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韩琳娜 李一梅 谢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2-384,共3页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保护与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抗血栓形成、抗炎作用等机制,发挥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作用;与羟苯磺酸钙、杞菊地黄丸等药物相比,对NPDR的疗效更好;与其...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保护与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抗血栓形成、抗炎作用等机制,发挥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作用;与羟苯磺酸钙、杞菊地黄丸等药物相比,对NPDR的疗效更好;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对NPDR的疗效。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NPDR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期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被引量:8
2
作者 洪莉 肖现民 +2 位作者 盛民立 韩承新 姜雅梅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5-66,69,共3页
血管内皮细胞(VEC)体外培养是研究血管形成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大血管内膜或组织中微血管进行VEC培养,但技术要求高,培养不易存活或传代。为提供更理想的血管生成的体外模型,我们选择增生期血管瘤按组织块法培养VEC,并... 血管内皮细胞(VEC)体外培养是研究血管形成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大血管内膜或组织中微血管进行VEC培养,但技术要求高,培养不易存活或传代。为提供更理想的血管生成的体外模型,我们选择增生期血管瘤按组织块法培养VEC,并改良培养液配方。材料和方法标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增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儿童及少年瘢痕增生期的生活质量自评与家长代评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洁 吴圣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儿童(7~12岁)、少年(13~18岁)瘢痕增生期的生活质量自评与家长代评的差异。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瑞金医院进行治疗的处于瘢痕增生期的儿童、少年及其家长各40例(共计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烧伤儿童(7~12岁)、少年(13~18岁)瘢痕增生期的生活质量自评与家长代评的差异。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瑞金医院进行治疗的处于瘢痕增生期的儿童、少年及其家长各40例(共计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QLSCA)对学龄期儿童、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评估。结果处于烧伤瘢痕增生期的儿童对“躯体感觉”和“运动能力”因子的评分高于其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维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处于烧伤瘢痕增生期的少年在“社会心理功能”和“生理心理健康”两个维度中多个因子的评分低于其家长,而“躯体感受”和“负性情绪”因子的评分则高于其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生活满意度的评分上,儿童和青少年与其家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应向家长指出代评的差异,以便进行更全面、优质、有效的心理指导,使家长在患儿瘢痕日常护理和康复中能和患儿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增生期 儿童 少年 生活质量 自评 家长代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OR用于区别增生期与分泌期宫内膜的价值探讨
4
作者 章培 步宏 +2 位作者 黄昕 沈甍 李俸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4-85,共2页
应用AgNOR技术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中AgNOR的分布及其用于区别增生期和分泌期宫内膜的可能性。方法:选择末次月经日期记载清楚的各期宫内膜标本共120例进行AgNOR染色、计数。结果:在子宫内膜功能层腺上... 应用AgNOR技术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中AgNOR的分布及其用于区别增生期和分泌期宫内膜的可能性。方法:选择末次月经日期记载清楚的各期宫内膜标本共120例进行AgNOR染色、计数。结果:在子宫内膜功能层腺上皮细胞的AgNOR均数在增生晚期表达最高,增生期(3.52±0.24)与分泌期(1.41±0.28)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间质细胞AgNOR均数表现出两个高峰,一个为增生中期,一个为分泌晚期。结论:AgNOR是判断子宫内膜分期的良好标志物。根据功能层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AgNOR计数,可以作为判断子宫内膜分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银蛋白 子宫内膜 AGNOR染色 增生期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疗效分析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丽琴 郭竹秀 +5 位作者 吴俭 吴星恒 陈晓 刘赟 吴红宣 王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给予普萘洛尔0.5~1.5mg/(kg·d)连续服用,服药3~8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血清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给予普萘洛尔0.5~1.5mg/(kg·d)连续服用,服药3~8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4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I级疗效有1例,Ⅱ级疗效2例,Ⅲ级疗效23例,Ⅳ级疗效16例,有效率(优加好)为92.9%。②42例增生期血管瘤在普萘洛尔治疗4周、8周时血清VEGF水平呈下降趋势,且治疗4周时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时低于治疗4周时(P〈0.05);治疗4周后血清VGEF下降水平与疗效等级具有正相关性(rs=0.705,P〈0.05),治疗8周后血清VGEF下降水平与疗效等级亦具有正相关性(rs=0.821,P〈0.001)。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增生期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增生期血管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血复明汤治疗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申进亮 庞国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08-2409,共2页
自拟通血复明汤,药用:当归9g,生地9g,赤芍9g,川芎9g,荆芥9g,防风9g,水蛭9g,全蝎9g,地龙9g,桃仁6g,红花6g,川牛膝30g,决明子15g,三七粉(冲服)3g,甘草3g治疗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随证加减,有是证用是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 自拟通血复明汤,药用:当归9g,生地9g,赤芍9g,川芎9g,荆芥9g,防风9g,水蛭9g,全蝎9g,地龙9g,桃仁6g,红花6g,川牛膝30g,决明子15g,三七粉(冲服)3g,甘草3g治疗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随证加减,有是证用是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温服。对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造成的玻璃体混浊、视网膜渗出、大片状出血及纤维血管膜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血复明汤 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通血化瘀 通络开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癌中PTEN、Ki-6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9
7
作者 贾学玲 高云荷 张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TEN、Ki 6 7蛋白的异常表达 ,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及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1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4 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4 2例内膜...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TEN、Ki 6 7蛋白的异常表达 ,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及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1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4 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4 2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Ki 6 7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 (单纯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 ;Ki 6 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EN、Ki 6 7表达异常与子宫内膜组织学分级均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 0 5 4 1和 0 4 96 ,P值均<0 0 1)。子宫内膜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的PTEN、Ki 6 7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不典型增生与单纯增生组织的Ki 6 7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TEN、Ki 6 7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r =- 0 4 2 8,P <0 0 1)。PTEN、Ki 6 7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无关 (P >0 0 5 )。结论 PTEN、Ki 6 7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 ,PTEN基因表达异常及细胞增殖异常与子宫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蛋白 PTEN 不典型增生 增生期 正常 表达 子宫内膜 学分 显著性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系女生月经周期某些血液指标和心电图的变化
8
作者 洪泰田 陈艳贞 +3 位作者 吴栋梁 黄同松 林颖 陈永涛 《体育科学》 1983年第1期55-60,共6页
女同志月经周期,不仅是局部生理变化,也影响各器官机能。过去国内研究女运动员或体育系女生月经期生理变化主要是记录自我感觉,缺乏具体生理指标变化,更缺乏对月经周期各阶段变化的研究.本文研究体育系女生月经周期各阶段的某些血液指... 女同志月经周期,不仅是局部生理变化,也影响各器官机能。过去国内研究女运动员或体育系女生月经期生理变化主要是记录自我感觉,缺乏具体生理指标变化,更缺乏对月经周期各阶段变化的研究.本文研究体育系女生月经周期各阶段的某些血液指标和心电图的变化特点,为安排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 月经 心电图检查 分泌 血液指标 增生期 体育系 淋巴细胞 心功能指数 白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卷10期疑难病案
9
作者 陈芳 段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3-743,共1页
患者36岁,因月经间期阴道流血2月,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壁肿物1月,于2012年9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2月前无诱因出现经间期阴道流血,量少,淋漓持续2周,未伴腹痛,无阴道组织物排出,1月前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5.8cm×4.... 患者36岁,因月经间期阴道流血2月,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壁肿物1月,于2012年9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2月前无诱因出现经间期阴道流血,量少,淋漓持续2周,未伴腹痛,无阴道组织物排出,1月前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5.8cm×4.5cm不规则无回声区,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增生期改变,伴不规则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案 阴道流血 月经间 超声检查 诊断性刮宫 增生期 无阴道 子宫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卷8期疑难病案
10
作者 郭桂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 输卵管结扎术 分娩后 增生期子宫内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卷5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1
作者 李勇 吕淑娴 +1 位作者 肖琳 漆洪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腹腔巨大包块 不规则阴道流血 选登 鉴别诊断 增生期宫内膜 浆液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旭瑞 刘建明 +2 位作者 杨思道 张安立 曾恒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与华南一样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增生带也有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矿床产出。矿床的生成总是与张裂型沉积盆地有关。根据基底大地构造性质和盆地动力学演化特征 ,可划分出两个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特征各异的金属成矿省 :1)华北克拉通北部元... 与华南一样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增生带也有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矿床产出。矿床的生成总是与张裂型沉积盆地有关。根据基底大地构造性质和盆地动力学演化特征 ,可划分出两个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特征各异的金属成矿省 :1)华北克拉通北部元古代金 多金属成矿省 ,在克拉通内部 边缘元古代裂谷增生期生成沉积喷流型硫多金属矿床和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2 )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锡 多金属成矿省 ,在克拉通北缘早 晚古生代增生带的张裂型沉积盆地内分别生成各具特征的铅锌 锡 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多金属矿床 沉积盆地 元古代 成矿 盆地动力学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增生期 中南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4对HEC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飞 周志强 +4 位作者 吴成稳 康海涵 梁晓丹 蔡亚征 张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缺失基因(DPC4/Smad4)对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HEC)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EC,在细胞中转染Smad4真核表达载体,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测定Smad4对HEC增殖的影响,流式... 目的探讨胰腺癌缺失基因(DPC4/Smad4)对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HEC)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EC,在细胞中转染Smad4真核表达载体,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测定Smad4对HE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Smad4对HEC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水平,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法检测Smad4对HEC中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Smad4真核表达载体能够促进HEC中Smad4 mRNA和蛋白表达。过表达Smad4后的HEC增殖活性降低,G0/G1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率也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细胞中CDK4、Cyclin D1蛋白水平下降,细胞中ROS水平升高,与正常培养的H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mad4诱导HEC凋亡,抑制HEC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机制与促进Caspase-3活化并减少CDK4、Cyclin D1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合成R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期HEC 凋亡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R-Ⅱ在人类子宫内膜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楠 赵华 +1 位作者 殷莉 靳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GnRHR-Ⅱ)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分析GnRHR-Ⅱ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诊断性刮宫技术,获取106名因"输卵管因素不孕"入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正常月经周期患者的子宫内...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GnRHR-Ⅱ)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分析GnRHR-Ⅱ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诊断性刮宫技术,获取106名因"输卵管因素不孕"入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正常月经周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其中增生期形态子宫内膜54例,分泌期形态子宫内膜5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增生期、分泌期内膜基质细胞及腺上皮中GnRHR-Ⅱ的表达。根据表达强度及阳性率进行量化评分(HSCORE),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无论增生期还是分泌期,子宫内膜上均可见GnRHR-Ⅱ表达。增生期内膜基质细胞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腺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期腺上皮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基质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生期内膜基质细胞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分泌期内膜基质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期腺上皮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期腺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nRHR-Ⅱ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与子宫内膜为适应胚胎着床发生的形态、生理生化改变相一致,证实在一定范围内GnRHR-Ⅱ与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 子宫内膜增生期 子宫内膜分泌 内膜基质细胞 内膜腺上皮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活动对女子月经周期的影响
15
作者 宋永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64年第2期53-58,共6页
解放十多年来,参加体育活动的妇女越来越多了。但随着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也就产生了妇女参加体育活动对月经周期有无影响,月经期能否参加训练的问题。对于这问题,各说不一,尚无肯定的结论。为了进一步了解体育活动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以... 解放十多年来,参加体育活动的妇女越来越多了。但随着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也就产生了妇女参加体育活动对月经周期有无影响,月经期能否参加训练的问题。对于这问题,各说不一,尚无肯定的结论。为了进一步了解体育活动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以便更有科学根据地来安排月经期间的训练内容,今特对其有关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望指正。研究方法此问题主要通过调查访问及实验的方法进行。共调查了186人,其中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运动员40名,她们的运动年限长的达9年,最短的也有3年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 月经周 体育活动 运动量 专业运动员 增生期 调查访问 肺活量 体育运动 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管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基伟 吴学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病,由胚胎时期血管网增生所形成。胚胎早期,原始血管是一种单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物。它们在间质中形成一个致密的网,以后随着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原始血管网逐渐分化成为器官与组织间相互联系的血管丛,根据原始血...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病,由胚胎时期血管网增生所形成。胚胎早期,原始血管是一种单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物。它们在间质中形成一个致密的网,以后随着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原始血管网逐渐分化成为器官与组织间相互联系的血管丛,根据原始血管内的流量和压力,形成供应血管或引流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内皮细胞 增生期 血管畸形 退化 高表达 儿童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分子生物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C-Me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琼 洛若愚 张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97-79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 G F)及其受体(C-M et)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5例(增生期20例,分泌期25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30例(增生期12例,分泌期18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 G F)及其受体(C-M et)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5例(增生期20例,分泌期25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30例(增生期12例,分泌期18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的在位子宫内膜的H G F与C-M et的免疫表达水平。结果:(1)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子宫内膜的H G F、C-M et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06,P=0.001)。(2)H G F与C-M et呈正相(关(异位症及对照组r均为0.945)。(3)H G F与C-M et均随月经发生周期性变化(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对照组H G F、C-M et分别为P=0.015、P=0.023;内异症组H G F、C-M et分别为P=0.003、P=0.015)。结论:类似肿瘤转移和浸润机制,H G F/C-M et系统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位子宫内膜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HGF/C-Met系统 表达及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表达 患者 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性变化 增生期 分泌 发病机制 免疫表达 肿瘤转移 对照组 链霉素 正相关 内异症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正常早孕和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Np63的表达
18
作者 郭宇雯 吴强 +1 位作者 丁向东 杨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0,674,共4页
目的观察△Np63蛋白在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p63在胚泡植入和早期妊娠维持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自然流产的蜕膜27例组织(其中胚胎停止发育23例、习惯性流产1例及不全流产3例),正常早孕蜕膜66例,非妊娠期子宫内膜组织57例(其中... 目的观察△Np63蛋白在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p63在胚泡植入和早期妊娠维持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自然流产的蜕膜27例组织(其中胚胎停止发育23例、习惯性流产1例及不全流产3例),正常早孕蜕膜66例,非妊娠期子宫内膜组织57例(其中增生期33例,分泌期24例),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Np63的表达。结果△Np63广泛表达于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中△Np63主要表达在腺上皮,蜕膜组织中△Np63在间质蜕膜细胞中的有较强的表达。流产组△Np63蛋白阳性率为55.6%,明显低于增生期的90.9%、分泌期的87.5%及正常早孕组的86.4%(P<0.05)。△Np63高表达率在分泌期组及流产组分别为16.7%和11.2%,明显低于增生期的63.6%和正常早孕组的57.6%(P<0.01)。结论△Np63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的生理周期变化,并与子宫内膜向早孕蜕膜组织转化及维持早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63 增生期 分泌 蜕膜 早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周围淋巴结区素和N-乙酰葡萄糖胺-6-转磺酶表达及其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19
作者 王波 黄荷凤 +1 位作者 金帆 何荣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讨人子宫内膜周围淋巴结区素(peripheral lymph node addressin,PNAd)及 N-乙酰葡萄糖胺-6-转磺酶(GlcNkc-6-sulfotransferase,GlcNAc6ST)表达特点及其与胚胎着床的关系。方法:对75例子宫内膜(增生期12例为健康妇女;分泌期6... 目的:探讨人子宫内膜周围淋巴结区素(peripheral lymph node addressin,PNAd)及 N-乙酰葡萄糖胺-6-转磺酶(GlcNkc-6-sulfotransferase,GlcNAc6ST)表达特点及其与胚胎着床的关系。方法:对75例子宫内膜(增生期12例为健康妇女;分泌期63例为不孕症患者,含分泌早期27例,分泌中期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PNAd 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41例分泌期内膜 GlcNAc6ST mRNA。对63例不孕症(男性因素17例,输卵管因素46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临床妊娠29例,非妊娠34例,分析两组间 PNAd 和 GlcNAc6ST 表达的差异。结果:(1)PNAd 位于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胞膜和胞浆,增生期表达较弱,分泌期强表达。PNAd 蛋白免疫印迹呈现至少4条带,对应 Sgp200、CD34、MAdCAM-1,GlyCAM-1四种分子,表达水平呈两两正相关。分泌期 Sgp200、CD34、MAdCAM-1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病例均表达 GlcNAc6ST mRNA,与 PNAd 各分子水平无相关。(2)妊娠组 CD34、GIyCAM-1表达高于非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GlcNAc6ST mRN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年龄、受精方式、hCG 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水平 分泌 CD34 子宫内膜 增生期 葡萄糖胺 胚胎着床 PNA mRNA水平 蛋白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志留世西别河组的区域构造学意义 被引量:45
20
作者 张允平 苏养正 李景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9-1605,共7页
晚志留世西别河组是发育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一套滨浅海相磨拉石沉积。西别河组广泛角度不整合在蛇绿混杂岩、岛弧火山岩、加里东期花岗岩和弧后盆地复理石沉积之上,揭示了其下伏杂岩之间的区域构造关联性,是内蒙古中部地区曾经发生过加... 晚志留世西别河组是发育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一套滨浅海相磨拉石沉积。西别河组广泛角度不整合在蛇绿混杂岩、岛弧火山岩、加里东期花岗岩和弧后盆地复理石沉积之上,揭示了其下伏杂岩之间的区域构造关联性,是内蒙古中部地区曾经发生过加里东期陆壳增生作用过程的证据。西别河组具有与欧洲老红色砂岩类似的区域构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部 晚志留世 西别河组 不整合 加里东陆壳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