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丽娟 余娇 +4 位作者 李影 陈奕 夏芳珍 王宁荐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对不同品系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建模效率较高的大鼠品系。方法选择F344、Wistar和SD大鼠各10只,经2-乙酰氨基芴灌胃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荧光激活细胞筛选... 目的对不同品系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建模效率较高的大鼠品系。方法选择F344、Wistar和SD大鼠各10只,经2-乙酰氨基芴灌胃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荧光激活细胞筛选法分选并纯化各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分析Thy-1.1^+细胞百分率,观察Thy-1.1^+细胞培养结果。结果成功建立三种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流式细胞仪分选结果显示,F344、Wistar和SD大鼠Thy-1.1^+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46±0.99)%、(2.46±0.37)%和(1.46±0.12)%;各品系大鼠间Thy-1.1^+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观察发现,与Wistar和SD大鼠比较,F344大鼠分选得到的肝脏卵圆细胞生长状态好且纯度较高。结论在用于建立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最为常见的三种品系大鼠中,F344大鼠所建模型的肝脏卵圆细胞活化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品系 肝脏卵圆细胞 细胞增殖模型 细胞分选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血液中微粒子Nosema bombycis种群增殖模型研究
2
作者 宗浩 王成善 +3 位作者 孙胜 杨小蓉 何献君 陈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1,共3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家蚕微粒子病在生产中的流行规律 ,提高防微工作的科学性 ,利用微生态学方法对家蚕微粒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蚕体血液内 N osema bombycis种群数量的动态分析 ,认识了 N osema bombycis孢子在蚕体血液内的增殖规律 ,为家... 为了进一步认识家蚕微粒子病在生产中的流行规律 ,提高防微工作的科学性 ,利用微生态学方法对家蚕微粒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蚕体血液内 N osema bombycis种群数量的动态分析 ,认识了 N osema bombycis孢子在蚕体血液内的增殖规律 ,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以及预测预报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而指导生产实践 ,找出最优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 微生态学 种群动态 血液 NosemaBombycis 种群增殖模型 病原微生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屈服的形变区增殖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宗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8,共8页
通过对高分子聚合物细观形变过程的分析,提出形变区增殖的观点,由此导出较简洁的弹塑性本构方程,讨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形状的变化,与文献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高聚物 增殖模型 形变区 屈服应力
全文增补中
血管平滑肌增殖模型及中药抑制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冯海涛 陈修平 王一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5期939-944,共6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管再狭窄等。适宜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是探讨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筛选相关保护作用药物的重要工具。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因素众多,机制与病理意义...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管再狭窄等。适宜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是探讨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筛选相关保护作用药物的重要工具。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因素众多,机制与病理意义各异,一些如ox-LDL、AGEs、AngⅡ、高糖、TNF等已被成功应用于建立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本文总结了这些目前最为常用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同时概述了对这些模型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尤其是其单体成分,以期靶向平滑肌细胞的药物筛选以及相关中草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增殖模型 OX-LDL AGES AngⅡ 高糖 TNF-α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接种密度下亚心形扁藻增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锋 葛长字 +2 位作者 方建光 毛玉泽 于守团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共6页
在自然变温和水浴恒温的条件下。用3种接种密度培养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 formis,以研究其增殖形式。结果表明,较高接种密度时,扁藻密度始终较高且较早进入平稳期;接种密度相同,恒温下较早进入平稳期。但就所能达到的最大密... 在自然变温和水浴恒温的条件下。用3种接种密度培养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 formis,以研究其增殖形式。结果表明,较高接种密度时,扁藻密度始终较高且较早进入平稳期;接种密度相同,恒温下较早进入平稳期。但就所能达到的最大密度而言,变温培养时更高;低密度接种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而中等接种密度下的比生长速率最稳定;培养时的比生长速率较高,且比较稳定;增殖模型所反映的和观测结果一致。随着接种密度增加,依赖于初始种群密度的参数a减少,环境容量增加而瞬时增殖速度下降。模型也反映出在相同接种密度条件下,变温培养的环境容量大于恒温培养;恒温时的微藻瞬时增长速度要大于变温时。就(N_t)/(N_0)而言,在变温下培养扁藻,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恒温培养时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低密度接种时,变温和恒温条件下的(N_t)/(N_0)具有显著差异,而在中密度接种和高密度接种时,两种温度条件下的(N_t)/(N_0)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接种密度 比生长速率 增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式接触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青 张林生 李国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4期647-650,共4页
目的研究压力式接触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的动力学原理,推导并验证其动力学模型.方法根据亨利定律、双膜理论、物料衡算等经典理论,运用线性回归法拟合压力接触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的有机物降解模型和微生物增殖模型并确定相关参数.结果上... 目的研究压力式接触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的动力学原理,推导并验证其动力学模型.方法根据亨利定律、双膜理论、物料衡算等经典理论,运用线性回归法拟合压力接触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的有机物降解模型和微生物增殖模型并确定相关参数.结果上述两模型的关键参数均在各自规定的范围内,表明压力式接触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是高效可行的.在有机物降解模型中,有机底物的最大比降解速度(vmax)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使有机污染物得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在微生物增殖模型中,微生物产率系数(Y)偏低,实现了污泥减化量的目的,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和生产的处理成本.结论针对农药废水处理问题提出了合理可靠的动力学试验模型,进一步深化了对压力式接触氧化法去除污染物的机理认识,为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农药废水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废水 压力式接触氧化法 有机物降解模型 微生物增殖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