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速条件下涡流发生器增强混合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海卫 张冬冬 +2 位作者 王堋人 徐铮 谭建国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超声速条件下燃料与空气的高效掺混是实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高效燃烧的基本前提。然而受到流动压缩效应和燃烧释热的影响,超声速流动的混合过程受到了极大的抑制。涡流发生器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合增强技术之一,按照几... 超声速条件下燃料与空气的高效掺混是实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高效燃烧的基本前提。然而受到流动压缩效应和燃烧释热的影响,超声速流动的混合过程受到了极大的抑制。涡流发生器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合增强技术之一,按照几何构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波瓣混合器、斜坡喷注器以及微型涡流发生器等。本文按照先介绍结构和机理,再介绍研究进展的顺序对波瓣混合器、斜坡喷注器以及微型涡流发生器在超声速混合增强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之后对涡流发生器和其他激励组合式混合增强技术,如涡流发生器-斜激波诱导混合增强,等离子体式、振荡式涡流发生器等进行了介绍和技术展望,指出其可实现未来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宽速域、动态时的高效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流动 涡流发生器 混合增强 超燃冲压发动机 流向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射器增强混合喷嘴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廖达雄 陈吉明 余永生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9,共6页
在气动中心一套引射系统实验装置上采用两种增强混合喷嘴(后缘开缝喷嘴及花瓣状喷嘴)进行了等面积多喷嘴引射器性能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探索喷嘴增强混合措施在较高增压比引射器系统中的应用性能。实验方法为在同一引射器、相同引射参数... 在气动中心一套引射系统实验装置上采用两种增强混合喷嘴(后缘开缝喷嘴及花瓣状喷嘴)进行了等面积多喷嘴引射器性能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探索喷嘴增强混合措施在较高增压比引射器系统中的应用性能。实验方法为在同一引射器、相同引射参数下更换不同的引射喷嘴进行引射性能参数测试,并与常规圆锥喷嘴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增强混合喷嘴都比常规圆锥喷嘴具有更好的引射综合性能,混合室出口截面总压分布也更均匀;后缘开六缝喷嘴的综合引射性能最好。这些结果说明在增压比较高的引射器系统中采用多喷嘴引射增混措施的基础上,喷嘴增强混合措施仍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也表明喷嘴参数与引射参数间的优化匹配对引射性能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增强混合 喷嘴 优化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混合层稳定性分析及增强混合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纪生 吕祥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利用流动稳定性提高超音速混合层的混合效率,对于提高超音速流的高效混合是一个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有展向曲率的三维混合层中,三维扰动的增长率很大,且法向的掺混能力也较强,可以有效地增强混合。对于高马赫数来流的超音速混合层,... 利用流动稳定性提高超音速混合层的混合效率,对于提高超音速流的高效混合是一个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有展向曲率的三维混合层中,三维扰动的增长率很大,且法向的掺混能力也较强,可以有效地增强混合。对于高马赫数来流的超音速混合层,这一特性依然存在,这将有利于提高高超音速混合层的混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混合 三维混合 增强混合 流动稳定性 展向曲率 马赫数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混合层中扰动增强混合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武兵 庄逢甘 +3 位作者 沈清 易仕和 何霖 赵玉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382,共10页
以基于纳米技术的平面激光散射(nano-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NPLS)流动显示技术定性研究了隔板扰动对超声速混合层(Mc=0.5)的混合增强效果.首先通过系列实验优化设计了扰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速混合层对于从隔板引入的扰动... 以基于纳米技术的平面激光散射(nano-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NPLS)流动显示技术定性研究了隔板扰动对超声速混合层(Mc=0.5)的混合增强效果.首先通过系列实验优化设计了扰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速混合层对于从隔板引入的扰动非常敏感.二维扰动的混合强化机制是提前混合层失稳位置,增厚混合层;而三维扰动的混合强化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流向涡和展向运动,促进流动三维性质的发展.总体而言,三维扰动的混合强化效果优于二维扰动.由于是超声速混合层,隔板上的扰动片虽然很薄,但同样会引起激波的产生,是该方法中总压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混合 混合增强 流动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组合孔喷注增强混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昊 贺云龙 刘晓伟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增强超声速气流中壁面喷注的燃料射流与气流混合,提出了一种壁面组合孔喷注方式。通过对单孔及组合孔喷注方式燃料射流流场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壁面喷注孔喷注燃料时,燃料射流与来流的混合过程在射流近场穿透深度起主导作用,... 为增强超声速气流中壁面喷注的燃料射流与气流混合,提出了一种壁面组合孔喷注方式。通过对单孔及组合孔喷注方式燃料射流流场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壁面喷注孔喷注燃料时,燃料射流与来流的混合过程在射流近场穿透深度起主导作用,而在射流远场涡则起主导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壁面组合孔喷注氢气时,燃料射流增强了流场展向涡量,从而在射流远场获得了更好的射流与来流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气流 组合孔 喷注 混合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6
作者 曹黎媛 李春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8-43,107,共7页
为解决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HATMD)中小质量块有较大冲程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Enhanced 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EHATMD)。具体地说,是在受控结构与HATMD中的小质... 为解决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HATMD)中小质量块有较大冲程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Enhanced 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EHATMD)。具体地说,是在受控结构与HATMD中的小质量块之间设置一个连接阻尼器而构成EHATMD系统。在频域内,推导出结构-EHATMD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进而定义了EHATMD系统的最优化准则。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研究了连接阻尼比和正、负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对EHATMD(简称为正反馈EHATMD和负反馈EHATMD)最优参数和减振有效性以及大、小质量块冲程的影响行为。此外,为比较的目的,同时给出了正反馈HATMD和负反馈HATMD的GA优化结果。数值结果表明,EHATMD系统优于HATMD系统;而且,负反馈EHATMD是一种高性能的减振控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高性能 遗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发动机激波增强混合的数值研究
7
作者 梁剑寒 王承尧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6-350,共5页
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三维可压 N S方程,模拟了斜激波增强超声速氢/空气混合的过程。对不同强度激波混合增强的效率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利用斜激波增强混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超燃发动机 激波 混合增强 数值方法 N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合增强智能的省级现货市场报价样本集增强及市场力识别技术
8
作者 宁龙飞 刘飞宇 +1 位作者 王蓓蓓 郑亚先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推进,亟须对省级现货市场参与主体报价行为进行市场力识别以鼓励良性竞争。考虑到市场初期阶段,来源于现货市场实践的市场成员行使市场力而获取超额利润的样本数目相较于正常交易行为的样本较少,存在样本不平衡...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推进,亟须对省级现货市场参与主体报价行为进行市场力识别以鼓励良性竞争。考虑到市场初期阶段,来源于现货市场实践的市场成员行使市场力而获取超额利润的样本数目相较于正常交易行为的样本较少,存在样本不平衡问题。首先基于现货市场实践的样本和专家经验进行市场力标签标记,并以此训练用于市场力识别的随机森林算法。然后利用样本抽样方法进行样本不平衡增强以提高市场力识别精度。此外考虑到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推进,评判市场力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为了应对市场力评判标准的变化,将“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结合构成混合增强智能算法。算例结果表明通过“人类智能”将市场力标签进行改变后,“机器智能”仍可以对市场力样本进行有效识别,体现了提出的混合增强智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增强智能 多维度市场力样本集 样本不平衡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检索增强的双塔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郜洪奎 马瑞祥 +2 位作者 包骐豪 夏少杰 瞿崇晓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329,共6页
在知识检索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在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场景下,研究焦点集中在用纯向量检索技术来高效捕获相关信息,继而将这些信息送入大语言模型进行综合提炼和概括。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仅依赖向量表示可能无法全面把握检索的复杂性... 在知识检索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在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场景下,研究焦点集中在用纯向量检索技术来高效捕获相关信息,继而将这些信息送入大语言模型进行综合提炼和概括。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仅依赖向量表示可能无法全面把握检索的复杂性,且缺乏有效的排序机制,常使得无关信息冗余,进而削弱了最终答案与用户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混合检索增强的双塔模型。此模型创新性地融合了多路径召回策略,通过多样化的召回机制互补,确保检索结果既全面又高度相关。模型架构上,采用双层结构,结合了双向循环神经网络与文本卷积神经网络,使得模型可以对检索结果进行多层次的排序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结果的相关性和顶部结果的精确度。更进一步,将经过高效排序的高质量信息与原始查询一同送入大语言模型,充分利用其深层次的分析功能,生成更为精准和可信的答案。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提升了检索的准确性和系统的整体性能,极大地增强了大语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搜索 大语言模型 向量检索技术 混合检索增强的双塔模型 多路径召回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增强型机器学习算法在稀土供应链金融中评价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中辉 饶振远 +2 位作者 黄晓东 姜馨圳 马艳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稀土是支撑高端技术创新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之一,研究解决稀土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做强我国稀土产业链,更好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当务之急。供应链金融作为创新型融资方式成为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授信的一种主要手段,... 稀土是支撑高端技术创新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之一,研究解决稀土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做强我国稀土产业链,更好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当务之急。供应链金融作为创新型融资方式成为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授信的一种主要手段,但其中信用风险问题成为融资决策中需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增强型机器学习算法,首先采用动态透镜成像反向学习改进的海洋捕食者算法(IMPA)对支持向量机算法(SVM)进行优化,再采用AdaBoost算法对优化后的SVM进行集成,建立AdaBoost-IMPA-SVM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评价,重新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体系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特效选取,并从计算机通信及其他制造业选取52家中国上市中小企业2019—2021年期间140个样本作为特征变量输入模型。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相较于其他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链 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评价 混合增强型机器学习算法 海洋捕食者算法 支持向量机算法 Ada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概念内涵、应用框架、关键技术以及系统验证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剑波 范士雄 +7 位作者 蔡忠闽 朱凤华 宋明黎 张俊 卜广全 黄彦浩 高正男 马士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87-6810,I0008,共25页
伴随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电力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应用研究广泛,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网不确定性、开放性和脆弱性造成... 伴随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电力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应用研究广泛,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网不确定性、开放性和脆弱性造成的模型可信性和可解释性等问题,使得单纯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调控领域难以满足安全可靠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引入人类的监督与互动,融合调控人员的智能与机器智能,实现电网调控人机智能的混合增强。该文首先介绍混合增强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随后,针对电网调控业务特点,从人工智能和调控应用两个维度,提出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应用框架以及电网调控人机交互协同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研发大电网调控人机混合紧急控制决策支持验证系统,用于省级规模电网的热稳调整、频率控制等多种电网调控场景应用验证,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控 人工智能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人机协同 态势感知 混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构化双注意力混合通道增强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建军 庄宇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8-526,共9页
在目前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的研究中,大部分现有的方法会通过单模态原始可见光图像或者对抗生成图像的局部共享特征来降低跨模态差异,导致在红外图像判别中由于底层特征信息丢失而缺乏稳定的识别准确率。为了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 在目前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的研究中,大部分现有的方法会通过单模态原始可见光图像或者对抗生成图像的局部共享特征来降低跨模态差异,导致在红外图像判别中由于底层特征信息丢失而缺乏稳定的识别准确率。为了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构化双注意力可交换混合随机通道增强的特征融合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利用通道增强后的可视图像作为第三模态,通过图像通道可交换随机混合增强(I-CSA)模块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单通道和三通道随机混合增强抽取,从而突出行人的姿态结构细节,在学习中减少模态间差异。结构化联合注意力特征融合(SAFF)模块在注重模态间行人姿态结构关系的前提下,为跨模态表征学习提供更丰富的监督,增强了模态变化中共享特征的鲁棒性。在SYSU-MM01数据集全搜索模式单摄设置下Rank-1和mAP分别达到71.2%和68.1%,优于同类前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跨模态 混合通道增强 联合注意力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数据增强的MSWI过程燃烧状态识别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海涛 汤健 +1 位作者 丁海旭 乔俊飞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0-575,共16页
国内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过程通常依靠运行专家观察炉内火焰识别燃烧状态后再结合自身经验修正控制策略以维持稳定燃烧,存在智能化水平低、识别结果具有主观性与随意性等问题.由于MSWI过程的火焰图... 国内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过程通常依靠运行专家观察炉内火焰识别燃烧状态后再结合自身经验修正控制策略以维持稳定燃烧,存在智能化水平低、识别结果具有主观性与随意性等问题.由于MSWI过程的火焰图像具有强污染、多噪声等特性,并且存在异常工况数据较为稀缺等问题,导致传统目标识别方法难以适用.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数据增强的MSWI过程燃烧状态识别方法.首先,结合领域专家经验与焚烧炉排结构对燃烧状态进行标定;接着,设计由粗调和精调两级组成的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DCGAN)以获取多工况火焰图像;然后,采用弗雷歇距离(Fréchet inception distance, FID)对生成式样本进行自适应选择;最后,通过非生成式数据增强对样本进行再次扩充,获得混合增强数据构建卷积神经网络以识别燃烧状态.基于某MSWI电厂实际运行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别网络的泛化性与鲁棒性,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焚烧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燃烧状态识别 非生成式数据增强 混合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增强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5
14
作者 史宇坤 许姝艺 董少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7-393,共7页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逐渐得到普及与应用。混合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是良好的适合高等教育的创造性学习模式。但是在目前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对知识...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逐渐得到普及与应用。混合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是良好的适合高等教育的创造性学习模式。但是在目前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梳理、整合能力不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自主学习能力稍显薄弱,因此亟需更多引导。文章综合分析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缺点,建议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图谱概念,作为新的教学元素以引导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由此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增强型混合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在2020年南京大学《古无脊椎动物学》课程中进行了实践,进一步证明其在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 知识图谱 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流周期性温度激励下的二维超声速混合层混合增强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明波 王振国 梁剑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448,共5页
对入流施加周期性温度激励下的二维超声速混合层的混合增强进行大涡模拟研究,系统考虑了激励振幅、频率、混合层对流马赫数、雷诺数以及激励施加位置多个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雷诺数对混合效果影响不大,激励振幅、频率、混合层的... 对入流施加周期性温度激励下的二维超声速混合层的混合增强进行大涡模拟研究,系统考虑了激励振幅、频率、混合层对流马赫数、雷诺数以及激励施加位置多个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雷诺数对混合效果影响不大,激励振幅、频率、混合层的对流马赫数以及激励施加位置对于混合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混合 混合增强 激励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_p和SiC_p混合增强ZA27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远 陈体军 寇生中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46,51,共4页
测试了5vol%GrP和10vol%SiCP混合增强ZA27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讨论了该材料在不同载荷(定滑动速度)、不同滑动速度(定载荷)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混杂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SiCP/ZA27复合材料和ZA27合金。
关键词 锌基合金 复合材料 磨损试验 混合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流动中燃料混合增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伟 杜兆波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燃料的射流与混合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燃料的高效射流、充分掺混与稳定燃烧,学者们提出并试验了多种混合增强方法,主要分为被动混合增强方法与主动混合增强方法。本文综述了壁面横向单孔/多孔射流、微小斜坡/涡流发... 燃料的射流与混合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燃料的高效射流、充分掺混与稳定燃烧,学者们提出并试验了多种混合增强方法,主要分为被动混合增强方法与主动混合增强方法。本文综述了壁面横向单孔/多孔射流、微小斜坡/涡流发生器、脉冲射流以及波形壁等混合增强方法的机理和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尤其是针对大尺度发动机、宽速域发动机以及更高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燃料混合增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流动 混合增强 横向射流 涡流发生器 脉冲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声速燃烧流动混合增强的新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坚强 张毅锋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0,共4页
从可压缩完全N S方程出发,采用NND差分格式和七组分八反应H2-Air化学燃烧模型,对脉冲式燃料喷射的二维凹槽超声速燃烧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等流量喷射的条件下,对一种连续式和两种脉冲式燃料喷射流动做了分析比较,两种脉冲具有相同的... 从可压缩完全N S方程出发,采用NND差分格式和七组分八反应H2-Air化学燃烧模型,对脉冲式燃料喷射的二维凹槽超声速燃烧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等流量喷射的条件下,对一种连续式和两种脉冲式燃料喷射流动做了分析比较,两种脉冲具有相同的频率和不同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与周期的比例分别为RT=1/4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喷射 混合增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彭波 靳明 袁万杰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掺加纤维的研究 ,系统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耐疲劳性能 ,探讨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并与普通密级配沥青砼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纤维增...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掺加纤维的研究 ,系统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耐疲劳性能 ,探讨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并与普通密级配沥青砼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具有优良品质的沥青路面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沥青混合 路用性能 强度形成机理 路面材料 公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动力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惠贤 黄炎生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56,共7页
采用变截面霍普金森杆(SHPB)对不同配比的钢/PVA纤维混合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进行了不同应变率的冲击压缩实验,并对其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韧性等动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FRCC材料表现出应变率敏感性;随着PVA纤维的增加,... 采用变截面霍普金森杆(SHPB)对不同配比的钢/PVA纤维混合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进行了不同应变率的冲击压缩实验,并对其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韧性等动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FRCC材料表现出应变率敏感性;随着PVA纤维的增加,材料的变形性能更好,而钢纤维的加入则提高了其动态抗压强度;PVA纤维含量的增加能降低材料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在低应变率下和峰值应力之前,纤维间的相对含量对HFRCC的韧性影响不大,在高应变率下,钢纤维能有效提高其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混合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应变率 冲击实验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