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颗粒增强Al-Li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侯红亮 李继贞 任学平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6,共3页
对SiC颗粒增强Al -Li基复合材料开展了包套挤压技术研究 ,研究了SiC颗粒含量、挤压比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关键词 SIC颗粒 增强al—li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挤压比 热处理工艺 航空材料 航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Cu和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易健宏 鲍瑞 +5 位作者 李才巨 沈韬 刘意春 陶静梅 谈松林 游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9-1219,共11页
碳纳米管(CNTs)增强Cu基或Al基复合材料是未来铜材或铝材方面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本研究中,综述了近几年在CNTs增强Cu基和Al基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论述CNTs的预处理、CNTs-金属复合粉末的制备、CNTs-金属复合块体材料的... 碳纳米管(CNTs)增强Cu基或Al基复合材料是未来铜材或铝材方面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本研究中,综述了近几年在CNTs增强Cu基和Al基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论述CNTs的预处理、CNTs-金属复合粉末的制备、CNTs-金属复合块体材料的制备、界面结合机制以及CNTs的强化机理5个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CU复合材料 al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O3弥散增强Cu基高导电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一帆 纪箴 +4 位作者 刘贵民 贾成厂 陈珂 刘博文 杨忠须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50,367,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提高,而伸长率、电导率降低和摩擦系数降低。1.0%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8.22%、电导率为48.38 MS/m,硬度102.7 HV,抗拉强度264.97 MPa,摩擦系数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SPS烧结 al2O3弥散增强Cu复合材料 电导率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不锈钢基表面复合材料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武 高义民 +1 位作者 鲍崇高 邢建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针对湿法磷酸工况 ,设计了不锈钢基体的化学成分 ;在Al2 O3颗粒表面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Ni涂层 ,解决了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问题 ;采用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 不锈钢基表面复合材料 ,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此工况下的静态耐蚀性能 ,发... 针对湿法磷酸工况 ,设计了不锈钢基体的化学成分 ;在Al2 O3颗粒表面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Ni涂层 ,解决了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问题 ;采用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 不锈钢基表面复合材料 ,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此工况下的静态耐蚀性能 ,发现其耐蚀性能超过了高铬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al2O3 耐蚀性 不锈钢表面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曲文卿 张彦华 +1 位作者 SohailA.Khan 姚君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50,共5页
通过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与Al合金的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重点分析了材料组合、保温工艺、连接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连接接头性能的影响以及连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成分分布。研究表明 ,TLP扩散连接是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连接的重要方法 ,在... 通过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与Al合金的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重点分析了材料组合、保温工艺、连接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连接接头性能的影响以及连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成分分布。研究表明 ,TLP扩散连接是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连接的重要方法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 ,LF6 /SiCp- 6 0 6 1Al的接头性能明显优于LF6 /SiCp- 2 0 2 4Al。连接时间过短或过长 ,都将影响到接头性能 ,并且连接时间对不同材料组合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al复合材料 焊接工艺 al合金 TLP扩散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中有害界面反应的控制 被引量:38
6
作者 郭建 沈宁福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5-608,600,共5页
对有害界面化学反应的控制 ,是当前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工作者 ,通过添加Si元素及对SiC颗粒进行表面处理来控制SiC
关键词 SIC 颗粒增强 al复合材料 有害界面反应 控制 碳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切削特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扬 杨立军 齐立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内部作用机理 ,利用物理模型解释了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下降、刀具磨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 组织错配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Al_2O_3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静怡 刘鉴卫 李国彬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3,202,共5页
本研究是在A l基材料中加入了Cu2O颗粒,原位反应生成A l2O3颗粒,从而增强A l基材料。研究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先冷压成型,再热压,在温度680℃压力1MPa时保温10分钟,成功制备了A l2O3/A 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u2O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的密度... 本研究是在A l基材料中加入了Cu2O颗粒,原位反应生成A l2O3颗粒,从而增强A l基材料。研究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先冷压成型,再热压,在温度680℃压力1MPa时保温10分钟,成功制备了A l2O3/A 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u2O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 l-8N i-3Cu-2Cu2O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硬度达到78.66HRF,抗弯强度达到254.35MPa。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SEM图像),并对试样成分进行分析(BSE图像),发现试样的成分分布比较均匀。通过XRD图谱和热力学分析表明:经热压后,该复合材料新生成物相主要为A 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 al复合材料 热压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Ti6Al4V表面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建娜 王璇 刘松林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1,共4页
以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中最高纳米SiC含量作为实验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5℃、镀液中纳米... 以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中最高纳米SiC含量作为实验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5℃、镀液中纳米SiC浓度10 g/L、pH 4.0。通过补充实验证实了最优工艺参数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质量良好,比较均匀地分布着微米级的孢状晶粒,其中纳米SiC含量约为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增强Ni-Co复合材料 钛合金TI6al4V 纳米SiC含量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体浇注合成TiC颗粒局部增强Al基复合材料
10
作者 宋谋胜 张杰 +1 位作者 李勇 王应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21-125,129,共6页
将铸造法与原位反应法相结合,利用高温Al液诱发Al-Ti-C压块反应而生成Ti C,进而原位制备了Ti C颗粒局部增强Al基复合材料,并结合DSC及其截断处理分析了该体系生成Ti C相的反应行为。结果发现:当Al含量为20~40wt%时,Al-Ti-C体系能发生反... 将铸造法与原位反应法相结合,利用高温Al液诱发Al-Ti-C压块反应而生成Ti C,进而原位制备了Ti C颗粒局部增强Al基复合材料,并结合DSC及其截断处理分析了该体系生成Ti C相的反应行为。结果发现:当Al含量为20~40wt%时,Al-Ti-C体系能发生反应而生成Ti C颗粒,而Al含量低于10wt%或高于50wt%时该体系不能发生Ti C的形成反应。Ti C/Al基复合材料局部增强区的界面上Ti C颗粒细小弥散、逐步自然过渡,且与Al基体结合紧密。DSC分析证实,Al-Ti-C体系中的Al粉能细化生成的Ti C颗粒,同时还参与了Ti C相的形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浇注 原位反应 al复合材料 局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特性
11
作者 杨佼源 洪晓露 +4 位作者 韦习成 王武荣 欧阳求保 顾海麟 冯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5,共5页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含质量分数18%SiC颗粒和不含SiC颗粒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NAO(无石棉有机材料)配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较低的滑动速度(0.628m·s-1)下,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正压力的增大...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含质量分数18%SiC颗粒和不含SiC颗粒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NAO(无石棉有机材料)配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较低的滑动速度(0.628m·s-1)下,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正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在较高的滑动速度(2.512m·s-1)下,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正压力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正压力一定时,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含SiC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不含SiC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摩擦因数和更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 al2O3连续增强复合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陶瓷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中杂质相的观察
12
作者 吴波 徐先平 +1 位作者 金志雄 隋曼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7-327,共1页
关键词 al复合材料 杂质相 陶瓷颗粒增强 TIC 分析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高能量分辨率 微观尺度 快速凝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纳米RE/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长源 陈兵 +2 位作者 张敏敏 吉华 李达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6-70,共5页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通过在2219-O铝合金内部添加不同比例的RE/Al_2O_3纳米粉末,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并对搅拌区进行金相、拉伸、硬度、SEM,EDS和XRD等试验.结果表明,搅拌...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通过在2219-O铝合金内部添加不同比例的RE/Al_2O_3纳米粉末,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并对搅拌区进行金相、拉伸、硬度、SEM,EDS和XRD等试验.结果表明,搅拌区金属在搅拌头强烈的搅拌摩擦作用下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和连续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并具有明显的洋葱环组织.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母材的163%、屈服强度为母材的195%,同时硬度也明显增加.但是不同稀土比例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大块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粉末添加及隧道型缺陷的控制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2O3增强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加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薛菁 王俊 孙宝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3-47,共5页
介绍了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制备工艺的研究状况及TiB2颗粒的含量、大小及在铝基体中的分布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并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al复合材料 TIB2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秀芳 武高辉 +2 位作者 孙东立 秦长久 田云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明确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塑性变形行为的规律和机制,利用微屈服强度测试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亚微米级Al2O3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及尺寸稳定化热处理工艺对微屈服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显微... 为了明确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塑性变形行为的规律和机制,利用微屈服强度测试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亚微米级Al2O3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及尺寸稳定化热处理工艺对微屈服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在稳定化热处理前后均呈现位错稀少的特点,有助于材料微屈服强度的提高;复合材料中尺寸细小,密集分布的S′相和亚微米颗粒本身对位错运动的有效阻碍也能改善材料的微屈服强度;时效后采用不同的冷热循环处理工艺,使得复合材料基体中S′相的尺寸和分布都发生一定的改变,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微屈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 微屈服性能 复合材料 微屈服强度 al2O3颗粒 冷热循环处理 铝合金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SiC体积比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勤 张迎元 尤建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内耗法研究SiCp/Al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基础上,利用超声衰减法研究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通过分 析超声衰减系数α随测试频率f和SiC体积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材料超声衰减系数确定 SiCp/Al复合材料中SiC体积比... 在内耗法研究SiCp/Al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基础上,利用超声衰减法研究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通过分 析超声衰减系数α随测试频率f和SiC体积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材料超声衰减系数确定 SiCp/Al复合材料中SiC体积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SICP/al复合材料 体积比 阻尼性能 内耗 衰减系数 超声波探伤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SiC_p/Al基复合材料中的台阶界面
17
作者 郭建 赵东山 沈宁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采用铸造方法制备了SiCp Al 10Si 0 5Mg、SiCp Al 5Si 0 5Mg复合材料,以常规透射电镜为主要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中六方SiC颗粒上的台阶界面进行了研究。台阶界面产生于SiC颗粒上的局部区域。台阶上两个相交的小平面,其中之一是六方SiC... 采用铸造方法制备了SiCp Al 10Si 0 5Mg、SiCp Al 5Si 0 5Mg复合材料,以常规透射电镜为主要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中六方SiC颗粒上的台阶界面进行了研究。台阶界面产生于SiC颗粒上的局部区域。台阶上两个相交的小平面,其中之一是六方SiC晶体中的(0001)最密排面。台阶界面上增强体与基体结合良好。提出了台阶界面形成的两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增强 SIC颗粒 al复合材料 相交 制备 铸态 六方 铸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Ti6Al4V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琪 李智 +1 位作者 张海军 刘江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5-390,共16页
Ti6Al4V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杨氏模量、高比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耐久性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高端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减材制造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工... Ti6Al4V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杨氏模量、高比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耐久性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高端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减材制造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和后处理加工成本高等共性缺点,无法满足规模化应用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因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及对复杂形状制品可实现近净成型等优点,在制备Ti6Al4V等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和重要的科研价值。综述了现有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选区激光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电子束熔融(electron beam melting,EBM)、丝材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和电子束自由成形(electron beam freeform fabrication,EBFF)法,总结了上述方法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以及以原位合成陶瓷增强相为主的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适宜加工参数、显微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能特点,并展望了增材制造Ti6Al4V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原位合成 陶瓷增强 加工参数 显微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级范围内不同距离的等离子体活化对玻璃纤维/氰酸酯基复合材料表面沉积Al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新超 但敏 +5 位作者 张帆 李平川 岳守晶 孟超 唐德礼 金凡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2-738,共7页
采用阳极层离子源对米级范围内不同距离下的玻璃纤维增强的氰酸酯基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后,采用真空磁过滤阴极弧技术在相应位置的复合材料表面沉积Al涂层。通过分析等离子体活化前后的表面能和表面极性的变化,以及沉积的Al涂层的... 采用阳极层离子源对米级范围内不同距离下的玻璃纤维增强的氰酸酯基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后,采用真空磁过滤阴极弧技术在相应位置的复合材料表面沉积Al涂层。通过分析等离子体活化前后的表面能和表面极性的变化,以及沉积的Al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和膜基结合强度等,评估了等离子体活化技术对米级范围内不同距离的复合材料沉积Al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活化处理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能和表面极性,并且随距离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等离子体活化处理能显著提高米级距离内复合材料表面沉积金属(Al)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放电电压为1000 V等离子体活化后米级范围内的Al涂层呈现均匀整体提升的态势,与未活化处理相比,结合强度提升1倍以上;采用放电电压为2000 V等离子体活化后米级范围内的Al涂层结合强度提升更为明显,与未活化相比,结合强度提升4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化 阴极弧离子镀 al涂层 玻璃纤维增强的氰酸酯复合材料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体表面镀钛对SiCP/Al2014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品回 王小锋 +2 位作者 董翠鸽 彭超群 王日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6-160,共5页
为了提高SiCP/Al2014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分别采用盐浴法和真空微蒸发法对SiCP进行表面镀钛处理,并通过热压烧结+热挤压工艺制备了SiCP增强Al2014复合材料(10%SiCP/Al2014),研究了SiCP表面镀钛对SiCP/Al2014复合材料微观组织、抗拉... 为了提高SiCP/Al2014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分别采用盐浴法和真空微蒸发法对SiCP进行表面镀钛处理,并通过热压烧结+热挤压工艺制备了SiCP增强Al2014复合材料(10%SiCP/Al2014),研究了SiCP表面镀钛对SiCP/Al2014复合材料微观组织、抗拉强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镀钛处理后,SiCP表面均形成了TiC+Ti5Si3的化合物层,使复合材料中SiCP与铝基体的界面结合由物理缩合转化为化学结合,故改善了SiCP与铝基体的润湿性,减少了界面缺陷,从而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盐浴镀钛和微蒸发镀钛10%SiCP/Al2014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407 MPa和394 MPa)相比未镀钛10%SiCP/Al2014复合材料分别提升了12.1%和8.0%,磨损量分别降低了58.3%和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增强 碳化硅 SiCP/al2014 复合材料 盐浴镀钛 真空微蒸发镀钛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