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X射线在酞菁铜与重金属界面的剂量增强系数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宝奎 赵广义 +2 位作者 周银行 马玉刚 董文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8-450,共3页
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金-酞菁铜、钨-酞菁铜和钽-酞菁铜界面的剂量增强系数,结果表明,当X射线能量为100~150keV时,界面附近酞菁铜一侧存在较大的剂量增强.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 X射线 剂量增强系数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在重金属-硅界面的剂量增强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牟维兵 陈盘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当 X射线射入不同材料组成的界面时 ,在低 Z材料的一侧将产生剂量增强。介绍了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 ,并用 MCNP Monte- Carlo程序计算了钨 -硅、钽
关键词 X射线 界面 辐射损伤 剂量增强系数 重金属-硅 大规模集成电路 CMOS MCNP Monte-Carlo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直径管道系统的应力增强系数SIF的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国清 余建星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6年第5期54-55,共2页
对大直径管道系统的应力增强系数SIF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大直径管道标准三通,并将ASME B31规范的计算结果与FE/PIPE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大直径管道系统 应力增强系数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薄板中弹性模量增强系数的边界效应
4
作者 赵艳华 郑建军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讨论了钢纤维混凝土薄板中弹性模量增强系数的边界效应.应用几何概率方法给出了弹性模量增强系数的积分公式,并用高斯积分法获得了相应的数值解.最后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弹性模量 增强系数 边界效应 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数增强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简彩仁 翁谦 夏靖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3-78,共6页
针对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法在求解表示系数时忽略了样本相似度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基于样本相互重构的表示系数矩阵和样本相似度矩阵有很大的关联定义系数增强项,求解可以保持样本相似度的表示系数矩阵,提出系数增强最小二乘回归... 针对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法在求解表示系数时忽略了样本相似度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基于样本相互重构的表示系数矩阵和样本相似度矩阵有很大的关联定义系数增强项,求解可以保持样本相似度的表示系数矩阵,提出系数增强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法。在8个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法的聚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回归 子空间聚类 系数增强 高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小波系数的飞行数据奇异值阈值降噪
6
作者 王斐 梁晓庚 +1 位作者 王彦奎 郑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1-173,共3页
针对飞行数据降噪问题,提出了增强小波系数的飞行数据奇异值阈值降噪算法。结合小波系数噪声自相关函数进行飞行数据的最佳分解层小波分解,对高频小波系数先进行增强预处理再进行SVD分解,运用奇异熵理论确定奇异值重构阶次,采用奇异值... 针对飞行数据降噪问题,提出了增强小波系数的飞行数据奇异值阈值降噪算法。结合小波系数噪声自相关函数进行飞行数据的最佳分解层小波分解,对高频小波系数先进行增强预处理再进行SVD分解,运用奇异熵理论确定奇异值重构阶次,采用奇异值阈值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重构,得到降噪数据。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获得较高的信噪比,改善了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数据 噪声自相关函数 增强小波系数 奇异值分解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对双层封装材料剂量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银行 马玉刚 +3 位作者 刘少林 孙亮 赵广义 马纯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了双层封装结构A l/Au-Si,Kovar/Au-Si,Au/A l-Si和Au/Kovar-Si对不同能量X射线在Si中的剂量增强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确定了半导体器件Si中的剂量增强灵敏区大小,并且得到了这四种封装结构在Si中灵敏区不同位置... 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了双层封装结构A l/Au-Si,Kovar/Au-Si,Au/A l-Si和Au/Kovar-Si对不同能量X射线在Si中的剂量增强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确定了半导体器件Si中的剂量增强灵敏区大小,并且得到了这四种封装结构在Si中灵敏区不同位置处的剂量增强系数及引起剂量增强的X射线能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 CARLO方法 X射线 封装材料 剂量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双层重金属与有机半导体界面的X射线剂量增强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文斌 赵广义 +2 位作者 赵宝奎 周银行 马玉刚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4-527,共4页
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不同几何结构的双层重金属对有机半导体界面产生的剂量增强系数,结果表明,X射线在金-酞菁铜-金界面产生与金-酞菁铜界面相似但更大的剂量增强.当半导体层-酞菁铜厚度相同(均为2μm)时,厚度为4μm比厚度为2μm的金产... 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不同几何结构的双层重金属对有机半导体界面产生的剂量增强系数,结果表明,X射线在金-酞菁铜-金界面产生与金-酞菁铜界面相似但更大的剂量增强.当半导体层-酞菁铜厚度相同(均为2μm)时,厚度为4μm比厚度为2μm的金产生更大的剂量增强;当金的厚度相同(均为2μm)时,厚度为1μm比厚度为2μm的酞菁铜产生更大的剂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有机半导体 剂量增强系数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底抗弯能力增强措施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红 王珍 +1 位作者 韦锋 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4期66-72,共7页
以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增强系数的合理取值为研究对象,用底层柱底截面弯矩增强系数不同取值和上部各层柱抗弯能力不同增强措施的多种组合设计各种典型平面框架,通过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获得这些框架在罕遇地... 以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增强系数的合理取值为研究对象,用底层柱底截面弯矩增强系数不同取值和上部各层柱抗弯能力不同增强措施的多种组合设计各种典型平面框架,通过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获得这些框架在罕遇地震水准的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反应特征。在对这些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底层柱底截面组合弯矩增强系数的取值应与上部各层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相匹配,方能取得对框架塑性铰机构最佳控制效果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柱底弯矩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结构增强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光效率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明 郝立成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3,共7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产生的光在进入空气的过程中,会因材料折射率的不匹配而产生全内反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器件的出光效率,最终只有20%的光能够进入空气中。采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的理论计算方法,在OLED器件中嵌入由高折射率与低...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产生的光在进入空气的过程中,会因材料折射率的不匹配而产生全内反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器件的出光效率,最终只有20%的光能够进入空气中。采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的理论计算方法,在OLED器件中嵌入由高折射率与低折射率材料组成的光子晶体结构,研究了不同光子晶体周期、深度以及折射率参数对器件出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400~700 nm),光子晶体的深度为0.45μm、周期为1.4μm、占空比为50%以及介质1与介质2折射率为2.2∶1.0时,光子晶体OLED器件的平均出光效率提高到40.7%,平均增强系数为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出光效率 有限时域差分 光子晶体 折射率 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剂量增强环境下电子系统辐射效应和加固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盘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85,共5页
本文研究在X射线剂量增强环境下电子系统的薄弱性及应采取的加固方法,给出组成电子系统各类器件和集成电路剂量增强系数(DEF)。从实验结果出发,指出最佳的屏蔽X射线的方法。
关键词 X射线 剂量增强系数 电子系统 辐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照度调整的矿井非均匀照度视频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48
12
作者 智宁 毛善君 李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90-2197,共8页
由于煤矿井下空间环境受粉尘等因素的影响,视频监控系统获取的作业环境图像存在照度低、照度不均匀等问题,而且现有的算法在处理煤矿非均匀照度图像时会出现颜色失真或者过增强现象,这不利于对图像的判读和应用。结合煤矿的实际数据,提... 由于煤矿井下空间环境受粉尘等因素的影响,视频监控系统获取的作业环境图像存在照度低、照度不均匀等问题,而且现有的算法在处理煤矿非均匀照度图像时会出现颜色失真或者过增强现象,这不利于对图像的判读和应用。结合煤矿的实际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增强算法,克服了现有算法存在的问题:分析井下视频图像特点,采用具有边缘保持特性的多尺度引导滤波获取照度分量;基于Retinex理论,将图像分解为照度分量与反射分量;针对照度不均匀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S型"曲线函数对其进行调整;分析图像的特性,引入受限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对其对比度进行增强;提出新的图像增强模型,利用细节增强系数和照度增强系数实现对图像的综合增强。与其他4种算法的对比试验表明,本文算法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面都优于上述算法。实验证明,本算法具有有效提升图像整体亮度和对比度,同时避免光源附近亮区域的过增强现象的特点,能够满足矿山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照度 多尺度引导滤波 亮度调整 细节增强参数 照度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耐碱性能及其网格布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庆轩 丁一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2,70,共10页
对玄武岩纤维进行了碱蚀试验,通过比较碱蚀前后纤维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分析了其碱蚀机理,并探究了纤维在NaOH溶液中的碱蚀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板(BFTRC)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和弯曲试验,采用老化系... 对玄武岩纤维进行了碱蚀试验,通过比较碱蚀前后纤维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分析了其碱蚀机理,并探究了纤维在NaOH溶液中的碱蚀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板(BFTRC)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和弯曲试验,采用老化系数(Ac)和增强系数(Ec)评价了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耐碱性能与耐碱玻璃纤维相当;碱蚀后的玄武岩纤维直径减小,其典型结构包括核心层、凝胶层和沉淀层,碱蚀过程可采用零级模型和收缩圆柱体模型来表征;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板抗弯强度和能量吸收值的老化系数和增强系数均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减小,但增强系数始终大于1,尤其对于能量吸收值,其增强系数在老化14d后仍达29.00.在进行网格布增强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需考虑因纤维网格布在混凝土基体中碱蚀引起的承载力降低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耐碱性能 碱蚀模型 增强效应 老化系数 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对乳腺小肿块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之彦 Ateelesh Mangroo +2 位作者 李志宇 姚戈虹 李康安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 3.0T MR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DCE)对乳腺小肿块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MRI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灶,其横轴像最大长径为10mm。结果常规的MRI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5.9%,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 目的 3.0T MR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DCE)对乳腺小肿块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MRI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灶,其横轴像最大长径为10mm。结果常规的MRI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5.9%,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灶的ADC值显著降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得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分界值是1.11×10-3mm2/s。动力学曲线分析揭示II、III型曲线多考虑恶性。结论研究表明DWI和DCE-MRI技术易于评估。通过DWI获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能够用来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从而使MRI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动态增强后测得的动力学曲线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亦提供了较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动态增强 乳腺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抗折性能研究及强度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叶铭 张品乐 +1 位作者 胡静 郭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5-159,共5页
完善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的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对补充现行纤维混凝土规范以及HFRCC的工程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疏水型和亲水型的两种PVA纤维与钢纤维混合制备HFRCC。研究了三种纤维的混杂效应,提出了适用于该类型HF... 完善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的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对补充现行纤维混凝土规范以及HFRCC的工程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疏水型和亲水型的两种PVA纤维与钢纤维混合制备HFRCC。研究了三种纤维的混杂效应,提出了适用于该类型HFRCC的抗拉、抗折性能预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亲水型的PVA对水泥基抗拉性能和抗折性能增强效果分别是疏水型PVA的0.94倍和0.91倍,且其抗拉性能比抗折性能更容易受到过量纤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将总纤维体积掺量控制在2.0%以内;进一步提出了多元纤维混杂模型,将多变量控制的混杂效应系数分解简化,推导了HFRCC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公式,该模型性能预测误差在10%以内,可以较好地预测HFRCC的抗拉、抗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混杂效应 纤维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同轴套管换热器采热特性研究
16
作者 郭志远 付必伟 张思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7-1046,共10页
为提高井底高温区地热能开采效率,文章构建了一种用于水平地热井开采的喷射式同轴套管换热器。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水平段近井底区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外进内出型(Outside-in and Inside-out type,OI)、内进外出型(Inside-in and O... 为提高井底高温区地热能开采效率,文章构建了一种用于水平地热井开采的喷射式同轴套管换热器。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水平段近井底区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外进内出型(Outside-in and Inside-out type,OI)、内进外出型(Inside-in and Outside-out type,IO)和喷射式(Jet Inlet,IOI)同轴套管换热器的流场和温度场,揭示了喷射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IOI型换热器内流体的湍动能增加,并形成涡旋,提高了地热开采效率。通过对比采热性能发现,努塞尔数随质量流量增加而增加,IOI型的努塞尔数比其他两者分别高18.33%~32.48%和5.33%~18.84%;摩擦系数随质量流量增加而降低;相同质量流量下,IOI型换热器热增强系数比其他两者分别高9.13%~13.58%和3.61%~10.24%;IOI型的平均采出温度和平均延米换热量始终在三者中最高。研究结果为提高水平地热井同轴套管式换热器开采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地热井 同轴套管式换热器 采热性能 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角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轴压性能研究
17
作者 张波 秦笑笑 徐光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5,共9页
目的研究中空角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轴压性能,给出相应的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叠合构件荷载-应变关系计算,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叠合构件破坏模态、内力分布以及接触应力等工作机理;以不同... 目的研究中空角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轴压性能,给出相应的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叠合构件荷载-应变关系计算,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叠合构件破坏模态、内力分布以及接触应力等工作机理;以不同材料强度下空心率和含钢率为主要参数分析叠合柱轴压承载力。结果空心率由30%增加至50%和70%时,叠合柱极限承载力分别降低了9.64%和22.69%;含钢率由5.0%增加至6.0%和7.0%时,叠合柱极限承载力分别增大了8.72%和16.21%。引入混凝土强度增强系数k后得到的轴压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最大误差为2.8%,简化计算公式可以较好地预测构件轴压承载力。结论中空角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具有较好的轴压承载能力,可满足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角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轴压性能 混凝土强度增强系数 承载力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纹板承载的导管架平台生活楼结构设计
18
作者 朱本瑞 韩文秀 +3 位作者 孙振平 李润野 黄锡玲 杨树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3-538,共6页
为有效降低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重量,针对导管架平台120人生活楼结构,提出生活楼外壁取消斜撑、直接采用波纹板进行承载的结构设计方案.针对生活楼局部框架波纹板模型,探讨SACS模拟波纹板结构的方法和波纹板网格划分密度,在此基础上,采用... 为有效降低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重量,针对导管架平台120人生活楼结构,提出生活楼外壁取消斜撑、直接采用波纹板进行承载的结构设计方案.针对生活楼局部框架波纹板模型,探讨SACS模拟波纹板结构的方法和波纹板网格划分密度,在此基础上,采用SACS建立生活楼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88种载荷组合工况进行计算,引入强度增强系数和刚度增强系数,深入分析对比波纹板与斜撑对生活楼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贡献.结果表明,波纹板对结构的刚度贡献大于斜撑,对大部分杆件的强度贡献亦大于斜撑,因此在考虑波纹板承载的基础上,生活楼外壁取消斜撑的结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楼 波纹板 SACS 强度增强系数 刚度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降控制的组合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戴国亮 万志辉 +1 位作者 龚维明 王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72-2181,共10页
以沉降控制标准为原则来确定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开展的6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桩压浆前后的试验结果,研究了组合后压浆对深厚细砂层钻孔灌注桩... 以沉降控制标准为原则来确定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开展的6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桩压浆前后的试验结果,研究了组合后压浆对深厚细砂层钻孔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得出了在不同桩顶沉降条件下桩端阻力增强系数、桩侧阻力增强系数的取值范围,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沉降控制标准的组合后压浆桩承载力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组合后压浆条件下的深厚细砂层钻孔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显著提升,且承载力提高幅度随着桩顶沉降的增加逐渐增大;组合后压浆桩加载至极限状态时,其极限承载力至少提高66%,且能有效地控制桩基沉降量;同时组合压浆后能有效地改善桩端支承性能与桩侧受力特性,显著提高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此外,设计计算方法能较好地给出组合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范围,可保守地将计算结果的下限作为工程设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细砂层 组合后压浆桩 静荷试验 桩阻力 沉降控制 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肋竹节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忠瑾 方鹏飞 +3 位作者 谢新宇 王奎华 王文军 李金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81-388,共8页
带肋竹节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其竖向承载能力较普通管桩高,关于其承载特性的理论研究较少。基于现场实测对比试验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计算对带肋竹节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带肋竹节桩抗压承载力与竹节数、桩土模量比、肋径比、摩... 带肋竹节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其竖向承载能力较普通管桩高,关于其承载特性的理论研究较少。基于现场实测对比试验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计算对带肋竹节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带肋竹节桩抗压承载力与竹节数、桩土模量比、肋径比、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普通预应力管桩,带肋竹节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增大存在最优竹节数;带肋预应力竹节桩极限承载力随桩土模量比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趋于定值;随肋径比的增大,其极限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随摩擦系数的增大,其极限承载力与承载力增强系数呈线性增大。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带肋竹节桩承载力影响因素,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肋竹节桩 增强系数 桩土模量比 承载特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