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杉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剂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雪玉
吕文华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7,共5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14B01/02)
-
文摘
将水溶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与红、蓝两种颜色的水溶性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共8种染料分别复配后浸渍处理杉木,考查复合染色剂的储存稳定性、上染性和染色材的颜色、色牢度等性能。筛选出适宜的染料品种、染液pH值、染料质量分数和染色助剂,从而制得MUF型木材多效染色改性剂。结果表明:以pH值为8左右的浸渍用MUF溶液为主剂,加入1%质量分数的酸性大红G染料和1%质量分数的Na_2CO_3助剂,可制得储存期长、渗透性高的MUF型复合染色剂,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杉木的上染性和色牢度良好,其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67.8%、43.8%和66.6%,与MUF增强改性材相当。
-
关键词
杉木
增强
染色
复合改性剂
-
Keywords
Chinese fir
Strengthening
Dyeing
Compound modifier
-
分类号
S781.7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
-
题名人工林杨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性能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许茂松
吕文华
王雪玉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7,共6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4MB003)
-
文摘
【目的】探讨人工林杨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方法及改性材性能,为人工林杨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性大红G水溶液、酸性湖蓝A水溶液、酸性大红G和酸性湖蓝A与水溶性树脂型增强改性剂MUF复配得到的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剂,分别对人工林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得到D_G、D_A、MUF-D_G和MUF-D_A4种染色改性材,测试其强度、颜色、耐水色牢度等性能。【结果】1)D_A和D_G染色材的质量增加率分别为-1.69%和-0.65%,密度分别为0.352和0.365 g·cm-3;MUF-D_A和MUF-D_G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质量增加率分别为42.64%和54.27%,密度分别为0.445和0.510 g·cm^(-3)。与D_A染色材相比,MUF-D_A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密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6.42%,6.76%,17.63%和54.32%;与D_G染色材相比,MUF-D_G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密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39.73%,8.58%,18.82%和57.18%。2)D_A染色材和MUF-D_A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染色前后的明度指数差(ΔL*)、红绿指数差(Δa*)和黄蓝指数差(Δb*)均为负值,MUF-D_A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Δa*值更小、ΔL*和Δb*值均更大,蓝色调更明显;D_G染色材和MUF-D_G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染色前后的Δa*为正值、ΔL*和Δb*为负值,MUF-D_G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Δa*、ΔL*和Δb*值均更大,红色调更明显;MUF-D_A和MUF-D_G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色饱和度差(ΔC*)均显著大于相应的D_A和D_G染色材。3)D_A和D_G染色材水浸前后的总色差ΔE*分别为12.92和8.30 NBS,MUF-D_A和MUF-D_G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水浸前后的总色差ΔE*分别为5.94和6.93 NBS,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水浸前后颜色溶蚀程度较小。4)D_A和D_G染色材与未处理材的红外光谱图形态基本一致,MUF-D_A和MUF-D_G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与MUF增强改性材的红外光谱图形态基本一致,没有新的吸收峰产生,吸收峰强度也无明显变化。【结论】1)染料的加入对树脂的增强改性作用影响较小,经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处理后人工林杨木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2)与纯染色材相比,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颜色更鲜明饱满,染色效果更好,且酸性大红G与树脂复配染色效果优于酸性湖蓝A;3)与纯染色材相比,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耐水色牢度较好,其中酸性湖蓝A与树脂复配改性材的耐水色牢度提高明显;4)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染料与MUF复配染色过程中没有新的基团生成,随树脂固化沉积于木材内部的染料与MUF和木材之间没有产生新的化学结合。
-
关键词
人工林杨木
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剂
浸渍处理
性能
红外分析
-
Keywords
plantation poplar wood
strengthening-dyeing combined modifier
impregnation treatment
properties
FTIR analysis
-
分类号
S781.7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
-
题名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松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 3
-
-
作者
蹇鸿洋
王张恒
孙德林
朱伟
-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金隅天坛家具有限公司
-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53,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资助(2021RC4062)
家具绿色设计与智造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湘教通(2018)520号]。
-
文摘
以乙二醛-尿素树脂(GU)与酸性染料复配成多效改性剂、采用满细胞法对马尾松进行增强-染色复合浸渍改性,以提高松木速生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装饰性能,实现松木速生材高效增值利用。通过对其力学性能、使色彩、微观形貌及化学元素的分析发现:复合改性剂以物理填充及化学结合两种方式与木材发生作用,松木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其表面硬度、抗弯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达4.00 KN、8.97 GPa、92.76 MPa和45.11 MPa;GU树脂可改善酸性染料的分散性与渗透性,提升实木染色松木材色的均匀性;综合提升了松木速生材的材料性能与染色材装饰性能,这对其高价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松木速生材
增强-染色复合改性
力学性能
材色
-
Keywords
Fast growing pine
Reinforced-dyed composite modif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lor of dyed wood
-
分类号
TS66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人工林杉木的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石媛
吕文华
王雪玉
刘强强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出处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19,共5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人工林软质木材增强制造关键技术与示范”(2015BAD14B01)
-
文摘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染料、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Na2CO3质量分数和固化温度对增强-染色复合改性人工林杉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质量分数对改性材密度、抗胀率抗弯强度和模量、抗压强度和色牢度影响显著;染料质量分数对颜色影响显著;Na2CO3质量分数对色牢度影响明显,固化温度对抗胀率影响明显。优化工艺为:树脂质量分数30%、染料质量分数1%、Na2CO3质量分数0.5%和固化温度100℃,改性材物理力学性能和染色效果良好。
-
关键词
杉木
增强-染色复合改性
物理力学性能
颜色特性
优化工艺
-
Keywords
Chinese fir wood
modification for reinforcement and coloring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lor performance
optimal process
-
分类号
S781.7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