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SiO_(2)纳米流体对煤体润湿性及瓦斯解吸的影响机理
1
作者 柳先锋 李闯 +4 位作者 聂百胜 何学秋 贾雪祺 何承毅 韩涵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07-3321,共15页
添加纳米流体可改变煤体化学结构进而增润煤体影响瓦斯解吸过程。为探究酸性SiO_(2)纳米流体对煤粉增润机理和对瓦斯解吸的作用规律,试验配置了不同质量浓度和pH的酸性SiO_(2)纳米流体改性煤样,利用接触角测量试验从宏观角度探究酸性SiO... 添加纳米流体可改变煤体化学结构进而增润煤体影响瓦斯解吸过程。为探究酸性SiO_(2)纳米流体对煤粉增润机理和对瓦斯解吸的作用规律,试验配置了不同质量浓度和pH的酸性SiO_(2)纳米流体改性煤样,利用接触角测量试验从宏观角度探究酸性SiO_(2)纳米流体作用对煤体润湿性的影响,采用甲烷解吸动态试验系统,研究不同pH及不同SiO_(2)纳米流体质量浓度的浸润溶液作用时改性煤样甲烷解吸规律;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分析酸性SiO_(2)纳米流体对煤粉的增润机理及煤体瓦斯解吸促进机制。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质量浓度的SiO_(2)纳米流体和弱酸性环境对煤体增润强化效果具有促进作用,浸润溶液处于SiO_(2)纳米流体质量浓度为2.0%、pH为3的弱酸性环境时,测量接触角为25.2°,与原煤接触角相比减小74.5°;瓦斯解吸量由6.960 7 mL/g增加至13.279 4 mL/g;且伴随着试验中弱酸酸性环境的增强和SiO_(2)纳米流体质量浓度的增加,接触角逐渐减小,煤体由疏水性逐渐向亲水性转变,润湿作用效果增强,瓦斯解吸促进作用增强;含氧官能团作为影响煤体润湿性的主要基团,其吸收峰总面积与煤水接触角呈负相关关系、与煤体瓦斯解吸量和瓦斯解吸率呈正相关关系;且在不同条件下的改性煤样表面形貌也发生了变化。合理选择酸性SiO_(2)纳米流体浸润煤体,可增强煤体润湿性,易于实现煤尘高效降除,促进瓦斯解吸过程,强化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环境 纳米流体 增润 瓦斯解吸 含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活化过硫酸钾溶液浸泡对焦煤润湿性及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戴俊 张宇桢 +2 位作者 杨娟 许雷斯 魏建平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90-1103,共14页
为改善焦煤润湿性、探究煤样增润机理,采用煤样毛细反渗透实验优选碱活化的过硫酸钾溶液(AAP)组成,结合AAP浸泡实验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峰值拟合结果及煤样表面各官能团相对含量变化,使用MaterialsStudio软件的Sorption模块构建孔层状煤... 为改善焦煤润湿性、探究煤样增润机理,采用煤样毛细反渗透实验优选碱活化的过硫酸钾溶液(AAP)组成,结合AAP浸泡实验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峰值拟合结果及煤样表面各官能团相对含量变化,使用MaterialsStudio软件的Sorption模块构建孔层状煤分子结构模型,以此模拟水分子在煤表面的吸附状态,系统研究AAP浸泡对煤样表面接触角θ、反渗透高度、官能团含量变化、孔隙结构、瓦斯吸附常数及水分子在煤表面吸附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钾质量分数为1.5%、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0.5%、温度为30℃时,AAP浸泡对焦煤煤样的润湿性改善最为显著,处理后煤样反渗透高度达10.3 cm,与煤样表面接触角θ由96.32°显著降低至48.51°(降幅达49.64%)的增润趋势相一致;AAP处理后焦煤煤样表面的OH—π和环羟基含量分别由9.22%、13.43%增至17.25%、24.39%,在各官能团中其含量改变最为显著,因OH—π和环羟基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故其含量增加有助于改善煤样润湿性;MS模拟显示AAP处理后水分子的平均吸附热由16.11 kJ/mol提升至19.57 kJ/mol,水分子吸附量由48.6 H_(2)O/晶胞提升至53 H_(2)O/晶胞,处理后煤样在较低压力下即可吸附大量水分子,该特性有利于提升矿井喷雾降尘和煤层注水增润效果。同时,AAP含有的SO_(4)^(·-)和·OH能氧化溶蚀煤中有机小分子相,使煤中原生的微小孔孔径变大、微小孔数量减少,最佳组成AAP处理后煤样的微小孔平均孔径增幅达44.64%、比表面积降幅达65.48%;瓦斯吸附常数a降幅为12.01%、b降幅为19.27%,即AAP浸泡在显著改善煤样润湿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甲烷吸附量,可为煤层注水降尘防突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 毛细反渗透 红外峰值拟合 孔层状煤分子结构模型 增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IL-1β、Ig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全 周婷婷 李纪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9-640,共2页
目的:研究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颌下腺IL-1β和外周血Ig G的影响,探究该方治疗SS的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法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ZYRZI、Ⅱ、Ⅲ),白芍总苷组(BSZG);免疫诱导法制备SS... 目的:研究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颌下腺IL-1β和外周血Ig G的影响,探究该方治疗SS的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法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ZYRZI、Ⅱ、Ⅲ),白芍总苷组(BSZG);免疫诱导法制备SS模型;ELISA法检测IL-1β、Ig G。结果:模型组IL-1β、Ig G比正常组升高(P<0.05);增液润燥汤各剂量组IL-1β、Ig G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增液润燥汤能降低SS模型鼠IL-1β、Ig G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颌下腺损伤,是其治疗SS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 燥汤 颌下腺 IL-1Β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及外分泌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葛瑞英 杨瑶瑶 陈誉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观察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对外分泌腺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 目的:观察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对外分泌腺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0.2 g,2次/d;嘱咐患者必要时可使用人工泪液,多饮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增液润燥汤。根据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进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检测其性激素水平及外分泌腺功能,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fh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中医临床症状积分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E_2、T和FSH升高(P<0.05),而LH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E_2、T和FSH的性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LH与之相反(P<0.05)。3)增液润燥汤治疗后唾液和泪液分泌较治疗前增多(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4)增液承气汤治疗后Tfh细胞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调(P<0.05),且下调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润燥汤能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外分泌腺功能,这一疗效机制可能与下调Tfh细胞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汤 干燥综合征 中老年 女性 性激素 唾液腺 泪腺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香保润特种滤棒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孟祥士 崔春 +7 位作者 纪朋 胡少东 楚文娟 杨帆 李禄成 顾亮 李明哲 高明奇 《轻工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72-81,共10页
对基于外加材料(香线、爆珠、凝胶和颗粒)和原材料(三醋酸甘油酯、成型纸和二醋酸纤维丝束)分别进行添加制得的增香保润滤棒,以及其他增香保润滤棒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基于外加材料添加的增香保润滤棒助剂负载量较多且可控... 对基于外加材料(香线、爆珠、凝胶和颗粒)和原材料(三醋酸甘油酯、成型纸和二醋酸纤维丝束)分别进行添加制得的增香保润滤棒,以及其他增香保润滤棒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基于外加材料添加的增香保润滤棒助剂负载量较多且可控性较好,但对其增香保润的原理,以及对卷烟品质的整体影响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基于原材料添加的增香保润滤棒制备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增香保润助剂负载量小且易挥发的缺点,更适合作为一种辅助的增香保润手段;其他增香保润滤棒通过优化滤棒结构、在其他载体上添加增香保润助剂,赋予了滤棒更多的功能性和更好的可控性,但是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和质量控制难的缺点.鉴于上述增香保润滤棒存在生产工艺不完善、产品品质控制不够稳定、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可对现有技术手段进行整合,采用多元滤棒结构等方式来提升滤棒的增香保润性能;同时可对滤棒的生产工艺进行调整、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滤棒质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保 特种滤棒 香线 爆珠 三醋酸甘油酯 成型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北京八中模式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俊成 何静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共4页
北京八中在1985年创办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创立中学加速式超常教育培养模式,创立试读式超常儿童鉴别方法,首创自然体育课。2010年后,学校继往开来,多维创新:增创素质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增润课程",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化... 北京八中在1985年创办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创立中学加速式超常教育培养模式,创立试读式超常儿童鉴别方法,首创自然体育课。2010年后,学校继往开来,多维创新:增创素质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增润课程",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建立学生评价系统,对学生发展与潜力进行及时评价;创设特色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才教育 超常教育 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 试读式超常儿童鉴别方法 自然体育课 增润课程” 北京八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卢昕博 戴路 +7 位作者 张博 牛芳芳 史春云 吴志宏 焦阳 周国俊 陶丰 杨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1,共7页
卷烟纸是卷烟辅料之一,虽然仅占整支烟的小部分,但由于其影响烟支燃烧时的空气流量并且直接参与燃烧,因此会影响卷烟燃烧性能及燃烧后的烟气化学成分。卷烟纸技术与卷烟品质关系密切,是调控烟气成分、改善抽吸品质、拓展卷烟性能的重要... 卷烟纸是卷烟辅料之一,虽然仅占整支烟的小部分,但由于其影响烟支燃烧时的空气流量并且直接参与燃烧,因此会影响卷烟燃烧性能及燃烧后的烟气化学成分。卷烟纸技术与卷烟品质关系密切,是调控烟气成分、改善抽吸品质、拓展卷烟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卷烟纸的技术研究成果,分别从卷烟降焦减害、增香保润、新型烟草制品以及功能化卷烟纸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卷烟纸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对烟用卷烟纸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降焦减害 香保 新型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