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关表面活性剂调控及增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代朝猛 李彦 +2 位作者 段艳平 刘曙光 涂耀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18-9222,共5页
表面活性剂在解决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传统表面活性剂与污染物难以分离,易造成二次污染。开关表面活性剂则可通过后续条件实现分离回收,能够有效解决二次污染问题。而实现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转变需要调控相应的环... 表面活性剂在解决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传统表面活性剂与污染物难以分离,易造成二次污染。开关表面活性剂则可通过后续条件实现分离回收,能够有效解决二次污染问题。而实现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转变需要调控相应的环境条件完成,研究表明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转变可通过温度、电化学(氧化还原)、光、pH、CO_(2)/N_(2)等条件实现。为此,本文综述了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调控机制及增溶机理,重点阐述了氧化还原、CO_(2)/N_(2)等触发机制和泡沫增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表面活性剂 可逆调控 增溶机制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流体磨增溶大豆蛋白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朱启铭 陈军 +5 位作者 陈巧云 戴涛涛 邓利珍 王乙惠 张文慧 李俶 《食品科学》 2025年第8期16-24,共9页
为探究植物蛋白经高能流体磨处理后的改性效果,明晰其增溶机制。采用大豆蛋白为原料,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大豆蛋白悬浮液,使用高能流体磨在不同压力(30、60、90、120 MPa)条件下对其进行处理,制备改性大豆蛋白。采用溶解度、粒径、荧光... 为探究植物蛋白经高能流体磨处理后的改性效果,明晰其增溶机制。采用大豆蛋白为原料,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大豆蛋白悬浮液,使用高能流体磨在不同压力(30、60、90、120 MPa)条件下对其进行处理,制备改性大豆蛋白。采用溶解度、粒径、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电泳等手段表征高能流体磨处理过程中大豆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高能流体磨处理后的大豆蛋白,其溶解度随着压力增大而显著提升,当处理压力为120 MPa时,溶解度可以达到76.97%。微观结构和蛋白尺寸的变化表明高能流体磨促使大豆蛋白中的大团聚体发生了解聚,随着处理压力从0 MPa增加到120 MPa,颗粒粒径(D_([4,3]))从94.90μm降低至3.65μm,大豆蛋白电位绝对值从18.40 mV增加到28.03 mV、表面疏水性由1559.60增大至7199.28、游离巯基含量由18.87μmol/g上升至22.18μmol/g,二级结构由β-折叠向α-螺旋转变。研究表明高能流体磨技术能够有效修饰大豆蛋白的结构,极大地提高大豆蛋白溶解性,为植物蛋白工业化增溶改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流体磨 大豆蛋白 增溶机制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