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1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晶状体摘除术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乔 聂尚武 王晓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两种不同路径的晶状体摘除方式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Ⅵ期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PDRⅥ期合并白内障进行联合手术的患者78例(91眼),其中A组40例(46眼)为前入路的Phaco+PPV,B组38例(45眼)为后入路的... 目的:两种不同路径的晶状体摘除方式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Ⅵ期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PDRⅥ期合并白内障进行联合手术的患者78例(91眼),其中A组40例(46眼)为前入路的Phaco+PPV,B组38例(45眼)为后入路的PPL+PPV。记录术后BCVA、晶状体摘除手术时间及眼部并发症,观察角膜内皮及虹膜新生血管(INV)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分别有31眼(67.4%)和32眼(71.1%)视力提高;视网膜复位率为82.6%和86.7%;均有7眼INV消退;眼部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A组术中前房出血较多,术后角膜内皮计数明显减少,导致角膜水肿增多。结论:两种联合手术均能达到良好的视网膜复位及视力预后,有效减少INV。B组晶状体摘除时间相对较长,但对眼前节的影响小于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吸除术 晶状体切除术 虹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正培 陈钦元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硅油 玻璃体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培花 黄思建 +1 位作者 连玉 黄雯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5-37,共3页
对2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出院时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例术后出现短暂的眼压升高,1例发生无菌性眼内炎,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提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 对2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出院时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例术后出现短暂的眼压升高,1例发生无菌性眼内炎,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提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控制血糖、血压,做好特殊体位、术眼护理,预防眼压升高、眼内炎等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割 眼内注射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具有不同特征纤维血管膜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视网膜光凝后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丽 任骞 +3 位作者 叶存喜 于华 殷莉 王雅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对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Ⅳ~Ⅴ期诊断标准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部位、形态、大小纤维血管膜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DRⅣ~...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对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Ⅳ~Ⅴ期诊断标准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部位、形态、大小纤维血管膜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DRⅣ~Ⅴ期患者56例,98只眼,应用FFA评估所有病例视网膜总体情况。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第1、3、6个月行FFA检查及常规检查,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组。分析治疗前FFA结果,观察两组纤维血管膜的部位、范围、形态。结果:56例患者98只眼中,治疗有效组72(73.5%)只眼,无效组26只眼,共有18只眼转行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据治疗前FFA结果,对以上两组病例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有效组中合并视盘新生血管情况、纤维血管膜范围、弥漫膜及桥状膜情况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A评估DR患者增生膜位置、形态和大小对临床上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或进一步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 纤维血管膜 眼底荧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切方颗粒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PV术后黄斑微循环的影响
5
作者 高明雪 严京 +2 位作者 刘思言 吴琦 吴正正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2-2586,共5页
目的考察玻切方颗粒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术后黄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颗粒剂,观察组给予玻切方颗粒剂,疗程12周。检测中医证候疗... 目的考察玻切方颗粒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术后黄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颗粒剂,观察组给予玻切方颗粒剂,疗程12周。检测中医证候疗效、疗效指标[BCVA、黄斑区血流密度、FAZ参数(面积、周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安全性指标(HbA1C、ALT、AST、BUN、Scr)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降低(P<0.05),黄斑区血流密度增加(P<0.05),FAZ面积、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缩小(P<0.05),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观察组BUN低于对照组外)(P>0.05)。结论玻切方颗粒剂可安全有效地提高玻切方颗粒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PV术后视力,改善黄斑区微循环、FAZ结构形态、中医证候,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切方颗粒剂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手术(PPV) 黄斑区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昆布多糖对C57BL/6小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蕾 张素梅 +7 位作者 杨振 胡韦康 白红枚 周文静 王子涵 李名聪 张胜权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8,共7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糖治疗(LAM)组,每组8只小鼠。在建模8周后,LAM组接受为期4周的LAM腹腔注射治疗。记录3组小鼠血糖体质量变化,HE染色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RNA-seq挖掘STZ及LAM作用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差异基因(DEGs)。结果使用STZ可以成功建立DR模型,而LA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疏松的病理形态。经过RNA-seq对DEG挖掘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视网膜共有214个DEGs,通过富集分析发现DR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病变程度。Model组与LAM组小鼠视网膜共有DEGs 42个,富集后显示LAM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改善其病变程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FBJ骨肉瘤致癌基因(Fos),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盐诱导激酶1(Sik1)受STZ调节,而LAM能显著回调其表达,可能与LA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DEG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LAM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gr1、Fos、Nr4a1、Sik1是LAM治疗STZ诱导DR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昆布多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57B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的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亦山 罗向霞 +1 位作者 苏莉 柳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5,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视网膜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维持视网膜细胞的功能稳态和防止氧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视网膜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维持视网膜细胞的功能稳态和防止氧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DR中促炎性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线粒体,减少线粒体源性活性氧(ROS)的过度产生,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相反,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进一步加剧视网膜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因此,本文综述了线粒体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在DR中的独立作用及其相互调控机制,为以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为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线粒体自噬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通过促进lncRNA MEG3表达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能 来坚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C57BL/6J小鼠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当归多糖组(289 mg·kg^(-1)当归多糖干预)、阳性对照组(217 mg·kg^(-1)羟苯磺酸钙干预)、模型组...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C57BL/6J小鼠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当归多糖组(289 mg·kg^(-1)当归多糖干预)、阳性对照组(217 mg·kg^(-1)羟苯磺酸钙干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每组6只,选取6只正常小鼠设为空白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药28 d。ARPE-19细胞高糖培养基(25 mmol·L^(-1)葡萄糖)培养建立DR细胞模型,设为阴性对照组(对照载体)、lncRNA MEG3组(lncRNA MEG3过表达载体)、模型组(未转染载体的DR细胞),未经25 mmol·L^(-1)葡萄糖处理的细胞设为空白组,均培养24 h。检测小鼠空腹血糖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qPCR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lncMEG3 mRNA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ARPE-19细胞的细胞活性;ELISA实验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和ARPE-19细胞中IL-1β及IL-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和ARPE-19细胞中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Cleaved-Caspase-1、GSDMD、GSDMD-N、NLRP3、IL-1β及IL-18)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糖含量较空白组上升,当归多糖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血糖含量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损伤严重,细胞排列紊乱、疏松;与模型组相比,当归多糖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排列较整齐、紧密,组织损伤减轻。空白组、模型组、当归多糖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lncMEG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5±0.114、0.423±0.054、0.701±0.101及0.593±0.084。与模型组相比,当归多糖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lncMEG3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CCK-8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ncRNA MEG3组ARPE-19细胞在48、72 h时存活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L-1β与IL-6以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当归多糖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L-1β与IL-6以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RPE-19细胞中IL-1β及IL-6以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ncRNA MEG3组ARPE-19细胞中IL-1β及IL-6以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通过促进lncRNA MEG3表达,下调炎症因子IL-1β与IL-6表达水平以及Caspase-1、Cleaved-Caspase-1、GSDMD、GSDMD-N、NLRP3、IL-1β及IL-18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lncRNA MEG3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地黄丸联合抗VEGF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眼内炎症因子影响
9
作者 彭晓莉 唐阳明 陈亦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地黄丸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对眼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增殖性DR患者... 目的探讨加味地黄丸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对眼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增殖性DR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抗VEGF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地黄丸,两组治疗3个月观察效果。对比两组中医症状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视力相关指标情况、疗效、眼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更低(P<0.05)。研究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渗出吸收时间、黄斑水肿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视野灰度值低于治疗前,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MT、视野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BCVA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更低(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地黄丸联合抗VEGF治疗增殖性DR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视力,调控眼内炎症因子VEGF、EPO、IGF-1表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地黄丸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静 张越 +1 位作者 许衍辉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略开辟了崭新路径。然而,单一组学方法固有的局限性,仅能从单一维度剖析疾病背后的生物学与分子机制,难以全面捕捉DR的复杂本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多组学联合分析融合了不同组学技术的优势,能够从多维度、多层次深入探究DR的发病机制。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多组学技术在揭示DR发病机制及其复杂分子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多组学技术为DR研究带来的新机遇、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多组学技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FAT1调控周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岳江 李灵 +2 位作者 邓里 刘政群 张亚兰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A1环状RNA(circFAT1)调控周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30只(60眼)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R组及过表达circFAT1组,每组10只。血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A1环状RNA(circFAT1)调控周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30只(60眼)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R组及过表达circFAT1组,每组10只。血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PG)。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HE染色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结构。RT-qPCR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ircFAT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成孔蛋白D(GSDM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2)提取5只(10眼)C57BL/6J小鼠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及过表达circFAT1+高糖组。Western blot检测周细胞中NLRP3、Caspase-1及GSDMD蛋白表达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DR组小鼠FPG、TC含量、TG含量均增加,视网膜组织中circFAT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减少(均为P<0.05);与DR组相比,过表达circFAT1组小鼠FPG、TC含量、TG含量均减少,视网膜组织中circFAT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增加(均为P<0.05)。与正常组相比,DR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与DR组相比,过表达circFAT1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减少(均为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周细胞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IL-18、IL-1β含量均增加(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过表达circFAT1+高糖组周细胞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IL-18、IL-1β含量均减少(均为P<0.05)。结论过表达circFAT1可通过下调周细胞焦亡改善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ircFAT1 周细胞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刚 王禹涵 +5 位作者 李腾 弋新 郑鑫 孙蕊 翟优优 王宇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2-85,101,共5页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Herth希望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得分为(35.72±5.43)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糖尿病家族史、并存慢性病数量、希望水平及大五人格的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是心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离异、有糖尿病家族史、并存慢性病数量多、希望水平低以及高神经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制订心理干预策略,增强患者希望感,从而提高其心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心盛 希望 大五人格 神经质 积极心理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的自噬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13
作者 邓里 蔡小丽 +3 位作者 李灵 岳江 刘政群 银娟萍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9-616,共8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蛋白激酶B/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自噬的作用。方法 大鼠腹膜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与DM-DR组(DR大鼠),比较大鼠视网膜中自噬相关...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蛋白激酶B/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自噬的作用。方法 大鼠腹膜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与DM-DR组(DR大鼠),比较大鼠视网膜中自噬相关蛋白(自噬标志物LC3-II与LC3-I、自噬特异性底物p62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情况。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B组(正常大鼠,注射1μL生理盐水)、DR组(DR大鼠,注射1μL生理盐水)、DR+si-NC组(DR大鼠,注射1μL阴性对照siRNA)以及DR+si-SREBP-1组(DR大鼠,注射1μL的SREBP-1 siRNA),分别在建模开始前1 d和建模成功后(8周时)进行上述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中Akt/SREBP-1表达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生长情况。将R28大鼠视网膜前体细胞分为对照C组(正常环境生长24 h)、HG组(高糖环境干预24 h)、HG+si-NC组(si-NC转染细胞后高糖环境干预24 h)及HG+si-SREBP-1组(si-SREBP-1转染细胞后高糖环境干预24 h),比较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以及自噬体和溶酶体之间的融合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分析Akt、SREBP-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DR组大鼠在建模1周和建模8周时视网膜中Beclin1和p6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对照B组相比,DR组大鼠在建模1周和建模8周时大鼠视网膜中SREBP-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与对照B组相比,DR组和DR+si-NC组大鼠RGCs数目均显著降低,与DR+si-NC组相比,DR+si-SREBP-1组大鼠RGCs数目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对照C组相比,HG组和HG+si-NC组R28细胞中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G+si-NC组相比,HG+si-SREBP-1组R28细胞中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C组相比,HG组和HG+si-NC组R28细胞中LC3B和LAMP1双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HG+si-NC组相比,HG+si-SREBP-1组R28细胞中LC3B和LAMP1双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DR早期通过敲低SREBP-1表达加速自噬流量有助于减轻RGCs流失,表明Akt/SREBP-1可能是治疗DR的有效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蛋白激酶B 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自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育良教授以“疏肝理气化瘀法”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思路探析
14
作者 施立新 刘彦 徐金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73-1378,共6页
总结王育良教授应用“疏肝理气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证经验。王教授基于肝与目在生理上密切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理论基础,结合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点,认为肝气郁滞是DR发生的始动因素,气滞血瘀... 总结王育良教授应用“疏肝理气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证经验。王教授基于肝与目在生理上密切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理论基础,结合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点,认为肝气郁滞是DR发生的始动因素,气滞血瘀、络脉瘀阻为DR的核心病理环节。气滞血瘀日久,化火伤阴,灼伤脉络,炼液成痰,导致肝肾阴虚、痰瘀互结、多重病理因素叠加。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化瘀”之法贯穿始终,并根据DR不同时期的病机变化配合补益肝肾、凉血止血、化痰利湿等法,在疏肝理气的同时,祛除瘀、痰、热等邪实,从而恢复视网膜生理功能,为DR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消渴内障 疏肝理气化瘀 王育良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标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专用要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解析
15
作者 张艳丽 李婧 +2 位作者 孟祥峰 李澍 王浩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921,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迅猛发展,监管部门对数据集的质量控制也在不断加强。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重要行业标准YY/T 1949-2024《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专用要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是我国首个针对特...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迅猛发展,监管部门对数据集的质量控制也在不断加强。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重要行业标准YY/T 1949-2024《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专用要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是我国首个针对特定疾病领域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质量评价的专项标准。该标准在既有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通用标准框架下,重点围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数据集,系统性地提出了专业化的质量要求与测试方法。该标准的实施将为数据集制造责任方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的研发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T1949-2024 人工智能 医疗器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数据质量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胶囊网络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识别研究
16
作者 朱周华 田成源 +2 位作者 侯智杰 周怡纳 王斌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8-975,共8页
目的针对实际场景下小样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识别模型重要特征不易表达,真、假特征系数分布过于平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胶囊网络的小样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识别方法。方法首先采取删除图像不必要边界信息并使用基于Haar基函数... 目的针对实际场景下小样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识别模型重要特征不易表达,真、假特征系数分布过于平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胶囊网络的小样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识别方法。方法首先采取删除图像不必要边界信息并使用基于Haar基函数的离散小波变换来处理图像的方法,来提高图像的特征表达能力,凸显重要病灶特征;其次,对胶囊网络的卷积层进行改进,采用多分支结构提取视网膜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并添加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封装并送入胶囊层中;最后,在动态路由中用sigmoid函数替代softmax函数,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结果所改进网络模型在节选并处理后的Kaggle公开数据集中测试准确率为98.62%。结论改进胶囊网络在小样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识别的任务中所取得的精确度高于当前其他先进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识别 多尺度 小样本 胶囊网络 CB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之惠 白晓温 +7 位作者 王梦頔 于镇婕 王岚 刘畅 孙彤 刘文娟 李晶 任永霞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 构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风险模型并验证其预测能力,为相关人员风险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就诊于天津市某2所医院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构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风险模型并验证其预测能力,为相关人员风险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就诊于天津市某2所医院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327)和验证组(n=140)。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校正图、Hosmer-Lemeshow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es, DCA)等不同方法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体质量指数、病程、糖尿病治疗、药物依从性、身体活动水平、饮食依从性是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95%CI 0.880~0.942)和0.905(95%CI 0.854~0.956)。两个队列的校准曲线在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P值分别为0.161和0.415。结论 构建的风险模型可预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风险,其在筛查中青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危人群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列线图 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F-1α通路探讨芍药苷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组织和细胞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霞 易勉 +4 位作者 李灵 岳江 赵静 罗杏梅 黄洁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芍药苷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大鼠)、DR组(糖尿病模型大鼠)及芍药苷组(糖尿病模型大鼠且给予80 mg·kg^(-1)芍药...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芍药苷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大鼠)、DR组(糖尿病模型大鼠)及芍药苷组(糖尿病模型大鼠且给予80 mg·kg^(-1)芍药苷灌胃)],每组各10只。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RMECs)并分为3组[对照组(5 mmol·L^(-1)葡萄糖培养)、高糖组(30 mmol·L^(-1)葡萄糖培养)及芍药苷组(30 mmol·L^(-1)葡萄糖+20 mol·L^(-1)芍药苷培养)],均混合培养24 h。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HE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及rRMECs中的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及rRMECs中的HIF-1α与VEGF mRNA水平;EdU试剂盒染色检测rRMECs增殖能力;对应试剂盒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CCK-8实验检测rRMECs细胞活性;Trallswell检测rRMECs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IF-1α与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DR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空腹血糖、TC、TG及LDL-C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D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疏松,界限不清;与DR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疏松程度改善,界限略清。与对照组相比,D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HIF-1α与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TNF-α与IL-6含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DR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HIF-1α与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TNF-α与IL-6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RMECs的细胞活性、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芍药苷组rRMECs的细胞活性、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RMECs中的HIF-1α与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TNF-α与IL-6含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芍药苷组rRMECs中HIF-1α与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TNF-α与IL-6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芍药苷可下调HIF-1α/VEGF通路改善DR大鼠视网膜组织炎性损伤,抑制rRMECs的细胞活性、增殖及侵袭能力,从而抑制微血管形成,改善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路 芍药苷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糖尿病肾病的预测和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鹏竣 温莹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均属于糖尿病相关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直观的病理表现,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平行性。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有创的肾穿刺活检。糖尿病肾病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均属于糖尿病相关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直观的病理表现,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平行性。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有创的肾穿刺活检。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预测彼此的发生与发展,但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通过综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寻找二者共同的生物学标志物,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提前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微血管病变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哲宇 陈雪霞 +1 位作者 冯耀清 陈彦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16-2320,共5页
综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研究现状,对预测模型的验证方法、各模型间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旨在为构建更精准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