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弹性液压往复密封增效设计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付英
李腾
洪彬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5300)
-
文摘
针对传统密封设计基于经验和技巧、没有理论和方法指导的问题,提出弹性往复密封的增效设计理论。在分析弹性液压往复密封的失效形式和增效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弹性往复密封增效设计的概念,确立使密封高效和无泄漏的增效准则。根据增效准则,提出弹性往复密封的增效设计技术体系。该理论提高了密封设计过程的规范化和可操作性,有效提高了密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
关键词
弹性往复密封
增效设计
增效准则
泄漏
-
Keywords
elastomeric reciprocating seal
efficiency reinforcement design
efficiency-reinforcement rules
leakage
-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基于TRIZ的弹性液压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张付英
洪彬
李腾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51075300)
-
文摘
弹性往复密封的概念设计是实现密封增效的关键,它确定了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然而,传统的密封设计由于缺乏有效的设计方法指导,密封的增效设计主要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技巧,设计过程带有很大的试凑性和偶然性。为了使密封的增效概念设计成为可操作的过程,提出了基于TRIZ的弹性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模型。以密封的高可靠性、有效性、零泄漏、长寿命和低成本作为弹性液压往复密封增效设计的理想解,基于密封的功能属性分析及密封技术系统的进化分析,通过改变密封功能属性的维度和给定密封技术系统沿各条进化路线可能的潜在状态,获得弹性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解。该模型可缩小密封增效设计方案的搜索空间,加快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的进程。通过Y型密封圈的增效概念设计过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弹性往复密封
增效概念设计
TRIZ理论
-
Keywords
elastomeric reciprocating seal
efficiency rein-forcement conceptual design
TRIZ theory
-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设计探讨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叶永
牟玉池
-
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4-186,共3页
-
文摘
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过程中,受到电站本身各种限制因素的制约,使得改造技术设计较新建电站更为复杂。以三背河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为例,分析探讨一库多站式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提出充分发挥龙头水库的调节作用,使水库下游多级电站效益最大化的设计思路,为相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农村水电站
增效扩容设计
技术改造
水库调节
-
Keywords
rural hydropower station
enhancement and expansion design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reservoir control
-
分类号
TV7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弹性液压往复密封的增效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付英
郑辉
洪彬
赵龙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5300)
-
文摘
针对弹性液压往复密封增效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的不足,提出弹性往复密封的增效结构设计过程模型。通过对密封的使用工况分析,选择弹性密封的类型和材料;依据密封的操作运行参数,设计密封件的拉伸量、压缩率或过盈量、密封的间隙和精度;根据密封的增效形状设计准则和材料设计准则,在基型基础上进行密封截面的变形设计和密封的延寿组合设计。某液压缸活塞杆的密封结构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弹性往复密封
增效结构设计
截面变形设计
延寿组合设计
-
Keywords
elastomeric reciprocating seal
efficiency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design
section shape design
composite design for lifetime extension
-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径流式涡轮出口旋流测量试验
- 5
-
-
作者
谢文平
薛颖娴
张琨
邓康耀
杨名洋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
出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6130).
-
文摘
高压级涡轮在非设计工况下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存在强旋流结构,该流场结构作用于低压级涡轮进口,进而导致低压级涡轮性能产生显著异化效应,该异化效应与旋流的形态相关性大,而现有研究未涉及涡轮出口旋流在不同工况的变化机制,基于自主设计的X-型二维恒温热线步进机构探明了高压级涡轮旋流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涡轮出口旋流形态强烈地依赖于膨胀比和转速,旋流强度随转速增加呈先减后增的非单调变化趋势,且在膨胀为1.1、速比为0.1时发生旋流方向逆转现象;此外,旋流轴向速度和周向速度呈现强耦合的关系.旋流强度与周向速度增加,导致轴向速度分布呈现尾流状(Wake-like)的特征.在脉冲来流条件下,涡轮出口速度波动与脉冲来流频率相同,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轴向速度逐渐增加,最大增幅约为5%,但周向速度变化较小.
-
关键词
两级增压
涡轮增效设计
出口旋流
脉冲来流
-
Keywords
two-stage turbocharging
turbin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design
outlet swirl
pulsating inflow
-
分类号
TK413.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