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现实(AR)技术促进高中生化学微观结构学习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鹏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38,共5页
分析增强现实(AR)技术促进学生化学微观结构知识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开展实证研究探讨高二年级学生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时,AR技术对学生化学微观结构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 AR技术对学生空间旋转可视化能力的发展影响不显著,而... 分析增强现实(AR)技术促进学生化学微观结构知识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开展实证研究探讨高二年级学生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时,AR技术对学生化学微观结构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 AR技术对学生空间旋转可视化能力的发展影响不显著,而对学生学习物质微观空间结构知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技术 化学微观结构知识 空间旋转可视化能力 物质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晓帆 《现代园艺》 2017年第5期140-141,共2页
近年来,许多新的硬件与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他们都在未来景观设计这一领域的应用具有强大潜力。这些硬件与技术用于智能化建筑与智慧化住宅以及虚拟景观的研究,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增强现实(AR)技术将虚拟信息投射进真实世界,实现了... 近年来,许多新的硬件与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他们都在未来景观设计这一领域的应用具有强大潜力。这些硬件与技术用于智能化建筑与智慧化住宅以及虚拟景观的研究,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增强现实(AR)技术将虚拟信息投射进真实世界,实现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物体同步实时地叠加,是否可以通过现增强现实(AR)技术,来实现园林景观设计对空间环境的拓展与改善,从而提高园林景观设计质量,以及增强现实(AR)技术与虚拟现实(VR)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不同应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增强现实(ar)技术 虚拟现实(VR)技术 园林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应用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93
3
作者 王辞晓 李贺 尚俊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107,共9页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兴技术,游戏化元素则丰富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应用设计。该文对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首先,介绍了基于桌面、头戴式设配和激光控制的虚拟现实教育...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兴技术,游戏化元素则丰富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应用设计。该文对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首先,介绍了基于桌面、头戴式设配和激光控制的虚拟现实教育游戏应用案例及研究,以及强调角色、位置和任务的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应用案例及研究,并对传统面对面学习方式、传统在线学习方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学习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接下来,从情境学习、具身认知、心流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出发,对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最后,本研究提出基于VR和AR的教育游戏教学应用模式,并得出该领域教学设计及实验设计的研究启示,并提出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 学习科学 具身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的增强现实跟踪注册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佳 闫冬 郭斌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25-1233,共9页
针对传统应用在特征点匹配技术方向的增强现实系统部分存在鲁棒性不足和实时性较差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区域跟踪匹配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FAST算法在不同尺度上提取像素信息建立低维模板进行快速定位。其次在跟踪阶段使用加速鲁棒特征(SU... 针对传统应用在特征点匹配技术方向的增强现实系统部分存在鲁棒性不足和实时性较差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区域跟踪匹配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FAST算法在不同尺度上提取像素信息建立低维模板进行快速定位。其次在跟踪阶段使用加速鲁棒特征(SURF)检测关键点在线实时匹配的同时,借助改进的非线性化的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运动轨迹,缩减匹配区域。接着对使用上述的算法截取部分图像帧,利用上一帧的观测值对下一帧进行预测并估计相机姿态,同时使用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剔除离群值。最后通过得到的相机位姿矩阵进行虚拟物体的注册叠加。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在综合评价中占据优势,在光照变换、旋转变换、尺度变换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具有优越的实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FAST算法 加速鲁棒特征(SURF)算法 增强现实(ar)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与传统方式在幼儿英语识词效果上的差异 被引量:5
5
作者 喻春阳 蒲佳宁 +1 位作者 郑凌腾 关斯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0-1253,共4页
随着3D技术的成熟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亲民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幼儿英语教学为例,论述了AR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比应用AR学习的学生及阅读纸质书籍学习的学生对教学... 随着3D技术的成熟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亲民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幼儿英语教学为例,论述了AR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比应用AR学习的学生及阅读纸质书籍学习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同的识记程度,进而探究AR教学方式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AR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针对各年龄段学生识记单词的平均个数上均更有优势,且在年龄较小的学生群体中体现更加明显;相隔相同时间后,对单词的遗忘程度较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单词遗忘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 幼儿英语教学 移动终端 纸质书籍 单词的遗忘程度 单词的遗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万艳敏 付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1,共5页
在"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指引下,AR(增强现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智能科技引起各行业的应用热潮,借助该技术为服装行业注入活力是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也是服装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寻找AR技术在... 在"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指引下,AR(增强现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智能科技引起各行业的应用热潮,借助该技术为服装行业注入活力是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也是服装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寻找AR技术在服装企业的具体应用方式为目标,通过对其在国内外服装领域应用现状的总结归纳,得到AR技术已应用于服装领域的方式,透示出AR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并提出AR技术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对AR技术在服装领域的智能科技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 服装生产 服装营销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军用电源装备的增强现实训练系统研究
7
作者 焦楷哲 程培源 +1 位作者 程月蒙 王景辰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6-183,共8页
针对虚拟训练系统真实感不足,操作环境要求严格,研究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系统模型。首先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边缘检测等前处理,其次运用图像雅可比矩阵算法和奇异值分解法,解决了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匹配,物体结构的... 针对虚拟训练系统真实感不足,操作环境要求严格,研究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系统模型。首先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边缘检测等前处理,其次运用图像雅可比矩阵算法和奇异值分解法,解决了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匹配,物体结构的三维重构等关键问题,实现了增强现实系统模型的虚实物体注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行,效果明显,为军用装备系统创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训练系统 增强现实(ar) 三维重构 军用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髋关节穿刺手术的实用化增强现实导航方法
8
作者 陈纾 李凯戎 +1 位作者 张楠心 孟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0-437,462,共9页
目的旨在利用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功能整合,实现面向髋关节穿刺手术的无创伤实用化骨骼增强现实(AR)导航。方法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动分割方法对现有临床CT影像数据进行骨骼图像分割,并进行三维体积重建;利用虚拟现实开发手段,实现手术导... 目的旨在利用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功能整合,实现面向髋关节穿刺手术的无创伤实用化骨骼增强现实(AR)导航。方法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动分割方法对现有临床CT影像数据进行骨骼图像分割,并进行三维体积重建;利用虚拟现实开发手段,实现手术导航功能。结果实现了面向AR的CT扫描方法及配准装置设计,开发了基于CT影像的实用化骨骼组织三维自动重建功能。成功实现了与真实人体配准的骨组织AR预览。完成了从临床CT影像采集到形成真实人体配准的实时骨骼显示的全过程验证。结论为无创骨骼导航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证明了在无创条件下快速实现虚拟骨骼与真实皮肤配准显示的技术可行性。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并可为其他领域的外科手术导航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 手术导航 骨科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R增强现实通信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明春 钟章队 +4 位作者 陈为 丁建文 单洪政 丁晓强 李如辉 《中国铁路》 2021年第8期26-32,共7页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构建铁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智能联接的战略构想,以实现智能铁路各要素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的技术战略目标。增强现实(AR)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而具有增强现实能力的通信系统,将是...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构建铁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智能联接的战略构想,以实现智能铁路各要素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的技术战略目标。增强现实(AR)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而具有增强现实能力的通信系统,将是充分挖掘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5G-R)网络能力的关键应用。通过全面梳理AR技术的产生、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研究铁路AR通信的应用场景,提出并进行AR通信系统设计,设计典型业务流程,并全面分析5G-R网络对AR通信的支撑能力。AR通信系统的提出,将为5G-R网络的价值挖掘开辟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R 增强现实(ar)通信 远程指导 远程协作 标准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濠濮间与春雨林塘场景增强现实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小淞 林旭辉 +1 位作者 刘志成 刘晓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4,共6页
针对目前公众与学界对中国历史园林“时空一体”“生生不息”“天人之际”理念及其与山水诗、山水画关系的认知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搭载园林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信息辅助认知的解决方式。再现和强化了对北海东岸2... 针对目前公众与学界对中国历史园林“时空一体”“生生不息”“天人之际”理念及其与山水诗、山水画关系的认知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搭载园林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信息辅助认知的解决方式。再现和强化了对北海东岸2处景点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与实景的关系认知,为具备较完整遗存的历史名园的AR研究探索思路,并侧重园林本体价值内涵的展示传播,对历史园林的保护、利用及研究具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内容包括:1)以北海东岸濠濮间云岫厂和春雨林塘瀑布2个重要场景为研究对象,考证了其造园立意和价值,阐明前者借景手法,明确春雨林塘北至摛锦轶云牌坊、南至小石牌坊的景点范围,分析其瀑布的叠石艺术价值;2)基于以上讨论了其AR搭载内容和构建方法,即以逆向建模为起点,在中国历史名园AR系统上,对信息采集层及技术研发层提出了具体技术构建途径,有助提升历史名园游览的智慧化水平。AR技术将在搭载历史名园海量场景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的赏景与导览系统上深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海 皇家园林 增强现实技术(ar) 濠濮间 春雨林塘 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环境下复杂板材的三维位姿跟踪方法
11
作者 舒彬 胡兆勇 +1 位作者 朱腾 陈和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7期39-42,45,共5页
针对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际工业生产场景应用中遇到的实时目标监测、复杂场景识别等问题,提出基于线特征求解板材三维位姿变化量的目标位姿跟踪方法,在单目摄像头环境下即可实现复杂表面板材的位姿监测与拟合。在利用头顶摄像头检测工... 针对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际工业生产场景应用中遇到的实时目标监测、复杂场景识别等问题,提出基于线特征求解板材三维位姿变化量的目标位姿跟踪方法,在单目摄像头环境下即可实现复杂表面板材的位姿监测与拟合。在利用头顶摄像头检测工件状态后,首先将当前帧图像进行降采样,再在HSV空间对进行图像预处理,并利用形态学梯度和改进的直线分割检测(LSD)直线算法提取边缘直线,然后结合模板图像的边缘直线以及利用多项式回归拟合关系曲线的方法求解出天线板的位姿变化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改进的LSD算法提取线特征位姿监测方法相比基于ORB特征点和纹理特征位姿跟踪方法具有求解速度快、鲁棒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 HSV颜色空间 直线分割检测(LSD)直线提取 多项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线上教学的工程图学虚拟现实交互模型平台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宗波 伊鹏 +2 位作者 王珉 吴宝贵 秦臻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2-616,共5页
基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利用Unity 3D开发平台、3ds MAX、UV模型制作软件以及C#交互编程工具,开发了能够在手机终端和PC终端使用的适用于线上教学的工程图学虚拟现实交互模型平台.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底层设计、功能及技术开... 基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利用Unity 3D开发平台、3ds MAX、UV模型制作软件以及C#交互编程工具,开发了能够在手机终端和PC终端使用的适用于线上教学的工程图学虚拟现实交互模型平台.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底层设计、功能及技术开发方案、内容设计以及平台的管理策略.该平台可充分发挥VR和AR技术各自的优势,有利于克服工程图学课程线上教学在模型展示与交互方面的障碍,为工程图学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 工程图学 线上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移动科学游戏沉浸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文阳 胡卫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05-112,共8页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AR)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AR支持下的移动游戏因能支持学习者进行自主协作的情境式学习,得到学习者的青睐。此类游戏设计以沉浸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科学学习兴趣、游戏态度、性别等影响因素,以叙事为驱动,采用二维码...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AR)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AR支持下的移动游戏因能支持学习者进行自主协作的情境式学习,得到学习者的青睐。此类游戏设计以沉浸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科学学习兴趣、游戏态度、性别等影响因素,以叙事为驱动,采用二维码技术营造移动学习环境,激励学习者不断挑战任务。为提升参与游戏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游戏中学习者的沉浸感是其关键。综合观察法和访谈法所搜集的相关数据发现,学习者对游戏的瞬时关注度、探索意识以及期望获得更高的游戏学习成绩是沉浸感的三个显著经验性特征。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发现,沉浸感受学习者科学学习兴趣及游戏态度的影响较大,学习者的性别并不影响其沉浸感。在以故事驱动的科学探究游戏中,学习者的科学学习兴趣有所增加,愿意阅读各类游戏相关的信息,乐于挑战,由此获得强烈的沉浸感。在此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在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同时,通过小组协作解决问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从而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理论 增强现实技术(ar) 科学游戏 沉浸感 移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纠错的AR辅助飞机装配数据纠错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文磊 邹捷 +1 位作者 冯江伟 赵罡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6期14-22,共9页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用于飞机装配中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通过无线网络的使用,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便捷访问各种人工智能服务,将自然场景下的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技术作为云服务用于AR辅助装配中减...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用于飞机装配中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通过无线网络的使用,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便捷访问各种人工智能服务,将自然场景下的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技术作为云服务用于AR辅助装配中减少人工录入以加速装配过程。针对AR辅助飞机线缆装配中线缆识别存在错误的问题,基于贝叶斯纠错器,结合航空线缆规则提出一种数据纠错的后处理流程,使用噪声通道模型对线缆的识别结果数据进行推理纠错,并构建了基于云服务的AR辅助线缆装配体系。在该系统的环境下,进行AR辅助的航空线缆装配试验,将导线识别准确率从88%提高到98%,验证了该系统具有一定高效性的同时保证了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 飞机装配 云服务 贝叶斯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站线束设备的无标志AR布线指导系统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松涛 胡兆勇 +2 位作者 吴悦明 陈和恩 朱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9期34-37,42,共5页
为了提高布线效率、保障装配质量,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对基站线束设备进行辅助布线。针对线束设备三维注册范围需求大的问题,系统设计架设头顶摄像头,将基于人工标志物与自然特征点的视觉跟踪算法集成入框架,实现对操作载体和线束设备... 为了提高布线效率、保障装配质量,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对基站线束设备进行辅助布线。针对线束设备三维注册范围需求大的问题,系统设计架设头顶摄像头,将基于人工标志物与自然特征点的视觉跟踪算法集成入框架,实现对操作载体和线束设备的动态跟踪,数据通信协同实现多坐标系转换,完成大范围的注册配准。同时为了减少人工标志造成额外信息干扰,初始化注册完成后,利用实时感知场景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和空间锚技术实现虚拟模型在混合场景的位置保持,简化注册步骤,缩短注册时间,达到无标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 三维注册 多坐标系转换 无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技术在中国历史典故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雅南 陈婉清 +1 位作者 郑世珏 杨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75-280,共6页
针对中国历史典故传统展示模式存在的交互性不足、内容枯燥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技术的中国历史典故展示系统。采用3dsMax创建虚拟模型,采用OpenCVForUnity实现基于SIFT-BRISK算法的三维注册,利用Unity3D引擎搭建虚拟场景,实现了... 针对中国历史典故传统展示模式存在的交互性不足、内容枯燥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技术的中国历史典故展示系统。采用3dsMax创建虚拟模型,采用OpenCVForUnity实现基于SIFT-BRISK算法的三维注册,利用Unity3D引擎搭建虚拟场景,实现了多维度、跨时空的中国历史典故交互展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平稳流畅、鲁棒性强,能够有效提升中国历史典故展示的趣味性与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ar) 三维注册 中国历史典故 3D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强大的参与经验——访哈佛大学学习技术专家克里斯·德迪博士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林梅 李晓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共6页
克里斯·德迪(Chris Dede,1947-),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首任蒂莫西·沃斯(Timothy E.Wirth)学习技术讲座教授,2001—2004年任教育研究院学习和教学系主任,现为技术、创新与教育专业负责人,著名学习技术专家。德迪博士1969年于加... 克里斯·德迪(Chris Dede,1947-),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首任蒂莫西·沃斯(Timothy E.Wirth)学习技术讲座教授,2001—2004年任教育研究院学习和教学系主任,现为技术、创新与教育专业负责人,著名学习技术专家。德迪博士1969年于加州理工学院获化学和英语双学士学位,1972年于马萨诸塞大学获科学教育的教育博士学位(Ed.D),1972—1981年在马萨诸塞大学任教,1981—1990年在休斯顿大学任教,1991—2000年在乔治梅森大学任教,2000年到哈佛大学工作至今。除了在多所大学的工作经历之外,德迪博士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1979—1980年在美国国家教育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工作,1984—1990年间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约翰逊航空中心从事科学研究,1996—1997年在国家科学基金会担任高级项目主任。德迪博士曾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教育部、乔伊斯基金会和哈佛大学等获多项研究资助,其中受到NSF多次资助、始于2000年、基于MUVE的中学科学课程"River City"在北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River City"被作为新型数字化学习及评价方式的典型选入《2010教育技术规划》,还受到"数字未来学家"唐·泰普斯科持(Don Tapscott)的关注,被作为发现学习模式写入了他的新书《数字化成长》(3.0版)(2009)。德迪博士还长期为美国政府、企业及各类专业组织提供学术咨询,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教育和心理评价基金委员会成员、美国教育部技术专家组成员,参与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的制定工作。德迪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新兴学习及评价技术的研究、教育技术应用中的政策研究和教育技术实施中的领导力研究等。其中新兴学习技术的研究包括多用户虚拟环境(MUVE)、增强现实(AR)、社会网络、远程教育、Web2.0工具和教育游戏等。这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与他进行了远程交流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技术 多用户虚拟环境(MUVE) 增强现实(ar) 科学教育 RIVER CITY 设计研究法(DBR) 《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协同课例研修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妮 熊若欣 +1 位作者 徐林 郑欣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2,120,共9页
课例研修是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打造优秀课例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探究教师协同课例研修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文章以参加“增强现实(AR)和初中化学教学融合”课例研修的31名成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研修过程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转换特... 课例研修是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打造优秀课例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探究教师协同课例研修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文章以参加“增强现实(AR)和初中化学教学融合”课例研修的31名成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研修过程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转换特征。通过滞后序列分析(LSA)发现:(1)在活动前期,教师知识建构的显著性行为序列以低层次序列为主;(2)随着研修活动的推进以及知识建构的深入,高层次的显著性行为序列比较突出;(3)主持人在协同课例研修中起到了促进教师知识建构的核心作用。最后,文章讨论了教师协作学习与交互以及知识建构理论对课例研修的支持作用,并从“聚焦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规范研修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有效利用研修伴随式数据”三个方面为提高课例研修中教师知识建构水平提出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课例研修 教师交互 知识建构 滞后序列分析(LSA) 增强现实(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宅居生活看网络虚拟旅游的前景和方向 被引量:29
19
作者 刘沛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3-1411,共9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居家服务系统的越来越完善,不愿或不能出门实现旅游目的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对于数量巨大的不愿或不能外出旅游的"宅居"人群来说,通过网络实现虚拟旅游是最理想的方案。网络虚拟旅游在中...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居家服务系统的越来越完善,不愿或不能出门实现旅游目的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对于数量巨大的不愿或不能外出旅游的"宅居"人群来说,通过网络实现虚拟旅游是最理想的方案。网络虚拟旅游在中国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快,已表现出产品多样化、技术集成化、需求娱乐化、用户大众化、功能休闲化等特点。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3D高清动态仿真效果提质的技术实现问题;②运用AR等新技术优势解决现场体验感不足的问题;③解决景区如何在网络虚拟旅游中受益的问题。未来的网络虚拟旅游方向是:①在线产品越来越真实化和高清化;②客源市场越来越大众化和多元化;③产品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和分众化;④展示平台越来越普及化和共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旅游 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 宅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多传感器融合策略的移动端双目视觉惯性SLAM闭环算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金伟 郑鑫 +1 位作者 李昱辰 朱建科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7期681-691,共11页
研究了复杂环境下基于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的移动端实时定位问题。该问题有如下几个难点:首先是移动端设备的计算资源受限,这对算法的优化与解算效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次是测试场景的复杂多变,使得算法在低纹理及快速... 研究了复杂环境下基于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的移动端实时定位问题。该问题有如下几个难点:首先是移动端设备的计算资源受限,这对算法的优化与解算效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次是测试场景的复杂多变,使得算法在低纹理及快速运动等情况下容易丢失目标;最后是实际应用时对系统的可拓展性要求较高,需要具备复杂场景下的适应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移动端的双目视觉惯性SLAM算法,采用新型多传感器融合策略,通过将双目视觉图像和惯性测量数据进行紧耦合优化,设计了移动端回环检测算法,显著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其在定位精度上超过了当前同类方法的最好结果,并开发了移动端的增强现实(AR)应用,以展示系统在真实场景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 惯性测量单元(IMU) 移动设备 回环检测 增强现实(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