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方法研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劈裂破坏的损伤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涛 任会兰 +2 位作者 宁建国 宋水舟 檀日晶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对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抑制了混凝土中裂纹扩展,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峰后韧性;声发射计数和能量参数变化特征反映了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宏观变形、破坏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最后,识别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中砂浆基体开裂和钢纤维拉拔的两种损伤机制。与砂浆基体开裂相比,钢纤维拉拔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计数高、幅值高、能量强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 声发射技术 主成分分析(PCA)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田建勃 焦崧 +4 位作者 陈田宁 张书林 王梦梦 张俊发 杨海增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混凝土裂缝发展、钢板和钢筋应力、钢板沿梁跨的内力分布进行探究分析。并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跨高比、含钢率、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连梁中间开缝间距等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纵筋配筋率、含钢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跨高比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抗震性能影响相对较大;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使用有利于钢板性能的充分发挥;双连梁左、右梁内的受力基本相同,双连梁可以近似按左、右梁转角刚度相同进行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纤维增强混凝土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1 位作者 武薇 闫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3,共11页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了FRC在抗压、抗拉等静态力学性能,以及抗冲击、抗侵彻等动态力学性能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水泥基复合材料 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非结构型和结构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板抗弯试验
4
作者 赖富才 刘霞 +2 位作者 汪昕 李伟涛 吴智深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70,共11页
针对混杂非结构型和结构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单向板开展四点弯试验,对比单向板的破坏模式、裂缝分布和荷载曲线,理论分析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板的极限荷载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加入改变了BFRP筋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由脆性斜... 针对混杂非结构型和结构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单向板开展四点弯试验,对比单向板的破坏模式、裂缝分布和荷载曲线,理论分析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板的极限荷载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加入改变了BFRP筋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由脆性斜拉破坏转变为延性弯曲破坏。非结构型纤维限制微裂缝的发展,保证了加载初期混凝土的整体性;混凝土开裂后,结构型纤维承担混凝土开裂面上的部分拉力,有效限制较大裂缝的发展。板底裂缝向上发展到纵筋所在高度前,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板试件跨中截面的中和轴位置基本保持不变,板横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与C-5S8试件相比,HFRC-5S8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升35.6%、51.1%、34.8%;与C-5B8试件相比,HFRC-5B8试件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升50.7%、30.2%。钢筋混凝土试件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一致;而混杂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计算值比试验值低22%,理论计算方法获得的混杂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试件极限承载力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破坏模式 裂缝发展机制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极限承载力 混凝土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纤维增强混凝土疲劳受压损伤及裂纹特征
5
作者 张旭强 杨晶 吴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为研究往复疲劳荷载下再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裂纹发展及损伤演化规律,开展了不同纤维体积掺量(V_(f)=10%、15%、20%)和长径比(l/φ=30、60、90)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往复轴压试验,通过声发射技术追踪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损伤累积过程及破坏类... 为研究往复疲劳荷载下再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裂纹发展及损伤演化规律,开展了不同纤维体积掺量(V_(f)=10%、15%、20%)和长径比(l/φ=30、60、90)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往复轴压试验,通过声发射技术追踪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损伤累积过程及破坏类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调或往复疲劳荷载下混凝土累积AE信号曲线均呈现“缓-陡-缓”三阶段特征,AE信号数与纤维体积掺量成正比,与纤维长径比成反比;素混凝土试件的RA值(800 ms/V)低于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1400 ms/V),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破坏模式以拉伸裂缝为主,而素混凝土以剪切裂缝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疲劳荷载 损伤演化 破坏类型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萨仁高娃 聂建春 +5 位作者 张振 王旭 李晨霞 田建勃 王游春 刘高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501,共10页
为提升小跨高比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新方案,即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通过对内置钢板-混凝土连梁和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连梁的破坏过程及滞回性能.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连梁在加载过... 为提升小跨高比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新方案,即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通过对内置钢板-混凝土连梁和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连梁的破坏过程及滞回性能.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连梁在加载过程中,主剪切裂缝发展明显,最终发生弯曲剪切型破坏,而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加载过程中,相比较于弯曲裂缝,剪切裂缝发展缓慢,加载到中后期,剪切裂缝基本停止发展,表现出较好的变形能力,直至试件破坏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试件整体保持形态完整,最终发生以弯曲控制为主的破坏.纤维的加入能够有效地限制混凝土裂缝宽度,保持试件的完整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连梁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进行参数分析,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探究跨高比、钢板配板率、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滞回性能 有限元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沈刘军 许金余 +2 位作者 李为民 范飞林 杨进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对纤维体积含量分别为0、0.1%、0.2%、0.3%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利用φ100 mm的SHPB装置进行了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 对纤维体积含量分别为0、0.1%、0.2%、0.3%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利用φ100 mm的SHPB装置进行了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增加,发现玄武岩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1%时,具有最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SHPB装置 应力-应变曲线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 被引量:21
8
作者 任韦波 许金余 +1 位作者 白二雷 范建设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研究温度、加载速率、纤维掺量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BFRC)动态压缩强度和冲击韧度的影响,利用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经历不同温度作用后的BFRC进行冲击加载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后BFRC的动压强度及冲击韧度在同一... 为研究温度、加载速率、纤维掺量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BFRC)动态压缩强度和冲击韧度的影响,利用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经历不同温度作用后的BFRC进行冲击加载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后BFRC的动压强度及冲击韧度在同一温度下随平均应变率的上升近似线性增大;温度的升高总体上导致BFRC在同一加载速率下的动压强度及冲击韧度减小、应变率敏感性减弱;同一工况下,BFRC的动压强度和冲击韧度较素混凝土普遍提高,且当纤维体积掺量为0.2%时强韧化效果相对最佳。由此可见,高温后BFRC的冲击压缩特性受温度、加载速率、纤维掺量的综合作用影响,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有效降低高温后BFRC的损伤劣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动态压缩强度 SHPB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高温 冲击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62
9
作者 艾珊霞 尹世平 徐世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40,共14页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是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结合。系统介绍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界面性能、TRC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TRC用于结构加固修复的特点和TRC加固板、梁、柱等构件的...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是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结合。系统介绍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界面性能、TRC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TRC用于结构加固修复的特点和TRC加固板、梁、柱等构件的力学性能、纤维编织网联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及TRC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该研究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界面黏结 力学性能 加固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径比对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3
10
作者 华渊 连俊英 周太全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1-76,共6页
讨论了碳纤维(CF)和聚丙烯纤维(PF)、玻璃纤维(GF)和聚乙烯纤维(PeF)组成的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与纤维长径比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长径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 讨论了碳纤维(CF)和聚丙烯纤维(PF)、玻璃纤维(GF)和聚乙烯纤维(PeF)组成的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与纤维长径比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长径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而对抗弯强度则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增强混凝土 土力学 聚丙烯纤维 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长径比 聚乙烯纤维 玻璃纤维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徐世烺 尹世平 蔡新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34,共12页
从改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中纤维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及新老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入手,研究TRC增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编织网的表面黏砂处理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约束能力,从而充分发挥TRC增强... 从改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中纤维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及新老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入手,研究TRC增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编织网的表面黏砂处理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约束能力,从而充分发挥TRC增强层的限裂和增强作用;新老混凝土的界面植入U型抗剪销钉可以提高增强后RC梁的整体受力性能,而涂抹界面剂对其几乎没有影响。此外,精细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有助于提高构件的起裂荷载;在RC梁配筋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TRC层中的配网率可以有效地延缓结构主裂缝的发展,减小裂缝的宽度和间距,明显地提高梁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最后,基于RC结构的抗弯设计理论,模拟TRC增强RC梁的荷载与跨中位移曲线,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加固 受弯性能 界面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试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寇佳亮 梁兴文 邓明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70,共13页
以4个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为基础,考虑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延性和应变硬化特性,分析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推导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剪力墙顶点位移公式,建立剪力墙截面弯矩-曲率关... 以4个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为基础,考虑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延性和应变硬化特性,分析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推导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剪力墙顶点位移公式,建立剪力墙截面弯矩-曲率关系。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公式的合理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开裂点、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考虑刚度退化得出四线型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给出各特征点理论计算公式。利用此恢复力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模型,模拟曲线与试验恢复力曲线较为吻合,表明提出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可为非线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 恢复力模型 四线型模型 加卸载规则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劈拉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金生吉 张健 +2 位作者 王艳苓 张鑫 李忠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9,共4页
为了研究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BFRC)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受纤维掺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的方法,开展了这种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不同纤维体积掺量情况下的抗劈拉力学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掺入0.05%、0.1%、0.15%、0.2%、0.25%、0... 为了研究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BFRC)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受纤维掺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的方法,开展了这种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不同纤维体积掺量情况下的抗劈拉力学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掺入0.05%、0.1%、0.15%、0.2%、0.25%、0.3%六种不同体积含量的玄武岩纤维后,混凝土的坍落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试件的劈拉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提高幅度与连续玄武岩纤维(CBF)的体积掺量有直接关系。对比直掺法和预处理法两种制备工艺,在条件相同时下,预处理掺入方法所制备的BFRC的增强、增韧效果要优于直掺法制备的BFRC。结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纤维的掺量和制备工艺的不同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抗劈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试验研究 基本力学性能 纤维掺量 预处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PB试验的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蒋国平 浣石 +1 位作者 焦楚杰 聂忠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6,共5页
采用变截面大尺寸Hopk inson压杆,对直径100 mm的两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素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试件的动态压缩强度及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从能量耗散的角度讨论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增韧作用,用弹簧一... 采用变截面大尺寸Hopk inson压杆,对直径100 mm的两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素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试件的动态压缩强度及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从能量耗散的角度讨论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增韧作用,用弹簧一摩擦块复合模型对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冲击压缩的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在冲击压缩的初始阶段,聚丙烯纤维的增韧作用并不明显,在卸载阶段,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韧性要明显好于素混凝土。试验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防护工程领域与军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 动态本构关系 韧性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兴文 刘贞珍 +2 位作者 邢朋涛 邓明科 车佳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5,共9页
为了改善小跨高比连梁的抗震性能,考虑连梁跨高比和对角斜筋配筋率的影响,在课题组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在对角斜筋上增设拉筋,制作3个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连梁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刚... 为了改善小跨高比连梁的抗震性能,考虑连梁跨高比和对角斜筋配筋率的影响,在课题组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在对角斜筋上增设拉筋,制作3个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连梁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刚度退化以及延性等抗震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及小跨高比连梁的受剪机理,建立连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小跨高比连梁对角斜筋上增设拉筋之后,跨高比为1.25和1.5的连梁,由原来的剪切破坏变为弯曲剪切破坏,并提高了连梁的延性、抗损伤能力和耗能能力;提出的连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小跨高比连梁 对角斜筋 抗震性能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增强混凝土加固RC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荀勇 尹红宇 肖保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
基于不同剪跨比的织物增强混凝土(TRC)加固RC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加固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及其破坏形态的变化,并研究剪跨区加固后梁的变形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改善梁的斜截... 基于不同剪跨比的织物增强混凝土(TRC)加固RC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加固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及其破坏形态的变化,并研究剪跨区加固后梁的变形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改善梁的斜截面破坏的脆性,对斜裂缝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并减小梁在斜裂缝出现前的挠度。试验还表明,对剪跨比较大的RC梁,采用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加固后,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当剪跨比为1时,加固后梁的斜截面极限抗剪承载力提高4%;当剪跨比为2.5时,加固后梁的斜截面极限抗剪承载力提高68%。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TRC薄板加固梁的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织物增强混凝土 加固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尹世平 李耀 +1 位作者 杨扬 叶桃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4-913,930,共11页
为了研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抗震性能,对9根TRC加固RC方柱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加固层数、搭接长度、配箍率、轴压比对柱子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层数内,随着加固层数的增加,柱的开裂和... 为了研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抗震性能,对9根TRC加固RC方柱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加固层数、搭接长度、配箍率、轴压比对柱子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层数内,随着加固层数的增加,柱的开裂和屈服荷载无明显变化,而峰值荷载、位移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呈上升趋势;在满足锚固要求下,纤维编织网搭接长度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不明显;随着配箍率增加或轴压比减小,柱的延性系数和耗能能力有所提高,刚度退化速率降低.总之,TRC能有效约束RC柱核心区混凝土,降低试件塑性铰区的破坏高度,改善RC柱的破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 抗震性能 加固层数 搭接长度 配箍率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导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兵 吴科如 姚武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7期23-26,22,共5页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导电行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日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的电导性能 ,讨论了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探讨体系导电行为与体系内碳纤维渗流结构关系。另外还...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导电行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日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的电导性能 ,讨论了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探讨体系导电行为与体系内碳纤维渗流结构关系。另外还研究了体系在三点弯曲负荷下 ,电阻相对变化与荷载挠度曲线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材料结构中存在电导渗流现象 ,能够作为本征机敏材料反应试件受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性能 纤维增强混凝土 碳纤维 电阻率 机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废料再生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建坤 高晓平 刘玉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2-15,共4页
对纺织废地毯再生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量为20/0的纺织废地毯再生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力、抗剪切强力和抗弯曲强力等力学性能较普通混凝土有所提高;干燥收缩性以及由此引起的韧性及能量吸收性较普通混... 对纺织废地毯再生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量为20/0的纺织废地毯再生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力、抗剪切强力和抗弯曲强力等力学性能较普通混凝土有所提高;干燥收缩性以及由此引起的韧性及能量吸收性较普通混凝土均有较大改善.这种混凝土若能得到广泛使用,还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地毯 再生纤维 增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云虹 王宏伟 王元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2-795,共4页
对普通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抗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碳化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 对普通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抗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碳化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再次是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抗碳化 碳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