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单中心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刚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肾梗死并发血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证实的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并发血尿...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肾梗死并发血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证实的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并发血尿患者与无血尿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其中34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56.3±14.8)岁。左、右肾及双肾受累比例分别为44.2%、34.6%和21.2%。局灶性、多灶性及大面积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6.5%、50.0%和13.5%。38.5%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血栓栓塞事件,44.2%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常见症状包括胁腹痛(71.2%)、恶心(55.8%)、腰痛(53.9%)、呕吐(48.1%)、发热(48.1%)和腹泻(21.2%)。肾区叩痛是最常见的体征(40.4%)。血清乳酸脱氢酶、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6.5%、67.3%和54.5%。38.5%的患者在就诊时并发血尿。血清D-二聚体升高仅见于56.5%的患者。就诊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41.5 h(2~552 h)。47例患者(90.4%)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明确诊断、5例患者(9.6%)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9.4±35.8)个月,大多数患者肾功能稳定,4例需要持续透析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血尿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无血尿患者[773.5 IU/L(153.0~3 159.0 IU/L)vs.488.0 IU/L(137.0~3 370.0 IU/L),P=0.041],其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源性血栓栓塞是急性肾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对于持续腰腹痛、血乳酸脱氢酶升高且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宜进行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助早期诊断。血尿并非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与预后无关,其出现与否可能取决于梗死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梗死 血栓栓塞 血尿 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