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虚拟同步机阻尼增强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航宇 庄可好 +3 位作者 王子骏 黄林彬 殷波 辛焕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0-580,I0005,I0006,共13页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模拟同步机摇摆特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低频振荡问题。通常,较小的阻尼系数能为同步机提供有效的阻尼,VSG则需要设定较大的阻尼系数才能维持稳定,而这种较大的阻尼系数将带来不期望的下垂...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模拟同步机摇摆特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低频振荡问题。通常,较小的阻尼系数能为同步机提供有效的阻尼,VSG则需要设定较大的阻尼系数才能维持稳定,而这种较大的阻尼系数将带来不期望的下垂特性。为此,首先对比了同步机和VSG的阻抗模型与阻尼转矩方程,揭示了同步机暂态/次暂态电抗提供正阻尼、VSG电压外环产生负阻尼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模拟同步机的正阻尼机制提出了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虚拟同步机阻尼增强控制(damping ehancement control,DEC),并利用H_(∞)控制理论对参数进行整定。最后,通过基于Matlab/Simulink的数字仿真和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DEC在不改变VSG下垂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抑制低频振荡,且在强/弱电网下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同步机 低频振荡 阻尼增强控制 动态虚拟阻抗 H_(∞)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轮缸液压力差异的制动增强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彪飞 熊璐 +5 位作者 刘洋 舒强 冷搏 陈锋 傅直全 姚雪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67-1675,共9页
现有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在常规制动工况下均是以主缸液压力传感器为反馈进行液压力控制,而忽略了主、轮缸液压力的差异性对制动控制带来的影响。针对此,首先通过电磁阀测试台架测试了液压控制单元(HCU)增压阀在全开工况下的正、反向... 现有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在常规制动工况下均是以主缸液压力传感器为反馈进行液压力控制,而忽略了主、轮缸液压力的差异性对制动控制带来的影响。针对此,首先通过电磁阀测试台架测试了液压控制单元(HCU)增压阀在全开工况下的正、反向的压差流量特性。之后,通过制动测试台架测试了轮缸压力体积(PV)特性,建立了非极限工况下的主、轮缸液压力的动态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将由上述模型估计的轮缸液压力作为反馈,替换原始的主缸液压力传感器信号,引入到EHB的液压力控制算法中,而并不改变原控制算法。基于经典控制理论,分析了该新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最后进行了液压力控制的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目标阶跃工况下,相比于主缸液压力反馈控制,所提出的新控制系统可将轮缸液压力及制动减速度的响应速度提高12%左右,从而缩短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制动距离。此外,由于估算的轮缸液压力比主缸液压力更加平稳且没有超调,新控制系统在快速建压过程中运行更加平稳,显著提升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最后,多工况下的实车试验表明新控制系统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电磁阀压差流量特性 轮缸压力体积特性 轮缸液压力估计 制动增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色的域-类型增强访问控制模型研究及其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庆松 孙玉芳 张晓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2-846,共5页
安全系统只有能够支持多种安全政策才能满足实际需求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ole BasedAccessCon trol,RBAC)是一种政策中性 (PolicyNeutral)的新模型 ,已经实现了多种安全政策 .域 类型增强 (DomainandTypeEnforce ment,DTE)安全政策... 安全系统只有能够支持多种安全政策才能满足实际需求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ole BasedAccessCon trol,RBAC)是一种政策中性 (PolicyNeutral)的新模型 ,已经实现了多种安全政策 .域 类型增强 (DomainandTypeEnforce ment,DTE)安全政策充分体现了最小特权 (LeastPrivilege)和职责分离 (SeparationofDuty)的安全原则 ,但是 ,RBAC96不便于直接实现DTE .根据RBAC和DTE的思想 ,本文提出了“基于角色的域 类型增强访问控制”(Role BasedDomainandTypeEnforcementAccessControl,RDTEAC)模型 .该模型继承了RBAC96的优点 ,又体现了DTE的安全思想 ,并易于实现DTE安全政策 .此外 ,我们还在Linux上实现了RDTEAC模型的一个原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多安全政策 域-类型增强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的域-类型增强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VSC型电力电子设备外环增强阻尼控制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姗姗 赵兵 +5 位作者 吴广禄 李建华 曹路 马全 王铁柱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宽频振荡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截至目前,振荡的分析和抑制仍然是研究热点。首先,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弱交流电网时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 宽频振荡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截至目前,振荡的分析和抑制仍然是研究热点。首先,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弱交流电网时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分析了低频振荡频率的影响因素和振荡阻尼特性;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重置控制的外环增强阻尼控制策略,通过补偿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在弱电网下引起的相位滞后来提高VSC接入弱电网时的阻尼和系统稳定性,并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参数选择方法;最后通过时域仿真和RTDS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增强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单输入单输出传递函数 锁相环 外环增强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多参数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丁馨铠 李瑞川 +1 位作者 刘琦 刘继鲁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61,共8页
通过分析传统模糊PID控制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增强型多参数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器;与传统模糊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可将路面条件变化考虑进去,并基于路面条件的变化实现变论域和PID控制器控制参数的二次调整,弥补了传统模糊PID控... 通过分析传统模糊PID控制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增强型多参数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器;与传统模糊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可将路面条件变化考虑进去,并基于路面条件的变化实现变论域和PID控制器控制参数的二次调整,弥补了传统模糊PID控制器输入参数过于单一的缺点。建立了车辆二自由度1/4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对被动悬架系统、模糊PID控制系统和增强型多参数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分析,证明了增强型多参数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路面变化 增强控制 多参数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等离子体增强微波接收特性实验及数值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孔繁荣 李博文 +3 位作者 聂秋月 王志斌 张晓宁 江滨浩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7,共8页
等离子体是一种多模式、宽频谱电磁介质,可以与不同波段电磁波相互作用,实现对电磁信号的调制。报告了薄层等离子体增强微波信号接收特性实验研究的初步结果,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在实验中发现了薄层等离子体结构对微波电磁信号的接... 等离子体是一种多模式、宽频谱电磁介质,可以与不同波段电磁波相互作用,实现对电磁信号的调制。报告了薄层等离子体增强微波信号接收特性实验研究的初步结果,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在实验中发现了薄层等离子体结构对微波电磁信号的接收增强效果;且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在较宽频带内提高天线接收到电磁辐射的强度,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微波信号质量。进一步建立了相应物理模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理论,分析了微波接收信号增强的机理,并初步得到了微波频率、薄层厚度、碰撞频率等参数对微波接收增强特性的调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等离子体 微波辐射接收增强 增强控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机器人操控终端人机交互设计研究综述
7
作者 宫晓东 龚迁 +2 位作者 杨茜 高建朝 刘毓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2,39,I0006,共14页
目的梳理远程机器人操控终端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现状,探索其发展趋势,为未来拓展这一领域的设计研究提供方向参考。方法基于近年工程心理学、人因工效学、人机交互、自动控制等相关、相近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远程机器人操控终端人机交... 目的梳理远程机器人操控终端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现状,探索其发展趋势,为未来拓展这一领域的设计研究提供方向参考。方法基于近年工程心理学、人因工效学、人机交互、自动控制等相关、相近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远程机器人操控终端人机交互设计面临的三个典型问题,包括操作者角色转变带来的情境意识下降、主从端物理空间分离带来的感知通道受限,以及信息传递延迟带来的感知和操控难以同步,对系统人机协同效率、任务的有效完成带来挑战。结果针对以上典型问题,从人机功能协作、情境空间感知增强与交互感知增强三个维度总结、分析研究与实践现状。结论指出关注远程操控系统特性带来的典型问题,从操控者感知与控制增强的视角审视其显控界面交互设计,基于合理的人机功能分配,将多感官协同与智能化有机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远程操控机器人终端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提供设计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操控机器人 人机交互 人机功能分配 感知增强 交互控制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MSCMG转子稳定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汤继强 隗同坤 +1 位作者 宁梦月 崔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3-1072,共10页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转子的稳定悬浮是实现陀螺高精度大力矩输出的关键。针对影响转子稳定悬浮的转子径向偏转耦合、非线性参数摄动、动框架效应问题,建立转子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增强型内模控制方法。利用...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转子的稳定悬浮是实现陀螺高精度大力矩输出的关键。针对影响转子稳定悬浮的转子径向偏转耦合、非线性参数摄动、动框架效应问题,建立转子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增强型内模控制方法。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径向偏转运动解耦以及转子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化,设计增强型内模控制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摄动进行补偿并有效抑制动框架效应,提升了转子系统的稳定性。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实现了转子偏转的完全解耦,与PID控制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参数摄动对转子径向平动的影响。对于转子径向偏转,与PID交叉控制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框架扰动,提高系统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 反馈线性化 增强型内模控制 动框架效应 非线性参数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干旱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与驱动因素
9
作者 蒋锋 吴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60-4273,共14页
利用2022年1月~8月中国300个地级市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和SO_(2))小时浓度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研究夏季干旱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干旱期间和正常期间长株潭城市群PM_(2.5),PM_(10),NO_(2)和SO_... 利用2022年1月~8月中国300个地级市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和SO_(2))小时浓度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研究夏季干旱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干旱期间和正常期间长株潭城市群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累积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3个城市间同类污染物浓度的累积分布模式具有明显一致性.夏季干旱事件对PM_(2.5),PM_(10),NO_(2)和SO_(2)污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NO_(2)分别累积降低45.27μg/m^(3)(长沙),48.53μg/m^(3)(株洲)和13.40μg/m^(3)(湘潭);PM_(10)累积降低了56.30μg/m^(3)(长沙),55.68μg/m^(3)(株洲)和23.73μg/m^(3)(湘潭);PM_(2.5)分别累积降低了36.54μg/m^(3)(长沙),24.48μg/m^(3)(株洲)和37.52μg/m^(3)(湘潭);SO_(2)分别累积降低了2.19μg/m^(3)(长沙),18.51μg/m^(3)(株洲)和4.35μg/m^(3)(湘潭).干旱通过气温,气压,风速和相对湿度4个驱动因素来降低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事件 累积分布 增强合成控制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5接口的接入网用户端口测试的一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莉 李白萍 倪云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2,共4页
说明了接入网用户端口测试功能的必要性,分析了接入网用户112集中测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用户端口测试方法,提出了通过对V5.2接口控制协议补充相应的测试功能实现接入网用户112测试的方法。不需为112测试购置专门的设备... 说明了接入网用户端口测试功能的必要性,分析了接入网用户112集中测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用户端口测试方法,提出了通过对V5.2接口控制协议补充相应的测试功能实现接入网用户112测试的方法。不需为112测试购置专门的设备,降低了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5.2接口 端口测试 扩展端口FSM 增强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安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志芳 徐孟春 +1 位作者 李晓秋 刘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89-291,共3页
Linux安全模块是为Linux内核开发的一款轻量级的通用访问控制框架 ,这种访问控制框架能使许多的访问控制模型作为动态内核模块执行。文中阐述了Linux安全模块的设计思路以及实现方法 。
关键词 增强型访问控制 动态内核模块 LINUX安全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Result on Model Reference Robust Control: Track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岩 姜旭 程鹏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7-334,共8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problem of a model reference robust control (MRRC) for plants with relative degree greater than one. 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arlier research. It is shown...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problem of a model reference robust control (MRRC) for plants with relative degree greater than one. 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arlier research. It is shown that by applying a special transformation to the tracking system,the L∞ bound of the tracking error can be achieved even when the high frequency gain is unknown,and both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rol effort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urthermore,the strictly positive real (SPR) condition, which is an essential assumption of the earlier design, can be rem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 鲁棒控制 跟踪性能改善 增强控制 模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802.11协议的EDCC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宏 李建东 +1 位作者 盛敏 李维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34,共10页
该文对IEEE 80 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 .原有的DCC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负荷网络中各节点接入共享信道的碰撞次数 ,但其没有有效... 该文对IEEE 80 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 .原有的DCC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负荷网络中各节点接入共享信道的碰撞次数 ,但其没有有效地利用高负荷网络中连续两次发送时隙利用率的相关性对时隙利用率进行平滑处理 ,导致对时隙利用率的估值与现实中的结果存在偏差 .改进后的EDCC算法采用一维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α)平滑处理的方法 ,改进了原有DCC算法对时隙利用率估计方差较大的缺点 ,提高了DCC算法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协议 分布式协调功能 分布式竞争控制 增强型分布式竞争控制 ARMA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支持WLAN的接入算法研究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宏 李建东 +1 位作者 盛敏 李维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0,35,共6页
对IEEE80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改进后的EDCC算法采用一维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α)平滑处理的方法,克服了原有DCC算法对时隙利用率估... 对IEEE80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改进后的EDCC算法采用一维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α)平滑处理的方法,克服了原有DCC算法对时隙利用率估计方差较大的缺点,提高了DCC算法的性能,保持了原有算法的简单性、完全分布性、无开销性及其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EDCC算法不但能够提高网络的通过率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网络的业务负荷,实现降低节点能源消耗的目的,性能优于原有的DCC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协议 分布式协调功能 分布式竞争控制 增强型分布式竞争控制 ARMA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A系统中E-PDCCH设计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尤雅 朱宇霞 张元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7,共4页
随着LTE-A系统中新技术的引入,PDCCH的容量和同频干扰逐渐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瓶颈。3GPP在Release 11中引入了E-PDCCH,对于E-PDCCH,这里详细研究其发送端的资源映射设计和接收端的盲检测算法,并在Matlab平台上对PDCCH和E-PDCCH的性能进... 随着LTE-A系统中新技术的引入,PDCCH的容量和同频干扰逐渐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瓶颈。3GPP在Release 11中引入了E-PDCCH,对于E-PDCCH,这里详细研究其发送端的资源映射设计和接收端的盲检测算法,并在Matlab平台上对PDCCH和E-PDCCH的性能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配置条件下,E-PDCCH相对于PDCCH具有更低的误码率,更好的抗衰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LTE-A系统 E—PDCCH资源映射 E—PDCCH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区铁路信号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70,共4页
通过对青藏铁路拉萨地区既有信号系统分析,结合拉日线工程引入对拉萨地区既有信号系统改造要求,在保证格拉段与拉日线列车在拉萨地区安全运行并尽量减少对既有信号系统影响的指导思想下,研究和分析信号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关键词 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 ITCS 信号系统 改造方案 拉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嵌于DSP芯片的高耐压ECAN驱动器
17
作者 董刚 黄嵩人 +2 位作者 陈迪平 杨翠灵 易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2,共6页
采用中芯国际0.18μm CMOS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一种内嵌于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的高耐压增强型控制器局域网驱动器。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信协议,通过堆叠式高耐压驱动技术及浮动衬底技术,实现了CMOS集成电路标准工艺下高耐压驱动器设计... 采用中芯国际0.18μm CMOS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一种内嵌于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的高耐压增强型控制器局域网驱动器。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信协议,通过堆叠式高耐压驱动技术及浮动衬底技术,实现了CMOS集成电路标准工艺下高耐压驱动器设计,避免了高压工艺造成的成本增加;通过端口电压内串至输出驱动电路控制模块,解决了输出端口静电放电问题,省去了传统方案额外的端口静电保护电路,降低了芯片面积开销。流片结果表明,该结构符合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信要求,端口静电放电测试达到静电敏感等级的3B级,满足了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控制器局域网 驱动器 高耐压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隐私法律概念建构:路径、特性与贡献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曼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3,共14页
体联网(IoB)发展的第三阶段"脑机合一"是脑隐私法律概念建构的物质基础,其"控制与增强"的技术原理是"人"与"机"在自我失控与享受红利之间难以取舍的根源,也是人类不断突破生理局限的创新与冒... 体联网(IoB)发展的第三阶段"脑机合一"是脑隐私法律概念建构的物质基础,其"控制与增强"的技术原理是"人"与"机"在自我失控与享受红利之间难以取舍的根源,也是人类不断突破生理局限的创新与冒险。在严格保护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应充分认识"脑机合一"的交互性、生物性、平衡性和程序性,维护个体自主性和能动性,保障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脑隐私相关法律制度的建构应以"技术理性"和"具体的人"确立监管原则,考虑匿名信息的生物复原性,扩展现有个人信息保护范围。未来需进一步厘清脑隐私本质,探索技术人性尺度,规划多学科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隐私 体联网 控制增强 自主性 生物性 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