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别山桐城地区雷庄低温高压榴辉岩的增温退变P-T轨迹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石永红
林伟
王清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59-1770,共12页
早期的研究显示大别山东段(安徽部分)出露的榴辉岩均为中温榴辉岩,并没有其他类型榴辉岩存在。本研究通过对桐城地区雷庄附近的榴辉岩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矿物成分化学以及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地区榴辉岩为低温高压榴辉岩。榴辉岩的 P...
早期的研究显示大别山东段(安徽部分)出露的榴辉岩均为中温榴辉岩,并没有其他类型榴辉岩存在。本研究通过对桐城地区雷庄附近的榴辉岩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矿物成分化学以及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地区榴辉岩为低温高压榴辉岩。榴辉岩的 P-T 演化特征研究区分了5个变质阶段,展示了一个"发卡式"增温退变轨迹。Ⅰ-阶段的变质温压为 T=390~411℃,P=0.89~1.40GPa;Ⅱ-阶段为 T=527~544℃,P=1.95~2.34GPa。该阶段为峰期变质,代表了板片俯冲最大深度;Ⅲ-阶段为 T=501~519℃,P=1.74~2.14GPa;Ⅳ-阶段为 T=630和 P=1.22GPa;Ⅴ-阶段为 T=350℃,P=0.20GPa。由Ⅲ-阶段至Ⅳ-阶段随着压力的降低,温度明显增加,反映了一个退变增温的演化趋势。这种增温可能是由于低温榴辉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以及榴辉岩板片在折返至地壳某一深度停滞时间较长,北大别热穹隆和地温梯度的恢复是导致增温的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别山
低
温
高压榴辉岩
峰期P-T条件
增温退变
过程
P—T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别山朱家冲高压榴辉岩变质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石永红
卜香萍
赵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83-1000,共18页
研究表明大别山朱家冲榴辉岩属于典型的高压榴辉岩,其具有复杂的变质演化历史。根据岩相学、矿物成份化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该类榴辉岩记录了6期变质过程,具有"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由Ⅰ-阶段、Ⅱ-阶段至Ⅲ-阶段显示了近于...
研究表明大别山朱家冲榴辉岩属于典型的高压榴辉岩,其具有复杂的变质演化历史。根据岩相学、矿物成份化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该类榴辉岩记录了6期变质过程,具有"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由Ⅰ-阶段、Ⅱ-阶段至Ⅲ-阶段显示了近于等温增压进变质特征,并在Ⅲ-阶段压力值最高达到P=2.53 GPa;Ⅳ-阶段和Ⅴ-阶段则表现为增温降压退变过程,温度在Ⅴ-阶段最高达到T=627℃;到Ⅵ-阶段则为降温降压过程。该过程暗示了高压板片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可能处于一个非匀速的状态。推测朱家冲榴辉岩后期增温退变的过程可能是源于受扰动的地温线恢复、超高压榴辉岩退变过程的"散热"以及该类榴辉岩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碰撞造山带
高压榴辉岩
朱家冲
P—T轨迹
增温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别山桐城地区雷庄低温高压榴辉岩的增温退变P-T轨迹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石永红
林伟
王清晨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59-177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39)资助成果
文摘
早期的研究显示大别山东段(安徽部分)出露的榴辉岩均为中温榴辉岩,并没有其他类型榴辉岩存在。本研究通过对桐城地区雷庄附近的榴辉岩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矿物成分化学以及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地区榴辉岩为低温高压榴辉岩。榴辉岩的 P-T 演化特征研究区分了5个变质阶段,展示了一个"发卡式"增温退变轨迹。Ⅰ-阶段的变质温压为 T=390~411℃,P=0.89~1.40GPa;Ⅱ-阶段为 T=527~544℃,P=1.95~2.34GPa。该阶段为峰期变质,代表了板片俯冲最大深度;Ⅲ-阶段为 T=501~519℃,P=1.74~2.14GPa;Ⅳ-阶段为 T=630和 P=1.22GPa;Ⅴ-阶段为 T=350℃,P=0.20GPa。由Ⅲ-阶段至Ⅳ-阶段随着压力的降低,温度明显增加,反映了一个退变增温的演化趋势。这种增温可能是由于低温榴辉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以及榴辉岩板片在折返至地壳某一深度停滞时间较长,北大别热穹隆和地温梯度的恢复是导致增温的热源。
关键词
东大别山
低
温
高压榴辉岩
峰期P-T条件
增温退变
过程
P—T轨迹
Keywords
The south part of Dabie Mountains
Low-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eclogites
Peak P-T conditions
Retro- metamorphism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P-T path
分类号
P588.34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别山朱家冲高压榴辉岩变质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石永红
卜香萍
赵群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83-1000,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2039)资助
文摘
研究表明大别山朱家冲榴辉岩属于典型的高压榴辉岩,其具有复杂的变质演化历史。根据岩相学、矿物成份化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该类榴辉岩记录了6期变质过程,具有"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由Ⅰ-阶段、Ⅱ-阶段至Ⅲ-阶段显示了近于等温增压进变质特征,并在Ⅲ-阶段压力值最高达到P=2.53 GPa;Ⅳ-阶段和Ⅴ-阶段则表现为增温降压退变过程,温度在Ⅴ-阶段最高达到T=627℃;到Ⅵ-阶段则为降温降压过程。该过程暗示了高压板片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可能处于一个非匀速的状态。推测朱家冲榴辉岩后期增温退变的过程可能是源于受扰动的地温线恢复、超高压榴辉岩退变过程的"散热"以及该类榴辉岩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所致。
关键词
大别碰撞造山带
高压榴辉岩
朱家冲
P—T轨迹
增温退变
Keywords
Dabie Mountains collision, High-pressure eclogites,Zhu Jiachong area,P-T path,Retrograde metamorphisim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分类号
P588.3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别山桐城地区雷庄低温高压榴辉岩的增温退变P-T轨迹及其构造含义
石永红
林伟
王清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别山朱家冲高压榴辉岩变质演化特征分析
石永红
卜香萍
赵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