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混合增强智能的省级现货市场报价样本集增强及市场力识别技术
1
作者 宁龙飞 刘飞宇 +1 位作者 王蓓蓓 郑亚先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推进,亟须对省级现货市场参与主体报价行为进行市场力识别以鼓励良性竞争。考虑到市场初期阶段,来源于现货市场实践的市场成员行使市场力而获取超额利润的样本数目相较于正常交易行为的样本较少,存在样本不平衡...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推进,亟须对省级现货市场参与主体报价行为进行市场力识别以鼓励良性竞争。考虑到市场初期阶段,来源于现货市场实践的市场成员行使市场力而获取超额利润的样本数目相较于正常交易行为的样本较少,存在样本不平衡问题。首先基于现货市场实践的样本和专家经验进行市场力标签标记,并以此训练用于市场力识别的随机森林算法。然后利用样本抽样方法进行样本不平衡增强以提高市场力识别精度。此外考虑到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推进,评判市场力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为了应对市场力评判标准的变化,将“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结合构成混合增强智能算法。算例结果表明通过“人类智能”将市场力标签进行改变后,“机器智能”仍可以对市场力样本进行有效识别,体现了提出的混合增强智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增强智能 多维度市场力样本集 样本不平衡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概念内涵、应用框架、关键技术以及系统验证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剑波 范士雄 +7 位作者 蔡忠闽 朱凤华 宋明黎 张俊 卜广全 黄彦浩 高正男 马士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87-6810,I0008,共25页
伴随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电力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应用研究广泛,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网不确定性、开放性和脆弱性造成... 伴随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电力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应用研究广泛,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网不确定性、开放性和脆弱性造成的模型可信性和可解释性等问题,使得单纯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调控领域难以满足安全可靠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引入人类的监督与互动,融合调控人员的智能与机器智能,实现电网调控人机智能的混合增强。该文首先介绍混合增强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随后,针对电网调控业务特点,从人工智能和调控应用两个维度,提出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应用框架以及电网调控人机交互协同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电网调控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研发大电网调控人机混合紧急控制决策支持验证系统,用于省级规模电网的热稳调整、频率控制等多种电网调控场景应用验证,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控 人工智能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人机协同 态势感知 混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损伤SMA增强智能复合材料的一维增量本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自力 熊克 王鑫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8-473,共6页
基于对马氏体相变热流 -温度曲线的唯象模拟 ,以及马氏体体积分数与热力势对温度偏导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提出了一种新的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借助细观力学模型 ,研究了纤维断裂和剥离对宿主材料刚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并给出了相应... 基于对马氏体相变热流 -温度曲线的唯象模拟 ,以及马氏体体积分数与热力势对温度偏导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提出了一种新的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借助细观力学模型 ,研究了纤维断裂和剥离对宿主材料刚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引入了纤维断裂损伤度、纤维剥离损伤度和界面影响系数等表征损伤程度的物理量 ,并最终建立了考虑这些损伤影响的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智能复合材料的一维增量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损伤SMA增强智能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马氏体相变 动力学模型 细观力学模型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电网调度中人工智能可用性的混合增强智能知识演化技术 被引量:30
4
作者 姚建国 余涛 +3 位作者 杨胜春 潘振宁 李亚平 张孝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12,共12页
在电网调度决策领域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研究热潮,但目前AI技术在泛化性、安全性、可解释性等方面的缺陷成为阻碍其实际应用的瓶颈。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五大技术方向之一,混合增强智能将人的认知引入人工智能系统中,与机器智能... 在电网调度决策领域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研究热潮,但目前AI技术在泛化性、安全性、可解释性等方面的缺陷成为阻碍其实际应用的瓶颈。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五大技术方向之一,混合增强智能将人的认知引入人工智能系统中,与机器智能共同形成的混合智能形态,有望成为突破当前AI应用瓶颈的重要方法体系。文中重点研究混合增强智能调度的基础框架——人机协同知识演化机理和方法,为将当前“机器辅助调度”模式提升到“混合增强智能调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当前AI技术在电网调度决策中的应用现状;其次,阐述了知识演化的内涵,并提炼科学问题;再则,探讨了知识演化的实现思路,并归纳为“一个架构、二个通道、一个推理机制”;最后,分别从知识架构、知识获取、知识解释和知识推理对支撑知识演化的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研究参考思路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增强智能 智能调度 知识演化 人机共融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智能理念的人机协同设计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曾真 孙效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4-161,共8页
为应对设计在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探索能够深度融合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的设计新途径。方法在理论层面,从智能系统的计算愿景和活动类型两个维度对人工智能与增强智能进行了概念区分,从思考性与实施性活动两方面对设计进行了解读,综合... 为应对设计在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探索能够深度融合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的设计新途径。方法在理论层面,从智能系统的计算愿景和活动类型两个维度对人工智能与增强智能进行了概念区分,从思考性与实施性活动两方面对设计进行了解读,综合形成了基于增强智能理念的人机协同设计概念,分析了它所具备的共创者与对话者作用;在实践层面,针对共创者与对话者的特征与作用,通过两个不同的设计实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结论人机协同设计正在从工具和方法层面深刻地影响着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理念的设计工具能够提高设计生产力与效率,而基于增强智能理念的设计方法更擅长提高设计师的综合力与想象力,形成新的设计思维空间与设计创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 增强智能 人机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增强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范士雄 郭剑波 +2 位作者 马士聪 赵泽宁 王铁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81-4091,共11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具有高维状态智能感知和快速决策的能力,在推动未来电网数字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固有的可解释性差、脆弱性等缺点也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应用。首先,介绍了混合增强...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具有高维状态智能感知和快速决策的能力,在推动未来电网数字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固有的可解释性差、脆弱性等缺点也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应用。首先,介绍了混合增强智能技术以及其在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发展。结合电力系统特征和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分析和总结了电力系统对混合增强智能的需求。其次,围绕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模型应用等方面分析了人机协同混合增强智能应用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分析了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电网断面潮流调控等典型场景的应用,可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最后,对混合增强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推动和丰富混合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混合增强智能 人在回路 电力系统 机器学习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增强智能的知识图谱推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瑞达 林欣 +2 位作者 杨燕 贺樑 窦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154,共6页
如今,知识图谱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问答系统、推荐系统等。而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图谱本身的知识完备性与准确性。单纯通过人工补齐与审核的方式来构建知识图谱已无法满足超大规模知识图谱的需求。针对上... 如今,知识图谱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问答系统、推荐系统等。而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图谱本身的知识完备性与准确性。单纯通过人工补齐与审核的方式来构建知识图谱已无法满足超大规模知识图谱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增强智能的知识图谱推理框架,即同时利用机器模型与人的知识信息来完成知识图谱推理。该框架在基于知识图谱嵌入的向量空间中,利用混合增强智能模型来寻找到实体节点之间的有效路径。与现有方法不同的是,该方法在训练模型时,高效地利用人的知识信息来指导模型的优化。实验表明,该框架在公开数据集上的表现相较于现有方法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推理 强化学习 混合增强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智能的双重含义及其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庆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62,共12页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经验领域的运用,智能决策正在作为一个显著现象被关注,这种关注使得增强智能的实现成为可能。然而,如果仅仅在经验领域内理解增强智能,则会低估其对于人工智能伦理而言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对增强智能范畴哲学化和道...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经验领域的运用,智能决策正在作为一个显著现象被关注,这种关注使得增强智能的实现成为可能。然而,如果仅仅在经验领域内理解增强智能,则会低估其对于人工智能伦理而言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对增强智能范畴哲学化和道德化处理之后则会发现其能够为人工智能伦理提供一种双重意义的可能性支撑:表层的辅助关系触及人与机器的关系,但这一层仅仅是工具论思维的延续;而深层的共生关系则触及人类与智能机器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增强智能 人工智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增强工具与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
9
作者 杨庆峰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共8页
人工智能作为增强工具逐渐取得了共识,如通过大模型工具实现了知识增强、推理增强,可穿戴、外骨骼工具实现了身体增强。因此,智能增强是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反思智能科技对人类的增强效应及新型生产关系构建的规范性范畴。人工智能若作为... 人工智能作为增强工具逐渐取得了共识,如通过大模型工具实现了知识增强、推理增强,可穿戴、外骨骼工具实现了身体增强。因此,智能增强是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反思智能科技对人类的增强效应及新型生产关系构建的规范性范畴。人工智能若作为工具性存在,生产关系依然是基于人-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属人性;人工智能若作为智能体存在,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成为必然,必须与新质生产力相耦合,劳动者将演变为人-机融合的形态,劳动对象从实在存在演变为虚拟存在,劳动工具消融在主体中或者取代人类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增强工具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智能增强与求真社会建构
10
作者 潘恩荣 江家祥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9,共7页
在大数据技术的增强下,真相社会演化为后真相社会。真相虽然被遮蔽,但仍然存在。在超级智能的增强下,后真相社会将演化为失真社会,人工智能运气社会与人工智能宗教社会是失真社会的两种形态。真相失踪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技术黑箱”和人... 在大数据技术的增强下,真相社会演化为后真相社会。真相虽然被遮蔽,但仍然存在。在超级智能的增强下,后真相社会将演化为失真社会,人工智能运气社会与人工智能宗教社会是失真社会的两种形态。真相失踪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技术黑箱”和人工智能“封闭增强模式”中。“技术黑箱”问题是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物自体”难题,它阻碍了回归“真相社会”的进路。但是,通过建构“开放增强模式”打破“封闭增强模式”的垄断,失真社会有望走向求真社会。这代表了一种人工智能时代的“再启蒙”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智能增强 求真社会 失真社会 后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
11
作者 郑乐 刘思远 +3 位作者 周小添 徐式蕴 李宗翰 李庚银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9-2658,I0001,共11页
深度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但深度网络初步训练后仍然存在准确率较低、可解释性较弱等问题,模型可能产生违背物理认知甚至十分危险的输出结果。因此,研究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 深度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但深度网络初步训练后仍然存在准确率较低、可解释性较弱等问题,模型可能产生违背物理认知甚至十分危险的输出结果。因此,研究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通过对深度判稳模型进行修复提升其准确性和可信度。首先,简单介绍了深度学习模型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中的问题描述和整体框架,并分析了基于模型修复的智能增强理念在整体框架中的集成方法和对提升评估模型准确率的意义。然后,分别介绍重训练、无错误定位微调和含错误定位微调3类常用模型智能增强方法的原理,并结合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特点和要求,以FAMR算法和Arachne算法为例详细解释了无错误定位微调和含错误定位微调两大类模型修复方法的实施细节。之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设计了算例进行测试与验证,并结合算法的原理和测试结果,对3类模型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评估 深度学习 模型修复 智能增强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E概率预测智能增强框架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
12
作者 刘嘉诚 刘俊 +4 位作者 李雨婷 杜正春 默天啸 林凯威 彭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25-9238,I0009,共15页
准确可靠的暂态稳定性评估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机理性判别方法和判据应用于复杂电力系统时仍然存在困难,人工智能类方法则存在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该文基于响应驱动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暂态稳定性判别机理,采用G... 准确可靠的暂态稳定性评估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机理性判别方法和判据应用于复杂电力系统时仍然存在困难,人工智能类方法则存在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该文基于响应驱动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暂态稳定性判别机理,采用GAT-GRU耦合网络与扩散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故障后的功角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概率分布进行预测,以替代其响应数据计算过程;基于KL散度定义的距离测度,推导其参数梯度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一种权重自适应的邻域近似估计方法评估暂态稳定性以替代固定阈值判据。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暂态稳定性预测框架能够提升机理判别的适用范围并增强智能方法的结果可解释性,仅依赖少量暂态初期响应信息即可实现稳定性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 响应驱动 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 智能增强 扩散核密度估计 邻域近似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增强时代推进新一轮学习革命--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教授 被引量:24
13
作者 沈阳 田浩 +1 位作者 黄云平 吴朝晖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0,共6页
吴朝晖院士从人工智能与学习革命的角度,就智能增强时代的基本内涵、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独特性、人工智能对学习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他认为,以人工智能为标志、以数据和计算为驱动力的... 吴朝晖院士从人工智能与学习革命的角度,就智能增强时代的基本内涵、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独特性、人工智能对学习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他认为,以人工智能为标志、以数据和计算为驱动力的智能增强时代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形成人、物理世界、智能机器、数字信息世界的四元空间;混合增强智能可以实现对教育各要素的全面重构,推动教育的深层次和系统性变革。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将推动教育1.0迅速转向学习2.0,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包括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汇聚将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混合增强智能 学习革命 人机协同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增强学习的公交驻站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春晓 陈治亚 陈维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13,27,共7页
车辆驻站是减少串车现象和改善公交服务可靠性的常用且有效控制策略,其执行过程需要在随机交互的系统环境中进行动态决策。考虑实时公交运营信息的可获得性,研究智能体完全合作环境下公交车辆驻站增强学习控制问题,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系... 车辆驻站是减少串车现象和改善公交服务可靠性的常用且有效控制策略,其执行过程需要在随机交互的系统环境中进行动态决策。考虑实时公交运营信息的可获得性,研究智能体完全合作环境下公交车辆驻站增强学习控制问题,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单线公交控制概念模型,描述学习框架下包括智能体状态、动作集、收益函数、协调机制等主要元素,采用hysteretic Q-learning算法求解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防止串车现象并保持单线公交服务系统车头时距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站 智能增强学习 智能体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调整用户认知负荷的智能增强现实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缪相林 何绯娟 +2 位作者 缪亚林 肖春 周建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187,共6页
把认知负荷测量技术集成进空间增强现实系统,提出动态调整用户认知负荷水平的智能空间增强现实系统(ISARS)系统。ISARS的目标是对用户在进行任务时的认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用户认知状态动态调整空间增强现实系统的增强信息,以使... 把认知负荷测量技术集成进空间增强现实系统,提出动态调整用户认知负荷水平的智能空间增强现实系统(ISARS)系统。ISARS的目标是对用户在进行任务时的认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用户认知状态动态调整空间增强现实系统的增强信息,以使用户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ISARS包含两个子系统:空间增强现实(SAR)子系统和认知负荷度量(CLM)子系统,SAR子系统把不同的增强信息投影到物体物理表面。CLM子系统对用户在工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度量。实验结果表明,ISARS能够根据用户当前认知负荷水平对任务相关的要素进行自适应调整以更好适合用户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增强现实 认知负荷 智能空间增强现实 认知负荷度量 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尾迹特效动画关键帧图像智能增强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辉 惠学武 +2 位作者 王晨曦 赵月月 李爽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7期53-56,共4页
舰船尾迹是确定其运动方向的依据,在对其识别与跟随时,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图像质量较差。为了令舰船三维动画的渲染效果更加逼真,研究舰船尾迹特效动画关键帧图像智能增强算法。利用颜色平衡算法对舰船尾迹特效动画关键帧图像实... 舰船尾迹是确定其运动方向的依据,在对其识别与跟随时,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图像质量较差。为了令舰船三维动画的渲染效果更加逼真,研究舰船尾迹特效动画关键帧图像智能增强算法。利用颜色平衡算法对舰船尾迹特效动画关键帧图像实施仿射变换处理,平衡图像各颜色通道的灰度分布值;根据形态成分分析方法,将图像分离为结构图与纹理图;采用多尺度变换方法确定结构图与纹理图的低频系数与高频系数,并对其融合处理;通过多尺度反变换方法实现关键帧图像的智能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缓解关键帧图像细节信息丢失、颜色失真等问题,增强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提升幅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尾迹 特效动画 关键帧图像 智能增强算法 形态成分分析 颜色平衡 多尺度融合 图像色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学习的新理解:人与AI共同调节学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祥军 顾小清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7,79,共10页
人机协同学习是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以学习调节为视角来重新理解人机协同学习,将揭示人工智能在提升人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上的重要作用,促进探索人机协同调节学习的新形态。该研究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者从自我调节学习到人... 人机协同学习是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以学习调节为视角来重新理解人机协同学习,将揭示人工智能在提升人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上的重要作用,促进探索人机协同调节学习的新形态。该研究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者从自我调节学习到人机协同调节学习的转变,然后重点剖析了人机协同调节学习的作用维度,从认知调节、行为调节和情感调节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了人工智能增强主体自觉的方式;其次,建构了人机协同调节学习的过程机制,解释了人工智能支持学习调节的流程和人机协同调节学习的过程;最后,结合人机协同调节学习的作用,展望了其对人类的知识创造、人机实践关系和学习时空结构等方面的主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人机协同调节学习 主体自觉 增强智能 智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桂芬 李静 +1 位作者 陈航 安宇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对农业领域的全面普及,作为信息技术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的标志性技术——智慧农业,必将为现代农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文中分析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通过案...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对农业领域的全面普及,作为信息技术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的标志性技术——智慧农业,必将为现代农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文中分析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通过案例重点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模式、农产品经营状态的新体系、农业领域管理服务的新思维,并通过大数据时代下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与自主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了未来农业的应用前景,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智慧农业 群体智能 混合—增强智能 自主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按需智能路由系统研究与验证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歆平 王茜 +3 位作者 刘恩慧 马亦然 林程勇 史凡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4,共7页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SDN开放可编程的理念与网络管道智能化的需求能够完美地契合。在基于SDN的下一代高智能网络(S-NICE)总体架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论述了S-NICE架构中的核心系统——按需智能路由系统的关键技...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SDN开放可编程的理念与网络管道智能化的需求能够完美地契合。在基于SDN的下一代高智能网络(S-NICE)总体架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论述了S-NICE架构中的核心系统——按需智能路由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设计、部署验证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智能增强型网络 基于SDN的下一代高智能网络 按需 智能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灾害预警的空间数据概念增强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晓辉 刘涛 杜萍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1-201,共11页
现阶段,灾害应急的空间数据为多源异构数据,存在质量良莠不齐、语义模型不统一、数学基础和分辨率不明确等问题。为了提高应急数据处理效率,有必要对现有空间数据进行概念增强处理。在研究了多种空间数据结构之后,本文提出了建立通用元... 现阶段,灾害应急的空间数据为多源异构数据,存在质量良莠不齐、语义模型不统一、数学基础和分辨率不明确等问题。为了提高应急数据处理效率,有必要对现有空间数据进行概念增强处理。在研究了多种空间数据结构之后,本文提出了建立通用元数据模型以进行高层次的结构与模式匹配,同时建立空间数据概念增强范式,以此对空间地物中单目标特征度量、目标间关系识别、群目标重要性排序、群目标聚类分析、群目标结构关系识别进行研究,提取灾害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本体建模,组合形成数据概念增强智能体。实验结果表明,此智能体可挖掘灾害隐藏信息,提高预警效率,实现可视化的空间数据概念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元数据 空间数据概念增强 灾害本体 增强智能 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