨酪酸 (GABA)与空肠上皮细胞分化增生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对GABA及谷氨酸脱羧酶 (GAD ,包括两种异构体GAD6 5及GAD6 7)在大鼠空肠上皮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另以麦胚凝聚素组织化学染色与GAD... 目的 :探讨氨酪酸 (GABA)与空肠上皮细胞分化增生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对GABA及谷氨酸脱羧酶 (GAD ,包括两种异构体GAD6 5及GAD6 7)在大鼠空肠上皮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另以麦胚凝聚素组织化学染色与GAD6 5免疫荧光结合进行双重染色 ,显示GAD6 5表达细胞的分布特征。同时 ,用增生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方法显示上皮细胞的增生带。 结果 :GABA及GAD6 5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空肠绒毛的顶端 ,空肠上皮细胞GAD6 7阴性。双重染色显示 ,杯状细胞不表达GAD6 5。PCNA免疫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在隐窝的中下部。表明GABA及GAD6 5主要分布在空肠上皮的成熟带及功能带。 结论 :GABA系统可能与上皮细胞的成熟及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酪酸 谷氨酸脱羧酶 增生细胞核抗原 空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过度增生的影响
6
作者 司志业 岳彩玲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9-20,共2页
通过增生细胞核抗原的测定探讨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对胃粘膜上皮过度增生的影响。分别于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经胃镜取胃粘膜组织,常规免疫组化染色测增生细胞核抗原指数。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该指数较阴性者明显增高(P<00... 通过增生细胞核抗原的测定探讨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对胃粘膜上皮过度增生的影响。分别于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经胃镜取胃粘膜组织,常规免疫组化染色测增生细胞核抗原指数。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该指数较阴性者明显增高(P<0001),持续阳性者该指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经治疗转阴者,该指数明显下降(P<001)。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致胃粘膜处于过度增生状态,是其致胃癌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幽门螺杆菌 增生细胞核抗原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
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7期150-150,共1页
9725627 膀胱疣状癌/Blackmore C C//Abdom Imaging.-1995,20(5).-480~482 津医情9725628 喃氟啶给药后大鼠 BBN 膀胱肿瘤内5-FU 的定量[日]/迁本贺洋//日癌疗志.1995,30(8).-399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大鼠 细胞 抑癌基因 肿瘤生成 喃氟啶 疣状癌 癌化疗 增生细胞核抗原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科学、鼻疾病
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5期167-168,共2页
9918677 鼻茸上皮形态的变化和PCNA(增生细胞核抗原)[日]/饭田诚∥耳鼻展望.-1998,41(2).-15~20 冀医情 9918678 老年人嗅觉障碍[日]/三轮高喜∥耳鼻头颈.-1998,70(5)增.-90~96
关键词 老年人 展望 增生细胞核抗原 过敏性鼻炎 嗅觉障碍 鼻疾病 头颈 鼻旁窦炎 鼻粘膜 有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
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7期136-137,共2页
9926039 卵巢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日]/ 小原明//日不妊志.-1997,42(3).-38冀医情9926040 CT 和 MRI 判断卵巢肿瘤良性或恶性的程度[日]/富(木坚)//临妇产.-1997,51(9).-940~941 冀医情9926041 卵巢肿瘤的超声波诊断及其界限[日]/小田高... 9926039 卵巢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日]/ 小原明//日不妊志.-1997,42(3).-38冀医情9926040 CT 和 MRI 判断卵巢肿瘤良性或恶性的程度[日]/富(木坚)//临妇产.-1997,51(9).-940~941 冀医情9926041 卵巢肿瘤的超声波诊断及其界限[日]/小田高明//临妇产.-1997,51(9).-936~939 冀医情9926042 抗 PCNA(增生细胞核抗原)抗体对卵巢癌恶性度评价的判定[日]/寺内文敏//日癌疗志.-199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 增生细胞核抗原 超声波诊断 腹腔镜手术 恶性度 评价 单克隆抗体 良性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10
作者 梁雪 《华夏医学》 CAS 1996年第4期153-154,共2页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RelationshipBetwenHelicobacterPpyloriandGastricCarcino┐ma梁雪(广西玉林市人民医院内科玉林市537000)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最重...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RelationshipBetwenHelicobacterPpyloriandGastricCarcino┐ma梁雪(广西玉林市人民医院内科玉林市537000)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最重要的致病原因,并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菌 消化系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 感染率 增生细胞核抗原指数 胃粘膜萎缩 胃癌前病变 流行病学研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 of a new gossypol derivative apogossypolone (ApoG2) on xenograft of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PC-3 被引量:2
11
作者 Zhang Xianqing Huang Xiaofeng +4 位作者 Mu Shijie Chen Rui An Qunxing Xia Aijun Wu Daocheng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9年第5期274-282,共9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pogossypolone (ApoG2) o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PC-3 in vivo,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 The models of transplantation tumors in Balb/c nu/nu mice were 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pogossypolone (ApoG2) o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PC-3 in vivo,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 The models of transplantation tumors in Balb/c nu/nu mice were established via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PC-3 cells and the tumor-transplanted mice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ApoG2 treatment groups, with 10 mice in each group. Volumes of the tumor were estimated every 2 d and the morphology of tumor tissues was observe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employed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Bcl-2, PCNA, CD31, caspase-3 and caspase-8 in tumor tissues. Results: ApoG2 (2.5 mg/kg-10 mg/kg) given intraperitoneally once a day can obvious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subcutaneous prostatic carcinoma implant. The tumor volume decreased obviously when the treatment dosage was bigger than 5.0 mg/kg (P<0.01). Meanwhile, ApoG2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CNA and CD31, and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s-3, caspase-8 in tumor tissues. Conclusion: ApoG2 exert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prostatic carcinoma possibly by inducing apoptosis and inhibiting tumor angi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gossypolone Prostate cancer PC-3 human prostatic carcinoma cell line XENOGRA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肿瘤
12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0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胸腺瘤 胸腺肿瘤 病理 增生细胞核抗原 胸腺上皮性肿瘤 恶性胸膜间皮瘤 胸腺类癌 浸润性 异位性 糖蛋白
全文增补中
内分泌腺肿瘤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期139-140,共2页
9802821 内分泌癌的并发症及其病态和对策[日,英摘]/石桥//Biotherapy.-1996,9(12).-1464~1471 冀医情9802822 德国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家族中 ret 原癌基因的突变:基因型和表型间的关系/Frank Rane K//J Clin EndocMetab.-1996,81(5).-... 9802821 内分泌癌的并发症及其病态和对策[日,英摘]/石桥//Biotherapy.-1996,9(12).-1464~1471 冀医情9802822 德国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家族中 ret 原癌基因的突变:基因型和表型间的关系/Frank Rane K//J Clin EndocMetab.-1996,81(5).-1780~1783四军大9802823 甲状腺癌中 bcl-2,P53和增生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甲状腺癌 增生细胞核抗原 原癌基因 分化程度 内分泌癌 并发症 基因型 内分泌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