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CT检查与增强CT检查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康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8期188-189,共2页
目的:对比使用CT检查与增强CT检查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6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增强CT检查,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然后,以手术... 目的:对比使用CT检查与增强CT检查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6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增强CT检查,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然后,以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使用CT检查和增强CT检查诊断肿瘤腹腔转移的准确率。结果:对这46例患者进行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肿瘤均已发生腹腔转移。对其进行增强CT检查的结果显示,有44例患者的肿瘤发生了腹腔转移,其肿瘤腹腔转移的总检出率为95.65%;对其进行CT检查的结果显示,有37例患者的肿瘤发生了腹腔转移,其肿瘤腹腔转移的总检出率为80.43%。与进行CT检查的结果相比,对患者肿瘤发生腹腔转移的情况进行增强CT检查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与进行CT检查的结果相比,使用增强CT检查诊断患者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增强ct检查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在诊断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英 梁晓雨 殷小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在诊断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ultilocular cystic re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易县医院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被确...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在诊断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ultilocular cystic re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易县医院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被确诊的38例MCR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8例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对这38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的结果为,其囊性病灶的检出率为95%,单囊MCRCC的检出率为94.4%,多囊MCRCC的检出率为94.8%。对这38例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的结果为,其囊性病灶的检出率为91%,单囊MCRCC的检出率为90.5%,多囊MCRCC的检出率为91.3%。对这38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增强CT联合检查的结果为,其囊性病灶的检出率为97%,单囊MCRCC的检出率为97.6%,多囊MCRCC的检出率为96.6%。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相比,对囊壁内血供丰富的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在诊断MCRCC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先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测,再对其进行增强CT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检查 增强ct检查 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上腹部增强CT检查对肝血管瘤患者的诊断效能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颜政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CEUS)与上腹部增强CT检查对肝血管瘤(HH)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200例HH患者,均给予CEUS检查和上腹部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HH的诊断符合率、不同直径(≥4 cm、<4 cm)HH的检出...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CEUS)与上腹部增强CT检查对肝血管瘤(HH)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200例HH患者,均给予CEUS检查和上腹部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HH的诊断符合率、不同直径(≥4 cm、<4 cm)HH的检出率。结果CEUS对HH的诊断符合率为95.0%,增强CT对HH的诊断符合率为8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直径≥4 cm HH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直径<4 cm HH的检出率为94.8%,高于增强CT的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和CEUS检查均能有效检出HH,但对于直径小的病灶,CEUS更有优势。因此将增强CT和CEUS检查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HH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上腹部 增强ct检查 肝血管瘤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检查与MRI检查诊断肝癌的效果对比
4
作者 陈晓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5期186-187,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增强CT检查与核磁共振(MRI)检查诊断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其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MRI检查与增强CT检查,然后比较其肝癌的检出率、其病情...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增强CT检查与核磁共振(MRI)检查诊断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其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MRI检查与增强CT检查,然后比较其肝癌的检出率、其病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及用这两种方法诊断其病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对这100例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其肝癌的检出率高于对其进行增强CT检查时其肝癌的检出率,其病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其进行增强CT检查时其病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MRI检查诊断这100例患者病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用增强CT检查诊断其病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增强CT检查诊断肝癌相比,用MRI检查该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检查 MRI检查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检查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荣华 张桂敏 +1 位作者 杨萍 罗红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5-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CT增强检查的4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大多存在恐惧、不信任、怀疑、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针对性的...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5-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CT增强检查的4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大多存在恐惧、不信任、怀疑、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CT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采取积极、有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减轻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的同时,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检查 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和预防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外漏的护理 被引量:9
6
作者 邓妮燕 袁燕 +2 位作者 马莹 桂腾梅 郑倩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37-1238,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检查 药液外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CT增强检查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4
7
作者 沈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6期410-411,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检查 心理干预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忆莲 刘琪珍 黄庆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126例CT增强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及运动伪影发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126例CT增强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及运动伪影发生率。结果两组检查前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研究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CT增强检查患者血压及心率的波动,并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ct增强检查 血压 心率 运动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连江 陈才霞 张军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5期127-127,129,共2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B组CT分级的结果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腺坏死的诊断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B组CT分级的结果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腺坏死的诊断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健康状况评分<8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不行CT增强检查,发病48 h后行CT增强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检查 急性胰腺炎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晓莉 徐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4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 目的 :探讨对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技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技师对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进行检查的时间,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技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检查 临床路径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晴 吴晓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513-1514,共2页
CT增强检查是通过高压注射器将有机碘剂(水溶性)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再进行CT扫描的成像方法,可以对密度十分相近的正常、病变组织进行明确分辨,通常是对病症进行CT诊断的依据[1]。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大,非人工控制... CT增强检查是通过高压注射器将有机碘剂(水溶性)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再进行CT扫描的成像方法,可以对密度十分相近的正常、病变组织进行明确分辨,通常是对病症进行CT诊断的依据[1]。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大,非人工控制,因此保证给药途径的持续畅通,显得极为重要[2]。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可随血管形状弯曲[3],同时留置针前端垂直断面的设计也使其相对传统蝶翼头皮针前端的斜面设计对血管的压力减小,对此的相关研究也都局限于CT增强检查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势,极少涉及不同型号留置针在检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作者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CT检查中的护理工作,降低造影剂外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检查 静脉留置针 应用 型号 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外渗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图管理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元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1期190-191,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流程图管理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4名医师、护士、技师等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实施CT增强检查流程图管理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程度。结果实施CT增强检查流程图管理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0.... 目的研究探讨流程图管理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4名医师、护士、技师等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实施CT增强检查流程图管理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程度。结果实施CT增强检查流程图管理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0.0%,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3%和0.38%,平均抢救时间为(3.9±0.2)min和(6.1±0.6)min,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流程图管理有利于降低CT增强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图管理 ct增强检查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维娜 李娟 +3 位作者 施彪 张灵敏 祁冬 李梅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分析CT增强检查中发生碘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AARs)的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行CT增强检查的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碘对比剂AARs分为正常组和AARs组,... 目的:分析CT增强检查中发生碘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AARs)的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行CT增强检查的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碘对比剂AARs分为正常组和AAR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碘对比剂AARs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 260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中,共发生碘对比剂AARs18例,发生率为1.43%,其中轻度15例,中度2例,重度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Rs组既往有AARs发生史、其他药物过敏史、糖尿病肾病、哮喘史及注射流速≥4.5 mL/s比例高于正常组,使用碘克沙醇碘对比剂比例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既往有AARs发生史、其他药物过敏史、糖尿病肾病、哮喘史及注射流速≥4.5 mL/s是发生碘对比剂AARs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AUC为0.816((95%CI:0.586~1.000,P=0.021),敏感度为85.43%,特异度为82.67%。结论:既往有AARs发生史、其他药物过敏史、糖尿病肾病、哮喘史及注射流速≥4.5 mL/s是CT增强检查中发生碘对比剂AAR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进行检查前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AAR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 ct增强检查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铁牛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4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些患者入院后,我院均使用16层螺旋CT机对其进行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将...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些患者入院后,我院均使用16层螺旋CT机对其进行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将进行综合诊断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观察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小肝癌的准确率,并观察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这些患者肝脏肿瘤病灶的检出率。结果:检查结束后,与进行综合诊断的结果相比较,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对这56例小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6.43%(54/56)。在动脉期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小肝癌的准确率高。此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 小肝癌 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 kV管电压肾脏增强CT扫描中造影剂最小用量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亚宁 时高峰 +3 位作者 杜煜 王琦 李月考 齐晓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9期85-87,共3页
目的计算并分析100 k V管电压肾脏增强CT扫描中的造影剂最小用量。方法行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A、B、C组。均采用DSCT扫描,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海醇,300 mg I/m L),A、B、C组患者造影剂用量分别为1.0、1.3、1.... 目的计算并分析100 k V管电压肾脏增强CT扫描中的造影剂最小用量。方法行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A、B、C组。均采用DSCT扫描,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海醇,300 mg I/m L),A、B、C组患者造影剂用量分别为1.0、1.3、1.5 m L/kg。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计算三组各组织器官的CT值、信噪比(SNR)和肾皮质强化值(ΔHU),并对强化后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计分。结果 A、B、C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4±0.7)、(4.7±0.7)、(4.8±0.6)分,三组相比,P均>0.05。A、B、C组的腹主动脉、肾皮质CT值及肾皮质ΔHU依次增高,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A组肾静脉CT值低于B组和C组(P均<0.05)。肾皮质ΔHU与造影剂用量的线性相关回归公式为:ΔHU=16.48+95.21×造影剂用量,在满足ΔHU≥100 HU的条件下,最小造影剂用量为0.88 m L/kg,经换算得到的最小造影剂量为0.88×0.3 g=0.26 g I/kg。结论100 k V管电压下肾脏增强CY扫描中所需要的最小造影剂用量为0.26 g I/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检查 肾脏 造影剂 碘海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检查致短暂性双目失明一例
16
作者 林芝宇 李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3期1804-1804,共1页
关键词 ct增强检查 双目失明 短暂性 ct增强扫描 下段食管癌 125^I 2009年 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在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在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预防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3689例CT增强检查患者。对照组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71例CT增强检查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在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预防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3689例CT增强检查患者。对照组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71例CT增强检查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818例CT增强检查患者,采取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统计两组患者在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扫描前后的心率和舒张压值以及渗漏、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晕、恶心、皮疹、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增强扫描前后心率、舒张压较稳定,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渗漏、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在CT增强检查中对预防碘对比剂的负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其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减少毒性反应、渗漏等情况发生,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检查中患者心率及舒张压也相对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指标控制 心理护理 ct增强检查 碘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国贤 李晓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7期152-153,共2页
目的:研究CT增强检查前患者的焦虑情绪情况,并寻找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方法:选取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4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比组在检查前不接受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前调查两组情绪焦虑程度,并展... 目的:研究CT增强检查前患者的焦虑情绪情况,并寻找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方法:选取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4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比组在检查前不接受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前调查两组情绪焦虑程度,并展开对比。结果:试验组的焦虑情绪评分平均33.42分,对比组平均45.65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CT增强检查前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检查 焦虑情绪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渗性造影剂对行CT增强检查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姚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8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究等渗性造影剂对行CT增强检查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CT增强检查的7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将其分为等渗组46例和低渗组2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等渗性造影剂对行CT增强检查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CT增强检查的7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将其分为等渗组46例和低渗组2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情况。结果CT增强检查后第7天,等渗组患者血清肌酐升高率低于低渗组(P<0.05)。CT增强检查后7 d内,等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低渗组(8.33%vs.29.17%)(P<0.05)。两组患者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渗性造影剂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临床使用等渗性造影剂进行CT增强检查可有效降低患者肾功能损伤,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功能 等渗性造影剂 ct增强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老年人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柳聪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64-66,66,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老年人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70例老年人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老年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老年人。... 目的 :探讨对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老年人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70例老年人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老年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老年人。在这两组老年人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期间,我院对对照组老年人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老年人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老年人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老年人检查依从性的评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人检查依从性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人,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老年人实施系统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检查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检查 系统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