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改性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杜旭诚 黄岐 +3 位作者 王培贤 魏忠 王公应 王自庆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6-1762,1771,共8页
玄武岩纤维(BF)经丙酮预处理后,再通过醇-水溶液法制备了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的玄武岩纤维(MBF),采用FTIR、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将MBF作为填料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熔融共混,通过双螺杆挤... 玄武岩纤维(BF)经丙酮预处理后,再通过醇-水溶液法制备了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的玄武岩纤维(MBF),采用FTIR、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将MBF作为填料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熔融共混,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BF质量分数的PBAT/MBF复合材料,考察MBF质量分数对PBAT/MBF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热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F的水接触角为134.84°,表现为强疏水性;低质量分数(1%~5%)的MBF可以均匀分散在PBAT基体中起到异相成核作用,显著改善PBAT的结晶性能,当MBF质量分数为5%时,PBAT/MBF复合材料(PBAT/MBF-5%)的结晶温度最高,为76.3℃;PBAT/MBF-5%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达到790%±61%;MBF显著提升了PBAT/MBF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PBAT/MBF-5%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系数最小为(4.45±0.07)×10^(–14) cm^(3)·cm/(cm^(2)·s·Pa)和(2.60±0.09)×10^(–13) g·cm/(cm^(2)·s·Pa)。MBF可以促进PBAT的结晶,降低自由体积,延长氧气和水蒸气的渗透路径,提升PBAT的阻隔性能,对PBAT水解性能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对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复合材料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林青 曾军 +5 位作者 高雁 史应武 杨红梅 楚敏 娄恺 霍向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解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菌群组成及预测群落功能。结果表明:同一作物(除棉花外)2种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同一作物2种膜下的多样性指数(棉花组谱系多样性例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群落中丰度占比较高的门有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等,属有H16、Pontibacter、Arenimonas等。多数细菌门、属丰度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化能异养、需氧化能异养、硝化作用、好氧氨氧化、含硫化合物的呼吸作用等菌群功能丰度相对较高。多数细菌群落功能相对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和优势细菌菌群呈极显著(P<0.01)相关或显著(P<0.05)相关。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和PE膜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基本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地膜 生物降解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高填充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冰 季君晖 +4 位作者 许颖 张长安 张以河 张自强 李玉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以生物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材,以50%表面改性的CaCO3为填充物制备出具有较好吹膜性能的可降解高填充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aCO3添加量的增加,CaCO3/PBA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 以生物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材,以50%表面改性的CaCO3为填充物制备出具有较好吹膜性能的可降解高填充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aCO3添加量的增加,CaCO3/PBA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偶联剂KH560以及增溶剂ADR的使用则可以明显提高CaCO3/PBAT(50%)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且在偶联剂使用量为2.0%,增容剂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达到最佳,CaCO3/PBAT(50%)薄膜制品的横向拉伸强度可达20.10 MPa,纵向拉伸强度可达21.73 MPa,横向断裂伸长率为648%,纵向断裂伸长率为528%,熔融指数为1.58 g/10min。通过SEM对薄膜表面进行观察,发现CaCO3分布均匀,完全被PBAT浸润包覆。复合材料满足市场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大幅度降低了PBAT的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充复合材料 聚对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碳酸钙 表面改性 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德峰 周持兴 +2 位作者 谢凡 茅大联 张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BT/MM T纳米复合材料。XRD、TEM等表征结果说明,PBT/MM T体系为部分剥离的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MM T的加入并未改变基体PBT的α型晶体结构,但起到明显的成核作用,使PBT微晶尺寸变小;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表明,复合...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BT/MM T纳米复合材料。XRD、TEM等表征结果说明,PBT/MM T体系为部分剥离的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MM T的加入并未改变基体PBT的α型晶体结构,但起到明显的成核作用,使PBT微晶尺寸变小;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表明,复合体系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其趋势明显强于基体。较低温度下,当MM T的质量分数超过3%时,随剪切作用增强,熔体中分散的MM T晶粒形成的三维逾渗网络结构遭到破坏,体系表现为很强的剪切敏感;相同温度较高剪切作用下,复合材料表观黏度小于基体,有利于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丁二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结构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冰之 矫庆泽 赵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8-472,共5页
以对苯二甲酸柱撑水滑石为纳米前驱体,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苯二甲酸丁二酯与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大部分水滑石层板被剥离而分散于聚酯基体中,形成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水滑... 以对苯二甲酸柱撑水滑石为纳米前驱体,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苯二甲酸丁二酯与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大部分水滑石层板被剥离而分散于聚酯基体中,形成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水滑石层板降低了聚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熔体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提高了其熔点,并且对其β晶型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热失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丁二 水滑石 对苯二甲酸 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形态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程奎 沈经纬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4,共5页
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得了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DPE/PET)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PET质量分数对PET成纤性和材料拉伸强度及模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熔体拉伸时分散相液滴的聚结-形变成纤对PET相形态随PET质量分数... 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得了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DPE/PET)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PET质量分数对PET成纤性和材料拉伸强度及模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熔体拉伸时分散相液滴的聚结-形变成纤对PET相形态随PET质量分数的变化起关键作用,分散相对基体增强效应和两相界面缺陷效应相互竞争是决定拉伸强度随PET质量分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纤维对基体增刚作用受纤维数量和细度的双重控制是决定材料拉伸模量与PET质量分数关系的支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乙烯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原位复合材料 相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鲁萍 吴德峰 +2 位作者 邱明敏 张明 王江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89,共6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rPET/G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进一步利用Halpin-Tsai模型、Krenchel-COX模型和Kelly-Tyson模型探讨了GF的近程和远程结构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rPET/G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进一步利用Halpin-Tsai模型、Krenchel-COX模型和Kelly-Tyson模型探讨了GF的近程和远程结构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F对rPET具有较为显著的增强、增韧效果。当玻璃纤维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以及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45%、113%和84%;长径比和取向度是影响rPET/GF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Halpin-Tsai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rPET/GF复合材料中GF的有效长径比;而相比于Krenchel-COX方程,由Kelly-Tyson方程获得的GF的取向度更接近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季铵盐修饰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晓玲 王晓丽 +1 位作者 张兵兵 苏海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5-1049,1096,共6页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苄基季铵盐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十八烷基季铵盐修饰蒙脱土,制备出两种有机土(MAPS-B-MMT和MAPS-O-MMT),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PBT/MMT)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有机土含量和修饰剂结构对复合材...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苄基季铵盐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十八烷基季铵盐修饰蒙脱土,制备出两种有机土(MAPS-B-MMT和MAPS-O-MMT),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PBT/MMT)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有机土含量和修饰剂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TEM结果显示,两类复合材料均为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研究表明,PBT/MAPS-B和PBT/MAPS-O两个体系热稳定性有较大的改善,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均比纯PBT提高,PBT/MAPS-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提高了20℃;热稳定性受到蒙脱土分散性影响,随着黏土含量增加,蒙脱土分散性变差,导致材料初始降解温度下降,质量分数2%为蒙脱土的最佳含量;加入有机土降低了材料的熔融温度,提高了材料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物季铵盐 纳米复合材料 聚对二甲酸丁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的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叶华 袁俊杰 +3 位作者 胡涛 罗锋 龚兴厚 吴崇刚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9,共13页
系统介绍了液晶(聚合物)(LCP)的种类与含量对LCP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材料相容性、结晶性、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当LCP为刚性4-羟基苯甲酸-2-羟基萘-6-甲酸共聚物(HBA-HNA)(Vectra)时,由于热塑性PET与向列型HBA-HNA不... 系统介绍了液晶(聚合物)(LCP)的种类与含量对LCP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材料相容性、结晶性、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当LCP为刚性4-羟基苯甲酸-2-羟基萘-6-甲酸共聚物(HBA-HNA)(Vectra)时,由于热塑性PET与向列型HBA-HNA不发生熔融酯交换反应,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差、力学性能弱。而当LCP为商业化、半柔性4-羟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共聚物(PHB-PET)时,因PET与PHB-PET中的PET柔性链段之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两组分间的相容性增加,但PET基体相与PHB-PET分散相均因分子链规整性的降低而分别导致结晶性与液晶性减弱,因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在酯交换反应程度时最佳。以癸二酸-4,4'-二羟基联苯-4-羟基苯甲酸共聚物(SBH)为代表的LCP与PET进行熔融共混;无论LCP中是否存在柔性链段(如:SBH),其对PET基体的影响都与PHB-PET或HBA-HNA基本类似。虽然可以向不相容PET/LCP复合物中填充无机填料以实现增强,但更多的是引入少量第三组分增容剂对PET/LCP进行增容,从而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探讨了拉伸比、剪切速率、加工温度、超声处理、模具温度与保温时间、共挤出等工艺条件对PET/LCP复合材料流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在PET熔体中引入少量离子基团时,PET的离子与LCP的酯基之间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改善了相容性,同时,离子静电自组装所形成离子簇的诱导成核增加了PET相的结晶度,两者协同提高了PET/LC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该熔融离子化改性技术有望成为LCP增强PET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液晶合物 复合材料 相容性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海峰 钱彭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0,共9页
综述了以碳纳米管、石墨、碳纤维以及石墨烯等为代表的碳基纳米材料共混改性PBT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其对复合材料分散性、结晶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从分散角度对比了碳基纳米填料化学改性前后与PBT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方式及对综... 综述了以碳纳米管、石墨、碳纤维以及石墨烯等为代表的碳基纳米材料共混改性PBT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其对复合材料分散性、结晶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从分散角度对比了碳基纳米填料化学改性前后与PBT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方式及对综合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碳基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领域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丁二 碳基纳米填料 界面作用 共混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德峰 周持兴 张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5-90,共6页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从黏土表面改性剂的种类、黏土含量及其近、远程结构等方面总结了影响复合体系形态、黏弹特性、结晶行为的控制因素;探讨并评述了复合体系内部基体与黏土的多层次结构与其...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从黏土表面改性剂的种类、黏土含量及其近、远程结构等方面总结了影响复合体系形态、黏弹特性、结晶行为的控制因素;探讨并评述了复合体系内部基体与黏土的多层次结构与其结晶、流变行为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丁二 黏土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改性聚乳酸(PLA)高性能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鑫 石敏 +2 位作者 余晓磊 彭少贤 赵西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97-1909,共13页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降解、可再生的聚合物,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强度、高模量的力学性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聚乳酸基生物复合材料自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由于其固有的延展性差、冲击强度低,加工过程结晶速率慢,结晶度小等缺陷,...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降解、可再生的聚合物,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强度、高模量的力学性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聚乳酸基生物复合材料自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由于其固有的延展性差、冲击强度低,加工过程结晶速率慢,结晶度小等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关于PLA的改性研究在近十年里从未间断过,主要集中在增塑改性、增强改性、增韧改性。增塑改性是指向PLA中加入乳酸低聚物、柠檬酸酯、聚乙二醇等小分子化合物,减少PLA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改善PLA的塑性,断裂伸长率大幅度提高,但增塑剂易渗出、迁移是如今面临的一大难题;增强改性是指向PLA加入无机填料或纳米粒子(二氧化硅(SiO 2)、二氧化钛(TiO 2)、碳酸钙(CaCO 3)、滑石粉(Talc)、蒙脱土(MMT)等)引发异相成核,改善PLA的结晶性能,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材料韧性差的缺陷;增韧改性是指加入橡胶粒子或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NR)、热塑性聚氨酯(TPU)、聚碳酸酯(PC)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PLA的韧性,但PLA的生物降解性无法保证;随着一些可降解聚酯(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等)的产生,在不改变降解性能下,对PLA进行有效的增韧改性,是聚乳酸改性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研究热点。PBAT作为一种可降解聚酯聚合物,链段兼具长链脂肪烃的柔性和芳环的刚性,赋予了其优异的柔韧性,与其他聚酯材料相比,这一优势是作为增韧改性PLA的最佳选择。在早期PLA/PBAT的研究过程中就发现,由于分子链段上结构的巨大差异,PBAT与PLA的相容性差导致共混物力学性能不佳。近十年里,研究者在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第三组分对PLA/PBAT共混体系进行改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PLA/PBAT共混体系的增韧后冲击强度由纯PLA的2.3 kJ/m 2提高至61.9 kJ/m 2。本文归纳了PBAT增韧改性PLA共混体系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对物理共混(无机填料或纳米粒子和物理相容剂)、反应性共混增容剂改性PLA/PBAT体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PLA/PBAT共混改性体系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制备高性能全生物降解PLA/PBAT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 生物降解 反应性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竹粉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春 徐欣蔷 杨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结果表明,PVB直接添加或溶液添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PVB使PBAT与竹粉的界面结合明显改善。在竹粉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下,PVB含量为竹粉含量的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5.16 MPa提高到6.0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 竹粉 乙烯醇缩丁醛 界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增君 陈克权 +1 位作者 党昆阳 颜德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27,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 /蒙脱土 (MMT)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为剥离型或部分剥离型结构。与纯PTT相比 ,由于MMT在PTT基体中达到纳米尺寸分散 ,PTT/MMT复合材料的热稳...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 /蒙脱土 (MMT)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为剥离型或部分剥离型结构。与纯PTT相比 ,由于MMT在PTT基体中达到纳米尺寸分散 ,PTT/MM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和拉伸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 聚对二甲酸丙二醇 蒙脱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蛭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珂 朱湛 郭炳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9-711,共3页
The vermiculite(VMT) was treated at high temperature or by microwave and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intercalaling agents:reagent A, which was synthesised in our lab,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and... The vermiculite(VMT) was treated at high temperature or by microwave and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intercalaling agents:reagent A, which was synthesised in our lab,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and octadecylamine to give organo-vermiculite(OVMT). Th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vermiculite composite was obtained from OVMT with in situ polymerized PET.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VMT was found increased apparently after chemical treatments. The spacing of layers in VMT was increased to 4.65 nm after intercalation with different organic reagents. The structure of PET/VMT nanocomposites synthesized was studied by FTIR、 XRD and TEM. The DSC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T/VMT nanocomposite has T g of 137.16 ℃ and melting point of 235.7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蛭石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纳米复合材料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靖宗 纪全 +1 位作者 夏延致 孔庆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带羧基的多壁碳纳米管/PET(MWNTs-COOH/PET)纳米复合材料和带羟基的多壁碳纳米管/PET(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用热重分析(TG)仪测试了三种样品的热降解稳定性,用Friedman法和Ozaw... 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带羧基的多壁碳纳米管/PET(MWNTs-COOH/PET)纳米复合材料和带羟基的多壁碳纳米管/PET(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用热重分析(TG)仪测试了三种样品的热降解稳定性,用Friedman法和Ozawo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热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加入MWNTs,两种MWNTs/这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WNTs-COOH/PET的稳定性从开始降解到结束都比纯PET高,MWNTs-OH/PET开始降解阶段的稳定性不如纯PET,而在降解后期稳定性明显比纯PET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热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锡氟磷酸盐玻璃复合材料原位成纤对聚丙烯的增强效果
17
作者 刘帅 李环 +1 位作者 吴宏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2,共5页
采用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锡氟磷酸盐玻璃(Pglass)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低黏度高模量的PET基复合材料(PET/Pglass);以PET/Pglass或PET为成纤相,聚丙烯为基体,利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多级拉伸挤出装置,制得原位成纤增强聚丙烯... 采用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锡氟磷酸盐玻璃(Pglass)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低黏度高模量的PET基复合材料(PET/Pglass);以PET/Pglass或PET为成纤相,聚丙烯为基体,利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多级拉伸挤出装置,制得原位成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并研究成纤相形态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T相比,PET/Pglass在多级拉伸挤出过程中原位成纤更容易,纤维长径比更大,分散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而且能保持聚丙烯较高的断裂伸长率,表明具有低黏高模的PET/Pglass对聚丙烯的原位成纤增强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锡氟磷酸盐玻璃 丙烯 低黏高模 原位成纤 增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型导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子君 周炳 +2 位作者 白瑜 贾钦 王洪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17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填充型导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氮化物、碳材料及氧化物等导热填料对PBT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总结了提高填充型PBT复合材料热导率的途径,包括改变导热填料粒子的形状及分布、不同粒径... 综述了近年来填充型导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氮化物、碳材料及氧化物等导热填料对PBT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总结了提高填充型PBT复合材料热导率的途径,包括改变导热填料粒子的形状及分布、不同粒径及不同粒子混杂填充、粒子表面改性及改变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方式。未来填充型导热PBT复合材料将围绕着导热填料表面处理新方法、导热填料与树脂基体界面优化、新型加工技术对导热填料在基体中的结构和导热通路调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丁二 热导率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天池 陈光明 郭存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39-2246,共8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与纯PET相比,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能与耐紫外线功能等均有明显提高或改善.本文对近年来PET/LDH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与纯PET相比,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能与耐紫外线功能等均有明显提高或改善.本文对近年来PET/LDH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LDHs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对其制备方法和物理化学性质等进行了简单论述,然后,对PET/LD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结晶行为、机械力学性能以及耐热、阻燃和耐紫外线等功能性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重点综述;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层状双氢氧化物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致液晶高分子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岭 张师军 王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68-670,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相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范围内,共混物均为两相结构,TLCP相较好地分散于PET基体中并形成微纤,起到增强作用.在...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相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范围内,共混物均为两相结构,TLCP相较好地分散于PET基体中并形成微纤,起到增强作用.在扩链剂2,2'-(1,4苯撑)双-2-噁唑啉的作用下,PET/TLCP存在部分相容性,提高了PET/TLVP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热致液晶高分子 原位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